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产业结构调整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321 (2000)02—0029—0033

回顾中国20年的改革历史,迅速膨胀的经济实力令人为之振奋,众多的国内外经济学家也不能不为之折服。数据资料显示,1997年全国完成工业总产值11.2万亿元,剔除价格变动因素,比1978增长3倍, 平均每年递增14.9%,按现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加71148.3 亿元,(注:《上海经济》,1998年特刊,第28页。)经济综合实力急速挺升。可好景难续,1997过后,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新局面,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开始放缓,市场热度减弱,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产品库存上升,经济效益下降,亏损面扩大,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加,下岗待业人员增多。面对这种状况,中国经济弱化的症结何在及如何摆脱经济受阻、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进就成了亟需探讨和解决的课题。

一、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实现传统经济到知识经济的升级是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进的源动力。

(一)中国经济发展减速原因分析

1、落后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中国经济放缓的本质原因

1997年荷兰格林根大学教授、OECD高级顾问、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Angns Maddisison)在“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作了有关中国经济的专题报告——“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比较分析”中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率不会永远持续”,理由是中国改革开放后, 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投资和劳动力。 这一时期中国投资占GDP的比率达21%,劳动投入占总人口的52%左右,(注:《经济学家》,1998年第3,期第115页。)错误地演绎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把劳动力和资本对生产过程的投入作为主要动力,认为巨大的经济扩张推动力主要是资本、劳动力资源的广泛流动,资本积累的不断形成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决定因素,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被认为相当少,是一种不可解释的残余因素,而事实上,劳动力和投资带来的有效收获只具备一次性特点。一些新古典经济学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也证实这一点,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在假设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只依靠增加资本投入促进经济增长,就会增加资本对生产的比率,即“资本系数”,结果是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因此仅仅依赖资金、劳动力的大量投入为动力的粗放型经济,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与先进国家之间“落差”缩小时,增长成本就会迅速递增,依靠“投资热”维持经济扩张和增长自然难以为继。

2、世界经济生产力相对过剩是中国经济受挫的导火索

20多年来,中国及东南亚的经济模式都是模仿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执行出口导向战略,利用本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迅速占领国际市场,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选一条“超经济”捷径。多年来,投资与出口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大量投资——扩大生产能力——迅速占领市场——实现规模经济”是国家经济增长法宝。汽车、钢铁、化工、家电等几乎所有制造业都被作为发展重点,1978—1997年制造业的平均增长率为14.9%,正是在这势头的鼓舞下,中国工业的生产规模日益膨胀。应该看到,80年代,整个东亚经济的起飞得益于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其一,拉美国家正陷入深刻的债务之中,使中国少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其二,适逢美日等发达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大批制造业迁移到东亚地区,大大加速了东亚及中国的工业进程。而在今天,国际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向出口导向转化的速度加快,不仅是亚洲国家在积极扩充生产能力,东欧、拉美等地的国家也在加快步伐,美国也积极促进其知识产业和经过高技术改造之后的传统产业大量面向国际市场,到了90年代后期,全球的汽车、钢铁、化工和电子产品也出现了生产过剩的情况。在全球生产能力过剩和需求不振的形势下,欧洲和北美分别利用欧洲统一市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对本地企业优先给予保护,而亚洲市场则由于区域内各国间的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趋同,竞争异常激烈。1997年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出口商品价格较上年下跌3%,中国出口增长率较上年下降15.2%。 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是中国经济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的保证,但外向型经济本身易受国际市场因素变化的冲击。因此落后的产业结构自然导致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下降,经济增长受阻亦属必然。

