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数字图书馆 办好“网上党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校论文,数字图书馆论文,网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拓宽干部教育主渠道,海南省委提出了创办“网上党校”的构想 。两年来,我们省委党校在围绕这个构想进行的信息化建设实践中,把着力点放在远程教育 联网与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一手抓全省党校远程教育大联网,一手抓数字图书馆建设,并努 力使两者相得益彰。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实现了全省党校远程教育大联网,数字图书馆也初 具雏形,并培养了一支信息化队伍,正把我省的干部教育带上信息高速公路。如果说,在全 国党校工作会议之前,“网上党校”还只是一个目标,而数字图书馆的初具规模,则使这个 目标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1 接通天线地线,为数字图书馆铺设信息传输轨道
所谓“天线”,指省党校与中央党校的联网;所谓“地线”,指省党校与下面市、县党校 及有关部门的联网。创办“网上党校”,最基础的工程是“织网”。就是将“天线”与“地 线”联通起来,充分利用高科技互联网的优势,把从中央党校接收的远程教育课程及省党校 编写的有关省情的课程播送到基层。接通天线地线,不仅使远程教育上下畅通,也为数字图 书馆铺设起良好的信息传输轨道。当网络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能自由传输信息的开放系统时 ,数字图书馆的威力也就能真正显示出来了。
我们的联网工程实现了“三步走”:
第一步,寻找教学上的突破,实现和中央党校远程教育联网。我们省党校是在海南建省后 在区级党校的基础上建立的,师资与教学设施均落后于兄弟省市党校,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 提升省委党校的档次与教学质量,是几届校领导都在积极考虑的问题。随着互联网在国内的 迅速发展,我们找到了一条最好的捷径:发展远程教育,借中央党校的名师名课来树省党校 的牌子,充分利用外界优良的教学资源。当我们获悉中央党校准备在远程教育上有大动作时 ,多次主动与中央党校联系,争取中央党校对我们的扶持,同时,也积极筹措资金,开始了 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通过一年的努力,于1999年9月1日正式开通了远程教育网络,成为全 国党校中首批与中央党校联网的学校之一。于是,中央党校所有的远程教育课程也成为我们 的 教学资源,成为我们第一批贮存的数字化文献资料。
第二步,开拓新的渠道,实现远程教育网络初步向下延伸。与中央党校联网后,我们尝到 了很多甜头,省党校在全省干部面前树立起新形象。通过远程教育,干部们听到了最好的课 ,接收到了最新的信息,对党校教育有了新的认识,越来越多的干部涌向党校。面对骤然增 长的学习需求,单靠省党校这一个远程教育节点已经难以满足,解决的途径便是将远程教育 网 络通过省党校再向下延伸,让最优秀的教学资源实现最大的共享。学校几位领导分别下到 市、县去调查,与一些有条件的市县联系,征求他们对联网的意见。有三个市、县领导当面 “拍板”,表示要千方百计搞联网。很快,这三家单位的联网工作,经过省党校计算中心与 省电信局派遣的技术人员一月苦战而顺利告竣,从中央党校获得的资源,其共享面得到有效 扩大。同时,这三个远程教育节点的完成,为其他市县的联网带了一个好头。
第三步,全面撒网,实现全省市、县党校远程教育大联网。在全省党校工作会议上,省委 书记杜青林同志与兼任党校校长的省委副书记王广宪同志把县市党校的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 重大任务,交给了各县市领导,要求各县市克服一切困难,在年底实现全省19个市县大联网 。省委领导压了担子,各市县也加大了联网的步伐,短短三个月内,不仅全省市县全部联网 ,还有几个企业党校也一并联网,远程教育网络的节点超过原定的19个,扩展到21个。而且 ,目前还陆续有一些省直部门与企业登门联系,希望能将远程教育网络通到他们单位。按照 我们的设计,目前实现的全省大联网,其质量也是高标准的,不仅中央党校与省委党校开设 的远程教育课程能同步接收,而且能够保证学员们在任何能上网的地方都可以获取我们党校 的动态教学信息;省委党校可以根据县市的需求,同时播送多门不同的课程,而县市级的互 联网站也可以同时提供网上学习支持服务。
2 拓宽信息源,巧借他山之石
从某种意义上讲,图书馆是一个学校品位的象征。要办“网上党校”,没有数字图书馆与 之配套,“网上党校”也难有高质量的教学。由于我们是一个年轻的省级党校,藏书量根本 无法与其他兄弟党校相比,贮存的图书资料很难满足教师教学研究的需求,更不用说有多少 资源能用于全社会共享。也就是说,要想满足“网上党校”学习者的需求,即使把馆里所有 资源都搬上网,也难免捉襟见肘。要建立网上党校,就必须拓宽信息源,建设数字图书馆。
如果说,过去党校图书馆拓宽信息源的唯一途径是多拿钱购书,那么在今天,通过互联网 实现国际国内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则是拓宽图书馆信息源的最佳途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我们在建设数字图书馆方面采取了多头并进的措施:
一是与省内、国内那些已上网的大型图书馆联网,包括建立这些图书馆的镜像站。目前, 我们已经完成了与海南大学图书馆的联网工作,两个单位的图书资料大部分可以在网上查询 。同时,我们通过购进光盘的方式,将购进的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近8万多篇文章都转载 上网,这些资料覆盖了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皆能反映理论的最新动态。此外,与国内相关院 校建立图书情报中心镜像站意向也正在洽谈之中。
二是从当前的一些公共图书网站下载图书以丰富本校数字图书馆的藏书。在征得同意的基 础上,我们先后在一些图书网站上下载了28000多册各类图书,有的图书资料还为之配了 相应的音乐、插图,让人们能够赏心悦目地进行全文阅读。
