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文教学对高中生鉴赏思维习惯的培养论文_任伟莹

浅谈现代文教学对高中生鉴赏思维习惯的培养论文_任伟莹

陕西省渭南市铁路自立中学 714000

摘 要:从小学到中学,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现代文,语文考试中几乎每次都会考查现代文阅读,可是大部分同学在现代文阅读部分失分最多。针对这种普遍现象,我们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兴趣不浓,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鉴赏思维习惯,且缺乏深入思考文本的精神。

关键词:现代文教学 高中生 鉴赏思维习惯

一、激发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兴趣

我们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同学都喜欢读现代文中的文艺作品,如小说、散文、戏剧。究其原因,这类文章无论是人物或情节,均有较强的感染力,适合青少年的阅读心理特征,能满足他们的阅读欲望,但是学生表现出来的这种阅读现象只是浅层次阅读。

到了高中以后,根据课标要求,学生不仅对文艺性的作品鉴赏能力需要加强,而且还要注重对抽象的说明性和议论性的文章阅读能力的培养。调查发现,很多学生都不喜欢说明性文和议论性文,感到这两类文章枯燥乏味,引不起阅读的兴趣。其实恰恰这些文章对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因为将来学生不管是学文的,还是学理的;不管是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还是走向社会工作,均要接触这一类的大量的文章。

可见,提高学生对这类现代文阅读的能力,也是社会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的反映,同时也体现了高中阅读教学应着重于理性思维训练的指导思想。鉴于此,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我们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阅读动机和目的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要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阅读,以及阅读对于自己能力的培养,跟未来社会的发展有何联系;让学生明白高中阶段的阅读能力不能仅仅停留在感官刺激上,而应注重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上。这样,有了良好的阅读愿望,阅读训练才能进入高度自觉的境界。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鉴赏思维习惯的关键性一步,为下一步更好地鉴赏文本做好了铺垫。

二、培养学生在现代文阅读鉴赏过程中思维的有序化,常规化

1.强化整体观念,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受和把握的习惯性思维。可是我们不少学生经常在做阅读理解时往往只把文章很快浏览一遍,没有把材料各组成部分的情况合在一起,进行整体性的研究,领会其通篇内容,得出整体性的结论,就凭着感觉匆匆忙忙开始做答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他们缺少对文本整体把握的思维习惯,所以我们平时在现代文教学中,要不断强化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重视文本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的鉴赏意识。最终让学生养成只要做阅读理解,首先就能习惯性地把阅读的精力放在揣摩作者意图,着重抓文章内容要点、思路脉络这些全局性的问题上。学生把这些问题抓住了,理解了,字词句、层次关系、表现方法这些局部性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这一点落实在教学中就体现在,每当学生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时,我们首先要很认真地设置一些能够帮助学生很快掌握文章内容和结构的问题,并且让这一做法常态化。最终帮助学生养成,见到某类文体的文章就知道第一步应该做什么。

2.在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该重视培养影响学生鉴赏现代文阅读各个方面的习惯性思维。比如:怎样根据语境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怎样正确理解段落的含义;怎样概括具体的内容;怎样理解抽象、含蓄的内容;怎样梳理繁复的内容;怎样明确指代的内容;怎样把握关键的语句;怎样进行比较阅读,等等。

这些鉴赏思维习惯的培养,能为学生取得阅读的整体高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要求我们在设置一堂课的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有序性,要充分体现由浅入深、由分到合、循序渐进的思维规律,并且要长期在课堂上坚持这样做,最终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运用到鉴赏文章中去。

三、培养学生对文章的评价能力,增强学生鉴赏思维深度

高考语文考核目标和要求中就明确要学生对一篇文章的某些问题能进行探讨,并且有自己的见解、发现、创新。其实针对这一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做了明确要求: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以上这些内容告诉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章的个性评价能力,这也是对学生鉴赏思维深度上的要求。那么,我们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章的个性评价能力呢?首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可让学生进行个性评价的要素。根据文章的不同确定思维训练点,比如记叙性文学作品,可让学生对文中的人物进行独特的评价;议论性文章,可就作者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等。语文教材内容虽然都是经过专家们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相对于复杂的思想意识领域来说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畅己之想,感己之言,而教育的重任在于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属于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这也为学生鉴赏思维深度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如果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能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使其常态化,逐渐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鉴赏思维习惯,相信学生鉴赏文章水平一定会稳步提高。

论文作者:任伟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0月总第15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浅谈现代文教学对高中生鉴赏思维习惯的培养论文_任伟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