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春锋 福建省莆田擢英中学 351100
【摘要】初中地理课堂较为重要,但想要发挥其效果,必须要进行探究性教学。毫无疑问,如果不能够掌握地理知识,那么学生也就无法真正的学好地理。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初中教师开展的地理教学仍然过分依赖理论知识,缺乏创新性,这种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据此,本文对探究性教学与初中地理课堂的融合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基础。
【关键词】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6-080-01
前言
在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中,由于受到了应试制度的限制,教师只能将重点放到理论教学上,而初中地理课堂作为一个需要学生进行探究的学科,如果不对探究性教学进行重视,那么学生就很难理解真正的地理知识。所以,对于初中地理课堂来说,合理进行探究性教学十分重要。其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在地理学科中学会地理知识,更能够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能力,这也恰恰是初中地理课堂的真正价值所在。
1探究性教学的内涵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探究性教学具备综合性,在教育观念及思路方面,都需要进行研究。在课堂中融合探究性教学,可以对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这也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对老师讲过的地理知识形成大体的框架,有利于学生日后的自主探索。合理开展探究性教学,能很好的开发初中生的思维,使其更准确的观察地理现象。
对于探究性教学来说,其本质就是创新,创新的目的在于减少传统教学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让初中生更好更快的理解地理知识。
2初中地理课堂如何进行探究性教学
2.1教师加深对探究性教学的理解
想要在现有教学背景下保证探究性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探究性教学的理解。通过对多所初中地理教学的了解,发现很多地理教学过程都较为乏味,即便一些教师为了应对公开课在事先就安排好了很多特殊的教学内容,学生也仅仅是对教师进行机械性的配合,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对地理教学的认同感不高,兴趣不浓。而在现有教学背景下,应用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传统监管者的身份进行转变,以引导者的形象出现,这也就加强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探究,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加强对教师的认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师必须要明白,对于探究性教学的过程而言,其必须要以学生为重,以学生为基础,以学生为核心,让学生能够在与教师的探究中,增强对地理进行学习的信心与欲望,长此以往,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数,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运用能力[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适当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对地理进行学习的兴趣几近于零,这是因为地理具备一定的难度,而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又较为严格,学生在上课时战战兢兢,生怕被教师批评,所以只能够完全的按照教师的思路走,在下课后,他们就不会再参与地理自主学习,因为地理这一学科在他们的脑子里已经形成了恐惧形象。而保证探究性教学则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保证一切教学方法、手段都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全方位发展为目标。联系到初中地理教学,教师除了要传授学生基础的地理知识之外,还应该将教学范围扩大,不仅仅要讲教材上的理论知识,更应该增长学生的见识,让学生对地理有一个细致的概念。作为初中基础教育阶段中的重要科目,学生如果不学好地理,也就无法全方位的进行发展。因此,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开展初中地理问题探究课并保证有效教学[2]。
对于处于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对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往往很感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将信息化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信息技术的情境塑造特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其学习动机和兴趣进行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进行明确,让其成为师生合理开展探究性教学的必备条件。
立足于现有教学背景,教师如果不能够对信息化技术进行应用,那么也就无法保证探究性教学的有效性。在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技术,既能够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又能够促使学生的自主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当学生有一些不懂的问题时,也可以及时向老师提出,进而构建双方的探究。
2.3通过合理分组加强课堂探究性
通过合理分组,毫无疑问能够对初中地理课堂的探究性进行提升,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在地理课堂上,学生数量较多,而教师只有一名,其很难完全的照顾到每个学生,探究的过程往往并不充分。而对学生进行分组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在“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的教学中,教师合理的进行了分组,让学生互相之间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中,教师就可以对各组学生进行指导,让人们根据自己眼中的地球形状、大小分门别类,之后进行总结。进行了总结之后,小组的组长会记录成员的想法,之后向老师阐述讨论结果。这种情况使得教师可以直接从学生的讨论结果中寻求信息,之后根据学生的问题开展教学,这样就可以对学习效率进行提升[3]。
对于探究性教学来说,其主要强调的就是探究性,对于教师与学生来说,除了一对一的进行探究之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够进一步深化探究过程,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此外,在初中学习阶段,学生的思维还不够活跃,认知能力还不够强,所以分组学习较为适合。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自身对学生的了解进行分组,之后切入主题进行探究,完善地理教学过程。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地理课堂来说,合理进行探究性教学十分重要。其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在地理学科中学会地理知识,更能够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能力,这也恰恰是初中地理课堂的真正价值所在。教师必须要明白,对于探究性教学的过程而言,其必须要以学生为重,以学生为基础,以学生为核心,让学生能够在与教师的探究中,增强对地理进行学习的信心与欲望,长此以往,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数,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运用能力。此外,在初中学习阶段,学生的思维还不够活跃,认知能力还不够强,所以分组学习较为适合。
参考文献
[1]张邦柱.浅谈初中地理课堂如何进行探究性教学[J].学周刊,2019(05):50-51.
[2]田海银.初中地理研究性教学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6,3(09):163- 164.
[3]赵秀英.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199-200.
论文作者:洪春锋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学生论文; 地理论文; 探究性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论文; 课堂论文; 地理知识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