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讨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体论论文,实质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物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698(2004)-06-0106-09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实质的讨论,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形成热潮以来,已有十多年 了。但十多年来的讨论,并没有在我国的哲学界取得基本的共识,其中根本性的分歧就 是“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的对立。部分论者坚持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 是“实践本体论”,这种观点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面目,因而是不能令人信服 的。本文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问题,主要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文本为依据,同 “实践本体论”论者商榷。
是“物质本体论”,非“实践本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只能是“物质本体论”,而非“实践本体论”。
确实,“实践”范畴是唯物史观的基础,因而“实践”范畴也是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 。因为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成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结构生成和社会历史发展的 原动力。翻开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初成熟思考的作为唯物史观初步系统阐述的《德意志意 识形态》,我们看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如下思想:“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 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 ’,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 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因此任何历史观 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79页。)又说:唯物 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 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 形成”。(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在这之 前,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已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在这之后,即在马克思逝世之后的1890年,恩格斯仍然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 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注:《马克思恩格斯 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页。)因此,在“‘实践’是唯物史观的基 础”这个问题上,不是双方的分歧。
问题是,不能因为“‘实践’是唯物史观的基础(有的说是‘本体’)”就得出“‘实 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的结论,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不仅仅是唯物 史观。实际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得以创立本身就是以他们的辩证的唯物主义 世界观为逻辑前提的,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为逻辑前提的。唯物史观 之所以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就是因为他们发现并揭示了作为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之 基础的“实践”的物质性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正如上段引文,马克思和恩格 斯明确地以“物质实践”的历史观与唯心主义的“观念”历史观相对立。用“物质”规 定“实践”,就是告诉我们,“物质”是“实践”中的更为深刻更为普遍的本质,“实 践”是“物质”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态。此外,他们处处以“物质活动”、“物质行动 ”、“物质生活过程”、“物质交往”等提法,揭示了实践活动、生产力、生产关系、 社会存在等的物质性;揭示了“物质前提”对于人和人的实践活动、人的思维和意识的 制约性。而且当他们讲到物质“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的时候,也没 有忘记提醒我们说:“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页。)这就明确地告诉 我们:实践是“感性世界”的基础,但不是整个世界的基础。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 唯物主义世界观”与唯物史观的关系,恩格斯曾经指出:“自从历史也得到唯物主义的 解释以后,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指‘唯物主义历史观’——引者)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8页。)又说:“新的 学派(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者)特出的地方,只是在于这里第一次真正严肃地对 待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把这世界观彻底地(至少在主要特征上)运用到所研究的一切知 识领域里去了。”(注: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5 7年版,第32页。)作为唯物史观创始人之一的恩格斯在这里传达的信息应该是准确的, 这就是说,唯物史观是他们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对于社会历史现象的科学“解释”, 是“唯物主义世界观”在社会领域的“彻底运用”。也就是说,唯物史观的逻辑前提是 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
如果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初为了适应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紧迫需要,必须首先制定唯 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而无暇对他们的整个世界观展开阐发的话,那么在这之后,由于分工 的缘故,就主要地是由恩格斯承担起对他们共同的世界观进行研究和阐发的任务。
恩格斯在他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里,一方面,对唯物史观进行更为深入的阐发,另一方面,从更深层次上对于唯物史观 的哲学背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展开宏大的探索和阐述。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研 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是无限世界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在《反杜林论》里,恩格斯 明确地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 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这就是 说,物质是整个世界统一的基础,是世界的真正的本质。同时又阐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 证关系:既肯定了“思维和意识”“都是人脑的产物”,“归根到底亦即自然界的产物 ”,是“对我们所处的世界体系”“的思想映象”。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还对 “物质”范畴作了科学的规定,他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 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这样的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 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我们注意到,恩格斯在这 里从内涵和外延上同时对“物质”范畴作了规定:在内涵上,“物质”概括的是所有特 殊物质形态的“共同的属性”;在外延上,“物质”是“各种物的总和”,即一切具体 物质的总和。在《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里,恩格斯还揭示了物质和运动的不可 分割关系,“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无论何时何地,都没有也不可能有没有运动的物 质”。还论证了物质和时空的不可分割性,论证了“物质世界”(恩格斯语)时空的无限 性和有限性的辩证关系。