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少教多学”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变化,不是教学模式。它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达到有效教学或高效教学,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既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能力,又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专业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实现教学相长,提质增效,让师生双方都获得发展,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真正达到教学的一种理想境界。
关键词:“少教多学” 语文教学 应用
“少教多学”的思想自古有之。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寻求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春秋时期孔子曾说:“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现代教育家叶圣陶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则很好地诠释了“少教多学”的理念。随着新加坡教育改革的评价的深入,“少教多学”这个概念才又引起人们的关注。“少教多学”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理想,是教育本真的回归,它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高度一致,与目前实施的有效教学完全吻合。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些有效教学策略,都是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教师的灌输为主要教学方式,以牺牲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为代价而提出来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也是一个动态的多边活动过程,教师怎样去把控这一过程,使课堂教学能够有序、高效,这对于每一个教师,都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和挑战。那么,怎样才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少教多学”,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教师理念的改变
“少教多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多教少学”的现状,“少教”不是数量的减少,而是教得更好,教得更精,教得更加有效。通过“少教”来促进学生“多学”。这就要求教师有“专家型品质”,并通过反思来判断自己行为正确与否,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只有做到“少教多学”,我们的教学才是有效甚至是高效的。“少教多学”对教师专业发展很有意义。
二、学生态度的改变
“少教多学”的内涵和核心意义是以学习者为根本,为中心,为主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校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会学习的人才能学会并掌握做人的能力、做事的能力、共处的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学习,首先得让学生自学,并且多学。少教的目的是为了多学,多学的前提是少教。当然,多学也不是数量的增加,而是学得更主动,学得更科学,学得更有用。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全身心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去,逐步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自主学习。
三、基础知识的学习
根据我的观察,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当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似乎没有足够重视,其结果是知识点不难,可是考试成绩一揭晓,很少或者根本没有考满分的学生。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我首先提出明确要求,对于生字的注音、书写,词语的解释、造句,作家的介绍,文体知识,写作背景等等,全部由学生互助合作完成,教师只进行检查、指导,纠正错误,并及时对学生的完成情况做必要的评价,教育、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问题探究的教学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说,很多老师都绞尽脑汁,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我们看到,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往往出现有阅读无理解,不能对问题做出理解性回答。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首先,教师做好示范性探究问题的教学,即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教师提出一些基础性问题,然后指导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般可采用就近六个人一组的方法,教师巡回指导,对于学习中出现的偏差及时纠正,最后指导学生展示探究成果,并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其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给学生创设宽松的课堂交流氛围、交流空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独特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例如,有个学生考试成绩很好,是班级的第二名,可是她不爱说话,特别是站在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她不知道怎样表达,只能笑笑,“我不会说”。怎样让她充满自信地开口说话呢?我就讲了在班级发言的重要性,让她珍惜锻炼的机会,终于她提出来一个问题:上学路上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在她的带动下,同学们七嘴八舌,提出来许多问题:上课前后有什么不同?法国语言真的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吗?写金龟子、鸽子有什么作用?等等。
五、语言表达的教学
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表现,主要通过设置具体的语言应用情境,让学生回答问题和书面写作,我们就可以知道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不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回答问题,答非所问,更有甚者,直接说:“老师,我不会。”我说:“你又会说话,怎么就不会呢?”我想,这就是我们教师的困难。怎样让学生开口会说话?怎样让学生提笔能写文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我有意在综合课上提出实际问题,切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心理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把讲台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表达,教师及时给予指导,鼓励,表扬。
论文作者:吴宝强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6月总第2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6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高效论文; 教学中论文; 自己的论文; 都是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6月总第2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