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们来说,游戏是一件严肃的事情_亲子成长论文

游戏是孩子的正经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正经事论文,孩子论文,游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家长读到这样一个标题时,也许会嘀咕:“游戏不就是玩吗?玩怎么成了正经事了呢?”走人家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呵斥:“你怎么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啊?看你长大有什么出息?”

当家长把孩子接出幼儿园,我们也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老师今天上课教了什么?”

“我们今天没上课,我们今天玩游戏。”

“你们怎么老是玩啊?”

确实,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游戏或者说玩从来都被看做是一件不重要的事情,甚至是有害无益的事情。人们常常告诫儿童“业精于勤荒于嬉”。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父母被卷入了早期教育的热潮,形形色色的号称能够使一二岁的孩子认字多少、数数多少,背多少儿歌、唐诗的“神童”方案令家长们目不暇接。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能训练——识字、计算、钢琴、绘画、书法、游泳、计算机等等,挤占着孩子的游戏时间。家长们指望通过各种提前开始的知识技能训练,使孩子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出人头地。但是,当我们辛辛苦苦地在孩子还没有学会说话之前就教他们认字、算算术的时候,当我们忙忙碌碌地把孩子送到各种各样的训练班去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样做是否可能导致“揠苗助长”、“南辕北辙”的结果呢?

将近40年的早期教育实践与研究已经表明,提前开始的知识技能的强化训练并不能给予儿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挑战所必需的素质与态度。这种训练只对小学一二年级短时间的学习成绩有有利的影响,在三年级以后这种影响便开始减弱,到中学阶段已表现不出任何痕迹。而它们所造成的短期危害是使幼儿过度紧张,出现疲劳、厌食、头晕、耳鸣等症状;长期危害则是使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伤害。当他们在外力(包括奖励和惩罚等各种强化手段)的推动下,去学习他们所不了解的东西时,他们就失去了学习的内在动机。在这种训练中,他们学会了按照成年人的标准去判断“对”或“错”,只相信成人而不相信自己的思维,丧失了主动探索和创造的精神。而这种主动探索与创造的精神恰恰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一种基本素质。

近年来人们常常可以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看到有关“感觉统合治疗”的介绍。这种治疗理论认为,一些小学生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易集中等等问题,原因在于婴儿时期缺少爬的机会。爬是感觉与运动的协调活动。因此矫治感觉统合失调的方法就是为这些已经长大了的孩子再一次提供感觉————运动协调活动的机会与练习。读着这种报道,联想目前方兴未艾的早期知识技能训练热,我们是不是应当反思:我们为什么要在婴幼儿应当爬的时候去剥夺他们去爬去玩的机会,以牺牲他们感觉运动协调能力的发展为代价去教他们识字、计算,而又在他们应该识字、计算的时候却花钱让孩子补上感觉运动协调发展之课呢?为什么要做这种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得不偿失的事情呢?

早期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还表明,由婴幼儿自定前进步伐,自我控制的游戏是他们学习与发展的最佳途径。许多研究证明,游戏是幼年时期重要的任务,缺少游戏机会与经验,将影响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早在100多年前,德国学者格鲁斯就明确指出,婴幼儿时期是特殊的游戏期。他观察到游戏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低等动物并不游戏,因为这些低等动物的本能行为生来就是成熟的。游戏仅见于一些高等动物,这些高等动物在出生时,与生存有关的本能行为不成熟,必须要通过游戏,这种本能行为才能够成熟完善起来。机体越复杂,它的不成熟期就越长,游戏期也就越长。

著名的动物学家古德尔(GOOdall)在坦桑尼亚的动物保护区对黑猩猩的观察支持了格鲁斯的观点。她发现,小猩猩们从出生到四五岁这段时间总是与母亲形影不离,这使得小猩猩有大量时间观察大猩猩的行为,并且把所看到的东西纳入游戏过程中,从而掌握这种行为。例如大猩猩捉白蚁时,把一根光秃秃的树枝放 在口中弄湿,从蚁穴的人口处插进去,稍等片刻让白蚁粘在树枝上,然后取出来,把这根粘上蚁的树枝掉过头来,送到自己的嘴边,吃美味的白蚁。小猩猩刚开始不会捉白蚁。当大猩猩捉白蚁时,它们挨着母猩猩坐下,观察学习捉白蚁的一个个动作。它们玩树枝,剥去嫩枝上的叶,拣起长度不同的枝条放到不同的洞穴中去,通过各种各样的滑稽的游戏动作,最终掌握了一系列捉白蚁的动作,吃到了白蚁。科学家们通过对灵长类动物的研究发现:“在个体尚未发育完善的时期,游戏似乎具有一种决定性的功能。这种功能随着个体从猴到类人猿,直至人类这个愈益高级进化的过程,而显得越来越重要。他们发现,游戏是成年人能胜任各项工作任务的前兆或先驱(布鲁纳,1972)。”

100多年来关于儿童游戏的研究,尤其是近30年的大量研究证明,游戏是婴幼儿理解世界,适应环境的重要方式。游戏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源泉。如果把孩子现在能够做的事情看做他现有发展水平,那么他现在还不能做,但是在最近的将来有可能做到的事就代表着一种发展的可能性。维果茨基称之为“最近发展区”。游戏正如中小学的教学一样,创造着学前儿童发展的最新可能性,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在游戏中,儿童的表现总是高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比如,二三岁的孩子要坐到椅子上总是先面对着椅子爬上去,然后才坐下来,他们不能像年长儿或成人一样背对椅子坐下。这是因为这一时期的婴幼儿的思维还不能够摆脱眼前的知觉的束缚,一定要看着椅子才能坐下来,带有直觉行动性的特点。但是在游戏中他们却成功地摆脱了眼前的知觉情境的束缚,他们用一根棍子当马骑,用一根冰棍棍当“注射器”。这时候他们虽然看到的是“棍子”,但是却把它叫做“马”,他们这时的行动不是受到眼前的知觉情境的支配,而是受到脑中的表象的支配。游戏对于幼儿思维与符号功能的发展,对于幼儿意志行为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作用。

游戏对于成人而言,是工作之余的消遣和娱乐,但是游戏对于婴幼儿来说,却是他们的“工作”,是他们生活中的正经事。仅仅从消遣娱乐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儿童游戏的意义是不够的。游戏对于婴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使我们必须把保障婴幼儿的游戏权利,看做是对他的学习与发展权利的保障。家长、教师和社会都应当把保障儿童游戏权利的实现看做是自己的责任。

标签:;  ;  ;  ;  

对孩子们来说,游戏是一件严肃的事情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