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几点思考_两岸关系论文

2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几点思考_两岸关系论文

两岸关系发展二十年之省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岸关系论文,二十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683(2015)02-0001-08

       从1995年至今,两岸关系起起伏伏,在曲折中前行。过去20年,大陆审时度势不断推出和调整对台政策措施,积极推动两岸经贸、文化和人员等交流交往,以加强相互联系、增进了解、化解矛盾,谋求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并最终走向两岸和平统一。然而,由于岛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变化,两岸关系以及两岸和平统一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环境。因而,在交流交往中,两岸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关系的碰撞与冲突显现出多重问题与矛盾。为解决双方间存在的主要矛盾与分歧,两岸双方需要有更大的勇气、更多的历史担当和更为灵活多样的方式,以进一步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从而使两岸能够真正摆脱结构性困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向统一方向迈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两岸关系曲折前行中的多重矛盾

       过去20年,大陆不断推出和调整对台政策,其间由于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的“独台”和“台独”路线,大陆不仅开展反分裂、反“台独”等政治斗争,还出台《反分裂国家法》等以震慑“台独”分裂势力。此外,为唤起台湾民众对一个中国的认同,大陆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表述作过调整。反观台湾,李登辉、陈水扁时期的台湾当局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不遗余力地进行“去中国化”活动,对台湾民众不断灌输“台独意识”,使两岸关系几经波折,甚至濒临战争边缘。马英九上台后虽回归“九二共识”,并在两岸同胞和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由开创期逐步迈入巩固深化期,但是我们也看到,台湾民众对大陆的疏离倾向还在持续。我们从两岸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来观察思考过去20年的两岸关系史,以便进一步探寻出当前两岸关系问题的症结所在。

       (一)两岸政治认同:对立化与退缩并存

       在两岸政治关系上,目前最为直观和现实的问题是两岸敌对状态至今没有结束。过去20年,大陆多次呼吁两岸就结束敌对状态问题进行对话谈判,但均未得到台湾当局的实质回应。岛内有人甚至以台湾已于1991年终止“动员戡乱时期”为由,认为两岸无需就结束敌对状态、签订和平协议进行协商谈判,而马英九也在两岸和平协议问题上立场节节后退①。当前两岸关系的实际情况是,两岸在现实上至今仍处于敌对状态,双方的政策设计免不了“对敌斗争”的考虑,两岸政治互信累积不易,从而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向更深层次进展,十分不利两岸民众的整体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之维护。

       与两岸敌对状态相联系,过去20年两岸民众的“国家认同”进一步出现偏差,尤其是台湾民众在“中国认同”上逐渐弱化。1994年可以说是两岸关系发展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如果不是李登辉启动“独台”行动,两岸关系完全可以在前一年“汪辜会谈”基础上取得更多的成果。然而,1994年春,李登辉当局利用在大陆发生的“千岛湖事件”,小题大做,毒化两岸关系。接着又曝出李登辉于是年3月底会见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的谈话内容,在这次会谈中李登辉大谈所谓“身为台湾人的悲哀”,声称要带领台湾人走出中国②。同年7月,台湾“陆委会”发表“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声称“两岸关系是各自享有统治权的两个对等政治实体,在国际上是两个并存的国际法人。”李登辉当局欲推行“两国论”的雏形显现。1995年6月李登辉访问美国,在国际社会公开推行以制造“两个中国”为核心的分裂政策。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公然抛出“两国论”,将两岸关系定位为“国与国的关系”,并意图推动“两国论入宪入法”导致两岸关系遭受巨大波折。与此同时,李登辉当局利用政权力量加紧进行“独台”活动,对外谋求“双重承认”,对内则推动“去中国化”,其后的陈水扁当局也进一步在岛内外加紧推行一系列“去中国化”、“台独”等活动,向台湾民众灌输所谓的“台湾主体意识”,企图在思想上为台湾民众搭建“台独意识”主框架。

       在这样的政治操作因素作用下,20年来台湾民众“中国认同”的比例逐步下降,“台湾认同”的比例则不断上升。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基础上积极展开各项交流交往,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台湾民众逐渐增多,但这并没有使台湾民众有效转化为自己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台湾民众对两岸统一的离心倾向仍未停止,而且在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当中,有“反共”、“恐共”意识的不少③,这些都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化乃至两岸统一产生极为不利的消极影响。这种情况与马英九当局奉行“不统、不独、不武”的大陆政策(即“新三不政策”)亦有较大关系,在台湾“反共”、“反中”的氛围下,没有统一方向感更加有利于“台独意识”在台湾的发展,而不利于台湾民众追求两岸统一意识的建立。