《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不仅揭示了世界的物质性以及 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和存在的基本形式(时空),还揭示了物质世界的辩证性质,即物 质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 证法的一系列基本范畴。还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 和辩证逻辑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里,恩格斯不但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变革关系,而且第一次明确地 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最重大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 对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精神对物质的关系问题。并揭示了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 的问题,一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的 同一性问题。可见,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的本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此外,恩格斯还对于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实践标准问题作了深入的论证。
以上我们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著作的实证材料为根据,论证了唯物史观的物质世界 观逻辑前提,论证了恩格斯对于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世界发展普遍规律的全面揭示。由 此,我们不能不得出结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关于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 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既然如此,那么就必须肯定“物质”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范畴,就必须 肯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是“物质本体论”。“实质”就是“本质”,事物的本质是 事物中最普遍的东西,它是决定事物的发展过程及其表现形态的最终根据;又是事物自 身区别于他物的根本根据。那么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本质的就应该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中最普遍的范畴,这个“最普遍的范畴”就是“物质”。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物 质”范畴,正如上述,恩格斯从“物质”的内涵和外延上作了规定。对于作为“物质” 内涵的“共同的属性”,后来列宁进一步把它规定为“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物 质的本质属性,凡是客观实在的都是物质。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不但无限的自然 界是物质,而且作为人类社会之基础的实践活动、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存在以及人 本身等因为都是客观实在的,所以都是物质。然而,有些论者为了否定“物质本体论”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有意无意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等同于“自然 界物质”,(注:见《哲学动态》1988年第12期,第10、29页,《哲学研究》2003年第8 期,第21页等。)以此把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说成是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只能是 歪曲。因此“物质”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具有最大的普遍性。而且辩证唯物主义的 “物质”观认定,物质本身具有辩证的性质,这就是恩格斯所指出的,“自然过程的辩 证性质”、“事实的辩证性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版,第351-352页。)以及“头脑的辩证法仅仅是现实世界(不论是自然界或历史)的运动 形态之反映。”(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167页。)物 质的辩证性质就是物质内在的联系性、发展性和规律性。正是物质的辩证性质即内在矛 盾运动推动着物质世界形成辩证的发展过程,合乎规律地从自然界中发展出以实践为基 础的人类和人类社会;而物质实践的发展又推动着人类社会合乎规律地从低级向高级发 展。因为实践是物质发展的高级形态,所以,实践虽然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但物质却是 人类社会的基础的基础,是整个世界的最终基础;实践虽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据,但 物质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据的根据,是整个世界发展的最终根据。可见,物质是世界 的本原、基础、本质,客观实在的辩证运动的物质就构成了世界的本体。马克思和恩格 斯指出:“决不可以把思维同那思维着的物质分开。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4页。)恩格斯指出:“终极 的原因——物质及其固有的运动”,“物质及其存在方式,运动,是不能创造的,因而 是他们自己的最后原因”。(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2 03、213页。)因此“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本 体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不但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同视某种或某些特殊的自 然物质形态为世界本体的旧唯物主义哲学划清了界限,而且同视主观精神或“客观精神 ”为世界本体的唯心主义哲学划清了界限。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元论哲学,认定无限世界只有一个本体。既然物质是世界的本体 ,那么实践就不是世界的本体,“实践本体论”就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具体 说来,实践之所以不是世界的本体,是因为第一,实践不是先在的,在人类和人类的实 践产生之前,物质自然界本来就已经存在;第二,实践只是实践活动所及的“感性世界 ”的基础,不是无限世界的基础,无限的物质世界不是由人的实践创造的;第三,实践 只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不是整个世界的本质,客观实在性即物质是比实践更为深刻 的本质,实践只是物质的一种高级表现形态,客观实在的物质才是整个世界的本质。总 之,实践不是世界的本原,因此实践不是世界的本体。
驳“实践本体论”的一个前提性“理由”
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本体论”的论者,有一个前提性的“理由”,就是 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仅仅是“感性世界”或“人类的实践活动”,而非包括 “感性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如有的论者认为:“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就是关 于‘现存的感性世界’存在基础和本质的学说,……这个学说就是实践本体论。”有的 则说:“实践唯物主义所关注的不是宇宙本体以及‘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而是 ‘现存世界’的本体以及‘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注:《哲 学动态》,1988年第12期,第37、43页。)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实践本体论”所说的 “实践唯物主义”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义的。而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 究对象仅限于“感性世界”?这是因为据他们说,马克思认为“感性世界”之外的自然 界(或“天然自然界”,或“非感性世界”)同人和人的实践无关而对人没有意义,对人 等于“无”。如有的论者说:“马克思认为,在现存世界中自然界是同作为主体的人和 人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人及其感性活动的自然,对人说来毫无意义,因而 等于‘无’。”(注:《哲学动态》,1988年第12期,第36页。)有的也说:“从本体论 的视角看,那种与人无关或与人分离、游离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的非感性世界,并不是 作为人的意识、精神的本源而存在,对于人的意识的产生与发展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 因而在这种维度上姑且可将它称之为‘无’。”(注:《哲学研究》,2003年第11期, 第16页。)既然“感性世界”之外的无限的天然自然界对人没有意义,不值得去研究, 那么哲学的研究对象就只能是人的实践活动所涉及的“感性世界”。这就是主张“实践 本体论”论者的一个前提性“理由”,也是我们同他们的一个主要分歧。那么他们的“ 理由”能成为理由吗?对此必须予以辨识。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只是实践活动所涉及的“感性世界”吗?
