用好导学案,提升课堂含“金”量论文_李红

用好导学案,提升课堂含“金”量论文_李红

李红(青川县凉水九年制学校 四川 青川 628114)

摘要:数学教学课堂中,经常感到备课很充分,知识讲解也很透彻。但实际上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参与不够,规范表达落实不力,学习被动接受。教师和学生“苦”不堪言。经过几番努力实践和探索,借鉴学习。导学案教学便在我校教学工作中应运而生。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为: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加强数学能力培养,增加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636(2019)10-223-02

著名的教育家吕叔湘说过,学生的学习不能是被动的接受,应该是主动的学习,自主的学习。从教师的角度上说,也不能再一味地给予,而应该是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己主动探究的机会。如何能自主学会知识点,达到比教师讲授还要好的效果,同时还要体现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呢,这往往需要靠―个有效的载体―一导学案。

一、导学案的概述

所谓导学案是在“减负增效”的背景下,为应对课时减少、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增加,将教学重心前移、以导促学、先学后教,通过教师的“导”来引导学生先行尝试,教师再根据学生尝试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的“导学”方案。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将学生学习的重心前移至课前。教师从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与尝试中获得反馈,然后进行二次备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尝试已经掌握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不讲或少讲,教师在课堂要重点讲解和点拨的是学生在反馈中所暴露出的问题、疑难或困惑。通过这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目的。

二、导学案的运用策略

在“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策略,这样才能够使“导学案”教学模式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一)问题设置要合理,兴趣激发很重要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应该从问题开始。教师在“导学案”中对于问题的设置要合理,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问题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容易,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够促进学生去思考。“导学案”中的问题应该跟随在理论知识学习后,让学生通过对于导学案的学习可以独立完成问题。当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和思考后可以解决问题,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动力。所以在“导学案”中的问题,教师的设置要紧跟目标知识,让学生只要认真学习就可以解决问题,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教师的问题还要由简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可以不断地在攻克难关中获得乐趣。

(二)时间安排要得当,主动思考是根本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的,经过学生的思考,学生的大脑就会在不断的思考中形成数学思维。在“导学案”的帮助下,学生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了,在“导学案”中,教师都会很清晰地给学生设置好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有的放矢。学生目标明确后,教师要对学生放手,让学生可以放飞自己的思维。当然,这需要教师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可以开动脑筋。“导学案”可以让学生知道学习目标,但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应该在课堂上思考起来,这是学生能够主动获取知识的根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时候,教师就应该给学生恰当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你能通过几种不同方法来证明?”学生能够用一两种方法去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但是有没有更多的方法呢?教师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思考起来,进行主动探究,所以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作为学生探究的基础。教师要在备课的时候做好各种准备,不要因为学生思考的时间很长了可是还没有结果就打断学生的思考,那样,学生的探究就会半途而废。不要为了赶进度就不让学生探究和思考。

(三)合作交流不可少,教师点拨是关键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学生要完成对于“导学案”的学习仅仅依靠学生自己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在学生进行了独立思考后,引导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促进学生交换思想,优势互补,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有时一个学生的观点可能会很偏激,导致这个学生钻进“牛角尖”,而在其他学生或者是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学生就会拨正航向,学生就可以朝着正确的方向去探究,以便更快地获得问题的答案,以达到探究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扇形的面积公式”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主思考,当每个学生有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探究,把他们的想法相互交流一下,在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扇形面积公式“ ”也会迎刃而解了。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会永不干涸,一个学生的智慧只有在集体中才会大放异彩,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并作出恰当的指点,这样学生在“导学案”的帮助下才会进步得更快。

(四)随堂练习是必须,复习巩固是保障

在准备“导学案”的时候,教师在进行了讲解后都会给学生对当堂课所讲的重点内容设置相应的练习题,这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光学不练只会明白一些理论知识,让学生进行练习的目的就是复习和巩固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节课的重点内容。例如在学习了“不等式”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这样的随堂练习:已知a≥0,b≥0,且a+b=1,求证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很多,学生通过对不等式的学习应该能够灵活运用比较、分析、综合三种基本证法,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和复习学过的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练习中引导学生运用更多的方法去证明不等式,开发学生的智力,扩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课堂氛围要轻松,和谐师生关系需建立

“导学案”教学模式把教师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了,因为很多知识都呈现在了学案上,教师没有必要再像过去那样在黑板上用粉笔叽叽喳喳地写个不停,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学生和引导学生了。当学生在对学案进行思考的时候,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给学生一些鼓励,让学生可以满怀自信地去探索和思考;或者是给学生一些指导,让它成为学生思考的催化剂。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而应该是和学生平起平坐的知识探究者,在一定场合下扮演着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和组织者。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缩小了,关系密切了,学生学起来也会感觉到轻松和快乐。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成自由、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更加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和学生发散思维模式的形成。

总之,在新课改的调动下,教师要把新课改的思想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在自己的进步中不断地建立起来,这样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会越来越强。高效课堂就会得以实现,数学教学质量也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孙怡虹.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探讨[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但尊惠.初中数学合作式教学的对策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3]叶加淦.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4]杨有成.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09,(03)。

[5]陈业.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浅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0,(25)。

[6]王安民 接受性学习、自主学习的探究[J].科技创业家,2013,(03)。

论文作者:李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用好导学案,提升课堂含“金”量论文_李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