(二)中国经济前进呼唤新动力新产业

1、产业结构不调整、刺激内需难以根治经济弱化

1997年中国经济弱化现象出现后,经济学家争纷发表论文就诊,其中较为主流的一个看法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是缘于国际市场竞争环境恶化所致,东欧、拉美及美国经济重新导向出口,中国自身落后的产业结构诞生的产品结构缺乏竞争力,最终造成中国经济出口萎缩及整个国民经济放缓发展。他们开出的“药方”是放松银根、扩大投资、刺激内需。然而,这种认识和主张是片面的。如果把现在中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放在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中去考察,不难看出,它是我国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在经济降温后的突出表现,形象地说是“水落石出”。前几年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过热现象,形成了强劲的虚假需求,由于市场“需求”很旺,一些劣质产品、低效企业似乎都有生存和发展空间,但中央采取宏观调控后,经济“泡沫”挤掉了,真实的市场需求恢复了本来面目,“大水”落下去了,“石头”显露出来:粗放经营的增长不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及其发展等问题重新显露出来;有的进一步加剧,再加上从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看,当前又在逐渐步入成熟阶段,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和产业技术的进步、市场竞争的加剧,使企业生产经营更显困难。这些深层次问题和工业化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阶段性困难显然决不是简单采取放松银根、刺激内需所能解决。如果这样做,表面上某些行业、某些企业的困难一时可以缓解,一些劣质产品、低效企业在再度膨胀的需求中又重新活跃起来,但这种虚假的好转是难以为继的,其结果必然导致下一轮的收缩,不但不能解决结构调整机制转换,增长方式转变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反而会使之重新加剧,从而又要求放松银根、扩大内需……,这样,中国经济非但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反而会在“怪圈”运动中使矛盾继续恶化。正确的选择是在不放松经济总量的前提下,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相应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改革经济体制。因此,当前中国经济要继续前进,面临着过“结构关”、“增长方式关”的严峻考验,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大坎”。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知识经济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比较而言,与传统制造业不同,知识产品是一种需求极广泛的产品,生产者为提高效益,消费者为改善生活质量都会对其产生需求。由于对知识产品的需求旺盛,知识产品本身的更新又很快,因此,它不易产生需求不足,很少存在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再者与传统经济相比,知识经济有着巨大的优势,在资源的增量日益减少,资源存量有限的今天,发展传统的工业经济要受到资源市场、环境等种种条件的制约,而知识经济却能够实现长期持续增长。由于知识这一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不同,可以重复使用,在使用中又能不断地实现增值,知识具有连续增长、递增的特征。正是这一特点使传统经济中生产要素增加、边际效益递减的收益规律产生了完全相反的结果。知识经济的这一优势已为近9 年来美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所证实。

支持美国经济不断增长的是一批新兴的高科技企业,其中主要源泉是44万多家软件公司和300多家蕊片公司。1996年全国新增产值的2/3由微软(Microsoft)这样的企业创造。1994年至1996年间, 高技术产业对美国国内总产值的贡献率已达27%,远高于房地产的14%和汽车产业的4%。(注:《经济师》,1999年第2期,第53页。)如Netscape只有十几名员工,在并无任何传统意义的固定资产与生产基础条件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创造了2亿美元的市值。诸如此类的经济奇迹, 站在传统产业立场是无法理解的。

联想到东南亚的金融危机——过份一味追求规模传统工业经济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本质特征——我们就更有理由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调整落后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我们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奠定未来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基础,以推动和保证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二、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

据专家估计,在本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诸因素中,科技进步的作用占5.2%。到本世纪中叶,这一比重就迅速上升到 40 %,70年代上升到60%,到9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已达到80 %。(注:《经济学家》,1998年第5期,第34页。)比较而言, 中国经济在经过20年的改革,整个国民经济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工业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但是,世界科技的突飞猛进,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经济国际化步伐加快,以及宏观经济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促使生产要素向知识密集的优势区域和科技企业集结,更加突出了我国经济长期面临的一系列诸如经济运行质量下降,效益水平不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粗放型经济增长的格局仍然存在,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资金和劳动力的超大量投入。而对21世纪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有重大影响的知识创新、信息交流和科技进步,尚未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工业经济中的技术结构总体上以初中级技术为主,科技产业化、商品化、集约化程度较低,先进生产技术主要依赖外国引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及产业结构布局与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趋势不相称,不仅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方面所具有的强大优势压力,而且也面临新兴工业国家的激烈竞争。1992年开始中国经济经历高速增长后放缓便是前兆,因此,中国要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要实现经济依旧继续以超速度前进,必须加紧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科技创新、知识生产和扩散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加大传统产业结构的内部重组,促进产业的升级,具体调整方向有:

