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要自觉改造主观世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共产党员论文,主观论文,自觉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一些党员和领导干部由于放松主观世界的改造,在剥削阶级腐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侵蚀下,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扭曲,丧失了共产党员气味,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因此,当前强调共产党员加强世界观改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增强党性锻炼,是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一项经常性课题。我们党历来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早在1929年毛泽东同志为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起草的决议中就提出要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41年《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指出:为了应付长期复杂的斗争,实现伟大历史任务,必须使党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坚强统一的、集中的党,而巩固党的主要工作是要求全体党员、尤其是干部党员增强自己党性的锻炼。延安整风正是这样一场为了巩固党而提高全体党员、特别是干部党员的党性修养的思想改造运动,它对于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促进中国革命胜利所起的积极作用,已为历史充分肯定。此后,每当党员的思想作风存在与党所面临的形势、任务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时,党都通过加强教育,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帮助党员加强世界观的改造,增强党性来解决。理论联系实际,对照工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改造思想,增强党性,已作为解决党内矛盾,改变党员的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任务不相适应的状态的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经验,在党的建设中被广泛运用,成为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增强党性锻炼,是完善党的形象,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环节。执政党的党风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历史已经证明: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们关于务必警惕党因经不起执政考验而变质、瓦解的屡屡告诫,决非危言耸听,而是需要时刻严肃看待的现实危险。这种考验说到底无非是能否正确对待和善于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也就是说要求执政党的党员特别是它的领导骨干不仅不能以权谋私,而且要全心全意、勤勤恳恳并富有创造性地运用权力为人民谋利。这就对执政党的党员、干部的德与才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者,正也”。政治权力运作由执政者的价值观引导,社会风气演化依执政者的作风倡行。所以,古往今来贤明的政治家总是把“修身”当作“治国”的前提。只要执政者自己正派,人民就会跟着学、跟着干,政令自能有力推行,政权必能稳固。
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增强党性锻炼,是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从本质上看,无产阶级党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比较一致的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及所展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有助于增强党员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信心和决心,促进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只有在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引导下才能健康发展,只有站在党性立场上,才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的方向;才能从整体利益出发,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用统一的政策、法规规范党员和群众的行为,实现有效的宏观调控,维护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还必须看到,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也极易把人们引向唯利是图,冲击党性原则,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因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和市场经济存在着负面效应,所以才把党员、干部改造世界观,坚持党性原则,作为攸关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提了出来。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七十二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用党性来保证和促进这个新体制的建立,同时要用党性来抵制市场活动中的消极因素,使这一新体制服务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二)
根据党章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规定,党性原则可概括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认真学习和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解决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新问题;坚持党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毫不动摇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艰苦创业,勤政廉政,全面贯彻群众路线;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严守以“四个服从”为核心内容的组织纪律,自觉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既勇于自我批评,切实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又善于批评,及时纠正党内外的错误思想和不良倾向。
同上述党性原则相对照,在当前党内生活中明显地存在着违反党性的倾向,这些倾向对于党的发展、巩固,对于改革、开放、发展、稳定的大局,确实有着严重的危害。
1.形式主义。这是一种与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求实务实精神根本对立的自欺欺人的官僚作风。有的人为了突出个人“政绩”,在决策时,不顾客观可能,不问实际效果,只求轰动效应,或好大喜功,哗众取宠,或跟风赶潮,层层加码,致使所定目标根本无法实现,政治上失信于民,经济上劳民伤财;在执行时,搞花架子,玩假把式,喊得凶,干得少,开会、讲话、发文件热热闹闹,实际行动中却拖拉推诿,应付敷衍;在检查总结时,虚报浮夸,欺上瞒下,甚至厚颜无耻,冒功求赏。总之,形式主义的集中表现,就是广大群众深恶痛绝的“假、大、空”,其直接恶果是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造成严重渎职和浪费。热衷于搞形式主义的人所追求的不外“舆论丛里有名,领导心中有位”,为个人升官谋取资本,一些官僚主义的领导者往往因为这种人能给自己装点门面而信任重用。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结合起来,在某些地方就出现了务实者无功,作伪者有赏,“领导升了,群众穷了,前任走了,后任惨了”的怪现象。形式主义能得到官僚主义者的赏识,这是形式主义屡禁不绝的重要原因。
