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芳
(高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四川 宜宾 645150)
【摘要】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对于尿标本来说,采取不一样的留取方式将会对尿常规检验里面的白细胞产生何种程度的计数影响。方法: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选取了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泌尿科就诊的126例次患者,为了便于研究结果的比较,我们将这126例次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第一组患者的尿液属于单次清洗获得、第二组患者的尿液属于多次清洗获得。在此基础上再将两组患者分为四组:对于单次清洗获得的尿液样本提取前段尿液样本设定为A组、中段尿液样本设定为B组;对于多次清洗获得的尿液样本提取前段尿液样本设定为C组、中段尿液样本设定为D组。研究过程中记录四组尿液样本的白细胞以及红细胞计数。如果差异较大,P小于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果:在研究结束后我们对比了A组和C组两组患者的前段尿液样本的阳性与阴性,并没有发现太大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B组和D组的中段阳性和阴性对比也没有出现较大的差异。但是经过比较后我们发现A组和C组间的细菌感染差异不叫明显,B组和C组也是如此。另外,经过研究后发现:单次清洗的两组患者尿液样本白细胞计数差异明显、多次清洗的两组患者尿液样本白细胞计数差异也明显,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但是,四组患者的尿液样本在红细胞计数上没有太大的差异。结论:多次清洗患者的会阴再提取尿液样本,能够提高白细胞计数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尿标本;留取方式;尿常规;检验;白细胞;计数影响
【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221-02
就尿液采集来说,我国医学界已经使用的非常频繁,但是以往的采集方法可以说还不是非常的准确,在采集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潜在性的因素影响到数据的提供。比如说,在清洗会阴的时候没有能够将清洗会阴的消毒液清洗干净,导致消毒液残留在患者的尿液样本中,这样便会导致患者的尿液样本在检验的时候显示出阴性[1]。而且以往在提取尿液样本的时候往往只是提取前段,使得检验的结果并不是非常的准确。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临床中也逐渐有专家提出实施膀胱穿刺的方法提取患者的尿液样本,在理论上来说这种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进行计数,但是这种方法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有创伤的提取方法,患者往往不能接受[2]。所以在临床上很难以推广使用。因此,本院一直针对尿液样本的留取方式展开研究,现在将有关的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整理、分析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进行泌尿科治疗的患者共计126例次,我们就这126例次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了检验。这126例次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先分为单次和多次清洗组,然后在随机分成前段组和中段组共计四组。所有的126例次患者中,男性患者76例次,女性患者50例次,患者的年龄在17~68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2岁。两组患者在研究前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患者在其他方面没有太大的区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大于0.05,可以用于本次研究。
1.2方法
1.2.1单次组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改组的患者的会阴使用灭菌清洗液进行单次清洗,将提取的前段尿液样定为A组,将中段的尿液样本定为B组。具体操作的方法为:在进行尿液样本提取前,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患者采用浸润有灭菌清洗液的纱布对会阴进行清洗,清洗的方法为从前至后。进行单次的清洗后护理人员将无菌杯交予患者,指导患者进行尿液的采集。并且在无菌杯上注明是中段还是前段。
1.2.2多次组 多次清洗组的患者在提取前在单次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会阴的清洗:首先,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患者采用浸润有灭菌清洗液的纱布对会阴进行清洗,清洗的方法为从前至后;其次,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患者采用浸润有聚维酮碘清洗液的纱布对会阴进行清洗,清洗的方法为从前至后;最后,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患者采用干净无菌的纱布对会阴进行清洗,清洗的方法为从前至后。进行多次的清洗后护理人员将无菌杯交予患者,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尿液的采集。并且在无菌杯上注明是中段还是前段。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对比的是患者尿液样本中的白细胞计数,还对比患者的样本细菌污染的基本情况以及患者的红细胞计数情况,从而对患者进行较为综合的比对。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选用SPSS统计软件(版本为18.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本次研究中对于遵循正态分布的临床资料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进行检验,对于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进行检验。研究结果P<0.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3]。
2.结果
经过对前段提取的尿液样本也就是A组和C组的尿液提取样本进行的比较来看,在阳性以及阴性方面的对比没有较大的区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大于0.05;经过对中段提取的尿液样本也就是A组和C组的尿液提取样本进行的比较来看,在阳性以及阴性方面的对比也没有较大的区别,差异依旧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大于0.05。但是,在比较细菌感染的时候我们发现差异开始出现了,A组和C组、B组和D组之间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P小于0.05.具体情况交表1。
表1 不同组别患者的尿培养结果对比
我们再次对单次清洗和多次清洗组患者提取的不同组别之间(A、B和C、D)的白细胞计数进行了对比,对比后发现两组患者的尿液样本白细胞计数差异均较大,P小于0.05;但是对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进行比较后我们却没有发现较为明显的区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大于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组别患者的红细胞计数和白细胞计数的对比
3.讨论
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显得非常重要,对于后期的患者治疗可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泌尿外科也是如此,在泌尿外科的诊断过程中,经常需要采集患者的尿液对患者的尿液进行化验。因此,这就涉及到尿液样本的采集问题,样本的采集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医生的诊断,所以一直以来医学界对于尿液样本采集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4]。本文从提高尿液样本白细胞计数的准确性出发提出了不同的留取方式,经过研究后我们发现:A组和C组两组患者的前段尿液样本的阳性与阴性,并没有发现太大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B组和D组的中段阳性和阴性对比也没有出现较大的差异。但是经过比较后我们发现A组和C组间的细菌感染差异不叫明显,B组和C组也是如此。而且,单次清洗的两组患者尿液样本白细胞计数差异明显、多次清洗的两组患者尿液样本白细胞计数差异也明显,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此外,四组患者的尿液样本在红细胞计数上没有太大的差异。综上所述,患者在尿样采集前多次清洗会阴后取中段尿液作为检验尿液样本,可有效提升对白细胞与红细胞计数检测的精确性,降低假阳性情况发生风险,减少误诊几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新元,何海明,梁芸,顾春英.浑浊尿标本对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红细胞白细胞检测的影响[J]. 武警医学,2010,07:602-603.
[2]杨雪梅,齐红梅,赵景,李宝琴.3种方法对尿标本中红细胞与白细胞检测结果比较[J]. 河北医药,2011,08:1254-1255.
[3]石常芳.尿液中白细胞的试纸条检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 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96,03:87-88.
[4]李欣,李青青.标本留置时间对尿红细胞白细胞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 工企医刊,2012,04:46.
论文作者:刘淑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尿液论文; 患者论文; 样本论文; 白细胞论文; 差异论文; 红细胞论文; 会阴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