(一)构筑知识经济的基础设施,加快信息化网络建设。任何经济时代的形成,都有其代表性的基础设施,工业经济时代最重要的基础是铁路网、电力网和一般通讯网。知识经济时代,由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视听传媒综合而成的信息化网络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一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作为先行战略,在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必须高度重视通信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和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挑战的重要基础。

早在1991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竞选时就向选民承诺发展“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11)”。1993年以来, 主要发达国家竞相开始实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几年来,在“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方针指导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面对我国国情,信息化网络建设仍面临着艰巨的任务,通信设施问题,计算机联机应用信息资源开发,网络管理水平等现实矛盾仍严重制约着这一基础设施建设,就象在工业经济时代的铁路网、电力网建设一样,谁先行一步,谁就能控制经济发展的命脉,谁就能占据主动优势。因此,信息化网络基础建设是决定我国国民经济能否与世界同行的前提条件和战略基础工作,是刻不容缓的首要战略性任务。

(二)造就知识经济的标志产业,其中以软件知识产业为代表。知识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电子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计算机硬件/软件的产业化进程和规模水平。现代通信设备的生产制造、半导体设备、元件设备、显像管设备、整机联装设备等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芯片制造和软件开发;信息化服务的产业化和商品化等,都是决定国民经济未来发展的关键,也是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仅要考虑到我国现有产业结构实际,更要考虑未来趋势,不能将电子信息产业放在其他支柱产业同等水平来看待,要将其作为“重中之重”来加以建设。从另一角度看,其他支柱产业的建设,也只有依靠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才能使其成为真正的支柱产业,这是由信息产业的强烈渗透性所决定的。如果没有信息产业的发展,不仅其他产业难以现代化,支柱产业难以起真正支柱作用,更严重的是我们将会失去新经济时代的发展机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因此,支持信息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充分认识到这一战略性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支撑作用,造就知识经济的标志性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又一关键。

(三)培育知识经济主导产业,力促高技术产业化。知识经济形成的背景是一系列高技术的发展,高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并形成产业群又是知识经济的主题支撑,以信息科学所支撑的传感、通信、计算机和控制等技术逐步产业化形成信息业,新材料技术形成的新材料产业,生命科学技术形成的绿色产业,再生能源产业等等都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性产业。主导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其技术先进、增长率高、关联性强,对其他产业和整个经济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许多发达国家都将电子工业、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作为主导产业,这标志着新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群已基本定位。我国继“863 星火计划”后,1989年又开始实施旨在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火炬”计划,时至今日,这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总体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业对GDP贡献份额已达50%, 而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一些主要经济指标,仅占总量的10%左右。(注:《经济问题》,1998年第8期,第29页。)因此,高技术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产业群未形成,难以支撑我国的知识经济体系,必须在资金、技术、法律等方面做好总体规划和全方位服务,大力促进知识经济主导产业群的形成。

(四)用高技术激活传统产业,使其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得新生。时间跨度为200多年的工业经济时代, 形成了一大批紧密关系各国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需求的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何去何从,是政府、理论界和产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托夫勒1980年在《第三次浪潮》中指出,工业文明犹如夕阳西沉,在对高技术产业的憧憬中把一系列传统产业视为“夕阳产业”。在我国,也有两种极端观点:一是认为传统产业是“夕阳产业”,应该放弃;一是认为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能与发达国家攀比。要继续发展传统产业,接应发达国家产业升级所产生的递度推进,填补空缺。这两种观点都是将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看作是非此即彼的选择。事实上,正确的指导思想应是将高技术产业注入传统产业中去,没有“夕阳产业”。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面对我国国民经济中公有制很大比重的传统产业,我们必须在高技术产业化的同时,引导和促进高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使其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三、制约中国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因素及其解决途径