这个问题通过以上我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著作内容的回顾,实际上已经提供了 实证的否定的答案。在这里,我们可以从另一角度作进一步辨明。一般的哲学家可以凭个人的兴趣或意愿确定其哲学研究的对象或主题,或者研究本体论,或者只是研究认识论、伦理学、历史观,或者如现代西方哲学家只是研究科学哲学或人本学等。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必须把整个世界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必须研究世界、社会和人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这是由他们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历史任务决定的。无产阶级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是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是解放全人类,最终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实现其历史使命的思想导师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当然就负有为无产阶级揭示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的历史责任,负有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历史责 任。恩格斯明确地说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他说“现代唯物主义,……不是单 纯地恢复旧唯物主义,而是把两千年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全部思想内容以及这两千 年的历史本身的全部思想内容加到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上。这已经根本不再是哲学 ,而只是世界观,它不应当在某种特殊的科学的科学中,而应当在各种现实的科学中得 到证实和表现出来。”(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 1页。)恩格斯在这里告诉我们,“现代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世界观”, 她既不同于旧唯物主义,也不同于那种包罗万象的作为“特殊的科学的科学”的哲学。 恩格斯又说:“一般世界观”“是以对物质和精神关系的一定理解为基础”。(注:恩 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7页。)这就是 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般世界观”,她必须对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作出回答,而这 就是立足于把“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
第二,“感性世界”之外的天然自然界对人没有意义吗?
“实践本体论”论者用以证明“感性世界”之外的天然自然界对人是“无”,对人没 有意义的“根据”,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一句话:“抽象的、 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马克思的这句话实际上只是对黑格尔哲 学的批判,只是对于黑格尔的抽象的“自然界”的否定。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自然界 ”,是由所谓离开现实人而独立存在的抽象的“绝对理念”“异化”而来的实为“思想 物”的因而同样是抽象的“自然界”。就在上引马克思的这句话之后,马克思紧接着说 :“正象自然界[先前]被思维者(指黑格尔——引者)禁锢在他的绝对理念、思想物这种 对他本身说来也是隐秘的和不可思议的形式中一样,现在,当他把自然界从自身释放出 去时,他实际上从自身释放出去的只是这个抽象的自然界,只是名为自然界的思想物” 。显然,这种抽象的实为思想物的“自然界”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的,当然对于现实 的人说来“也是无”。马克思之所以在这里用一个“也”字,是因为在马克思看来,由 黑格尔虚构的抽象的“绝对理念”是无,那么由“绝对理念”“释放出来”的抽象的“ 自然界”当然也是无。(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30-132页。) 可见,马克思的“这句话”并不是说,“感性世界”或人的实践范围之外的天然自然界 对人来说是无、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实践本体论”论者对马克思的“这句话”的理解 ,是不合实意的曲解。任何想引用马克思“这句话”的人,只要认真阅读这句话的上下 文,都能得出这个结论。但令人费解的是,对马克思的这句话,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 年代,从90年代迄今,一再地被曲解地引用,并以此为“根据”,把“非人化自然界” 说成是对人没有意义的,甚至否定“非人化自然界”的客观存在,这只能说明“曲解” 者缺乏科学的研究态度。
那么我们可以轻率地说“‘感性世界’之外的天然自然界对人没有意义”吗?唯物辩证 法的回答只能是否定的。恩格斯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 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 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 化、生成和消逝。”(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9 页。)正是无限宇宙中的各种物质力量和以人化自然界为基础的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联 系、相互作用形成了整个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形成了世界之局部领域发展的特殊规律 。在这个由感性世界(包括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和天然自然界有机联系的相互作用、相 互影响的现实的世界体系中,我们不能否定任何一个部分对于其他部分的作用和意义, 既不能否认人类的实践活动对于改变天然自然界面貌的作用和意义,也不能否认天然自 然界对于人类社会的作用和意义。企图人为地阻隔或否认无限的天然自然界(非人化自 然界)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意义,只能是一相情愿的幻想。
