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人文性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思想品德论文,人文论文,初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指出,该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这一表述揭示了这门课程的主要特征,特别是提出了人文性这一特点,但并没有全面概括出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性质。课程性质的准确判断直接关系到课程的主要功能、价值取向、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与方式的把握。只有全面而准确地理解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特性,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贯彻和落实,这门课程的育人目标才能实现。
一、人文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特性
(一)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属性
对于思想品德课的学科性质,有人将它看作社会常识课,有人将它当作道德教育课,也有人将它作为行为养成课。对它的性质认识不同,教学的目标、方式和效果也就不同。界定思想品德课的学科性质,需要厘清它的学科归属,把握其核心特征。
1.思想品德课的学科归属
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教授曾说:“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人们将科学划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相应地将教育课程划分为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与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人文科学则是研究人类的信仰、情感、道德和美感等,侧重于人的内心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的科学。据此,对照思想品德课的课程结构、教育对象、目标内容,不难把握思想品德课的学科归属。
再者,思想品德课是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来设计的。“我”即学生,这反映了课程教育对象与主体的统一,突出了以“人”作为研究对象的特点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和主要任务定位在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并在教育教学分类目标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首要的目标,将学生的道德情感、思想信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内心精神世界的塑造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可见,思想品德课应该归属于人文学科。
2.思想品德课的核心特征
一个复杂的事物往往具有多重属性,只有从多角度、多侧面去认识它,并在多重属性中把握住其主要方面,才能确定该事物在其所属系统中的定位。思想品德课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这四个特点之间有一定区别,同时这四个特点又是统一的,其统一性就在于人文性。
思想性是我国各类课程特别是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的共同要求。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突出以科学的思想理论为指导,强调树立共同理想,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思想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思想性的要求本身就是人文性的基本内涵,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为人文性指定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果离开人文性,思想性只能是空洞的“政治口号”。
实践性强调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实践的联系,要求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实践)提升生活经验,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把外在的道德知识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再外化为道德行为,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这里,人文教养是实践活动的目标,实践性是学生人性发展、人格完善的途径和手段。如果离开人文性,实践性只能是盲目的活动。
综合性主要指思想品德课内容的综合性和课程目标的综合性。一方面,从内容综合角度看,课程以学生成长为主线,对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多方面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这反映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人文、社会学科交叉渗透的趋势和社会生活本身的综合。在多方面学习内容中,心理和道德本身属于人文范畴;法律教育重点在于形成法制意识和守法观念,而且法律本身具有明显的人文特征,关注着人的需求、权利、利益和尊严,体现着人的价值判断;国情教育的重点在于形成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即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它也具有浓厚的人文特征。另一方面,从目标综合角度看,课程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提高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为目标,其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手段,而情感培养、人格发展是终极目标。可见,多方面学习内容和多维课程目标都是围绕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稳定的做人做事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培养展开的。如果离开人文性,综合性只能是多种知识技能的简单“拼盘”。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课虽然广泛吸取了科学特别是社会科学发展的成果,具有多重特征,但它最根本的追求、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它的人文性。思想品德课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对初中学生进行综合思想品德教育的人文课程。
(二)思想品德课人文性的内涵
所谓思想品德课程的人文性,课程标准解释为:“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和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结合人文学科的特点,可以这样来理解思想品德课的人文性:
1.人本性
即以人为本,真实地将学生看作为学习和发展中的个体,尊重学生作为人的特殊阶段的人格和权利,从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成长需求和学习特点出发,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2.体验性
即重视个体在真实情境和实践活动中的自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体验的差异性,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事件中感悟事理,在各种冲突中学会选择,在知、情、意的统一中提升品格。
3.文化性
即以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为载体,汲取人类精神文明成果,关注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交融,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4.导向性
即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规范为思想行为标准,以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类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自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认识和把握思想品德课人文性的价值
正确认识和把握思想品德课的人文性,对于课程、教材、教学以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主要来谈谈对课程、教学、学生的价值。
(一)有利于课程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以往的初中德育课程,往往被当成政治教育课,或者马克思主义常识、社会科学常识课,教育效果不佳。一个原因在于课程设计过于理想化,偏重社会对人的现实需要,忽视学生个体需要;注重政治性或体系化的知识教育,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灌输说教多、自主感悟少,“成人化”倾向明显。一言以蔽之,就是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突出思想品德课的人文性,将克服课程急功近利的“政治化”和“成人化”倾向,使思想品德课目标真实体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这不仅有利于思想品德课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增强课程的独立性与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初中课程体系的完善,使人文与科学,德育、智育、美育与体育并驾齐驱,体现课程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二)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思想品德课技术主义的倾向,如以程序化、标准化、技术化的方式去分析一切概念、原理和观点,以科学主义的语言去解释社会人文现象等,使本该生动、鲜活的教学变为政治观点的罗列、道德原则的背诵,使本该富有感召力和生命力的课程变得琐碎、沉闷。而人文性的彰显将引导教师遵循人的基本权利和发展的真实愿望,关注人类久远而深刻的历史智慧和文化精华,重视人类自身的历史和现实生活,摒弃机械化的教学模式,开展生命化的教育活动,以学生关心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提高思想品德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代青少年面对巨大的考试和升学压力,整天沉浸于繁多的知识学习和习题训练中,缺少对社会生活的精神感受和人文陶冶。如果说科学给人以力量,人文就给人以方向,只有方向正确了,力量才有意义。正确定位思想品德课的性质,重视其人文性的发挥,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格,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人性,完善学生的人格,才能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和个性化发展提供宽广舞台,为学生具体知识和技能的精神升华提供正确导向,为学生道德境界的提升和科学价值观形成提供有效指导,为学生实际生活能力提高和终身发展提供恒久动力,这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才能实现。
