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四医院 供应室)
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入院的护理人员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日常规章管理,观察组进行新制定的“以人为本”的规章管理,分析两组的护理管理满意度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60.00%,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护理管理;供应室;以人为本;满意度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卫生事业也得到长足的进步。医院管理改革在经济发展大潮之下也蓬勃开展了起来,但是随着全国性的医疗改革与医院管理模式的变更,在医院的内部产生了比原来更复杂的关系,这给医院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在医院供应室管理中,医院需引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很好地重视人的因素,强调团队精神,重点突出了管理的艺术,非常注重引导监督的方式,为供应室管理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有益于取得最佳的管理效益分析医院供应室护理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具体阐述了“以人为本”理念在医院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实际应用,进而从加强医院管理者影响力、重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奖罚分明等几个方面。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入院的护理人员6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在医院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以人为本”理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资料来源于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入院的护理人员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日常规章管理,观察组进行新制定的“以人为本”的规章管理,对照组女25例,男5例;年龄均值(31.35±5.82)岁;工龄(0.57±1.05)年。观察组女2例,男3例;年龄均值(31.27±5.58)岁;工龄(0.49±1.40)年。对照组与实验组护理人员一般资料对比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日常规章管理,观察组进行新制定的“以人为本”的规章管理,两组同时进行为期70d的工作满意度调查,对两组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满意度为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
1.3评定指标
分析两组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及汇总,并将整理好的数据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 22.0数据包中展开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t值检验表示组间差异,计数资料用了检验,各组数据对比后P值小于0.05,提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两组经过为期70d的调查,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表1 两组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在医院中,供应室是向全院所有部门提供各类无菌器材、医用敷料与其他无菌医用物品的一个重要科室,其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与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安危。医院供应室管理工作的好坏,最关键的是医护工作人员是否具备严谨的工作作风与优良的业务素质。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医院的医疗设备、护理知识等都是随时更新的,护理人员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树立起强烈的护理职业责任感,供应室管理才能得到本质的提高[1]。但我国很多医院护理工作人员还存在着缺乏专业知识,思想道德素质、知识体系较为陈旧,知识更新较慢等现象,无法满足当前日趋复杂、日新月异的医院管理工作的需求。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在当前全国卫生经济管理水平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医院供应室管理过程中,要摒弃那些导致供应室管理队伍松散、管理专业水准低下的陈旧的管理思维与僵化的管理方式。要满足供应室护理人员基本需求、体现护理人员价值、充分挖掘护理人员的专业潜力、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制度、纪律等方面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在供应室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与学习氛围。使护理人员与供应室集体共同进步发展,取得最佳的管理效益。实行“以人为本”的理想要做到:(1)提高医院管理者的影响力:要在医院供应室实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首先就应该适当地提高医院管理者的影响力。即便是供应室最基层的管理者也一定要以自身的行为,树立领导者的榜样形象,进而影响到其他护理人员,实现最直接的“以人为本”。管理者首先就应该以领导者的行为准则要求自己,在工作中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带头学习,从道德素质、专业业务素质、知识涵养、思想情感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在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的同时,也应该坚持科学的管理方法[2]。管理者在护理管理工作中,一定要秉承集体至上、大公无私的精神,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实现奖罚分明,敢于担当风险与责任,为组织集体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2)重视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培训:要普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所有的护理人员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个人素质方面,医院供应室不应该再是医院护理队伍中的薄弱环节。只有每个人的素质得到提高,整个护理队伍才能迈向更高的台阶。不可否认,供应室护理队伍在人员结构方面是比较复杂的,我们必须通过必要的考察,理清队伍的结构,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在职人员业务素质培训,定期不定期安排专家在科内讲课、专题讲座、技术操作抽查、专业理论考核等活动,在供应室内实现护理管理“以人为本”。(3)护理工作以激励为主,实现奖罚分明:根据权威专家的研究结论,在按时进行有计划工作的环境 下,受到合理有效激励的工作者可以实现较高的工作效率。可见在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加强“以人为本”理念离不开激励机制的开展。在具体的护理管理中,我们一方面可以采用星级管理的模式,把星级考核作为管理的主线,以护理人员人人参与制定各个岗位的星级质量考评标准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在科室考核小组等基层组织的监督考核下,实现最高管理效益[3]。另一方面,也应该在各个科室中设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克服吃大锅饭与奖金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大家的工作热情与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使科室的工作质量得到持续的改进。(4)善用授权,充分发挥每一个护理人员的管理潜能: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管理者们应该适当地运用授权———这一重要的现代护理管理方法。要科学合理地运用授权,管理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就要善于听取每一位护理人员的意见,再根据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与特点,进行细致具体的工作分工,将一部分工作权授给相应的护理人员,由护士长等基层管理者进行总控、检查与指导,有序地实现人人参与管理的护理局面。这样,一方面让护士们充分感觉到被信任感,实现他们的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护士们在管理工作中得到锻炼,增强其的工作责任心。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行“以人为本”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有着重大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元峰,温贤秀,孙晓燕,等.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优质护理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Z].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2014.
[2]郭春艳.探讨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对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3):184-185.
[3]王开新.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管理方法探讨[C].中华护理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第5届全国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论文集.2009:572-575.
论文作者:张佩春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5
标签:以人为本论文; 医院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者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