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市政公用工程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也需要不断发展才能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所以只有促进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现场管理有效性才能保障工程的质量,但是就现阶段的形式来看,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的现场管理还是比较混乱,所以有必要分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有效的策略促进管理的有效性。本研究就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现场管理展开了细致的阐述,首先分析了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促进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性,结合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促进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现场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1.前言
对工程项目来讲,促进施工阶段的现场质量管理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市政项目而言也不例外,只有促进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有效性才能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有促进施工阶段的现场质量管理才能促进工程投资与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2.促进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管理的重要性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促进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促进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有利于促进城市建设质量的提升,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需要,所以市政公用工程想要获得良好的效益就必须促进工程建设阶段的现场管理,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次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能够不断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由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不到位导致质量问题或者材料浪费,给建设企业带来的直接损失就是经济损失,所以在施工阶段把好质量关,能够促进施工企业利益的提高,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施工返修带来的经济浪费,促进施工现场施工材料的合理配置,不断促进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3.市政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3.1施工质量管理的问题
近几十年,我国的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水平一直在不断提升,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和欧美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部分施工单位不重视组织设计对施工的指导作用,很多都将之前的设计照搬照抄,实用性差,组织设计也不全面,比如不同的情况下需要怎么进行施工,需要多少人等都不详细和具体。(2)部分施工单位缺乏足够的技术人员,再加上施工现场安全措施不达标,容易造成安全和质量事故。(3)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时间获得最大利润,对部分标段进行分包,甚至采取违法借资质投标。(4)质量监督不到位。监管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监理在实践过程中容易滋生利益贿赂,监督变得表面形式化,没有深入监管到位。
3.2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原因
尽管质量第一是施工单位的口头禅,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利润,仅仅将其作为一种对外宣传的口号。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1)由于项目管理者的收入主要取决于产生的效益,因此,项目管理者在施工的过程中都会优先考虑短期的经济效益,部分项目能少则少,偷工减料,减少相应的投入,最终导致质量安全事故隐患的产生。(2)施工领导不重视,施工单位常常对项目提出“以进度和效益为重”,但是在实际的贯彻中却变样了,单位领导者是否重视,是否高度重视直接影响着施工的质量。(3)技术操作人员的不重视,部分现场的操作人员则采取的是“能快则快”的施工操作,甚至不去考虑什么操作规程,也不会去理什么质量标准。同时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不到位,主要表现为质量检验不到位,尚不能将质量控制落实到实处,再加上质量评定未能规范化和科学化,部分单位借辨认的资质导致质量管理的能力弱,由于政府监管部门对某些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偏小也是导致施工项目质量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为满足建筑行业发展对市政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提出的新要求,工程施工单位要加强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管控。通过对上述施工问题的阐述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如下。
4.1强化工程人员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施工人员是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动力来源,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工作需要相关人员来执行。因此对项目施工人员的管理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为确保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施工单位要着重加强工程管理部门的组织工作,根据工程项目的实施要求和具体情况,组织高水平、高效率的管理团队,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范围与权利范畴对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进行跟踪管理。为保证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在拥有一支优秀管理团队的基础上,还需具备一支高技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在教育培训施工人员的过程中,施工单位不仅要加强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培养和施工理论知识的储备,还要加大施工人员对质量、安全意识的培养力度,着重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此外,应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将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如出现质量问题,确保责任具体到个人。
4.2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也逐步应用到工程施工中,为充分发挥其优势和价值,提高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施工管理人员要树立创新质量管理理念,围绕先进的技术、设备、材料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交流学习,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引入新型施工设备和材料,实现项目工程的质量、效率最大化。
4.3优化施工材料、设备的管理
合格优质的施工材料是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为保证工程项目的优质性和高效性,减少项目成本支出,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做好施工材料购买、使用、回收、再利用的管理控制工作,健全设备、材料的采购监督机制,提高采购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思想觉悟,在购买前和使用时,要对材料、设备进行质量检测验收,确保设备正常、材料合格。
4.4创新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在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将总目标分成若干的分支目标,之后根据分支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加强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实现工程整体质量管控工作的高效性。
4.5严格贯彻和落实工程项目施工方案
为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在施工前需对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制定具体施工方案,保证施工过程的文明化、安全化、透明化。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监督施工人员严格贯彻并落实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如果发现施工情况与方案不符合,就要向管理部门及时反映情况,从而使各部门协调解决施工问题,控制并管理项目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保证市政工程项目整体质量和效益提供必要保障。
5.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关系到城市化建设,所以需要就工程的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进行严格的把控,将每一个小的细节做到位,保障施工质量,不断促进市政项目建设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王爱忠.谈市政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额质量管理策略[J].山西建筑,2016
[2] 李海波.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述[J].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2015
[3] 范晓明.市政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创新[J].教展,2008
[4] 陆志强.浅谈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
[5] 张贻峰.关于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J].中华民居,2014
[6] 梁颖智.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一些研究[J].低碳世界,2014
论文作者:陈顺1,周星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阶段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质量论文; 项目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市政论文; 市政公用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