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及关键技术论文_杨文超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及关键技术论文_杨文超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15

摘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包括了各类基础建设管线,包括电力、电信、供给水、排水、热力等各种各样设施。这些设施的建设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它决定着一个城市发展的稳定性、安全性,是城市人口的重要基础支柱保障,同时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虽然它的空间位置深埋地下,不能被我们发现,但是一旦地下综合管廊出现问题,城市的正常运行就会陷入停滞。因此,做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须,探索其中关键技术也是该领域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模式;关键技术

引言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城市化建设中具有很大作用,可改善城市交通拥堵,同时保护了城市管线。现阶段,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目前出现了许多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寻求一种更好的管理模式。

1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在管廊性质方面,我国尚未明确综合管廊的特征属性,导致在综合管廊投资建设和后期管理方面出现了诸多争论;其次在法律法规方面,目前我国的地下综合管廊立法还处在初级阶段,不仅缺乏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同时也缺少地方层面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管理条例或法律条文;再次在管理协调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市政管线的建设与管理已形成了独立建设、独立管理的格局,缺乏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规程条例,也没有设置专门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管理机构,难以协调管理。

因此,必需了解国内外管理模式。日本综合管廊具有立法优先、整体规划和管理部门统一协作的特点。现阶段,日本已经成立了综合管廊部门,实现了规划、运营与建设的统一管理。中国大陆目前建设的综合管廊主要采用政府全额出资、股份制合作、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股份制合作的主要特点是解决政府资金问题,侧重于社会效益,但项目运行会产生很多矛盾。PPP模式下政府与社会投资人签订协议,由社会责任人负责设计、投资、建设与运营综合管廊,并给予项目可行公司一定的补助。

2我国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完善措施

2.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地下空间立法是共同管沟立法的前提和基础。在立法内容方面,最重要的是制定地下空间方面的地方性法规,确立地下空间统一规划管理制度、地下空间产权制度、地下空间有偿使用制度,规定相关法律责任等。其次,地下空间开发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因此要实现其与城市建设相关法律进行必要的衔接,形成符合城市特点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维护管理等地方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营收费机制。

2.2建立PPP投资模式

PPP投资模式是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共同为社会公共建设服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一种新型投资模式。目前我国实际采取的投资模式无外乎政府全额出资和政府部分出资两种。但是政府全额出资模式仅适用于财政收入收水平高的地区,不具有普适性;但是政府部分出资的投资模式又很难确定一致的标准,如政府具体出资比、建成后维修管理出资与收益比等等。因此,需要在其中加入市场调节,引入社会团体的资金支持,不仅能营造全民共建公共设施的氛围,还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建成更好的地下管廊。这是新时代下投资的必然趋势。

2.3引入专业运营管理团队

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有专业技能的人。虽然城市地下管廊建设是公共事业,应由政府牵头,但是运营管理政府并不一定是最专业的。为了减轻政府部门工作压力,更好实现地下综合管廊的利用价值,应该引入公司化运营模式和物业化管理模式,公开透明竞标,让有实力的专业公司进行运营管理,这样可以做到权责分明,在资金管理层面的问题也可迎刃而解。这是目前最高效、最专业、最明智的选择。

2.4确定有偿使用

坚守有偿使用的基本原则,对入网的单位收取一定的管理运营费用。这样不仅仅能够更好为管廊使用单位提供日常管理服务,还能减少政府财政压力。同时,有偿使用模式更能引起使用方和维护方的重视,使用方因为自己有偿使用而加强对品质的要求;管理方因收取了费用而需要提升自己的服务品质,定期维修、科学管理。对双方都有极佳的促进作用,对城市地下管廊而言也是使用效率最大化的表现。但是,费用如何收取、收取多少的问题不容马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015年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已联合发文明确地下综合管廊实行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定价应交给市场机制来协调。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加强此方面的统一立法,规范各部门行为,以免出现收费乱象。

2.5成立共同沟综合管理部门

政府可成立专门管理共同管沟的机构,其主要职责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前期,机构负责相关政策和具体方案的制定;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期间,主要负责投资、建设的监控;地下综合管廊建成后期,则负责工程验收和运营监督等。并通过立法明确管理主体部门职权,赋予相关机构综合管理、审批权限,明确执法机构,赋予执法、处罚的权力,建立相应的共同沟建设管理模式。

3探讨综合管廊核心技术

3.1收容管线

考虑到水、电力及通信维修等问题,可纳入到综合管廊中,具有经济合理的特点。雨水、污水纳入到综合管廊中,必须充分考虑标高与竖向关系。从防灾角度分析,燃气管线对管廊具有很多大作用,但必须考虑其易燃易爆特点,一般单独放在舱室内。

3.2埋深综合管廊

目前国内外要求市政管线与综合管廊必须设置到地下0到15米深度空间。一般国内管廊要求覆土厚度达到2.4米,净空高为2.8米。如果需要横跨河流与渠道,可从下方穿越。

3.3横断面设计

目前经常将综合管廊设计为马蹄形、圆形与矩形等形式,通常可根据地形、地貌及施工方式确定。一般使用掘挖或地处软土时,可采用矩形断面,合理布置空间与管线。遇到铁路与江河等困难情况时,使用圆形盾构隧道形式操作。矩形断面的主要特点是成本低、建设方便。

3.4抗震设计

综合管廊收纳了较多管线,容易产生功能性障碍,严重时将造成大面积塌陷,因此必须开展抗震设计。现在主要提升结构构造来提高管廊抗震性能,减少了对综合管廊的损害。例如日本应用管道变形与橡胶防震系统提高了管廊抗震性能,使整体结构完好。

4综合管廊施工技术

4.1综合管廊施工法

综合管廊主要使用明挖法、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操作。首先,明挖法。其施工具有快速便捷的特点,但会造成大面积路面损坏,必须制定合理的排水措施,同时包含明挖预制拼装法,即要求使用大吨位设备操作,而且施工要求严格,工程造价较高;以及浅埋暗挖法,即对机械要求不严格,而且对地下管线的影响较小。一般可将综合管廊制作为矩形、圆形等;其次,矿山法指的是用开挖地下坑道的作业方式修建隧道的施工方法。矿山法是一种传统的施工方法;再者,盾构法。盾构法是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种全机械化施工方法。它是将盾构机械在地中推进,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承四周围岩防止发生往隧道内的坍塌;最后,顶管法。隧道或地下管道穿越铁路、道路、河流或建筑物等各种障碍物时采用的一种暗挖式施工方法。

4.2软弱地层综合管廊技术

综合管廊属于地下线性结构,一旦出现沉降,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进行沉降较大地区软弱地层施工时,必须选择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例如,珠江横琴地质较差,基坑使用明挖方式,地质较差区域使用阶梯式组合支护开挖、水泥搅拌桩空间加固等方法施工。

结束语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目前出现的问题需要加大整改力度,探索更好的 管理模式。同时,施工技艺层面的不同种方法的价格不同,对环境的要求和 适应度略有差异,国内现有技艺操作水平也有差异,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不 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考量和选择。

参考文献:

[1]谭忠盛,陈雪莹,王秀英,黄明利.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及关键技术[J].隧道建设,2016,10:1177-1189.

[2].地下综合管廊+PPP:相得益彰[J].施工企业管理,2016,11:66.

[3]周亮.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安全监测系统建设关键技术研究[J].现代测绘,2016,06:39-41.

论文作者:杨文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  ;  ;  ;  ;  ;  ;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及关键技术论文_杨文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