三、正确把握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性
思想品德课内在的人文价值不是自发展现的,它需要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去贯彻和发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至少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理解教学目标的人文意义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能动性活动,教学目标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目标明确了,活动才会有效。为此,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中要充分体现人文性,反映思想品德课的本质要求。第一,全面把握“三维”教学目标,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要从课程标准各部分的总体要求入手来综合把握具体目标,要认识内容标准中各具体教学要求,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融为一体,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核心目标,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第二,遵循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自主成长需要的统一,以当今时代背景下学生发展的各种需求为中心,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追求其个性化发展。第三,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在现实的价值冲突中引导其学会观察与思考、判断和选择,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第四,让学生体验或领悟自身生命活动的意义,学会提升生命质量,拓展生命价值。
(二)全面挖掘教材内容的人文因素
思想品德课教材在体现人文性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来说,从内容上看,教材围绕学生的精神生活、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来设计,重视生命教育、心理教育、生态教育、爱的教育、权利与义务教育等,使思想品德课回归生命与生活的本色,反映了浓烈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人文关爱。从形式上看,一是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心理知识、道德原则、法律条文和国情知识进行了合理简化,并遵循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规律,突出了案例和素材运用,使课文具有可读性和吸引力,关照了初中阶段学生的兴趣和特点,体现了课程的人本性;二是课本以学生生活为主线来设计,课文以主题探究、生活案例剖析来导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理解,主动体味感悟,积极思考探索,体现了课程的体验性;三是教材以丰富的图文资料、逸事典故、名言警句等多种文化素材为载体,生动活泼,文质兼美,反映了课程的文化性;四是教材通过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行为模拟、实践活动等方式,在知行统一中引导学生体会积极情感,理解道德法律规范,掌握价值判断与评价的科学标准,以先进文化引导学生成长,反映了课程的导向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能力,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各类人文素材,灵活地处理和运用课本,体现其人文精神,使教材的人文光芒得以充分绽放。同时,要树立新的教材观,在教材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充分挖掘其他方面的人文资源,如当代的人文成果和富有地方特色的人文资料,丰富教学的人文思想。
(三)充分体现教学过程应有的人本理念
教学过程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统一。教学方式是一切教学理念展现的舞台,它主导着学习方式,是课程实施的关键,也是课程人文精神体现的关键。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1.建立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课堂环境。
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基于民主、平等、和谐关系对话的过程。教师只有主动地构建这种平等、互信的关系,给予学生足够的人文关怀,形成课堂交流与沟通的和谐氛围,学生才能热情参与、大胆抒发、真情展现,师生、生生互动才能正常开展。
2.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体现教师的人文情怀。
与一般学科相比,思想品德课是一种价值之知、人事之知,充满了个性之美。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平等人格和学习权利,尊重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学习特点,尊重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实际水平,让学生做他能够做的事;要学会宽容,允许学生失误与反复、思考与调整,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前进,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3.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人文资源,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情境之上。合作探究的重点不是课本上现成的结论和观点,而是这些结论和观点形成的过程,它们对人自身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它们指导生活。因此,教师必须以富有人文价值的生活事件或历史文化素材设置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通过主动思考、民主讨论、合作探究,去收获生活的感悟,去感受道德的力量,去品尝成功的喜悦。
4.建设开放的课堂,让学生的思想火花在碰撞中燃烧。
思想品德课强调为学生自我发展提供帮助与指导,强调学生自主探索与获取,而不是灌输与说教,因此必须使教学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都富有开放性,在开放中把握学生的思想脉络,引导学生在思维交互中形成新知。开放性教学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智慧,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充分调动和利用课堂生成,及时捕捉学生的思想火花,引燃学生心灵深处的人文火种。
5.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学会生活。任何超越认知阶段和思想实际的做法都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事与愿违。
贴近学生就是要贴近学生真实的、可触摸的生活,充分挖掘出生活中的至善至美,使教学充溢着人情美、人性美和生活美;贴近生活需要正视而不是回避或歪曲社会现实,要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在公共生活环境中一分为二地认识现实,更多地从正面去理解现实,理性地去对待现实。
6.关注各个教学环节的人文价值,促进学生思想升华。
教师要以促进学生构建完整的人格,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强烈的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为目标,对各个教学环节(哪怕是课堂教学小结这样的小环节)进行人文处理,体现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发展人的人本思想,而不应该只是对知识的简单传授。
(四)高度关注考试评价的人文关怀
在传统应试教育下,调整改进、激励发展手段的分数出现异化。但在现实条件下,简单地取消思想品德课考试也是不可取的。当前,要保障思想品德课人文性质的落实,需要改革其考试评价制度,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首先,要转变质量观,改变以分数作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以情意目标达成程度为重点,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所得,关注每位学生的提高与进步,反映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其次,要改革学习评价方式,采用方式多样、主体多元、内容人文、注重过程的学习评价方式,使评价反映课程的人文性质。更为关键的是,要进一步推进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考试制度改革,凸显考试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为学校教学和评价提供正确导向。一要从内容上调整考试要求,反映课程的基础性,减少单纯的知识考查,加强与学生真实生活的联系,根据具体情景来考核学生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体现试题的人文价值;二要从试题形式上进行创新,突出能力要求的层次性、试题难度的普适性、答题的可选择性,提高试题和答案的开放性,让学生自主发挥,体现能力,表达情感,体现课程要求的差异性和评价对学生的人文关爱;三要改革招生办法,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的考核,反映学生的人文素养。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思想品德课正应该是这样的一棵人文之树、一朵人文之云、一个人文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