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与两种调节形式:市场与计划_社会再生产论文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与两种调节形式:市场与计划_社会再生产论文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与市场、计划两种调节形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两种论文,形式论文,理论论文,计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是其经济学理论中极其辉煌的部分,是在他的前人:“几乎还没有人进入的领域内所取得的崭新成果。 ”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25、368、396—397、25 页。)与其它理论一样,虽然它是在解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获得的,但由于“社会生产过程既是人类生活的物质生存条件的生产过程,又是一个在历史上独立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过程(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25页。)。”所以,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特殊性质、特殊矛盾和特殊规律时,不能不通过对人类生存条件的物质生产过程的考察而揭示出任何形式的社会再生产所具有的一般规律,这就必然使这一理论大大超出资本主义界限,而对一切社会再生产具有指导意义。社会主义再生产,是采取了商品形式的社会化大生产,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时所揭示出的以商品形式为基础的社会再生产规律,是社会主义再生产也必须遵循的。

一、马克思揭示了社会再生产按比例运动和平衡发展的规律

以社会分工为前提的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的客观基础、是参与社会再生产的方方面面必须保持适当比例和平衡关系,这是马克思以资本再生产为分析形式而得出的适合于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从再生产过程的物质内容看,主要是:

1. 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必须保持适当比例和平衡关系。马克思以产品的最终用途为标准,把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与此相适应,把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两大部类。并以简单再生产必须具备Ⅰ(v+m)=Ⅱc;扩大再生产必须具备Ⅰ(v+m)>Ⅱc和Ⅰ(v+m/x+m/z)=Ⅱ(c+m/Y)的基本公式,说明了两大部类的平衡关系。

2. 两大类部内部不同产品的生产要保持一定比例。两大部类中每个部类的产品,是由许多不同种类的使用价值构成。为了进一步说明平衡关系,马克思又把第一部类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把第二部类分为必需品和奢侈品的生产。部类内部不同使用价值的生产比例又制约着两大部类交换的实现。

3. 社会再生产必须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25、368、396—397、25页。)在这里需要与满足的平衡比例关系, 是以总劳动量以恰当的比例分配为前提的。

4. 积累和消费的比例要适当。积累和消费是国民收入最终形成的两个部分,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的个人消费并不属于资本再生产的内容,资本家只是从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出发,注重积累而忽视消费,结果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

5. 再生产还要处理好长期与短期的关系。马克思指出:“有些事业在较长时间内取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在这个时间内不提供任何有效用的产品;而另一些生产部门不仅在一年间不断地或者多次地取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且也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25、368、396—397、25页。)”。 这两种事业或从事这两种事业的不同生产部门不保持适当比例,也会使社会再生产发生紊乱。

6. 货币积累与现实积累之间要保持适当比例。两大部类的剩余价值要转化为追加资本,一般要经过货币积累和现实积累两个阶段。资本家把转化为货币的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追加的生产要素,才是现实的积累。由于买和卖的分离,一部分资本家把剩余产品转化为货币,进行货币积累;同时另一部分资本家则把积累的货币转化为追加的生产要素,进行现实的积累。两部分资本家都能如愿以尝,就要求货币积累与现实积累之间保持适当比例。

7. 固定资本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之间要保持适当比例。由于固定资本独特的周转方式以及它的物质承担者具有不同的更新周期,出现了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的分离,一些固定资本只是在货币形态上提取折旧基金,而无需在实物形态上进行更新替换,另一些固定资本则处在折旧已经完毕而要在实物形态上进行更新替换的阶段,结论是:一部分资本家需要在实物上更新替换的固定资本总额与另一部分资本家当年固定资本磨损的折旧总额必须保持平衡。

