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创新型教师培养的课程结构_课程结构论文

构建创新型教师培养的课程结构_课程结构论文

构建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课程结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论文,结构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识码:A

建国50年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为基础教育培养了大量师资。这些教师在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和为祖国培养各类人才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知识经济浪潮的涌起,对教育和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师不仅具有学科知识,更要具有创新能力。要进行创新,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共识。而由现行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广大教师所缺少的正是创新能力。出现这种现象,除与师范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方法有关外,更与课程结构有关。课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合理的课程结构是教育目标实现的保障。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高等师范教育,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时代感,根据新的时代要求,优化课程结构,培养新世纪需要的创新型教师。本文拟围绕建立培养创新型教师的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结构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时代呼唤创新型教师

(一)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公民会创新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是劳动智能化时代。机械性的工作已由智能化的电脑和生产线承担,人的工作任务就是创新。未来社会对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人,都应具有创新能力。人们在生产、分配和使用知识与信息的任何一个环节中,都要能根据现实环境与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在这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富强程度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取决于全国公民整体的创新能力。国家要富强就要有大量的各类各层次的创新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要依靠教育,首先要依靠基础教育。

纵观那些具有创造发明成就人物的成长史,会发现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在青少年时代,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使得他们生活在一个有利于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教育环境中(虽然这种教育环境并不一定是由正规学校教育提供)。在从幼儿时期就以学校教育为主的今天,依靠学校教育,培养大量的创新人才就成为必然。大量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青少年时期是人的各种意识和能力形成发展的最佳时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直接影响着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一个逐渐形成和培养的过程。需要从小抓起。而一个能促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与发展的教育是由那些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们营造出来的。

(二)教育主要任务的转变

知识的大爆炸使得人脑很难承担系统、全面记忆某一学科所有知识的任务,而只能有选择有重点地记忆一些迁移性大,有利于创新的程序性知识,把对事实性知识的记忆任务交给电脑、网络系统去完成。同时,以电脑、多媒体、网络为标志的新的信息技术也为人类大脑从大量的记忆负担下解放出来创造了条件;为改变工业社会那种标准化、同步化、公式化的教育创造了物质条件。这时人类大脑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记忆,而是寻找联系,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为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而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充分发掘人的潜能,使其得到充分发展。

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也关系到个体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无论是社会还是学生都希望通过教育来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是教育的主要任务。因现行教育以传递已有文化为主,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对不具备培养创新能力功能的现行教育进行改革。为了适应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和教育任务的变化,教师也必须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教师不仅要努力学习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新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和技能,还要学习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论与方法,注重形成不断创新的意识与能力,成为创新型教师。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新时期教育内部对教师角色的要求看,需要的也是创新型教师。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全球电脑通讯网络的健全,人类将实现对丰富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网络将是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也是教育资源获取的主要途径。教育手段的变革,将带来教育系统内部一系列变更。其中,教师的职责与角色将发生变化,对教师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将提出更高的要求。那时学生将在网上学习,教师不再只是传递知识的教育者,而要同时扮演教练、伙伴、创新人物和通向世界的交流桥梁。教师在工作中需要随时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进行创新性地工作。这种创新表现在教师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条件与需要,结合教育目标和已有的信息资源,创新性地为学生设计学习程序、方法,指导学生获取他所需和应获得的知识技能,协调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疑惑。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的意义重大,它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能否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教育家,能否培养创新人才,关系到对成长中青少年的示范作用,还关系到学生成人后进行创新的自觉性和有效性的问题。

二、构建新型课程结构的指导思想

大量事实表明,按原有以学科专业知识为中心,以学科为主线设置的课程结构只可能培养出知识面窄、职业知识技能缺乏、教育教学方法单一、教育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的教师。教师成了一个呆板的教书匠,而不能创新、不注重创新、不重视培养学生创新。

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马立近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师范教育要培养具有高尚师德、创新意识和能力及自学能力、科研能力的新师资。”这表明,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师范教育将把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作为新的培养目标。因此,必须改革现有课程结构,建立一个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师资的课程结构。

构建课程结构的指导思想直接制约着课程结构构建的方向、思路与方法。只有具有了新的指导思想才能构建出新型的课程结构。构建新型课程结构的基本指导思想应是:坚决走出学科中心的藩篱,建立以创新能力为中心,以满足职业需要为主线的课程结构。压缩陈旧的学科内容,注重文理渗透,增加交叉学科和邻近学科内容,以培养广博的基本素养为目标;以培养人文精神、科学创新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为目标。加大教育类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为目标。