       (二)两岸经济衔接:不平衡与屡遭冲击

       尽管两岸各种关系中经贸关系发展较快,但这一关系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在过去20多年时间里,两岸经贸关系经历了八次较大的干扰,前七次是台湾当局主导的对“大陆经贸热”进行的“降温”行动,即:第一次“降温”行动始于1990年8月,第二次始于1993年7月,第三次始于1996年9月,第四次始于2000年7月,第五次始于2002年4月,第六次始于2005年3月,第七次始于2006年1月④。这七次两岸经贸“降温”行动是台湾当局出于政治利益考虑,以所谓“台湾安全”为由,推出各种紧缩性政策措施,企图阻碍两岸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第八次即是发生在2014年3、4月间的所谓“反服贸学生运动”,这次以“学生运动”的名义对两岸经贸关系往更深层次发展所作的踩刹车行动,有别于前七次由台湾当局主导的对两岸经贸关系的“降温”举措,这次以“学生的”、“民间的”形式出现,其背后是民进党、“台独”团体联合“反马”人士合力主导,以“反服贸”为名,实则是对两岸经贸关系向更深层次发展进行的一次“联合狙击”行动,其影响所及远远超出了经贸范畴⑤。总之,在过去20年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中,因受制于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的两岸经贸政策限制,以及台湾社会对大陆和马英九当局不信任的氛围,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呈现出断断续续的不稳定与不平衡状态。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大陆经济发展迅猛,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对这样的中国大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无不以搭上其经济快速发展的列车为目标,积极主动扩大与其经贸联系。早在十多年前,欧美乃至韩国等国家对中国大陆投资就以市场占领为着眼点,大陆的巨大市场也成为台商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但受制于台湾当局对两岸经贸的多次“降温”及其推出的种种限制性政策措施,使台商在大陆新一轮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这对台湾经济总体发展也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台湾非但不能从两岸经贸关系中获得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更多的利益,而且还使台湾经济在对两岸经贸往来的种种限制中开始了“自我边缘化”的进程。因此,如果说台湾经济“边缘化”,实则主要是台当局对大陆经贸的限制造成的。

       承平而论,尽管两岸的经济体量不同,但只要台湾不从所谓“政治安全”和“台独”的角度去对待两岸经贸关系,两岸经贸关系完全可以进行有效连接,并使台湾从大陆经济持续发展中获得可长可久的利益。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马英九当局虽同意开放两岸直接“三通”,但李登辉、陈水扁时期留下来的对两岸经贸往来的有关限制性规定和政策措施并未能完全去除,在民进党和“台独”势力的钳制以及马英九当局的种种顾虑下,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仍存在相当多的障碍,其发展仍处于不平衡、不对称与不公平的状态。

       (三)两岸文化融合:浅散性与机制缺乏

       两岸文化同源,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然而,李登辉主政后期启动“文化台独”活动,对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扩大和两岸文化的融合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在文化教育方面,李登辉当局采用最为毒辣的一招是,1997年对台湾中学生强制实施“认识台湾”课程,采用所谓“同心圆理论”的“分离史观”,对台湾青少年进行“去中国化”的洗脑式教育。与此同时,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不仅阻挠两岸文化交流,而且还竭力鼓吹台湾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强调两岸文化的“差异性”。尤其是“台独”人士竭力夸大两岸文化的“差异性”,并从政治文化角度来抵制两岸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我们看到,由于两岸长期分离,两岸文化发展是有其各自的发展路径与特点,两岸文化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平心而论,其差异并不大,而且这种差异还可以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中成为相互取长补短的方面。马英九上台后,对两岸文化交流比李登辉、陈水扁时期来得重视与积极。龙应台担任台湾“文化部长”后曾计划提高两岸文化交流层次,于2012年度开始筹划“两岸文化前瞻论坛”,并编列预算,拟与大陆协商互设文化办事处、签订两岸文化产业协议等。然而,该论坛却因种种原因于2014年4月宣布终止相关规划,该论坛层级也由官方正式“双部长会谈”,改为民间机构接手主办。龙应台在2014年5月19日表示,在台湾“不信任政府”的社会氛围下,“两岸文化交流政策毫无进展”,她希望台湾民众对当局的态度“能以‘信任鼓励’代替‘反抗’,‘从心底彻底解严’,政策才能推动,社会才能进步”。⑥

