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县永兴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新课改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操作实践,鼓励他们多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全面提升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本文重点开展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激活数学教学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动手操作;小学数学;教学
要想激活小学数学课堂,提高数学效率,最重要的还是多增加一些演示和动手操作。演示的目的是让教学更加直观,而动手操作是为了让学生与数学更加亲近,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解读。
一、发挥学生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行为是一件复杂的过程,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多种影响要素形成合力,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学习不应该拘泥于书本,而是应该与实际生活形成紧密关联,教师运用多种手段与途径,与生活搭建起桥梁,数学学习具有抽象性特征,如果单纯的学习数学概念,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将数学与生活融合在一起,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学生在思维深处意识到,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学科,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数学不再是乏味的知识内容,而是充满生命力的生活。但小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注意力会分散,而且容易产生枯燥感。因此,教师应该设计形形色色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课堂氛围更加活跃,理解能力得到提升,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让同学将其与其他平面图形进行区分。之后是画圆环节,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予积极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完成画圆任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的学生还借助了一些工具如硬币、圆规等进行画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学生的这些创意,教师应该给予充分表扬,并且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果我们需要完成一个更大的圆,用刚才的办法还可行吗?
学生展开积极探索,争先恐后地加入到操作实验中,发现标杆与绳子共同作用,能够完成这一任务。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出发点,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兴趣,经过这种模式的长期训练,学生一定会爱上数学。
二、抽象知识形象化,加深学生理解
思维能力的提升可以借助多种途径,其中操作实践具有直观性,它能够将抽象、乏味的内容转变为具体、有趣的游戏,满足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需要。《数学课程标准》在这一方面做出明确规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以游戏活动为载体与手段,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把握数学知识并且加以内化,初步形成数学思维模式。在日常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紧密围绕教学内容,充分关注学情,设计操作活动与游戏,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解释数学规律。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以感性认识为主,甚至对比较简单的加法、减法等也无法做到深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耐心,借助已有知识,比如数数能力,运用小棒等教学工作,完成分数教学,达成教学目的;折纸等活动也能取得相应的效果,极大提升兴趣。以3/4意义这一课为例来看,教师引导学生将正方形纸进行对折,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将活动引入到教学活动中,使抽象知识更加具体、形象,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掌握加减法、分数等意义。数学是一门充满生命力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仅仅死记硬背,那么学习就会陷入到僵化,失去学习的意义。教师运动形形色色的手段,以学生为出发点与终点,提升兴趣,展开实践与探索,让数学散发出理性的光芒,是数学学习的宗旨。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学生动手操作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能够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开展主动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让他们的数学思维得到发散,动手能力得到提高,这样才能全面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指尖上的“探究”——浅谈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J].谢娟娟.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9)
[2]小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J].樊爱华.赤子(上中旬).2015(24)
[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J].刘姜燕.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0)
论文作者:蒋志荣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5月总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数学论文; 操作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能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成长读本》2018年5月总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