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手术部位预防和控制指南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性论文_金雪芳

贯彻手术部位预防和控制指南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性论文_金雪芳

金雪芳

苏州市吴江区第四人民医院院感科 江苏 苏州 215200

【摘要】目的 探讨贯彻手术部位预防和控制指南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手术时间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预防手术部位感染过程中,贯彻手术部位预防与控制指南,降低了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其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 R511.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073-01

手术部位感染作为手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常见性与多发性,据统计,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约为5%,它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增加了其身心压力,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手术部位感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较长的手术时间、偏低的抵抗力、较强的细菌耐药性等,在此情况下,此项工作的预防与控制得到了临床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因此,卫生部发布了《手术部位预防与控制指南》,为了明确贯彻此指南的重要性,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40例行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了贯彻指南前后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了140例手术患者,男85例,女55例,最小16岁、最大85岁,平均(39.3±2.5)岁,手术类型:阑尾手术47例、腹股沟疝手术30例、大隐静脉曲张手术12例、胆道手术26例、骨科手术15例、妇科手术10例。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行手术治疗者纳入对照组,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行手术治疗者纳入研究组,两组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各7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有术前常规清洁消毒手术部位,术中严格落实无菌操作,手术明确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注重伤口渗血情况、敷料更换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研究组结合《手术部位预防与控制指南》,为手术患者提供了针对性的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2.1 术前

根据指南要求,结合手术需求,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术前1h准备皮肤,利用电动刀剃毛;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min~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开始使用抗生素;开展教育宣传,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让患者术前晚洗澡,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同时,医护人员应明确自身是否存在皮肤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等,如果患者此类疾病,则禁止参加手术,在入室前,应严格遵循本院的《手术室入室制度》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1.2.2 术中

在手术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加强保温措施,保证患者身体温度适合,手术器械统一送盛泽消毒供运中心灭菌,取消原来用甲醛熏蒸腹腔镜器械;如果手术时间>3h或失血量>1500ml,则要追加抗菌药物,对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首先密闭负压引流,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

1.2.3 术后

术后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手术引流管应保持通畅,及早拔除引流管。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情况,如果切口出现分泌物,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以此保证感染问题的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

在出院后,要求患者定期复查,并告知其护理伤口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如果出现切口感染迹象,如:疼痛、发红、渗液或发烧等,应与主治医师及时联系,以此保证手术部位感染问题的有效控制与解决。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与(%)表示,组间采用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0%(0/70)低于对照组的11.4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分别为(9.5±2.1)d、(1234.4±343.2)元低于对照组的(16.5±3.1)d、(1953.4±543.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先进技术与高效设备支持下,手术治疗的应用范围日渐广泛,但术后并发症仍未能彻底避免,其中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在5%左右[2],直接影响着手术治疗的效果,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了有效预防与控制感染问题的出现,我国卫生部发布了《手术部位预防与控制指南》,为了明确该指南的重要性,本文以我院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实施前后,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

本文研究结果为研究组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同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此结果表明,在手术治疗过程中贯彻手术部位预防与控制指南,效果显著,不仅保证了手术疗效,还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手术部位预防与控制指南》[3]明确了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内容,它又称手术切口感染,主要发生于手术期或围手术期,其占院内感染约25%。根据相关调查可知,具体的感染部位主要包括表浅或深部切口感染,器官或组织间隙感染。同时,指南也明确了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疾病类型、手术部位、术中及术后危险因素等,为了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本文对术前、术中与术后各环节均提出了具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进而避免了感染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敬洁,白晓霞.手术室护士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掌握情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1,26(24):50-51.

[2]单莹莹,樊尚荣.妇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7):488-490.

[3]马立斌,柴琛,曹农.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4,21(11):1444-1447.

论文作者:金雪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

标签:;  ;  ;  ;  ;  ;  ;  ;  

贯彻手术部位预防和控制指南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性论文_金雪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