       过去20年,大陆方面不遗余力地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在两岸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下,两岸文化交流合作逐渐走向频繁与热络,交流的层次逐步提高、规模持续扩大、领域不断拓宽。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两岸文化交流虽多,但呈现出这样几个弱点:一是两岸文化交流落后于经贸交流,台湾当局对两岸文化交流不够积极主动是主因;二是重两岸文化市场而轻两岸文化内涵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深度比较欠缺;三是两岸文化交流呈现浅而散的特点,交流缺乏持续性及机制性保障。两岸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文化认同事关国家认同,要推进两岸和平统一,两岸有必要尽早签订文化协议、建立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机制。

       (四)两岸社会对接:障碍与体制难度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大陆方面逐步落实“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推动两岸社会交流包括两岸民众探亲旅游、通婚定居、两岸政党和社会团体组织等的交流交往。过去20年两岸社会交流由单向、间接和小规模,发展到双向、直接和大规模,尤其是两岸的宗教团体、慈善组织等进行频繁的互动接触,并在水灾、地震等灾害发生时相互支援,大大增加了两岸民众之间的感情。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两岸实现直接“三通”极大地促进了两岸社会交流的扩大和深入。

       近几年来,两岸民间互动向更深层次方向发展,双方已逐渐由探亲、旅游和民间社会人士等的交流,发展到以民间团体为主的双向交流与合作,其交流更加频繁、议题也趋多样化,从而使两岸社会交流从较松散的传统交流模式向更深层次的两岸社会网络关系的建立迈进,两岸社会交流交往频繁展开,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例如,大陆举办的海峡论坛直接面向台湾各县市基层普通民众,进一步扩大了两岸民间交流的范围和领域;厦门、平潭等海西地区开辟了“两岸社会融合实验区”,为全方位推进两岸社会融合、打造两岸同胞共同生活的幸福家园提供样板;2013年底“厦门市两岸社会组织交流协会”成立,这是大陆首家旨在加强两岸社会组织交流合作的社会团体,对于大陆其它地区展开类似交流合作有示范作用。随着两岸民间社会交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支持两岸交流交往,对于扭转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负面印象无疑有所助益。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面向台湾民众全面阐述“两岸一家亲”的对台工作新理念,就是希望两岸民间社会交流向下扎根,达成两岸民众心灵契合的目标。2014年6月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访台,开启了面向“三中一青”的入岛交流工作,这有利于大陆方面把握真实的台湾“隐性社会”脉动,拟定正确的对台政策措施做好对台工作从而步促进两岸社会互动与社会关系的对接。

       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台湾多年来的“反共”、“反中”歪曲宣传教育,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心防”短期内仍难以拆除。此外,由于两岸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两岸社会经济形态有一定的差异性,两岸的社会构成及其社会组织形态也有所不同,加之两岸社会政治体制和社会政治价值观的不同,以及受制于台湾方面的种种限制措施,两岸社会交流相对落后于两岸经贸交流,深入岛内的交流更是受到较多的限制和干扰,两岸的社会交流与社会对接的障碍还较多。总体而言,在推动两岸社会交流方面,大陆比台湾积极,而台湾民间又比台湾当局来得积极主动些;在两岸社会交流的方式上,仍以一般性的参访交流、研讨会、研习营等为主,向下扎根的互动合作还有待加强。

       二、两岸关系症结原因探索

       以2008年为界,过去20年两岸关系在大约前三分之二强的时间中的波折大于后三分之一时间,但在后一时段中两岸关系也并非全然乐观。马英九主政以来,两岸关系多年积累下来的实质问题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而是始终处在隐性发展中,一旦遇偶发事件,仍会不时显现或爆发出来,2014年3月“反服贸学运”的爆发就是两岸关系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具体体现。两岸关系之所以波折不断、曲折难进,究其原因是两岸双方在“一个中国”的政治认同问题上存在着分歧。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竭力将台湾引向“台独”,两岸关系发展屡经波折。马英九当局尽管回归“九二共识”,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阶段,但其在处理两岸关系上奉行“新三不政策”,回避了两岸关系的实质性问题,而台湾内部“台独”势力仍相当活跃,其干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向更深层次发展的能量很大。为摆脱两岸关系问题的结构性困境,必须要追根溯源,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以求解决之道。