三是将本校已有的近20多万册图书信息输入数据库,建立起自动检索系统。
四是设立“海南省情阅览室”,形成自己的特色馆藏。海南省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在特区建设方面有许多独到的作法。为此,我们设立了“海南省情阅览 室”,收集海南各方面的资料,并尽可能将其上网,给各级干部提供参考。
事实证明,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实现的馆际合作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方向,可以帮助学校 图书馆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作为一所文献资料不大丰富的学校,在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 却通过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一下子拥有了数十上百万册图书以及应有尽有的新旧文献资料, 为广大教师、学员查询资料提供了极其丰富的馆藏。
3 创立课程精品,形成动态资料库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馆的最大冲击,是促使图书馆将收藏的重心由对印刷品收藏为主转换到 以数字化信息贮存为主,促使其服务模式由传统的等人上门转换到主动上网服务。这种模式 的转换,要求我们所创建的数字图书馆有一个能满足网上学习者所需的动态资料库。动态资 料 库即时提供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与领导时代潮流的权威观点,这对于必须紧跟党中央、正确 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领导干部尤为重要。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把创建数字图书馆的着力点 放在动态资料库的建设上。
动态资料库的第一个资源渠道是中央党校的远程教育课程。应该说,我省远程教育网络的 开通,赶上了一个最好的机遇。即中央党校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而全面实施教学改革,对干 部教育应开设的课程全部按照“三基本五当代”的模式进行了新设计,这些课程紧紧围绕学 习邓小平理论这个中心,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充分适应世界大转折和中国新发展的要求。它 主要包含“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党性修养”等多方面内容。这些 内容都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当前中国与世界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能够 满足前来参加培训的干部的理论修养、知识更新以及党性锻炼等方面的要求。我们通过最早 的远程教育联网,汇集了所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从网上发来的远程教育课程,并将这 些课程变成动态资料库的最早的原始文献。
动态资料库的第二个资源渠道是本校教师制作的课件。通过一段时间对中央党校远程教育 课程的观摩推广,我们动员全校广大教师结合省情以及时事中心制作课件。我们在大会上宣 布,凡把自己的讲课内容制成课件进行教学者,其讲课津贴与工作量皆为常规课的3倍。同 时,学校将对所有由本校教师制作的课件进行评奖,制作得好的课件得重奖。现在,全校副 教 授以上(包括教研室副主任以上的中层教学骨干)教师基本上都根据自己的网上教学内容制作 了教学课件。全校共制作课件28个,并且已经上网,任何在线学习的干部学员都能够各取所 需地进行点课,都能够在网上查到所有的课件,并可以直接下载。由于制作的课件能够紧 密结合形势,可以不断更新,因此,这方面的资源也成了深受欢迎的网上信息。
动态资料库的第三个资源渠道是本校建立的两个中文网站。这两个中文网站,一个是党校 计算机中心与党校图书馆创建的网站,这个网站以反馈全省党校的有关情况及提供各类信 息为主;一个是学校的亚太研究中心建起的“潜龙”网站,主要就当前一些热点、焦点、难 点进行研究与评论,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间性。现在两个网站都办得红红火火,网站上的点 击率逐渐上升,一些老师踊跃为网站撰稿。
4 高科技武装,组建信息化人才队伍
实施远程教育联网与数字图书馆建设,对全校教职工来说,既是最大受益者,同时也是最 受冲击者。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远程教育所带来的国内一流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以及网 络带来的丰富信息资源,使党校教师获益匪浅。但另一方面,如何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展教学 科研,也给党校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为,要真正做到使网络为教育服务,还必须使全 体教职人员都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因此,用高科技武装、组建一支信息化人才队 伍, 则成了创建数字图书馆、办好“网上党校”所必须进行的“软件”建设。
第一,增强教职员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激发全员学习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热情。我们在 许多场合都强调这样的观点:在信息化时代,不懂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人将是时代的落伍者 ,今后党校的下岗人员也可能就是那些远离计算机的人员。确确实实,党校的信息化程度提 高之后,没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人开始觉得难以适应了。面对信息化提出的挑战,联系即将 展开的机构改革,广大教职员工感到了压力,有了紧迫感,把学习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当成了 一种工作与生存的需要。
