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新课标高中英语语法PWP教学模式的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标论文,教学模式论文,英语语法论文,高中论文,语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法学习是语言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语法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交际教学论认为,语法的学习是为交际服务的,语法的掌握也必须通过应用来实现。语法只是一个媒介,而不是语言学习的目的。在语言使用中显性的语法知识未必有效,最重要的是潜意识中促进语言使用的语法意识。由此可见,形成有效的英语语法教学策略和构建有效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不仅与英语语法的教学关系重大,还将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与语法相关的几个问题
(一)英语语法教学内容
从内容上来看,语法教学的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结构(Form)(包括词素、语音、音素形式、句法形式等)、语义(Meaning)和语用(Pragmatics)。语法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更要使学生清楚形式的运用,赋予语法以交际意义。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高中英语语法的教学与其说是教给学生语法知识,不如说是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
从语法学习的过程来看,语法学习的过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显性的,另一种是隐性的。那么究竟是显性学习方式有助于掌握语法,还是隐性学习方式有助于掌握语法呢?Lightbown(1985)的研究甚至发现显性教学反而阻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通常认为,英语语法教学的最佳方式是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的结合;既传授陈述性语法知识,同时又通过各种交际活动使用语法,促进程序性语法知识的习得,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英语语法的作用和地位
1.英语语法与英语语言
对于英语语法与英语语言的关系,章振邦(2009)认为,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体系。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它赋予语言结构系统,而词汇则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它通过语法而赋予语言意义内容。同时,在语言的结构系统、语音系统和语义系统中,结构系统(即语法)是中心成分,是结合语音系统与语义系统的枢纽,这里可用公式简单的表示为:语义—语法—语音系统/文字系统。由此可见,英语语言知识(英语语法)对英语语言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像中国这种把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进行学习的国家来说,由于缺乏相应的英语语言环境,想通过“语言习得”掌握英语是很难做到的。因此,英语语言知识(英语语法)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就显得十分重要。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明白,英语语法学习并不是、也不可能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语法学习只是学习者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掌握该语言的结构系统,从而为准确、熟练地使用该语言服务。但长期以来,怎样确保学习者能全面、系统、有效地掌握英语语法知识并熟练运用从而达到语用的目的,则是一个长期的难题。对于这一点,本文提出的语法教学的PWP模式以期对学习者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有所帮助。
2.英语教学大纲与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语法地位
Wilkins(1972)认为,教学大纲是对语言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对这些教学内容做某些安排,以便于教与学都更有成效。教学大纲一般以以下几个方面为依据:(1)语法项目和词汇:(2)不同类型的情景所需要用的语言;(3)学生要用所学的语言表达意思和所起的交际作用。因此,在外语教学史上就产生了以语法为纲、结构为纲、情景为纲、功能为纲的不同教学法体系。由此可见,语法在英语语言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多元教学大纲,语法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者进行语法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习者的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基于此,语法教学也应融入听、说、读、写等任务,使语法真正服务于交际。
三、英语语法教学策略与课堂教学模式
朱纯(1994)指出,英语语法教学有三种方法,即:类比、归纳和推演。实际上,新课标高中英语语法的教学就教学策略来说,也主要是类比、归纳和推演为主。本文认为,和传统的语法教学相比,新课标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英语语法教学应在注重显性语法教学的基础上,更关注隐性语法的教学。这是因为隐性语法教学需要学生对大量的语用材料进行探索和领悟,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归纳、类比等语法学习策略对隐性语法进行归纳与总结,并达到正确使用的目的,这将有利于学习者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对英语语法的有效学习。
(2)就语法教学策略而言,不管是传统英语语法的教学还是新课标英语语法的教学,在语法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大体相同。所以,新课标英语语法的教学应该在语法课堂教学模式上有所转变和突破,有效运用探究性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英语语法的学习是英语语言结构的学习。从英语作为一门外语的角度来看,英语语法知识的学习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如上所述,由于语法教学仍然是任务教学的中心,语法教学过程,特别是在Post-task阶段实施的任务教学策略具有以语言形式为中心的特点。
因此,笔者认为,新课标理念下的英语语法教学应该在语法课堂教学模式上突破传统语法教学的束缚。
四、基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高中英语语法PWP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与交际语言教学