       (一)两岸关系症结的历史因素

       众所周知,台湾问题的产生起源于国共内战。1949年以后国民党政权退踞台湾,由国共内战造成的两岸敌对状态至今没有结束。在较长时间里,国民党政权在台湾进行白色统治,“反共复国”是其统治的手段和最高目标。我们也注意到,蒋氏父子主政的台湾当局实行的“反共”教育对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没有实质影响,但却为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的“去中国化”和“台独”活动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此外,由于东西方冷战,上世纪50至70年代,支持台湾当局的美国对中国大陆实行封锁隔离政策,进一步强化了台湾民众的“反共”意识。而且,冷战结束后,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眼中钉,与美国亲近的台湾民众的“反共”意识不仅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退,反而在西方国家反华合唱中得以强化。上世纪80年代大陆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设想,一开始就受到台湾方面的歪曲与拒绝,蒋经国当局是出于对“中国政府代表权”的争夺,后来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则是出于“独台”、“台独”的考虑。不管是拒统、“独台”或“台独”,台湾民众的“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意识成为台湾当局选择前述大陆政策的社会思想基础。

       (二)两岸关系症结的外在因素

       台湾问题的产生虽源于国共内战,但该问题的延续与美国对台海的政策有着相当直接的关系。1979年美国政府改变对两岸的政策,与台湾“断交”、“废约”、“撤军”,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但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插手一直没有中断,其对台海政策目标始终是维持两岸“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如此以保持美国在台海地区的最大利益。历史总是会出现惊人的相似,近年美国实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在亚洲地区依靠其“盟友”,试图在中国大陆周边国家和地区构筑对华包围圈,台湾成为“以台制华”的棋子重新得到美国的重视。与冷战时期所不同的是,美国现在的实力已大不如从前,但其手法更为灵活多样,对台湾的影响与操控更加隐性化和软性化,例如:美国主导TPP吸引台湾加入,以此阻滞两岸经贸关系的进一步融合;暗中支持民进党,深度介入岛内政治,延缓并试图中断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往深层次方向进展的进程;搞出张显耀案,拖马英九当局后腿,阻止两岸关系打破结构性僵局,保证美国“不统、不独、不武”的台海政策不被干扰,以确保美国的自身国家利益⑦。在表面上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中国大陆的较量似乎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纠葛,以及所谓“民主与专制”的对抗,其实是国家利益间的实质较量。

       (三)当今两岸关系症结的多重因素之缠绕

       经由上述分析我们发现,两岸关系之所以错综复杂,是由于受历史和现实的内因与外因交织在一起造成的,而且有的影响因素还将持续存在。回顾和分析过去20年两岸关系的历史,我们发现,人为因素特别是岛内人为因素对两岸关系尤其是两岸统一问题影响极大。上世纪90年代后期,李登辉当局主导中学教科书的修改,强行对台湾学生进行“去中国化”和加大对“台湾认同”的教育,同时利用媒体在台湾社会加大“分离意识”的宣传教育,对弱化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由于台湾民众“中国认同”的思维观被重新形塑,大陆的对台政策常遭受严重歪曲、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被污名化,两岸统一被说成是“大陆吞并台湾”,大陆在国际上捍卫一个中国原则被说成是“矮化”、“打压”台湾,等等。

       与此同时,岛外因素也通过岛内因素对两岸关系起到消极催化作用。就以2014年秋发生的两件事为例,其对台湾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香港部分学生进行的“占中”行动。此事虽起因于部分香港民众要求普选特首,但背后却是美国等西方反华势力在插手。这件事对台湾的影响是,香港的“一国两制”不成功,中共“五十年不变”的对港承诺“言而无信”,这再次加深了台湾民众对大陆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构想的排斥与抗拒心理。二是2014年9月18日苏格兰举行的独立公投,似乎让“台独”分子再次看到了“台独公投”的曙光。在苏格兰公投后不久,吕秀莲等人就在记者会讨论该公投对台湾的“启示”。而在苏格兰独立公投前夕,“台湾安保协会”举办“美国重返亚洲与亚太区域安全国际研讨会”,美、日两国与会人士抛出两个观点值得我们警惕。一个是前“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长”司徒文的观点,会上他要求台湾应主动放弃对南海的“九段线主张”;另一个是前日本自卫队护卫舰队司令官金田秀昭的观点,称日台应建立接近于美、日、澳般的“实质准同盟”,年底修订《美日安保条约》不应排除台湾地区在美、日联合防务合作的对象外,并声称应制定日本的“台湾关系法”⑧。这两人虽为美国、日本的前官员,但也多少反映出部分美、日人士对台政策中的某种根深蒂固的思维,即割裂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并将台湾地区置于美、日的“保护伞”下,成为与中国大陆明刀明枪对抗的棋子。从美国、日本的国家利益角度来看,台湾地区始终是其干预两岸关系、牵制中国大陆强大的重要棋子,只要两岸不能在统一问题上达成共识并共同追求统一,台湾始终是美、日等国手中可以随意挪动的棋子和王牌,两岸分离、不统一犹如人身上不愈合的伤口,它始终是全中国人民心中的痛,两岸人民为此付出的代价巨大。