第二,抓好培训,给教职员工提供学习的机会。学习信息技术,不仅是个人的需要,更影 响着党校的信息化进程。为此,我们把培训教职员工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学校计算机中心分 期分批举办了电脑与网络技术培训班,组织培训200多人次。
第三,鼓励学中干与干中学。我们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了学习计算机的不同要求。对教师的 要求是:学会运用高新技术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能够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展网上教学 ,能够在网上查询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料;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要求是:能够按照教学科研的 要求,从馆藏中提取信息资源,进行鉴别、选择、加工,做出有关目录和电子刊物、技术报 告、数据文件等可视资料,供用户使用(即同时充当电子工程师、信息决策专家、信息教育 专家三重角色)。由于建设数字图书馆与创办“网上党校”任务大,而我们全校仅有几个专 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无法胜任全部信息建设任务,只好采取“逼着鸭子上架”的方法,将 一些任务分解,压给所有教职人员,让大家摸着石头过河。在边学边干的过程中,锻炼了广 大教职员工运用高科技手段的能力,提高了整体的信息技术水平,一支信息化队伍正在逐步 成长。
5 寻找多边支撑,营造良好的现实环境
数字图书馆是建立在虚拟世界的图书馆,但这个虚拟的图书馆却离不开现实环境的支撑。 应该说,我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在短时间内就见成效,与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大力推动分不开。 在信息化工程建设期间,省委省政府在全省遭受特大洪灾的情况下,还挤出资金给党校用于 信息化建设。同时,号召全社会支持党校信息化建设,省委书记亲自动员有关单位资助党校 。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社会各界向党校捐献电脑100多台、资助经费160多万。而在实现全 省远程教育联网期间,各市、县党政一把手都亲自过问网点建设情况,并积极想办法,解决 联网的资金问题,确保远程教育网络畅通。
其次,省委省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给数字图书馆建设下了一场“及时雨”。我们在前期 信息化建设中虽只取得了一些小小成绩,却得到省委极大的肯定。我们把握这个大好形势, 及时向省委组织部提出一项建议:希望能以组织部的名义下达一项通知,要求全省干部每年 通过互联网学习一门课程,然后在年终时考试,考试结果纳入年终考评的内容。省委组织部 领导充分肯定了我们的设想,之后,又在省委通过的“实施意见”中作了明确规定,并提出 :“要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优势,建好网上党校,借助高新科技扩大干部的培养面。”— —“网上党校”概念第一次在省委公开文件中反映出来。
再次,走学企结合的道路,使数字图书馆与“网上党校”的设想尽快变为现实。远程教育 联网与数字图书馆建设,是“网上党校”的主体工程,耗资甚巨。如何为这项巨大工程寻找 资金与技术的支撑也是一个关键。我们研究分析国内一些学校,甚至是一些名牌大学开 展远程教育而未能蔚成大观的原因,主要是单兵独进导致孤掌难鸣。于是,我们在开展信息 化建设过程中积极寻求与社会的合作,并以诚心获得企业的支持。经过多次洽谈协商,我们 与中国电信海南分公司大有集团在发展海南远程教育方面形成了共识,双方进行了一些初步 合作,成立了“海南省多媒体远程教育中心”,并于2000年6月2日进行了部分市县党校的试 联网。“中心”通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后,双方进一步明确了合作的方式,10月10日正式签订 了由双方拟定的共同成立“海南远程教育网络股份公司”的合约,把网上教育作为一种产业 进行运营。这次引入市场机制的卓有成效的学企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党校远程教育大联 网工程,也大大加快了数字图书馆与网上党校建设的步伐。
最近召开的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草案)》强调,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高信息技术水平,要在 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由此看来,我们创建数字图 书馆,创办网上党校,路子是走对了的。只是对照兄弟党校,我们的步子还不够大,还有许 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信息处理量大大超过单一图书馆的承受能力;文献老化加剧;信息资 料处理不够及时,有一些在到达用户之前就已丧失了共享价值;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等等。 今后,我们要按照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乘这次全国党校图书馆工作会议东风,继续以信息 化带动党校事业,力争在信息化建设上创造新的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