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经济地理学研究现状和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地理学论文,韩国论文,现状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韩国,经济地理学分为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商业流通地理学和交通地理学。下面将分别叙述各部门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
1 农业地理学
在韩国,相对于其它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发展比较早。到70年代中期为止,有关农业地理学的论文占了经济地理学有关论文的大多数,且其涉及面也较广。然而随着韩国70年代开始的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农业地理学研究相对萎缩。70年代中期为止,韩国农业地理学主要研究农业区划分以及酪农业、水田农业、山地农业、园艺农业、大城市近郊农业、经济作物等,但重点为农业地带划分。1975年以后,在研究内容上无多大变化,但出现了两种比较明显的倾向:一是以计量分析为基础,建立模型,揭示农业地域的变化规律;二是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地域空间结构。徐赞基教授以计量分析为基础,建立了农业空间变化模型(1989年、1992年),并把韩国农业空间变化过程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种类型为60年代以后持续地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区域,第二种类型为向多种经营发展的区域,第三种类型为60年代向多样化方向发展而70年代开始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区域;韩国东南部地区为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的地区,以汉城为中心的韩国西北部地区为持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地区,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中间地带为先多样化后转向专业化发展的地区,具有过渡性特点。对于这种农业地域分异的原因,徐赞基教授认为离经济中心的远近程度,如离汉城的远近程度,起主要作用,即离经济中心越近,专业化倾向越明显,但区域的自然条件特性又会破坏这种空间秩序。这说明韩国不同的农业地带的形成主要与经济要素有关,这种现象又说明韩国农业正向商业化方向发展。目前韩国的酪农业由首都圈向全国扩散,这正是这种商业化农业发展的例证。徐赞基教授研究韩国农业地域分化后指出,60年代韩国兼业化的地域分化很不明显,然而进入70年代后,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各地选择性地发展兼业农业,出现了明显的农业地域分化现象。虽然到目前为止韩国的兼业化程度比日本等发达国家较低,但这种农业地域的分化现象说明韩国农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农业结构调整。
70年代中期以后,韩国农业地理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之一,是出版了大量的农业地理学专著。这些专著不同于西方的传统,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和文化角度提出了许多独创性见解,如邢基柱教授的“农业地理学”,从农业景观的形成和变化角度,研究了农业景观形态及功能,农业地域的形成、农业地域空间结构等问题。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关农业地理的研究逐渐转向耕地所有形态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传统村落的变化、城市化对农业的影响、不同的农业政策等方面的研究。虽然韩国国内也有一些学者研究此类问题,但至今大多数局限在特定作物的生产以及布局变化方面,且其在研究方法上仍以传统的统计资料分析为主,缺乏农业地域空间的变化以及原因、政府的农业政策等方面的研究。韩国农业地理学的研究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开放韩国国内农产品市场以后出现的韩国农业结构的重新调整以及农业地域的变化;二是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对农业地域空间以及农村的影响;三是兼业化发展所导致的农业地域空间和农村社会的变化;四是韩国政府的农业政策及其影响;五是有关韩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以及开辟韩国农产品海外市场的战略;六是农业结构调整对环境的影响问题。
2 工业地理学
韩国工业地理学的研究始于60年代,70 年代以后获得迅速发展。 80年代初,韩国工业地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地域划分以及工业地域结构、工业配置变动的典型案例分析、有关工业集聚以及工业布局变化的理论研究、区域开发以及区域政策对工业布局的影响等。在此期间,虽然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报告较多,但在研究方法上过多地依赖统计量的分析,在掌握基本理论和概念方面也存在欠缺。
