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给我们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给我们论文,人本论文,启示论文,思想论文,主义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现代西方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它承袭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人文教育,重视人的价值,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与尊严,追求人的个性、人性、潜能的发展。20世纪中叶以来,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对西方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也对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对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兴起及主要观点
提起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就必然要提到人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人本主义广泛存在于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它首先是一个哲学概念。一般认为,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泛指一切从人本身出发来研究人的本质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论。与人道主义通常是一致的,只是范围更为广泛。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对其它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教育史上,许多教育家受人本主义思想影响,提出过各种人本主义教育学说。
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美国逐渐兴起,逐渐成为引人注目的教育理论流派。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性本质是善的,人生而具有善根,只要后天环境适当,就会自然地成长;心理学家研究人,必须以整个人为对象,不能采用分解组合的方法去了解人:人所表现的任何行为,不是外在刺激引起或决定的,而是发自内在、出于当事人自己的情感与意愿所作出的自主性与综合性的选择。因此,如果说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取向是由外而内的,那么,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则是由内而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中心理念有二:一是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想了解人、研究人,必须从整个人着眼: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意愿,有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有自己的痛苦与快乐。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健康人”;成长与发展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其中,自我的充分发挥和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人并不是被动地受到环境的制约,人具有创造性、主动性以及对自己的未来作出能动的选择:人的本性由经验、无意识和情感所滋育,但不为这些因素所决定。
脱胎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经过众多追随者的不懈努力,形成了相对自成体系的教育理论,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其主要观点为:
1、目的观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个性的发展,培养有个性的人。许多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发展人的个体性,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自己是独特的人类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其潜能。例如,法国教育家余伯尔认为,人通过教育与发展,经过若干阶段才能成为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在教育活动中促进人与人的接近与合作,用情感促进人的个性化。英国教育家尼布列特认为,重视知识的考试和偏重智育的教育都是不正常的;学校不能成为制造某种人格类型的工厂,培养同一种类型的人。马斯洛则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的潜能,尤其是那种成为一个真正人的潜能;教育要在满足人最基本的需要的基础上,强调自我实现需要的发展;人的社会化过程与个性化的过程是完全统一的。由于人的经验和个人体验的不同,每个学生都是有个别差异的,因此,人本主义教育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人价值观。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特别强调教育要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促使“自我”的形成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所指的“自我”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形成的教育、需要、情感、理想、理智、能力等方面的特性,以及自身与他人、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而“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理解,即对自身特点、自己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解。人本主义教育认为,教育和教学就应该使学生发展得更像他们自己,而不是相互类似。
2、课程观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不再过分强调特定学科的知识结构,不过分强调知识的纯粹性和抽象性,而是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不再像学科中心课程仅仅把重点放在智力上,而是以“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的。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人本主义教育提出课程要适合学习者的兴趣、能力及需要,要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状态密切相联。哪些知识可以构成教材,并非仅仅依据这些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必须考虑学习者的愿望和要求,看看是否有助于学习者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在课程结构的组织上,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任何健康人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意识、认知、情感和运动彼此较少分离,更多的是互相协作,即为了同一目的没有冲突地协同工作。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包括感情、观念和情绪)对所有事物的整体作出反应。以往由专家精心设计,注重教材思想结构的分解课程,无视学习者的心理特征,致使知识支离破碎,让人难以整体把握。因此,人本主义教育提出课程的“统合”观:一是学习者心理发展与教材结构逻辑的吻合;二是情感领域(包括情绪、态度、价值)与认知领域(理智的知识和能力)的整合;三是相关学科在经验指导下的综合。“统合”意味着打破固定的教材界限,强调知识的广度而非深度,关心知识的内容而非形式,弥补了传统课程的不足。在课程的设置上,人本主义教育极为重视人文学科。在他们看来,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比科学学科更能深刻地揭示人的本性,通过这些学科,人更能了解人类的苦难、痛苦、焦虑乃至死亡,从而对其有所准备。通过这些学科,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就更加全面、深刻、真实。
3、师生观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作了新的审视,提出了全新的师生关系观。他们反对将学生个人组织化,期待学生个人能成为教育的中心,认为人本主义的教育关注是要帮助学生了解下列的陈述:第一,我是一个抉择的个体,在生命的过程中不能逃避抉择;第二,我是一个自由的个体,有完全的自由去设定我的生活目标;第三,我是一个负责的个体,当我抉择了我应该过何种生活时,我必须为其负责。人本主义教育的学生观认为,应当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具有他或她自己的感情的独特的人看待,而不是作为授予某些东西的物体。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师角色应有别于传统教师,他并不重视认知,也不握有所谓“正确答案”,他不过是一位愿意帮助学生探索可能答案的人,教师就应如同罗杰斯所描述的那样,他应是一位“促进者”。教师的任务是对学生发展的“促进”,而不是传统教育中对学生的“训练”或“教导”。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
4、教学观
关于教学,人本主义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校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努力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他们的各种潜能,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以培养出心理健康的人。人本主义教育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这是其“自我实现”的教育目的的必然产物。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什么,怎样学,学得怎样,都应由学习着自由讨论决定。人本主义教育倡导非指导性教学,强调让学生亲自体验,在经验中发现自己的东西。教学内容上,人本主义教育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马斯洛指出有必要让人们学会直接地用新鲜的目光检验现实,而不是只研究别人的实践结果,因为经验是不可由别人代为获取的。教学方式上,人本主义教育强调个别教学,轻视集体教学;重视家庭教育,忽视学校教育。教学方法上,人本主义教育提倡“苏格拉底问答法”,即从教师与学生的一问一答中使学生从个人所知,渐次进入其所不知。人本主义教育还强调,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应尽可能采用个别化的教学形式。