2.利己主义。利己主义的极端表现是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有的人由于对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缺乏正确的理解,利己主义恶性膨胀,他们不是着眼于理想的生活来设计生活的理想,把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或贬为不切实际的空想,或化为装点门面的口号,只图个人实惠,放弃理想追求,他们的言行亵渎了共产主义信念这一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精神支柱,助长了物欲横流的风气;有的人忘记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只求个人先富,不关心社会进步和群众疾苦,只讲索取,不讲奉献;提出为了向前看,必须向钱看的命题,把赚钱作为唯一目的,甚至把色情、赌博等肮脏行业也当做赚钱手段而默许、支持,使人们产生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以道德水准的下降为代价的困惑;有的人离开党的纲领、路线讲发展市场经济,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享乐主义。享乐主义是与拜金主义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具有这种思想意识的人把占有金钱作为生活的唯一目的和动力,他们把党性、人格、权力、国格统统商品化。为了捞钱,什么卑劣的事都能做,什么违法的事也敢干。在有的地方,各行各业都可以自立规矩,卡别人的脖子要钱。没有钱正事办不成,有了钱歪事照样办,在这些人手中党纪国法已同儿戏,不少大好机遇,被他们卡掉、拖掉,大量公共财物被他们巧取豪夺,一些违反社会公德,乃至违法乱纪的行为在他们纵容下公然横行。这些拜倒在金钱脚下的人,靠出卖灵魂捞了钱,反过来必然要靠钱来填补失去灵魂后的空虚,他们追求享乐,追求低级趣味,讲排场,比阔气,乃至嫖赌吸毒,骄奢淫逸,挥霍无度。这些人在群众心目中,已成了贪官污吏、败家子,危害之烈,莫此为甚。
4.分散主义。分散主义是一种削弱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无组织无纪律行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但是有的党员、干部在强调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原则时忽视了自律,组织纪律观念淡化。为了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他们对中央、对上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甚至有法不依,违法不究,在他们主管的地区,中央的政策法规,被层层扭曲,变样走调,不仅达不到原设计的目标,而且留下了各具地方、部门特色的后遗症,加重了下一步改革的难度;他们对外地区、外单位奉行保护主义,抵制封锁,以邻为壑,压抑进步,保护落后,甚至对假冒伪劣,哄蒙拐骗等严重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也纵容包庇。分散主义的恶果是使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扩大了地区、行业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全党、全国人民的大团结。
5.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现在有些党员、干部放松积极的思想斗争,热衷于闹无原则纠纷,他们对事关国家、群众利益的大政方针很少考虑,很少争论,而对事关自己的权、位、名、利的事却斤斤计较,甚至争得不可开交;有的人任用私人,拉帮结派,在小团体内部搞利益均沾,相互庇护,在小团体外部则搞排斥异己,尔虞我诈;有的人害怕党内监督,总想摆脱纪律约束,有的党组织对党员是否履行党员义务和职责不查不理,但一触犯个人利益则以牙还牙,致使一些党组织内部是非难分,纪律松弛,团结破裂,组织涣散,削弱了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三)
提高干部和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解决好世界观和人生观问题,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是端正党风,克服消极腐败现象的重要一环。增强党性修养就是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党员的头脑,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毛泽东同志在谈党员干部改造世界观的问题时,特别强调要搞清楚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党这个根本问题,并且语重心长地告诫说,要搞通这个问题不容易,有的人就是一辈子也搞不清这个问题,结果只好离党而去。时间虽已跨越半个世纪,这一教导对于许多共产党员仍具有启蒙意义。我们必须在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等根本问题上打好理论功底,夯实精神支柱,有了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才能清醒、坚定地坚持党性原则。理论学习要解决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就一定要克服形式主义倾向,不仅要重在领会精神实质,而且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既要善于把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提高到理论的高度,从主观世界剖析成败原因,及时纠正思想意识和思想方法上的偏差;又要勇于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言行一致,讲求实效,做一个认真对待事业、认真对待群众、认真对待自己的老实人。
共产党人改造主观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客观世界,脱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就没有方向、没有动力、没有标准,归根到底,一个党员党性的强弱要由他实现党的任务的好坏来衡量,所以,周恩来同志特别强调在革命实践中加强自我磨炼。目前全体党员共同面临的最大实践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每个党员都要勇敢地接受这一实践的锻炼和考验。当前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几种关系:一是实现党的纲领与市场经济求利性原则的关系。坚持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抓,时刻不忘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二是坚持党的宗旨与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的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自觉做到这一点,要象孔繁森那样无私奉献为人民,坚决反对把等价交换原则引入党内政治生活,过好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色情关、人情关。三是遵守共产主义道德与竞争性原则的关系。坚持做到敢于竞争,知难而进,善于团结,助人为乐,讲求效率,维护公平。四是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与开放性原则的关系。坚持做到勤俭节约,清正廉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永葆朝气,拒腐防变。五是遵守党的纪律与自主性原则的关系。坚持做到勇于负责,遵纪守法,严于自律,顾全大局。
学习与实践是改造世界观、人生观的内在动力,对于每个党员来说,这是增强党性的基本途径,但是就党组织来说,为了使得全体党员增强党性,还必须建立必要的外部机制,一是要优化环境。党性见诸行动就是党风,在风气的倡导上榜样具有无穷的力量,领导骨干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更是无形的号召。只要领导者一身正气又能理直气壮地表彰、支持正派的党员,就能在党内形成讲理想、讲道德、讲纪律的氛围。二是要强化监督。要严格检查党员执行党的决定、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健全党的组织生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广泛听取群众批评,定期接受群众评议,实现党内外结合,上下结合,共同改造世界观;要严肃执纪,充分体现党性原则的严肃性与强制性,对于那些毫无党性观念,丧失党员气味,损害人民利益,败坏党的威信的党员,务必绳之以党纪,其中情节严重或屡教不改者要果断地清除出党。执纪也是教育,姑息养奸,好坏不分,必然造成腐朽庸俗风气滋长。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基础上,辅之以必要的组织处理,就能彰善规过,扶正祛邪,保证党的肌体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