当然,马克思提出的比例平衡关系远不止这些,但可以看出,他从不同层次和角度研究社会再生产,揭示出的一条最基本规律,就是社会再生产按比例运动和平衡发展。

二、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包含有市场、计划两种调节形式

(一)市场调节始终贯穿于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

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有两个基本规律是贯穿始终的。一个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价值规律,(其作用形式即是市场调节);一个是与资本相联系的剩余价值规律。说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在不违背价值规律的同时,科学地阐明了剩余价值的生产、流通和分配。马克思由于区分了劳动力和劳动,解决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家按价值购买劳动力,并支付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工资,仍能得到活劳动创造的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剩余价值;他还正确地回答了,等量资本在使用不等量的活劳动的情况下,仍能得到相同利润的问题。证明了“相等的平均利润率怎样能够并且必须不仅不违反价值规律,而且反而要以价值规律为基础来形成”(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25、368、396—397、25页。) 的难题。

社会再生产理论得以确立的两个前提之一,就是把社会产品在使用价值上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在价值上分为c、v、m三个部分, 这就为在市场和市场调节基础上分析社会再生产奠定了基础。没有市场调节就无法说明两大部类的交换和平衡关系,就不能确立起诸如:Ⅰ(v+m)=Ⅱc,Ⅰ(v+m)>Ⅱc和Ⅰ(v+m/x+m/z)=Ⅱ(c+m /Y)这样极其简单而又足以说明复杂的再生产问题的经济模型。就不能说明积累和消费,货币积累与现实积累,固定资本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等等这样一些交换过程及平衡关系。马克思对社会产品从价值的运动和使用价值的运动,货币的运动和实物的运动所作的考察,揭示出市场始终起着调节作用,他还把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平衡关系的实现归结为市场问题。由于我们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自发性缺乏辩证认识,判定市场调节不可能实现社会再生产的各种比例和平衡关系,只能使再生产发生紊乱。实际上再生产的比例和平衡关系是多层次的,有些层次是市场以外的调节形式所不及的,必须通过市场、价格、竞争等市场机制,在平均数的过程中实现。而且政府干预,计划调节,也必须建立在市场基础上,靠市场提供灵活准确的信息,靠市场来检验,靠市场来矫正。长期以来,我们总以为市场调节是资本主义经济专有的调节方式,这是不正确的。市场调节作为经济手段,产生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与生产关系的性质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正如商品经济作为生产的一般形式,可以存在于资本主义也可以存在于社会主义一样,市场作为经济的调节手段,既可以存在于资本主义,也可以存在于社会主义,是任何形式的再生产都必须运用的。

(二)计划调节有利于社会再生产平衡发展

马克思较多地分析了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局限性。认为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再生产的平衡关系是通过大量失衡而引发经济危机才强制实现的。随着公有制的建立,社会有可能通过计划自觉地保持平衡。他的不少论断被后人作了简单化和绝对化的理解。由此,带来了一些副作用。辩证思考一下,马克思对市场调节局限性的分析和对计划调节优越性的分析,都是客观存在的。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和失灵,恰好是计划调节的长处和发挥作用的领域。一是市场调节不能很好的解决宏观经济的平衡问题。市场调节是通过供求和价格的波动来实现的,这种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在市场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价格对于供求的调节,从不平衡到平衡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由社会总供求失衡引起的经济衰退,失业和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问题,单纯靠市场调节很难解决。这就要求政府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通过财政、货币、税收、政策等宏观调节手段来加以解决。二是市场调节往往忽视外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比较注重眼前利益和短期行为,其生产活动造成的对江河、湖泊和空气的污染不被重视。有些公共事业,如学校、卫生、文化、体育等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且每个人都能享用,所以没有人愿意为发展公共事业而支付其全部费用,这些部门的规划和建设,靠市场调节是无能为力的,应由政府根据社会需要作出计划安排。三是市场调节容易导致收入分配不均和两极分化。市场调节主要是通过不同的经济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来实现的。企业的利益和企业职工收入的多少取决于企业的效益。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市场经济永恒的法则。缺乏政府干预和计划调节的市场经济,必然会造成收入分配上的严重不均,导致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和冲突,影响社会安定,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呈现过的事实。为了避免收入分配上的两极分化,保证社会公平和安定,必须由政府对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进行计划调节,以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在计划问题上,我们存在过两种错误:一是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等同起来,认为计划经济是产生于公有制基础上的反映社会本质的特征,资本主义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计划。现在看来,计划作为调节社会总劳动时间在不同部门合理分配的手段,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要求,并不是产生于某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社会化大生产,因此也都必须运用计划这一调节手段。二是把计划和市场根本对立起来,认为单纯的计划调节,完全可以实现社会再生产的各种比例和平衡关系,没有必要借助于“看不见的手”。经济实践过程中,我们吃够了排斥市场和市场调节的苦头。小平同志发表“两个不等于”以及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手段的谈话后,解除了长期束缚人们的桎梏,公开反对市场和市场调节的人已经不多了。但随着市场体制的建立,有些人似乎又走向另一个极端。由否定市场和市场调节到否定计划和计划调节,重新把市场和计划对立起来,这当然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运用市场、计划两种形式调节社会再生产健康运行