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构建课程结构,就是要根据创新能力形成的心理机制,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来选择我们的课程种类及课程内容。也就是说课程结构的设计是围绕培养创新能力进行的,从培养创新能力的需要出发考虑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设置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在设置课程门类时,以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原则而决定取舍。如将课程体系设计为既有广博知识,又有大量理论方法和实践活动。在筛选编排课程内容时,也是以该内容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准则。如注意多选取一些反映事物联系性和程序性的教育内容。不像原来那样仅从学科系统性的角度决定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筛选。结果是学生虽然具有系统的某学科知识,但却深度有余,广度不足,知识陈旧,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迁移性差,不能有效向其他学科渗透,思考问题的思路和看问题的视野都不开阔。

以满足职业需要为主线,就是要以职业需要为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要树立新的师范教育课程价值观,要以满足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职业技能需要为价值取向来设置课程;能为职业需要的课程才是有价值的;课程要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服务;课程设置上要围绕教师职业需要开设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课程,要有鲜明的师范性。

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工作母机。师范教育应有鲜明的职业特点。过去是以满足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需要为价值取向来设置课程,从而过多地强调学术性和向综合性大学看齐,不太重视设置培养学生从事教育职业的技能课程。现阶段,我国高师教育计划中,专业课程占75%,政治类课程约占20%,教育类课程仅占5%~7%,没有鲜明的师范特性[1]。学科型教师已不能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更不可能适应21世纪创新教育的需要,新时期教师要在有广博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教育创新能力,即在工作中应用教育技能充分利用各种因素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能力。因此,应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教师这一职业需要为价值取向,考虑各类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取舍;以拥有能培养具有教育教学技能、学习创新技能的新型教师的职业能力的课程作为师范教育课程特殊性的标志。

三、新课程结构的基本框架及特性

新的课程结构应由知识、理论、方法、技能和实践五大块组成。每一块又包括一般现代人文科学、学科专业、教育、学习、心理、创新等方面的内容。这种课程结构能帮助学生具备形成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所需的基本素质,为培养创新型教师提供保障。创新能力是以广博的知识、一定的理论、方法、技能和基本能力为基础,经过实践锻炼而逐步形成的。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课程结构就应具有一定的通识性、综合性和职业性。

(一)通识性

具有通识性的课程结构与现有课程结构相比,它设置了广博的基础课程,注重文理渗透,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注意帮助学生形成大容量知识功能单位和双重知识结构,加大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邻近学科和前沿学科课程的比重;加大了选修课的比重,选修课种类齐全,内容丰富。

通识性既是师范教育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创新能力形成的条件所要求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能力与知识的质成正比关系。在此前提下,与知识量也成正比关系。知识的质通常指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程度。现代心理学认为,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同化旧有的知识和概念:形成新的观念和概念。合理的知识结构一般包括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广泛的邻近学科知识及相关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知识。并且,合理的知识结构至少具备以下特点:①具有高度准确、着眼于联系的概念。创新离不开概念的结合,概念越明确,联系功能越强,新的观念就越容易形成。②具有双重的知识结构。包括按照逻辑关系建立的微观结构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主题为中心的从一般到特殊的宏观结构。这样的结构因加强了联系的可能而更有利于创新。③具有大容量的知识功能单位。知识功能单位指的是一组在内容上有必然逻辑关系的信息。知识功能单位容量越大,思维的跨度越大,跳跃性越强,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④具有大量程序性而不是事实性的知识。事实性知识往往是就事论事,而程序性知识则明确了条件和线索。因此,相对来说,其适应性较广,迁移性较强,较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

以上是从一般角度阐述了要进行创新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品质。若从教师这一职业角度看,可把上述四方面分为二类:即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和条件知识)和教育、心理、学习、思维方面的知识。每一大类知识都要具有上述知识结构的四个特点。具有这种知识结构的教师才能成为创新型教师。

每一学科在观察和认识自然与人类社会时,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当从不同层面全面了解各学科后,便会形成大容量的知识功能单位、有宽阔的视野、灵活多样的方法、广泛的迁移能力,并能借助各学科的思维方式构建具有互补机制的立体思维模式。当以多学科的立体思维反观所教学科知识时,便会超越原有对本专业知识的平面、僵化理解,而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样在教的过程中,才可能创新地教,有创造性地工作,在学习中进行创新性地学。