(一)中国现阶段产业调整的制约因素分析

中国现阶段结构调整区别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国有其自身的特色和国情,但总的来说,中国的结构调整有更大的难度和更多障碍。制约中国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有:

1、人均收入偏低,导致产业转换缺乏需求拉动

1998年,中国完成国民生产总值7953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才达到770.72美元,这一水准基本保障了人民正常生活需要,但相对于知识经济时代高技术产品的消费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截止1996年,中国每个人计算机拥有量为美国的1/134,互联网络户主数为芬兰的1 /3000,(注:《环球时报》,1998年6月28日,第三版。)因此, 居民人均收入偏低,导致高技术产品因消费者的购买力不足而难以形成市场,从而限制了中国经济向知识产业的转变。

2、投资不足使产业转换与升级缺乏资金支持

知识经济产业是建立在先进技术高度成熟的基础上,重大科研项目的开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中国在工业化过程中落了后,缺乏知识经济所必须的资金体系支持,因此,中国的知识经济发展速度会受限制,具体表现在:

(1)R&D投入过低,竞争力先天不足

据统计,1995年,OECD国家的R&D支出已占GDP的2.3%。1996 年又比1995年增加3.2%,而我国R&D支出仅占GDP的0.49%, (注:《新亚经贸》,1999年第9期,第14页。 )导致科技事业对年轻一代的吸收力不够,后继乏人,科技国际竞争力低下。

(2)教育投入不足,竞争力基础空虚

据统计,我国人均教育开支排在IMD1997 年度世界竞争力报告的最后,只相当于菲律宾的1/2,泰国的12%,义务教育阶段科技教育状况排名第34位,低于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相反OECD国家教育的投入占政府开支的12%。(注:《经济问题》,1998年第8期,第29页。 )中国教育低投入造成教育发展滞后,人才严重流失,促使经济转型缺乏主体,产业结构调整缺乏大量知识型企业家而停止不前。

(3)投资渠道狭窄,基础产业薄弱

基础设施建设因其自身投资期长、回收率低等特点,以致投资吸收力不足而发展滞后。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状况严重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悬殊,总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水平在参与国际竞争力评价的46个国家和地区中排最后一位,(注:《新亚经贸》,1999年第9期,第14页。)低于印度、泰国、巴西、智利等发展中国家。

3、传统产业技术含量低与企业创新能力弱, 使产业转换升级的动力不足

(1)传统产业技术构成落后

中国经济发展中,许多基础产业增长过多依赖于引进“二手设备”,这种以初级适用技术、中间技术为主的产业技术构成已成为严重缺陷,与跨世界经济发展战略任务形成尖锐矛盾。目前,我国很多产业面临着固定资产大规模更新的压力。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增长中,产业技术因素所起的作用不足30%,而发达国家远在60%以上。(注:《经济学家》,1998年第3,期第115页。)产业体系技术含量低,产业转向高技术知识型无疑是增加跨度。

(2)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弱、意识差

在我国技术创新还不完全属于企业行为,现行政府管理方式和各种政策仍然明显由政府代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我国企业集团建设技术中心或技术开发中心等技术开发机构比例不高。据统计,已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企业集团有1084个,占全部企业集团总数的47.1%,还未达到50%。(注:《经济问题》,1998年第8期,第29页。 )企业发展缺少技术,开发投入不足、技术融资渠道不畅、企业缺乏具有科技创新意识的企业家,这些都是干扰目前中国经济转型、产业结构重整的直接人为因素。