80年代以后,韩国工业地理学的研究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研究内容也趋于多样化。其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以及产业布局的研究;二是工业生产体系的变化和产业空间的变化研究;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园区开发研究;四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研究;五是海外投资及其变化研究;六是产业网络、产业空间联系以及产业集聚研究;七是政府的工业政策以及区域发展研究;八是企业家精神、劳动力市场研究。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企业组织越来越复杂化,出现了多国企业、多点企业等一系列复杂化的企业组织。这种企业组织的变化以及生产体系、生产技术的变化极大地影响产业布局。在80年代初,韩国主要以外国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国家多点企业向外扩散以及对周围地区工业化过程的影响,而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研究以韩国国内多点企业为对象,如本部设在汉城市,而分工厂向地方分散的多点企业,并研究了多点企业布局决定权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朴杉沃等)。最近白英基从外部控制条件的角度分析了多点工厂的布局问题。他认为外部条件对劳动密集型、中间过度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影响,各不相同,因而不同类型产业的多点企业的生产过程不同,对区域空间的影响也不同。总之,企业组织的变化对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地域空间有很大的影响,韩国的情况也不例外。朴杉沃教授(1986年、1990年)以大型企业为对象分析了企业组织和企业活动空间的变化。他认为各大财团的成长和发展变化与国家产业政策有密切的关系;随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组织的复杂化,企业活动空间也按一定的规律在扩展。
进入80年代后,韩国推行尖端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随之,尖端技术产业的研究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朴杉沃教授研究了韩国尖端技术产业的发展、布局、联系结构以及地域分工,并探讨了尖端技术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目前韩国的尖端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汉城。 虽然韩国持续地推行分散首都圈产业的政策, 但从8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的制造业企业又向汉城集中,其主要的触发因素为技术、知识的溢出效应。因此许多学者主张为了防止制造业重新向汉城集中,地方政府必须制订尖端产业发展规划,并在地方大力发展尖端技术产业,大德高新技术园建设为其典型例子。这些为韩国经济地理学,尤其工业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契机,韩国经济地理学界已开始大量研究尖端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布局问题。
近年来,国际市场上竞争日趋激烈,为增强竞争力,世界各个国家都采取产业结构调整战略。80年代末期开始,因劳资纠纷、工资水平的提高、韩币汇率的提高以及高利率等国内条件和中国、东南亚诸国的低工资、发达国家的技术保护政策等国外条件,韩国的国际竞争力大削弱。为此,韩国大刀阔斧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80年代以前,产业结构的这种调整主要由政府来主导,而80年代后期的产业结构大调整主要由企业来主导。这种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必然影响产业的地区布局和产业的地区结构。在韩国,产业结构调整中主要采取劳动力战略、初级产品战略、海外投资战略、技术战略等。除技术战略,其余战略可视为降低成本战略。产业结构调整所导致的社会经济地域结构的变化,也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据崔炳斗的研究(1994年),80年代韩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使韩国社会经济的地域结构在量和质上发生很大变化;在总量方面,首都圈和东南圈的极化过程得到进一步加强,各种社会经济活动重新向首都圈集中,同时又出现向湖南、忠清圈扩散的趋势;在质的方面,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差距逐渐拉大。尤其大型企业在区域空间中的影响力日趋扩大,这种大型企业布局的不平衡性是加剧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
目前在韩国,对投资在韩国的多国企业和海外韩国企业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朱盛在研究了投资在韩国的外国企业的布局类型,李炳珉分析了海外韩国企业的配置类型及其原因。
