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的探讨论文_杨新雨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的探讨论文_杨新雨

南京工程学院

摘要:目前,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迅速,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下,智能变电站逐渐成熟,做好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应用与构建有助于电力系统的稳点运行。基于此,本文从关键技术与构建方式两方面展开探头。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构建方式;变电站

引言

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特别是智能变电站的工程化应用,为变电站站内及站间信息的共享和交互提供了良好条件,从而为改善传统继电保护性能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以此为契机,继电保护系统也逐步从分散独立配置方式向以间隔保护、站域保护和广域保护为主体的层次化保护方向发展。

1智能变电站的特点分析

首先从结构上来看,智能变电站系统主要分为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三层。其中过程层主要又是由智能组件、智能终端等设备构成。从优势层面上讲,智能变电站则主要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智能变电站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光纤线代替了传统电力系统使用的电缆线这样就极大的降低了安装成本,此外采取高集成度的电子元件又能够降低能耗。其二,交互性与协同性,即智能变电站能够通过信息交有效发挥了电网系统的反馈调节功能,并将各个子系统连接起来提升了调节效率。

2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

2.1信息储存管理技术

信息存储管理技术是整个变电站智能化系统的核心,变电站是数据收集、电力运输的关键环节,内部收纳了各种专业的数据,并且要不断地对这些数据进行更新处理,而传统的变电站难以完成如此浩大冗杂的数据处理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集中处理以及先进的数字化信息平台,不仅促进了信息数据的高效利用,也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变电站管理的经济效益。同时信息存储管理技术也能够实现数据的分级处理,优先传送相对紧急信息,为保障决策的科学合理,提供基础信息依据。从而实现对信息数据的总体调控,实现资源共享。

2.2变电站二次设备监测技术

二次设备作为一次设备的辅助设备,其最为主要的作用是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测、控制和调节,由于二次设备的服务对象是一次设备,所以它们并不与电力发生直接接触。而对于智能变电站而言,二次设备的运行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变电站中一次设备的运行,尤其是在一次设备出现故障时,二次设备的作用便会随之突显,故此,为使二次设备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就必须做好对它的状态监测,以此来降低各种故障问题的发生几率,从而提高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智能变电站中的一次互感器与二次保护测控装置之间的接口即合并单元,其所输出的数据准确与否对保护动作的灵活性及可靠性具有直接影响。故此,应当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2.3面向间隔的纵向集成装置实现技术

纵向集成装置将智能终端、保护、测控等功能模块进行了集成,集成化程度的提高将对智能变电站自动化所使用的硬件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控制硬件不仅要求具有更高性能的处理器且要求各功能模块之间的交换接口更高效,在接口方案中可以选择同步传输技术或是串行传输技术或是基于以太网的交换式传输技术等。选用何种技术应当结合相应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选取。针对220kV及以上智能变电站自动化集成,应当从优化智能变电站自动化信息流路径、提高硬件设备的响应速度与可靠性等方面入手用以构建高性能的智能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而对于110kV及以下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构建上应当做好智能变电站数据采集、控制、在线监测与控制保护等功能的集成,通过高精度的测算与整合用以对智能变电站进行高精度的测控与监测。

3智能变电站构建方式

3.1保护装置微型化、配置层级化

通过实现保护装置微型化、单片机化,直接安装在智能一次设备预留的接口上,减少设备数量和占地空间,精简二次回路,从而降低缺陷发生次数;完善保护层级化配置,构建广域保护网络,加强电网第一道防线与第二、三道防线之间的协作,构建更严密的电网安全防护体系。

3.2完善线路保护方案

目前变电站线路中对电力系统的保护都是通过纵联差动的方式进行的,因此,对于电力系统的变电站、发电厂、高低压配电等,要不断完善其配电线路保护方案,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运行。随着继电保护的智能化发展,要从管理模式上顺应其发展趋势进行改变。因此,要不断转变对继电保护的管理模式,通过创新和发现全面推行智能变电站技术。

3.3系统架构设计

智能变电站系统要求具有较高的集成性,在传统智能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将线路间隔的部分间隔层设备与过程层设备进行纵向整合,用以简化、优化设备之间的通信层级,提高设备的控制效率。对智能变电站的网络架构构建冗余层采用双网控制模式,用以有效的提高智能变电站监控、控制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并对智能变电站的监控功能采用面向服务的统一设计。在具体的设计中将对功能实现环节和虚端子数量进行优化,简化层级并降低功能实现环节和虚端子的数量,用以使得网络冗余性和变电站对各级调控主站的支撑能力得到大幅的提升。

结语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电网智能化趋势愈发明显,并成为全球电网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智能变电站是核心关键平台。做好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的合理应用有助于整体电力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电力系统的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蒙俊良.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15).

[2]张文琴.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5).

[3]周铭骏.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研究[J].通讯世界,2013(19).

简介

杨新雨 1998年11月 南京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外172班。

论文作者:杨新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7

标签:;  ;  ;  ;  ;  ;  ;  ;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的探讨论文_杨新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