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风暴”启示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雅图论文,启示录论文,风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贸组织从1947年开展成员国之间的回合谈判以来,历经东京回合、乌拉圭回合等八个回合的谈判。其间,两年一次的部长会议虽偶有歧见,如1990年7月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破裂,但终在1993年12 月达成协议。历史上的前八个回合的谈判从未在一开始便出现如此大的分歧,西雅图谈判算是头一遭。西雅图会议早在召开之前就充满了悬疑及种种未定之数,尽管会议失败的真正原因还不清楚,但几天来会场内外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却为此次会议的失败提供了最好的诠释。
世纪之交的世贸组织陷入了困境。这种感觉不仅代表欧盟的观点,美国同样深有体会,而最为愤愤不平的却是发展中国家。在此次会议上,克林顿企图把“劳工标准”纳入新回合谈判,这一做法虽得到美国国内相关利益集团的好评,但是由于此条款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他们认为这是有意破坏其从低廉的工资中所得到的竞争力;更令许多小国难堪的是,最后一天贸易大国们关起门来协商,使忿懑之气溢满整个会场。与此同时,关在门内谈判的美国与欧盟却又为劳工的具体标准争吵得一塌糊涂;此外,世贸组织中的21个亚洲国家与欧盟国家在关税与投资问题上也存在严重分歧。成员国之间种种积怨和矛盾与急于求成的心态交织在一起,注定了此次会议的无疾而终。
此外,会场外如火如荼的群众示威活动构成了此次西雅图会议的另一道风景线,甚至大有喧宾夺主之势。西雅图世贸部长会议规模空前,冠盖云集,而会场外的示威也是前所未有的激烈,警民大打出手,橡皮子弹和胡椒粉横飞街头,为美国1992年洛杉矶种族骚乱以来所罕见。市政当局不得不采取宵禁等措施,但仍然收效甚微。
出现如此大规模的群众性反世贸活动是很多人事先未曾料到的,也由此表明美国政府与老百姓对世贸有着完全不同的认识,官方过多的是从宏观立场把握,而老百姓往往要考虑具体利益。换句话说,政府的政策并不代表多数美国人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美国是世贸的主要推动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长期以来,美国政府的贸易谈判代表利用其超级强国的实力在国际贸易领域主导着游戏规则的制定,美国政客历来都千方百计地试图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念,美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利用其产品技术上的优势赚取了最大限度的利润。在现有的国际贸易体系内,美国才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从乌拉圭回合谈判到今天,美国一直在利用多边贸易谈判来迫使其它国家降低关税,为美国产品进入外国市场创造有利条件,美国同中国之间长达十三年的贸易谈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因为美国新闻媒体的报道和一些特殊利益集团的误导,似乎白宫的贸易政策只对大公司有利,让大公司获得新的市场和廉价的货源,对保证美国平民就业并无太多帮助, 使得很多本质善良的美国人产生了不少偏见, 误以为美国在WTO 内失去了发言权,从而导致他们充满激忿地上街游行。加之新闻媒体还会对此大加报道,有心计的团体自然会借机组织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士来利用 WTO 会议这一难得的国际舞台来充分展现自己:世界保护野生动物基金会,就业与环保联盟、加拿大环保组织、自欧盟远道而来的农民,甚至国际卡车司机协会都纷纷粉墨登场。
此次群众示威活动表面上看是针对世贸,其内在驱动力却是美国的国内政治。冷眼静观之下,我们不难发现,在所有示威者中,影响最大,组织得最出色的是美国的劳联—产联。作为美国最大的工会组织,劳联—产联一向对贸易自由化持反对态度。他们将世贸组织比作跨国公司进行全球扩张的工具,形容世贸是“国际吸血公司”和“帝国主义剥削者”的代理人,认为在世贸组织的协助下,跨国公司更容易将制造业转移到落后国家,利用贫穷国家廉价的劳动力和宽松的用工条件大肆剥削。其实在这冠冕堂皇的理由下,劳联—产联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的小算盘:劳联—产联的成员以国内制造业工人为主,因此传统产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将直接导致其成员人数的减少,从而降低工会与资方讨价还价的地位,进而削弱其在美国政坛的影响力——对于靠吃工会饭为生的劳联—产联的“职业政治家”来说,这无异于慢性自杀。所以说,劳联—产联所反对的不是国际资本主义,而是从美国“出走”的资本主义。如果资本的国际转移不影响到自己的饭碗,贫穷国家的工人再受苦受难,美国的工会也不会如此不安。美国一向以贸易自由化、全球化的倡导和推动者自居,因此劳联一产联今番可谓是逆潮流而动,令美国政府颇感尴尬。但即使这样,连总统克林顿也不敢对其严词斥责,反而呵护有加。这是因为拥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的劳联—产联在历次总统大选中均站在民主党一边,素有民主党“票仓”之称,眼看明年大选日益临近,为保住庞大的票源,只能一味怀柔,而这则更助长了劳联—产联的气焰。
值得指出的是,西雅图会议是首次在美国召开的世贸最高级会议。美国政府之所以选择此地,是因为西雅图所在的华盛顿州正是从自由贸易大量受惠的地区。在这个波音公司和微软公司总部所在地的城市,每三人中就有一人的工作与国际贸易相关。
此次会议的失败,不可避免的为二十一世纪初的谈判投下了阴影。世贸组织成立的初衷本是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可是各国在世贸组织中,仍是以国家利益为最终考虑因素,环保条款、劳工条款虽都立意颇佳,但是最终都仅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工具。如果仔细分析当前世贸所推动的新议题,如电子商务、环保、竞争政策、劳工标准等就会发现,都是以发达国家的利益和标准为出发点,如此行事,世贸组织最终只能沦为“富国俱乐部”,这就难怪谈判破裂,反而被发展中国家视为胜利。一个组织如果有成员因为谈判破裂而无比兴奋,那就说明世贸组织的病情之深了。
长此以往,将使国际社会的贫富差距更加悬殊,更多的贫穷国家将永远无法摆脱贫困。而这些穷国最终也将成为世贸组织的沉重负担,并成为国际社会的动乱之源。因此,当务之急是世贸组织的大国应及时调整惟我独尊的心态,否则,世贸组织的分裂将迟早发生,西雅图会议只是一个端倪。
标签:wto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