产业网络和产业的地域联系结构对区域发展和区域经济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李琦锡教授通过马山自由出口区外加工的地区分布和扩散过程的分析(1987年),探讨了出口加工区与马山市之间的区际联系。李琦锡教授指出,自由出口区区外加工逐渐与马山市周围的农村地区发生密切的经济联系,而区外加工活动的扩散与距离无关,如有在生产体系(生产、工艺方面)和产品方面相关性较为密切的企业,则区外加工扩散到很远的地区。故,区外加工的这种扩散效应可视为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在分析马山自由出口区内就业者特性和受培训程度、就业者的迁出地和汇款地分布基础上,李琦锡教授指出技术扩散和就业的波及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是无止境的,而有一定的影响范围。因此,他指出片面上出口区的设立目的和区内产业特性与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最近,李仁善(1992年)研究马山自由出口区后也指出,初级产品的生产企业逐渐向马山地区集中,这说明产业之间的联系结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这种产业之间联系不仅表现在不同产业之间相互提供不同的最终产品或中间产品方面,也表现在相互提供服务和信息情报方面。
目前在韩国,产业集聚而形成的特定地区产业群体的研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有些学者认为韩国产业群体的形成与发达国家没有多大区别,都是相关企业的集聚而形成。但有些学者认为韩国产业群体的形成与发达国家不同,如昌源、龟尾、半月等地区产业区的形成主要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有关,具有卫星型群体的特征,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区同属一种类型。这说明,产业群体按其形成原因的不同,有多种类型。如果分析生产的网络类型,则可以发现这种产业群体的类型多种多样。朴杉沃教授认为生产体系、生产网络、企业植根、企业规模等四大要素与不同类型的产业区的形成发展有直接关系(1994年),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生产网络类型划分了产业区。他认为产业区类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之中。朴杉沃又指出过去产业区的形成多半是历史机遇所触发的,而今天这种产业区或产业群体的形成需要制度上的支援和各种费用的降低以及对应于国际化的多种战略等多种措施。
除了以上诸方面的研究以外,目前韩国工业地理学的研究还包括企业家精神研究、中国经济特区研究、风险投资研究、自动化生产线对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韩国农工地区决策模型研究、政府的产业政策研究等诸多方面。
总之,从80年代开始,韩国工业地理学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比起发达国家的工业地理学研究还有一定的差距,如至今很少把工业地理学的研究同环境问题研究联系起来,同时以产业之间联系为中心的产业空间结构分析以及技术进步或创新对产业空间变化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仍没有引起韩国地理学界的足够的重视。
今后一段时期内韩国工业地理学的研究趋势将会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结构和企业战略研究;二是在世界大环境下的环太平洋地区研究,三是工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四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网络化和区域社会结构研究,五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六是技术、文化以及区域社会发展研究。其中为确保企业的竞争优势而采取的企业战略、产业的世界化和面向国内的分散化、产业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将会是重点研究领域。
3 商业流通地理学
韩国的商业流通地理学研究是在80年代以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80年代末为止,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定期集贸市场、商业街结构、商品的流通等。进入90年代以后,对定期集市和商业街结构研究相对萎缩,有关服务行业的研究逐渐占上风。这种研究内容的变化正好反映韩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80年代以后,服务行业在韩国经济中所占比重迅速提高,尤其为生产者服务的各种服务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客体。
对定期集市,从市场布局、中心地体系、商人和消费者行为等多方面来进行研究。李中雨(1970年)分析江原道的定期集市和常设市场布局的自然条件、人口、交通条件,他指出定期集市的赶集日常受道路和地形的影响。柳佑益利用中心地理论分析尚州郡定期集市的时空分布和规模等级结构后指出,克里斯泰勒的市场原理完全适合定期集市的研究。商人和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有朴杉沃的商人移动特点研究、李贞植的不同时间带定期集市利用特点研究、金基赫的釜山市定期集市的布局条件和功能分析、李贞焕的蔚山地区定期集市盛衰和市场圈结构研究等。进入90年代后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定期集市的功能逐渐衰弱,随之定期集市的研究也逐渐萎缩。
80年代,对常设市场和商业街结构研究较为活跃,如大邱市常设市场分布与辐射圈研究,大邱市七星市场的研究以及釜山市商业街层次结构研究,汉城地下商业街结构和功能研究,大邱市地下商业街形成和利用现状分析,汉城副中心商业街功能研究,汉城市永登浦、永洞、薪村三个副中心商业街结构、分化、变化研究等。80年代还对柑桔、稻米、苹果、水泥等商品进行大量的研究,但大都集中在生产和流通状况的分析。