(一)两大部类的平衡与市场、计划的运用

马克思两大部类的划分旨在说明社会再生产的平衡关系,并非社会再生产可以按照两大部类组织进行。社会生产实际上是通过一些具体生产部门组织进行的,比如农、经、重的分类就对于我们具体地组织和安排生产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农业、轻工业主要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重工业主要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以农、轻、重的关系,大体上反映两大部类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讲,处理好农、轻、重的关系,就能保持两大部类的平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状况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只有农业发展了才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原料、资金和劳动力,才能为工业产品提供广阔的市场。从大局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的更快发展。应该看到,这些年来由于党的政策符合农村实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也带来了在比较重视和依靠经济体制改革对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的情况下,放松和忽视了对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对农业的劳动和资金投入减少的问题。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把农业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增加计划内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有计划有重点地治理大江大河,建设一些大中型农业项目。国家计划应通过有效地机制,保证不同的主体根据农业发展需要投入相应的劳动和资金,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要逐步把农业推向市场,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要运用法律、行政手段,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使农业在参于市场平等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两大部类中又包含有不同的生产部门或不同的副类,部类内部各生产部门之间是否协调不仅影响本部类,而且还影响两大部类的平衡。第Ⅰ部类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部门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部门,前者在第Ⅰ部类内部交换,后者则与第Ⅱ部类交换,这里既有部门之间的关系,又有部门与部类之间的关系。

从前我们在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问题上,一是只强调它作为规律就应时时处处起作用,而忽视这一规律所依据的具体条件,把相对于机器工业时代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的技术进步而言的,在特定历史阶段起作用的规律当作普遍规律。体现在计划中就是不断追求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忽视两大部类的平衡关系;二是没有很好地处理两种生产资料生产的关系,把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仅仅理解为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为消费资料生产提供生产资料,部类内部各生产部门之间失衡。生产资料进入市场后,多占用生产资料会增大产品成本,降低企业利润。通过市场调节,解决生产资料闲置,进而调节生产资料与需要之间的平衡。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现实出发,还把第Ⅱ部类划分为必要消费资料和奢侈消费资料两个副类,前者不仅加入工人阶级消费,而且构成资本家消费的一部分,后者只进入资本家的消费。(划分是历史的相对的)这一划分,对社会主义经济仍有方法论意义。我们可以按照第Ⅱ部类产品在生活消费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把它们分成生存资料,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在生活消费中,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联系,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性,消费结构在不同收入的人们中是不同的,但总的消费水平不能过高。正象在资本主义社会奢侈品只进入资本家的消费一样,在社会主义现阶段享受资料还主要进入较高收入的人们的消费。应当通过现实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研究,提出发展不同消费资料的规划,并对消费资料分类管理,保证生存资料的满足。中央提出坚持“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通过产量和价格的调控,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消费,是很正确的。