       三、对两岸关系问题解决的再思考

       自2012年以来,进入深水区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着多重结构性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着实不易,但为两岸民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利益着想,两岸双方必须迎难而上、有所作为。目前两岸双方必须建立一些新观念和采取一些新做法,比如:解决两岸关系中存在的实质问题,单靠大陆单方面政策措施已不能完全解决问题⑨,两岸双方必须要共同面对、共同解决;要进一步相向而行,从以往的“求同存异”过渡到“求同化异”乃至“化异增同”,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层面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化;要采用“政治与经济并用”、“社会与文化联动”等方式,通过多面向的交流合作,相互影响与相互融合,逐步形成和平统一的合力;摆脱当前两岸关系面临的困境必须有所侧重,要抓住主要难题,化解双方的矛盾,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全面深入展开,进而向统一方向迈进。为此,目前两岸双方必须重视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两岸的政治定位与政治关系问题

       长期来,两岸对一个中国的涵义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不仅背离甚至否定、破坏一个中国原则,竭力谋求“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和“台独”,造成台湾民众在一个中国问题上的思想混乱,并对大陆所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及做法有不少误解,甚至干脆抱着“反共”、“恐共”心理“逢中必反”。马英九当局回归“九二共识”,但又主张“一中各表”,这为民进党和“台独”人士反对和异化一个中国原则留下操作空间,而不利于两岸民众切身利益的维护。面对步入和平发展深水区的两岸关系,目前两岸需要的是“务实协商,解决争议”,而不是以往消极地“搁置争议”。两岸双方亟须坐下来就两岸结束敌对状态、签订和平协议,以及有关一个中国内涵、两岸政治定位和政治关系问题展开探讨,这些探讨包括对台湾当局的政治定位、“中华民国”等问题,以求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建立两岸默契、树立两岸准则。

       (二)中国认同与台湾中学生历史教科书问题

       马英九上台后,虽然中止了李登辉和陈水扁时期一些“去中国化”的政策措施,但对台湾中学生的历史教科书未能及时全面地修正,向台湾青少年灌输“去中国化”的教育仍在继续进行。由于台湾青少年缺乏正确的中国历史观,从而使其中国认同观出现较大偏差。2014年3、4月间台湾发生的“反服贸学运”与台湾中学生接受多年的“去中国化”教育有相当直接的关系。为导正台湾青少年的中国认同观,必须对台湾的历史教科书做出修正,而且是刻不容缓。在建立两岸共同的历史观与认同观方面,当前两岸可做的事有:一是两岸合编教科书,尤其是历史教科书必须符合历史,阻断“台独意识”毒化台湾青少年。二是两岸合作办学,合作办学可以加深两岸学生间的情感,增加两岸教师共同培养下一代的责任意识。三是两岸设立共同的教师节,发扬两岸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更多地创造两岸师生的共同记忆。四是签订两岸教育合作协议,从更高层次思考和解决两岸教育交流合作的问题。⑩

       (三)两岸的统一预期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问题

       自2008年以来,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台湾民众逐渐增多,但这并没有使其有效转化为自己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据台湾有关民调显示,马英九执政以来,台湾民众的“台湾人认同”指数增加比陈水扁时期要快得多。(11)这种情况的出现不能说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无效,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台湾的大陆政策和认同教育出了问题。仅如本文前面所述,马英九上台后,以“新三不政策”来处理两岸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持两岸“不统、不独”的和平现状,而缺少两岸统一的方向感(12),然而民进党和“台独”人士并未停止其在岛内的“台独”经营活动,使得台湾的舆论宣传和民众的“国家认同观”更易于被民进党和“台独”人士把控。因此,马英九当局的“新三不政策”到了该调整的时候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要有统一的方向感,两岸民众才会有追求共同目标的历史担当。大陆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其实对台湾是十分有利的,可惜不断被“台独”人士及相关媒体污名化,台湾民众对大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有很多误解。实际上“一国两制”对台湾的模式与香港、澳门是不一样的,大陆方面应多向台湾民众宣传相关政策,在这方面的舆论宣传上大陆要夺回主导权。