天然自然界对于人类的意义就在于:其一,天然自然界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会发生 有利的或有害的影响,对人类具有正价值或反价值。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由物质生 产创造的物质财富,而物质财富的创造所必需的自然资料说到底是来源于天然自然界的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如果认为劳动就它创造使用价值来说,是它所创造的东西即物 质财富的唯一源泉,那就错了,既然它是使物质适应于某种目的的活动,它就要有物质 作为前提”。(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5页。)所 以没有天然自然界和劳动,就不会有“人化自然”,就不会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二者 缺一不可;阻断了“天然自然界”,就是断了人类的生路。这是天然自然界对人类有利 的正价值的一面。另一面,天然自然界即自在自然界的“盲目必然性”会给人类的生存 和发展造成灾难。就是在“感性世界”之中,即“人化自然界”之中,也还有许多自然 力和自然规律或者尚未被人类所认识,或者虽有所认识但还未能被人类的实践所驾驭, 这一类自然力和自然规律就其性质而言也是一种“非人化自然”,也是一种异己的“盲 目必然性”,它已经给人类造成了经常性的灾难,如地震、火山爆发、地球的“温室效 应”、癌症、艾滋病等。而只要人类还不能在实践上实际地驾驭它,它就会继续给人类 带来灾难。我们能够因为非人化的自在的自然暂时“游离于”人类的实践之外,就说它 对人没有意义吗?恰恰相反,对于“自在自然”、“盲目必然性”的进一步认识和实践 地驾驭,这是人类的更为重要更为艰巨的任务,因为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更为重 要的意义。其二,无限的天然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无限广阔的拓展空间和不 竭的自然资源。如果说“感性世界”之外的天然自然界对人没有意义,那么人类的实践 和认识活动就无需向现存的“感性世界”之外的天然自然界拓展。但是人类的物质和文 化生活需要的不断提高,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以至于膨胀,空间有限的现存“感性世界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都迫使具有智慧和实践优势的人类不断地向天然自然界进军,不 断地扩大现存“感性世界”的空间。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从地球上狭小的生活地域向 广阔的天然自然界扩展,从一国范围内的活动走向全球性的交往,从地球上的实践走向 对未知太空的探索,今天人类已经在月球上留下了足迹,人类的航天探测器已经登陆了 火星表面,为地球上的人类未来可能的大移民寻找其它星球的水和生命。可以说,一部 人类实践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地打破“感性世界”的现存界限而向天然自然界扩张 的历史,就是天然自然界不断地转化为“感性世界”的历史。这种无限的“转化”之所 以必需和可能,就是因为无限的天然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拓展 空间和不竭的自然资源。我们能够说“感性世界”之外的天然自然界对人没有意义吗? 因此,人类认识的任务永远不会完结,尚未认识的永远比已经认识的要多得多;人类的 实践任务也永远不会完结,尚未创造的永远比已经创造的要多得多。
认为“感性世界”之外的天然自然界“对人是无,对人没有意义”,因而应当排除于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之外,这种观点在哲学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这 种观点把本来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感性世界”与“感性世界”之外的天然自然界 割裂开来,这是思维方法上的孤立性、片面性,是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这种观点既然 把“感性世界”之外的天然自然界视为对人是无,对人没有意义,那么就取消了人类认 识“感性世界”之外的天然自然界的任务,这就必然导致人类认识发展的有限论。
因此,以所谓“现存感性世界之外的天然自然界对人是无,对人没有意义”为“论据 ”,去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这是站不住脚的。既然“实践本体 论”的这个前提性“理由”是没有根据的、虚假的,那么“实践本体论”便不攻自破了 。
标签: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恩格斯论文;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论文;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论文; 自然辩证法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本体论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辩证思维论文; 辩证唯物主义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反杜林论论文; 世界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