新课标理念下的英语语言教学实际上是任务型语言教学。从本质上来说,任务型语言教学(TBLT)和交际语言教学(CLT)具有相同的理念,即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如何让学习者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会运用英语。交际语言教学中所强调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包括语言能力、语用能力、语篇能力、策略能力和语言的流畅度)、交际原则、交际语言教学和语言基本技能的关系、交际活动,实际上也都是任务型语言教学秉承的原则。
与交际语言教学相比,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形式教学和交际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并以此达到其教学目标(准确程度、综合程度、流利程度)。任务型语言教学具有以下特点(Nunan,1991):(1)强调通过交流学会交际;(2)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3)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过程;(4)把学习者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因素;(5)试图把课内语言学习与社会语言活动结合起来。
(二)基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高中英语语法PWP教学模式的构建
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主要以3P的教学模式和五步教学法为主。随着交际语言教学(CLT)和任务型语言教学(TBLT)(特别是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兴起和流行,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TBLT教学模式)成为主流。通过对Willis(1996:135)的两张关于3P教学模式和TBLT教学模式的图表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看出,3P教学模式以老师的安排计划为主导,强调语言学习从准确到流畅的学习,虽然具有语言呈现快而简单的特点,但是它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语言形式的呈现处于孤立状态,不利于学习者用语言进行交际。而TBLT教学模式则以学生的自由探究和发现为主导,强调语言学习从流畅到既流畅又准确,并且在此过程中包含了听、说、读、写等语言基本技能的运用。
因此,3P教学模式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是以技能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当中),并不十分恰当。目前,另外一种三步教学模式被广泛采用。我们可以把学习过程划分为Pre-learning,While-learning,Post-learning三个阶段,即PWP教学过程(陈琳,鲁子问,2012)。“Learning”强调的是整个过程中的“学”。本文认为,在语法教学当中,也应该做到以任务型语言教学为基本课堂实施平台。结合PWP教学模式,把英语语法课堂教学模式表述为:Pre-grammaring,While-grammaring和Post-grammaring①。
在该模式中,Pre-grammaring主要指的是英语语法呈现(Presentation)的过程;While-grammaring则强调在尊重学生语言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发现(Discovering)和归纳(Inducting)英语语法的过程,以体现学生的认知能力;而Post-grammaring则要求学生根据真实的语言环境,运用语法进行交际(Communicating)和表达(Expressing)的过程。和传统的英语语法课堂教学模式相比,语法教学的PWP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更大的优越性,并具有以下特点:(1)在语法教学策略选择上,以归纳学习法为基础。(2)符合学习者语言认识和学习的规律。(3)充分强调和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三)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理念
高中阶段的语法教学,应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出发,把语言的形式、意义和用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引导学生在语境中了解和掌握语法的表意功能。具体来说,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法的教学可表述为:语法乃语用之法,表意为本;先学后懂,逐步认识;少讲多练,记用结合;超越考试,培养能力。通过使用、实践、体验、总结等过程掌握语法,为学而用。因此,新课标所倡导的是“三维语法教学”,即:意义、形式和应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图示表示如下:
(四)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理念与英语语法PWP教学模式的共同核心
基于以上理念,本文认为,新课标高中英语语法的教学策略可以理解为以“归纳”法为主的英语语法教学,整个教学模式(过程)可以表述为:Presentation—Discovery—Approach—Noticing—Summarizing—Practicing—Using。Presentation是指Pregrammaring,即语法的呈现。Discovery—Approach—Noticing—Summmarizing相当于While-grammaring,即语法规则的发现和归纳。Practicing—Using则是指Post-grammaring,即语法知识在真实环境和语篇中的运用。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本质和核心与本文所提出的PWP语法教学模式的本质和核心是一致的,即:整个语法教学过程以“归纳”的认知思维模式为指导:尊重学习者语言认知和语言学习的规律;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学习者通过语法规则的学习,认识语言的规律,并在真实的情景中灵活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规则进行交际。
本文介绍和阐述了基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新课标高中英语语法PWP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提出了新课标理念下英语语法教学的PWP教学模式“Pre-grammaring,While-grammating和Post-grammaring”,并认为,该模式的本质和核心与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通过对外研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一至必修五每个模块中的语法教学情况来看,和以前传统的英语语法课堂教学方式相比较,教师通过该模式对语法的教学效果和学生通过该模式对语法学习的学习效果均有明显的增强。英语语法的PWP教学模式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有效地优化和促进了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在实践和理论层面均有重要意义。
①grammaring一词是笔者根据语法课堂教学模式PWF所构建的一个能体现语法教学特色和动态语法教学观的词,可译为“语法学习、语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