面对某种事,学工的会问:这件事该怎么做?学理的则问:根据什么去做?学文的则问:我们为什么要去做?文理兼备者则可能有较周密的思索。进行创新需要思维既具有发散性,又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而文理渗透的课程结构则有助于这种思维结构的形成。数理学科较多地运用逻辑,有逻辑、有演绎,有的必须实验,但必有数量分析。因此,理科学习在给人以逻辑的同时,也给人以严谨,给人以科学的缜密精神。人文学科较多地运用发散思维,思维常处于发散状态。逻辑恰可使发散状态的思维更严密。因此,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生适当学习一些理科知识,理工科领域的学生适当学习一些人文知识,能促使他们的思维在发散与收敛上更好地组合,使思维既是活泼的,又是严谨的,既是浪漫的,又是富有理性的。

(二)综合性

课程结构综合性表现为课程门类的综合、形式的综合和内容的综合。首先是知识和方法内容上的综合性。如以知识和经验中的现实问题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以问题形式来呈现,通过活动方式来学习等。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以主题为中心和以知识内在逻辑联系为线索的双重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能使学生不仅有本专业知识,还有相关专业知识;不仅掌握了本专业认识事物的方法,还了解其他相关专业认识事物的方法。不仅拥有各学科认识事物的知识与方法,还有教育研究和创新的知识理论与方法。在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是学术性问题,也可以是与现实教育活动密切相关的教育问题,如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学生个别差异的成因、因材施教、语言交流中的问题,备课问题、辅导问题等。

其次是结构层次上的综合性。从整体看,课程结构既有理论知识层面的课程,又有操作方法层面和实践活动层面的课程。一个人并不是拥有知识就一定具有创新能力,他还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具有进行创新所需的技能与方法,需要实践训练,才能具有创新能力,才能成为创新型教师。

(三)职业性

具有职业性的课程结构表现为,与教师职业有关的知识、理论、方法和技能占有较大的比重,注重教育能力和技能的培养训练,课程内容突出应用性、实用性、先进性。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做的是一种复杂的转化性和渗透性工作。这就决定了教师工作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多样性表现在同一教育内容,对不同教育对象施教时,有不同的过程和方式方法;同一对象,在不同时间学习同一内容时,其所需的方式方法和过程也不同。复杂性表现为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把学生主体内部和客观外部的各种因素都考虑到。主体和客观条件本身的多样性及相互作用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渗透性表现在,外在的知识、方法、观念变为学生内在的东西,有一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只能依靠教师根据当时的工作条件和学生身心条件,综合利用各种因素进行有机的渗透,否则就成灌输,不易发生转化。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社会、心理、教育和人类学习方面的知识,特别要有发现教育契机的能力和进行转化渗透的技能技巧。因此,师范教育课程结构的职业性表现在不仅让学生知道有些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办,并把重点放在后者。这样,方法与技能技巧的学习训练就是师范教育培养创新型教师课程结构中一个重要部分。

某院校曾就“一个优秀教师,需具备的基本职业能力”这一问题对几百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主要应具备以下七方面的能力:语言表达、了解学生、组织材料、选用教法、提问、准确记忆和实验操作。而其中的前五项都与创新能力有关,衡量这些能力的最高标准就是能创新性地利用已有的原理、规则和现实条件,营造适合于学生学习、创新的教育。

新时期教师的主要工作将是为学生精心设计学习方式与程序,创造能面向全体学生、生动活泼、能启迪学生思维的学习情境。教师的创新主要表现在教育技能、方法的创新性应用上。如在教育内容的创新性组织与呈现、教育方法创新性的组合应用,及教育过程中对各种突发问题的创造性解决等。由此可见,只有具有了创新意识,创新知识和方法,有通识性和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及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的教师,才可能进行创新,教育过程才会具有创新性。

许多返校的师范毕业生反映,在大学期间,不能有效地获得中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因此,师范教育应为培养这些基本技能设置相应的课程。特别应开设相应的方法和技能实践训练课程。方法技能不仅包括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和技能,还包括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学习、创新、现代电化教学设备应用等方面的方法与技能。之所以要学习这些方法与技能,除原来教育内容在这些方面有欠缺外,还因为作为新型教师,自己不仅要具有不断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不断创新的意识与能力,还要具有如何培养学生会学习、会创新的能力。未来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一个处处充满创新的社会。社会对它的公民在学习和创新两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两种能力非常重要,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而且与学生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戚戚相关。

另外,要根据方法、技能难易掌握的程度及重要程度,开设长期课程、短期课程,微型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2]。 这样通过专业课程与广域课程,系统课程与专题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不仅可解决内容和时间的矛盾,而且能形成职业特点突出,结构合理,满足培养创新型教育人才需要的课程结构。

标签:;  ;  ;  ;  ;  ;  

构建创新型教师培养的课程结构_课程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