(二)两种类型的再生产与市场、计划调节

社会再生产,存在着两种类型。就简单再生产看,它不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抽象”,还是扩大再生产的一个“现实因素”。原有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的维持,是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前提和基础。应当首先保证原有生产规模的需要,在这个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根据可能再来按排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由于当前生产、更新改造、维修、辅机配件与简单再生产关系密切,而基本建设、新建扩建、主机制造等与扩大再生产关系密切,因而,在我们的经济工作中就不能重基本建设,轻当前生产;重新建扩建,轻更新改造;重制造、轻维修;重主机、轻辅机配件。这不仅在计划安排中体现这一原则,在管理权限的划分上应有利于这一原则的实现。企业作为商品生产和经营者,必须握有简单再生产的绝对权力,这是不容置疑的。企业的任何上级和主管部门都不能竭译而渔,使其无法维持简单再生产。不仅如此,企业资金简单再生产而带来的使用价值的扩大再生产,是提高生产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的结果,这方面所得到的好处,应全部归于企业。为了使企业主动地适应市场,增强竞争能力,必须具有一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在目前市场不健全的情况下,国家主要通过利税制度方面的管理,对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规模进行调整。随着市场体系的健全,现有企业向国家缴纳税金后,其扩大再生产的权力应完全交给企业,由市场矫正企业扩大的时机和规模。国家运用掌握的资金通过选择投资时机和投资方向,使整个社会再生产在结构合理的状态下实现规模地扩大。

扩大再生产还要处理好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关系。前者是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即依靠增人、增资、增投料、扩大生产场所来扩大生产规模;后者是依靠技术进步,依靠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依靠提高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效率来扩大生产的规模。中央提出,经济管理体制要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在具备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的前提下,显然应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导方式。(1 )要处理好新建扩建与现有企业挖潜、革新、改造的关系。没有积累也可以实现扩大再生产,这就是通过企业的挖潜、革新、改造,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实践表明,现有企业生产资料质量性能的改善,劳动者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的提高,以及劳动组织和经营管理优化方面都有很大潜力。因此,应鼓励企业眼睛向内,注重通过挖潜、革新和改造提高生产能力,实现扩大再生产。而不能一讲扩大再生产就增人、增设备、增投资、上新项目、铺新摊子。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扩建新建项目,应纳入国家计划,在技术上应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应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有利于资源合理利用,有利于发挥环境、社会的整体效益。(2 )要处理好劳动就业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现代化的实现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人们从繁重地劳动中解放出来。从现实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状况看,我们还不能样样搞最先进的技术,而必须实行先进技术、中间技术和发展手工劳动相结合,既要跟踪世界先进技术,又不能不切实际,在技术上搞洋冒进。要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大,且劳动者总体上文化技术不高这一实际出发,广开生产门路。当前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挥第三产业劳动密集的优势,更多地吸收劳动就业。

(三)积累和消费与市场、计划调节

积累,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即剩余价值不是全部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而是拿出一部分作为追加资本,使生产规模扩大。在社会主义中,积累也是来自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价值。消费,广义上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我们这里讲的消费是指产品脱离生产过程,直接变成公共或个人需要的对象,供人们享用,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消费。积累和消费既是一个生产和消费的问题,又是一个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关系问题。从二者都来自于国民收入看,又是一个关系全局的分配和再分配问题。必须运用市场、计划两种调节手段,使积累和消费保持平衡。

1. 要重视消费对生产的制约作用。从再生产的一般特征看,生产和消费的统一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马克思在肯定生产决定消费的同时,充分论述了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生产。消费“使产品最后完成”,并“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作为内心的意象,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94页。)可见,生活消费的实现和满足,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运行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内在动力是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消费成为社会再生产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不象在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只是服从于资本积累和剩余价值生产的一个因素。不仅如此,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他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又会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国民收入增长,使积累增加。由于积累和消费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始终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人们往往重积累,轻消费。在某些时期内,一味强调发展生产,甚至为生产而生产。人民生活没有得到应有改善,就连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所必需的“生存资料”也不能满足。结果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生产也没有发展上去,这是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