进入90年代后,为生产者提供服务的服务行业的研究成了商业流通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李喜演(1990年)在分析为生产者提供服务的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基础上建立了服务行业本店和支店在空间分离的空间分化模型。有些学者分析了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空间联系、制造业企业本部和为生产者提供服务的服务行业的空间联系等。金融业的空间活动研究,主要分析了韩国金融机构在空间的扩散过程以及这种扩散与城市层次结构的关系。随着信息业的迅速发展,信息产业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李喜演在分类信息产业的基础上研究了信息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并指出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在首都圈,提供信息方面的地区差异很大。
总之,目前为止韩国商业流通地理学的研究仍处在初期阶段,尤其服务此行业的研究更是如此。今后一个时期内,韩国商业流通地理学的研究趋势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技术、信息化发展导致的商业、服务业、流通产业的变化以及对应于这种变化的区域结构调整研究;国际贸易和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研究;有关区域流通体系及其体系建立的研究;服务行业的特性、作用以及利用模式研究;为生产者提供服务的服务行业的发展以及在区域开发中的作用研究;为生产者提供服务的服务行业企业之间相互联系研究等。
4 交通地理学
在韩国,交通地理学的研究在80年代以后,得到较快的发展,但至今其研究主要集中在通勤、货物运输体系、交通网等三个方面,没有开展广范围的研究。
在通勤研究,许禹兢以通勤为指标研究了蔚山市对蔚州郡波及效应的范围和程度(1987年)。洪相基对京畿道的研究(1989年)表明,首都圈内各郡、市之间几乎没有交叉通勤的情况,交叉通勤主要发生在各郡、市与汉城市之间。申铉旭也以马山和昌源为对象研究了通勤情况(1989年)。进入90年代以后通勤研究逐渐扩大到居住地选择和性别差异等领域。许禹兢(1991年)以汉城市为对象,研究了通勤的临界距离。该研究结果表明离汉城市区中心1公里和8~9公里为第一、 第二通勤临界距离对居住地选择起主要作用。沈基贞以汉城市为对象研究了男女的通勤模式(1992年),该研究表明女性通勤距离和花在通勤上的时间比男性短,影响女性通勤距离和时间的主要因素为收入水平、从事职业类型、居住地位置以及工作地点的位置。有些学者的研究表明,男女通勤行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居住地和就职地的空间距离(或时间距离)的差异以及在工作单位和家庭中的地位差异,居住地和就职地之间距离的远近以及位置对女性通勤者的影响更大。最近随着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宅勤务者逐渐增多。曹圣惠等研究了汉城市在宅勤务企业和无宅勤务者的情况, 分析了对在宅勤务的影响要素和在宅勤务者的时空分布 (1995年)。
货运体系的研究,大量应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初期主要以汽车运输货物为中心, 利用重力模型分析了特定城市的货物流的空间模式。 80年代后期开始利用数学模型分析货流。有些学者把各种运输设施的配置、商品流通、交通网建设等融为一体,试图建立货运网络体系。有些学者试图利用货流流向来分析区域结构。
有关交通网的分析,初期主要研究了高速公路开通后的可达性问题。进入80年代以后开始利用曲线理论分析了各节点的可达性问题。崔英玉以1984年的资料为基础,利用曲线理论研究了包括176 个节点的韩国全国道路网,并分析了节点的层次结构(1987年)。郭泳浩根据乘车时间和乘车费用研究了首都圈的交通圈和通勤、通学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道路连结图上的可达性问题(1994年)。
总之,韩国交通地理学在80年代以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韩国在交通地理学的研究方面较多地利用计量分析方法,但因资料以及利用上的一些缺陷,研究初期常存在建立的模型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其次,交通地理学研究忽视社会问题以及政府的有关社会经济政策。再次,虽许多学者研究通勤方面的性别差异,但没有人研究老人、残疾人的交通问题。今后一个时期韩国交通地理学将会重点研究有关建立高效交通网络的政策、交通设施建设对区域社会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影响以及国际范围内的交通体系的分析等。
以上,我们考察了韩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过程、目前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水平以及今后的研究趋势。按目前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韩国经济地理学今后的趋势和研究动向,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经济结构调整以及随之而来的地域结构的变化研究;二是环境问题的研究;三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所导致的产业空间组织结构变化的研究;四是文化和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五是海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