二、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人本主义教育作为一种思潮,自它产生之日起,就对中小学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果我们作些分析,就不难发现,人本主义教育与我国的素质教育也存在许多融合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一是都强调开发个体的潜能。人本主义教育认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每一个人内在潜能的发展。如何去发现儿童的潜能,使每个人的学习更接近于他的特殊潜能,是未来教育面临的最伟大的挑战。我国的素质教育也强调个体潜能的开发。从一定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把其发展的可能性展现出来;二是都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完整人格。人本主义教育主张培养“完整的学生”,追求“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实现受教育者在身体、精神、情感、理智等方面的有机统一。我国素质教育作为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其实践主题最根本、最集中地也表现为对完满人格的培养和追求。强调德、智、体等在每个学生身上的具体落实,重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全面和谐的发展:三是都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人本主义教育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出发,十分重视在教育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国素质教育从革除“应试教育”不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不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弊端出发,也极力倡导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四是都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人本主义教育认为,不论是发展的程度还是发展的方向,每个人的潜能是各具特色的。所以,在教育中,必须提供形式广泛,不同幅度的课程,以适应学生的个性特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速度,选择合适的课程,从而不断取得进步。我国的素质教育也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应承认差异,尊重差异。
作为一种教育思潮,与素质教育相融合的人本主义教育对于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启示之一:要“以人为本”,让学校成为学生实现生命价值的地方
人类社会进入了21世纪,我们的教育再也不能目中无人了,而要“以人为本”,这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必然的趋势。一是要把学生视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追求进步与发展的权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视他们为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要确立这样的信条——只要智力正常,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发展;二是要让学生的价值在教育中得以实现。每一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有一定的价值,学生也是如此。作为特殊的生命个体,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既有掌握知识、获得技能的渴望,更多的是得到关爱、尊重,获得成功等精神的需要。因此,中小学教育要发现人的价值,创造条件使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学生视为能动的主体,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其在主动的参与中享受到自身价值实现的快乐,使学校真正成为实现学生生命价值的绿洲。
启示之二: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展现出来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达尔文)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生命个体间的各个方面都充满着差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也应当具有自己的个性;只有表现出独特的个性的人,才可能成为真正的主体。所以,中小学教育关注人的发展,就是要关注人性的发展,关注人的个性的发展。我们这里说的个性是智力、能力、气质、性格等的综合体,学生的某一方面的特长不能视为其个性。因此,我们说的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指使学生成为和谐的人、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着重点应该放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上,我们不能要求学生适应学校教育,而应该努力创造适应学生的教育,要鼓励学生主动、大胆地表现自我,展现自己的个性。
启示之三:要转变角色,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不可否认,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不成熟的群体,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可使其得到不断的发展并走向成熟,但学生又是一个充满情感、活力、个性的生命群体。他们在人格上、地位上,与老师是平等的,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人格、地位也是平等的。我们的教育再也不能始终围着教师转,教师成了教育的主宰者、评判者。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启示我们要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学校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尤其在师生关系上,要改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教师+家长+朋友+学生”教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家长——对学生要有母爱亲情,无微不至;朋友——要与学生平等沟通,要有民主作风:学生——教学相长,教师也要向学生学习。具体来说,教师一要对学生做全面的了解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并对学生充分发展他们自己的潜能充满信心,时刻关心学生;二要无条件地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思维方式和自身发展方向;三要学会宽容,要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甚至错误,要做到学生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没想好的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等等;四要努力形成一种具有真实、接受和理解特征的课堂心理气氛,使学生在这种气氛中能够“自由表这”、“自由参与”,并且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和存在:五要鼓励和诱导学生独立思考,帮助澄清学生所考虑的问题和希望做的事情,同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反省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活动,说明自己的感想和价值观及其各种情绪体验。
启示之四:改革评价,建立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性内部评价
教育评价是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它在教育活动中起着诊断教育的效果,调节教育活动,强化学生学习的作用。长期盛行的以分数为指标的外部评价越来越显示出致命的弱点,造成了不良后果。一方面迫使教师只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整体人的成长,另一方面也滋长了学生的一种错误观念,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获取高分,而获得了高分就意味着某门功课的最终完成,无需再继续深入钻研了,对分数的追求掩盖了真正的求知、认识与发展。同时,分数是由教师给出的,学生被排除在评价过程之外,既没有评价的权利,也没有评价的积极性。最终成为分数的“奴隶”,丧失了自我调整、自我评价的能力。因此,这种评价方法必须加以改革。运用促进性内部评价方法,即自我评价法,是使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持续他的整个一生,学习旨在形成自我概念,促进自我发展。对这种学习进行评价的主体只能是学生自己。自我评价法不是和别人比较;而是对照自己,看出自己前后不同的学习情况,避免了因分数竞争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和厌倦情绪。这种评价是个人对自己作出的,而且始终保持的一种自我估计;它表达了一种赞同或不赞同的态度,并表明了个人相信自身的能力、重要性、成功和价值的程度。在自我评价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评定学业成绩,自我发现并解决学习问题,从而逐步培养起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
当然,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给予我们的启示不仅仅这些,而且,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某些方面失之偏颇,如,它过多地强调教育的自由,片面地否定教师的作用,等等。但是不管怎么样,作为一种教育思潮,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必将对我们的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