2. 要从积累效果出发确定恰当的积累率。积累率是积累基金与国民收入总额的比率。恰当的积累率,不仅对消费,而且对积累效果都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在积累问题上,存在着一种片面观点,似乎积累率越高,经济发展速度越快。有些时期在计划安排上不适当地提高了积累率。例如,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以后,“左”的指导思想滋长,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很不正常。1958年的“大跃进”,积累率由1957年的24.9%猛增到33.9%,1959年又进一步提高到43.8%,1960年仍维持在39.6%的水平。过高的积累率非但没有推动经济发展,而且带来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失调和人民生活的困难。如工业生产在“大跃进”之后,大幅度下降,1961年比1960年下降38.2%,1962年又比1961年下降16.6 %, 1958年到1962年,五年平均每年递增为3.8%,远远低于“一五 ”时期平均每年递增18%的速度。可见,积累率过高,超过了国民经济力量和人民生活能够负担的程度,势必造成一部分积累基金不能真正实现,积累效果降低,致使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两受其害。这说明: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增加,不只是决定于积累率,而且还决定于积累的经济效果。积累率虽高,积累的效果很差,生产仍然不能发展。这就是马克思说的:“生产逐年扩大是由于两上原因:第一,由于投入生产的资本不断增长;第二,由于资本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Ⅱ册,第598页。)今后确定积累率时, 不仅要考虑对消费者的影响,而且要从市场经济出发注意积累效果,而不能凭主观意志盲目提高积累率。

3. 要考虑社会产品实物构成对现实积累的制约。现实积累就是把积累的货币转化为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生产过程,使生产规模实际地扩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价值和使用价值、买和卖的分离,既便把社会存在的价值形式的虚假收入抽象掉,也现实存在着货币积累能否转化为现实积累的问题。也就是现实积累受到社会产品实物构成的制约。马克思说:“要积累,就必须把一部分剩余产品转化为资本。但是,如果不是出现了奇迹,能够转化为资本的,只是在劳动过程中可使用的物品,即生产资料,以及工人用以维持自身的物品,即生活资料。 ”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37页。) 这些可使用的物品是前期生产过程的结果,其实物构成是作为产品生产出来后就定了的。它们作为使用价值虽然具有一定的统用性,即有些物品既可作为生产资料,又可作为消费资料,但这必竟在一定限度内才是这样。搞建筑用的水泥无论如何不能食用,有些消费资料绝对不能当作生产资料运用于生产过程。现实积累必须考虑两个方面:积累规模应根据前期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来定,如果动用储备,也要考虑储备有多少可用于生产,多少可用于消费。(为了说明问题,对外进口因素不作考虑)积累规模过小,物质得不到充分利用,会造成浪费;积累规模过大,没有物质保证,有些工程项目上去了,就会停工待料,同样造成人力、物力浪费。后一种情况,是经济建设中屡见不鲜的。再就是,从发展生产增加积累愿望出发,到处都搞集资,尤其把居民用于消费的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集中起来,试图把消费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这里也有一个受产品实物构成制约的问题。如果国民收入分配恰当的话,消费资金的实物构成主要是各种消费资料。我们能够把消费资金集中起业,但在很大程度上却不能把消费资料转化为生产资料。这样,集中起来的消费资金就很难现实地转化为生产资金;盲目集中大量资金,非但不能用于扩大生产,国家还要支付利息,这既不利于生产,也不利于消费。二是积累基金的使用方向和分配构成。在积累规模适当的基础上,资金使用方向和分配构成也要合理。这里应主要考虑生产资料的实物构成,按照其使用价值使用于不同的生产部门,做到物尽其用。使用不合理,就会造成生产资料的闲置,积累效益下降,同时产业部门的设置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要考虑社会产品的实物构成,否则就会造成结构型的经济危机。作为消费资料虽然与积累的使用方向和分配构成没有直接联系,但作为消费主体的劳动者,却不无关系。现代生产,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高,不同生产部门对劳动者提出特殊要求。积累的使用方向和分配构成,不能不考虑作为生产要素一个方面的劳动者构成,它虽然超出了社会产品实物构成的范围,却是现实积累的另一制约因素。可见,积累和消费的实现以及二者之间的平衡离不开市场调节。计划可以主观上安排它们之间的比例,但市场能否提供和提供多少用于积累的物资,是主观愿望改变不了的。积累率的确定,现实积累的投资方向、结构,都要从市场的可能和需要出发。脱离市场,一厢情愿,不能使社会再生产有序运行。

标签:;  ;  ;  ;  ;  ;  ;  ;  ;  ;  ;  ;  ;  ;  ;  ;  ;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与两种调节形式:市场与计划_社会再生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