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辨证治疗艾滋病79例临床观察论文_李晓俊

浅谈中医辨证治疗艾滋病79例临床观察论文_李晓俊

黑龙江省密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58300

【摘要】目的: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技术方案要求对我院79例已确诊艾滋病人运用中药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疗效观察。方法:将对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79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根据症状和体征整体辨证论治定法、定方、定药,采用中药煎剂,送患者常年服用,定期随访,随诊,观察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能显著改善艾滋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髙艾滋病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艾滋病

【中图分类号】R51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052-01

中医药对艾滋病的治疗是通过辨证论治实现的,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中医对提高和稳定HIV 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其症状体征具有一定的效果,现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79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知识背景

艾滋病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机会性感染为主要特征,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该病由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而引起,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的部分或完全丧失,CD4细胞数量减少,功能降低,继而发生多系统、多器官、多病原体的复合感染(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等,临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根据艾滋病的发病过程和临床特征,应属于中医学“疫病”、“伏气瘟病”、“虚劳”、“五劳损伤”等范畴,但本病既不是单一的“疫毒瘟病”,也非单纯虚证,而是一种正邪相争,虚实错杂的本虚标实证。

1.2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艾滋病患者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3~78岁,平均(34.9±7.3)岁。对照组39例,其中男 28 例,女11例;年龄30~60岁,平均(36±7.8)岁。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兼见病分布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具体如下。邪伤卫气型:发热头痛,咽喉肿痛,汗出无力,恶心呕吐,舌淡红,苔薄黄,治宜清热解毒,方用银翘散加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气分热盛型:高热烦渴,咳嗽,咳黄稠痰,胸部疼痛,呼吸急促,舌红,苔薄黄,脉洪大或数。治宜清热、泻火、解毒,方用白虎汤合清瘟败毒散加减。热陷营血型:高热头痛,甚至神志昏迷,谵语,皮肤紫斑,咯血,便血,舌红绛,苔黄,脉细数。治宜清营凉血、解毒,方用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气阴两伤型:低热盗汗,口干咽燥,全身无力,心慌,干咳无痰,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益气养阴、清退虚热,方用生脉散合清骨散加减。脾胃虚弱型: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腹中胀满,全身无力,消瘦,舌淡胖齿痕,苔薄白,脉弱。治宜健脾养胃,方用六君子汤加减。肾精不足型:头发脱落,耳鸣耳聋,腰酸无力,健忘,或手足心热,舌淡红,脉沉细无力。治宜滋阴养肾,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肺肾阴虚型:咳嗽,痰中带血,甚至咯血,潮热盗汗,消瘦,全身无力,腰部酸痛,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养肺肾,方用百合固金汤加减。1剂 /d,水煎服。

1.4判断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痊愈,生命体征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生命体征正常;无效:症状无改善,一般情况较差;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1.5统计方法

应用 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临床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5.00%; 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20例,有效率为48.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症状和体征总体显著改善25例(62.50%),部分改善10例(25.00%),无效5例(12.50%)。对照组症状和体征总体显著改善15例(38.46%),部分改善9例(29.08%),无效15例(95.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讨论

艾滋病为新发传染病,患者会出现乏力、消瘦、低热、体质量下降以及抵抗力降低引起的各种机会性感染。对于艾滋病的强烈传染性、以及发病和临床特征,中医认为是感受疫毒之邪致全身慢性进行性的虚损病变,其急性期归属中医疫病范畴,而艾滋病期临床表现复杂,多属于中医“虚劳”,以“肺、脾、肾”多见。感受疫毒是外因,精气亏虚、元气不足是内因,日久则导致正虚邪盛,阴虚内热,邪毒内蕴。在研究中,根据症状和体征整体辨证论治定法,定方,定药,采用中药煎剂,送患者常年服用,定期随访,随诊,观察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发现,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可知,中医辨证治疗能显著改善艾滋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髙艾滋病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任重而道远,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一定能取得突破。《内经》云:“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我们只要沿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就能到达正确的目标。古人云“取法乎上而仅得其中”,目前,中医辨证治疗在改善艾滋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髙艾滋病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方面起到例明显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充满信心,向着更髙的目标迈进,研究出更有效的方法和药物,让中医药学在实践中与时俱进,重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李发枝,徐立然,何英, 河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常见病症辨证治疗要点[J].中医学报,2010,25(146):1-5.

[2]陈达明,王子坪,黄芪注射液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艾滋病87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5):33-34.

[3]刘颖,王燕邹,雯王健,艾滋病常见症状的中医辨证治疗[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138):1-3.

论文作者:李晓俊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8

标签:;  ;  ;  ;  ;  ;  ;  ;  

浅谈中医辨证治疗艾滋病79例临床观察论文_李晓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