       (四)两岸社会文化交流合作与两岸民心的融合问题

       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强国”作为国家战略目标,开启了推动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华文化作为重建中国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支柱,也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中华文化是两岸的共有资产,在文化交流合作上两岸应有较大的交流发展与融合互补的空间。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基础,中华文化的认同是维系两岸人民感情的纽带,中华文化对于导正台湾地区青少年的国家认同的意义不可忽视。台湾地区的“反服贸学运”恰恰从反面证实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因此,两岸要采取积极措施,尽早促成两岸文化、教育协议的签订。此外,要重视两岸的社会交流与融合,两岸的社会交流覆盖了各阶层人士和各行各业的社会组织团体,既可以是网上的也可以是线下的交流。特别是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为两岸社会交流提供了新的公共领域,对此我们要重视互联网的作用与影响(13),相关群体可以借由互联网构建两岸共同的国家认同观。总之,两岸大规模、跨领域、全方位的社会交流活动对于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和心灵的契合都十分有益。2014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强调,我们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14)。相信两岸在相互尊重和包容差异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入推动两岸文化与社会的交流合作,能够建构两岸社会文化的认同,最终形成两岸“共同的认同观”。

       注释:

       ①《桂宏诚:1991年国共内战已结束》,台湾《旺报》2014年8月8日;《国共和平协议之探索系列四——国共签协议看马英九态度》,台湾《中时电子报》2013年8月15日。

       ②1994年3月30日李登辉接受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专访时的谈话,全文载日本《朝日新闻周刊》(Asahi Shimbun Weekly),1994年5月29日。

       ③参见《童振源对卜睿哲专书〈未知的海峡〉的评论》,台湾《中央日报网络版》,http://www.cdnews.com.tw,2013-04-10。台湾指标民调公司2013年10月下旬公布一份民调显示,67.9%民众不接受和平协议以两岸统一为目标;台湾TVBS的民调,若限定统独二选一,高达71%民众希望独立,18%倾向统一,台湾《自由时报》2013年11月1日。

       ④刘国奋:《两岸经贸交流二十年:台湾当局七次“降温”行动分析》,《台湾研究》2007年第6期。

       ⑤《张志军访台之后》,台湾《自由时报》2014年6月30日。

       ⑥台湾《联合报》2014年5月16日。

       ⑦《美国也要对张显耀案进行止血停损?》,香港中评论社,http://www.CRNTT.com,2014-09-08。

       ⑧《旺报:日专家倡台纳安保范围》,台湾《中央日报网络版》,2014年9月14日,http://www.cdnews.com.tw,2014-09-14。

       ⑨笔者于2014年3、4月间赴台湾访问,有台湾学者认为,在目前台湾激烈的反服贸情势下,经贸层面还需要大陆单方做出让步,如此没有服务贸易协议两岸照样能达到推动经贸发展的效果。

       ⑩对此,台湾佛光大学文学系主任谢大宁教授认为:“两岸文化协议还是有其必要性与紧迫性的”,“如果我们要推动两岸文化协议,就不应该还是停留在交流互惠的思考中,……而是应该要比较高屋建瓴式地朝向建立文化共同体的方向规划,由两岸的文化官员或是获得授权人士,来一起推动涉及两岸的文化工作”。参见谢大宁:《从反服贸学运看两岸文化协议》,香港《中国评论》月刊6月号;另见《谢大宁:反服贸学运启示 应规划文化共同体》一文,http://www.cdnews.com.tw,2014-06-24。

       (11)《民意调查显示台湾人对中国认同感下降》,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c/2013-07-05/085027584556.shtml。

       (12)《马未说过实现统一 要求更正》,台湾《中时电子报》2014年9月26日,http://www.chinatimes.com/cn/newspapers/20140926001055-260108。

       (13)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网络被“台独愤青”盘踞。参见《一个台湾两种年轻人》,台湾《中时电子报》2014年9月13日。

       (14)《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新华每日电讯,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4-09/27/c_133676180.htm。

标签:;  ;  ;  ;  ;  ;  ;  ;  ;  ;  ;  ;  ;  ;  ;  ;  

2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几点思考_两岸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