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机电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十分有必要对机电工程的施工安全技术进行探讨。本文着重阐述了机电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的安全问题与安全隐患,探讨了机电工程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等。
关键词:机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
1 在机电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机电操作是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难度最大、专业技能要求最高的工程之一。由于国家目前细化了人才培养模式,使专业与专业间的知识结构削弱,造成某一个专业的学习者只注重本专业的学习,而不能综合联系其他专业的知识技术,以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专业为例,电气专业的施工人员缺乏建筑知识,建筑专业的施工人员缺乏电气知识,造成施工时不能将二者巧妙结合,影响施工质量下降,进而为工程安全埋下隐患。
由于机电工程行业的施工环节繁多,施工工艺难度较大,因此各个方面的安全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尽管在组织施工时,施工单位已经发布了安全施工制度条例,但是许多施工者却忽视了这些条例,不能规范工程操作。除此以外,施工器械的保管也是施工单位经常忽视的问题,造成器械由于环境原因发生腐蚀老化,既减少了施工器械的使用年限,又容易引发安全问题。
施工的具体操作是决定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许多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许多施工行为并不能完全按照规范要求执行,一方面,像进行电气施工时,安全接地和漏电保护工作时常出现问题,造成电流管理混乱、缺少防触电的保护设施等。另一方面,不少施工单位为了节省开支,选用没有从业资质证书的人员进行升降机、起重机等重要设备的操作,缺少经验、错误操作等都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如:气温、降水、风力等不可预测的自然条件对施工造成的改变;保护装置设备的损坏引起施工材料达不到预期的施工效果;电能、热能、光能、化学能等的泄漏导致火灾、爆炸等;劳动者未取得相应地从业资质证书,或违反了施工的操作要求,等等。究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相关人员的缺乏工程安全意识。
2 保证机电工程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
2.1电焊的安全性分析
作为电工在接电工作中,必须实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制度,而电焊工在接线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配电柜应装设漏电保护器,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电焊是一种常见的工种,但是对于其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却是远远不够的。
从理论上来讲,安全技术规程对于电焊机的一次侧接电源线的长度做出了明确地规定,这个长度的范围不得大于3米,这是为了保证遇到意外情况时可以及时停电,是一种保护措施。同时,焊接工作现场的面积也不得超出4平方米的大小。施工现场的墙壁不得使用具有易燃特性和易爆特性的材料,施工现场应该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电焊是一种经常在室外进行的活动,如果在室外进行露天作业需要对作业现场进行挡围,最好选用轻便的并且不易燃的材料作为挡围材料,避免造成周围人员的眼睛损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便是在焊接的操作现场5m以内杜绝堆放容易引发燃烧以及爆炸的材料。如果是进行高空焊接作业,则必须要设置一定的保护措施,比如用栏杆或栏板围起的吊篮内,或在脚手架上进行,脚手板宽度不得小于80 cm。电焊工作业时应该注意绝缘性的保护,以及对于人身伤害的避免。可以选择用手持面罩挡住飞溅的金属和电弧中的有害光线,保护眼睛和头部,要戴手套用来保护电焊工的双手不受弧光和飞溅物的损伤,并具有绝缘作用,焊接工作时应穿绝缘鞋以便降低触电时的危险。
焊接电缆的长度也是一个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安全隐患。通常情况下我们要求焊接电缆的长度不得超过一定的标准。因为焊接电缆过程过长使电阻增大,但是却使感应电流减小。
在实际的操作中,一般会把焊接电缆剪去一段以保证输出电流的稳定性,并且要注意保持焊接电缆处于线性状态,不得盘成一盘。交流电焊机的焊接电压一般都较低,但是并不是不会发生安全事故,因为其输出端仍可能产生电击事故。这是因为交流电焊机的工作电压采用的是围弧电压,已经超出了相关规定中指出的安全电压的范围。更值得引起关注的是,弧焊变压器即使在容载情况下,如果一次侧电源突然发生意外短路现象,也可能在其输出端正感应出很高的电压。此时,如操作者不慎触及其输出端,便会有遭受到电击的危险。由于弧焊变压器都具有一定的容载,其释放的瞬时能量足以危及操作者的生命,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2规范施工现场的用电
施工现场的用电也是一个应该引起关注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临时用电,更要做到保证其安全性。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从一个电源引入,不得出现线路的杂乱无章等现象,这些不良的现象可能会使保护措施在关键时刻无法发挥作用。电源线从变压器到总配电箱不得出现三相四线,这是现行的规范中明确禁止的,一般应该选择为三相五线。如果是在特殊情况下,则应该经过特殊处理和慎重的考虑,工作零线分为二路,一路进入总配电箱漏电保护器,另一路重复接地后作为保护零线进入用电系统。另外,还需要注意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三条相线电缆颜色应该具有鲜明的区分,防止施工人员的疏忽大意和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问题。应该遵循一条基本原则是任何情况下负荷线都不得使用黄绿花线,如果发生这种现象很容易引起重大的用电安全事故。
2.3保证各种基本配电部件的使用安全
施工机械设备和照明的电源应该是一致的。临时用电的设置必须要符合安全操作规范,要设置两级漏电保护措施,主要是在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上设置。开关与负载之间必须要装有漏电保护器,在漏电保护器安装好之后才可以安装再进保护器。总配电箱漏电保护器所发挥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因为这一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将会影响到其他所有设备的使用。其漏电动作电流由于各方面的要求一定要大于开关箱保护器的漏电动作电流,否则将会对其他各种设备的正常使用产生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发生意外将会很难找到原因。所以两级保护器规格要符合基本要求,进行合理选择以能实现分级保护功能为基本要求。总之对漏电保护器,位置安装要正确,规格选用要合理,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每隔一个月左右应对漏电保护器进行一次检查,以确认其性能是否正常,是否需要修理或更换。
结语
保证施工安全,是每一个施工者应该放在首位的任务。为了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工程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一定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机电设备的规范操作,严格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并对机电工程安全进行联网管理,确保机电设备的规范操作。
参考文献
[1]蔡政国.建筑机电工程的技术控制探讨[J].门窗,2012(12).
[2]崔庆.有关机电工程施工与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2(22).
[3]朱勇.机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2(05).
论文作者:黄青芝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保护器论文; 操作论文; 机电工程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安全问题论文; 作业论文; 的是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