4、企业亏损与行业衰退增加了产业调整难度

(1)企业亏损使产业转换中的金融风险增大

结构转换和产业升级需要资金投入和支持。由于亏损的国有企业相当部分是传统产业,如煤炭、冶金、纺织、轻工、传统机械制造业,这些行业都是“成熟产业”,市场上产品供过于求。在产业转移结构调整中存在着投资风险和市场风险超出一般产业,金融机构或投资商基本望而生畏,不会轻易投入过多资金,使这些企业缺乏“换血”机会。

(2)传统产业结构调整操作困难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市场竞争为动力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对于高耗、低效、污染的行业用产业政策予以限制和淘汰。但这些行业在调整具体操作上困难重重,如企业呆帐冲销和职工安置等问题,其中尤以就业问题最为突出。因受限制或淘汰的行业基本上是以劳动力投入为主要增长力的粗放型产业,现收缩其经营规模,大量的一般低素质劳动力去向不得不在产业转型时加以考虑。一般劳动力大量过剩成为经济结构升级的负担,也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困扰知识经济产业的发展。

(二)消除产业结构重整制约因素的几大途径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人均收入,改善需求结构。

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就业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根据国外经验,第三产业是创造就业机会最为重要的领域,美国曾将工业中分离出的80%富余劳动力经短期培训后转移到第三产业。我国产业结构比重1997年第三产业占GDP的32.8%,这表明第三产业有很大发展空间。 (注:《环球时报》,1998年6月28日,第三版。)目前, 第三产业已成为吸收劳动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的主渠道。它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在我国城乡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在城市,要开放服务市场,促进服务事业产业化,通过“政策投入”启动有最大潜力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市场;在农村,结合农村产业化发展商业流通业、交通运输业等适合农村发展的产业。要把发展经济与提高人均收入并重,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改变“农民消费低,经济长不高”的状况,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改善需求结构,拉动产业转换并促进产业升级。

2、拓宽融资渠道以支持产业转型

解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从根本上说,是如何分配使用现有资金问题。筹集所需资金,前3个五年计划中向基础产业、 基础设施建设倾斜的方法都可以借用。首先确定国家重点支持的若干支柱产业和优先发展产业,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资源配置手段,集中优势快速发展,培育和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积极开辟资金市场,完善以银行融资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并通过扩大债券股票发行规模,逐步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国有企业要引入增量盘活存量,实现低成本扩张,完成产业转换,发展国有资本的多种经营形式,实现多渠道融资,充实企业资金以促进产业转型。

3、以高技术传导作用,推动产业转换与升级

此次产业结构调整,面临世界高新技术向产业转化和应用的新时期,跟踪和开发高新技术以服务和支持本国产业转换是各国共同的发展方向。我国传统产业技术构成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如何在晚起点下抢占知识产业的制高点,更显得举足轻重。其中,以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做到产学研有机结合为最佳方法,促进各自优势互补,加快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美国的硅谷高技术园区正是借助于斯坦福大学的科研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产学研经典模式。我国首批知识产业也诞生于大学和科研院校林立的北京中关村。事实证明,高校科研院所在促进产业调整和经济转型上所起的基础性保障作用是非常重大的,不仅是知识生产者应看到要将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这样的角色转变;企业也应意识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知识资本的投入和创新。

4、致力素质教育,建立人才高地

综观世界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可以清楚地看到经济竞争的背后是科技竞争,而科技竞争的背后则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以现代科技为核心的生产系统的逐步建立和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本。由于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进入生产高地,没有人才高地就没有产业高地。中国目前一般劳动力过剩而高素质的知识型劳动力严重缺乏。因此,中国要改变落后的传统工业,建立以知识经济和创造性知识为基础的产业阵地,必须实施科技兴国,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使教育向素质教育延伸,由基础教育向成人教育延伸,以此来建立一支强大的知识队伍,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增强中国科技竞争力。

收稿日期:1999—09—30

标签:;  ;  ;  ;  ;  ;  ;  ;  ;  ;  ;  ;  

知识经济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