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与西部开发——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阶段论文,西部开发论文,现代化进程论文,区域协调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2年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清醒地看到,在现代化进程中还存在不少的矛盾和困难,其中有些是长期制约现代化进程的因素。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就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江泽民总书记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中,系统论述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正确处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差距扩大问题。本文拟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就新阶段西部开发问题谈点看法。
一、我国宏观区域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我国过去40多年的宏观区域政策,可划分为两大阶段。
(一)从“一五”计划时期到“五五”计划中期。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重点放在包括中部和西部在内的内地,由于实施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这一时期国家的宏观区域政策可以主要通过地区基建投资占全国比重来体现。我国各时期对东部地区的基建投资比重为:“一五”31.6%,“二五”35.3%,“三五”23.5%,“四五”31.6%,“五五”37.2%,“六五”猛升到43.6%。这说明,“六五”时期以前,我国宏观区域政策是以向内地实行投资倾斜为特征的。
(二)从“六五”开始到“八五”时期。我国宏观区域政策的重点明显地放在东部沿海地区。这种区域重点发展政策表现为投资和政策的双重倾斜。
1.投资倾斜。首先从固定资产投资分配来看,1982年到198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配在东部的比重一直为45%左右,1987年高达53.7%,而西部则在17—18%之间徘徊。其次,从历年基建投资在各地区分布看,东部占全国的比重由1978年的35%提高到1985年的45.97%,西部则由23.64%逐年下降到20.92%。再次,从更新改造投资来看,1980年至1988年的统计资料表明,东部的更新改造投资一直保持在占全国总额的48%~54%之间,而西部仅占全国总额的18~22%,这说明,在更新改造方面,国家为自我积累能力强的东部提供了更多的无偿资金,而自我积累能力弱的西部却要为更新改造承受更多的负担。
2.政策倾斜。在改革开放中,国家把沿海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给予特殊优惠政策,形成区域之间政策上的不平等。例如,国家对沿海开放城市实行的优惠政策有:放宽利用外资建设项目的审批权限,增加外汇使用额度和外汇贷款、留成的比例,国家基建财政拨款中利用外国资金统借统还部分主要用于东部,等等。
纵观我国40多年的宏观区域政策,都是以区域重点倾斜为特征的,只不过是前30年向内陆倾斜,后10多年向沿海地区倾斜而已。
对于前一阶段的政策效应,人们的评价主要有:加快了内地发展,在内地建立起现代工业基础;初步改变了不合理的地区布局,有利于国防巩固、民族团结,并为今后发展创造了条件;忽视了沿海基地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其经济效益的提高,延缓了全国的发展速度。
后10年向沿海地区实行投资和政策双重重点倾斜取得了明显成效:加快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也加快了全国经济发展;适应世界经济国际化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打破了我国长期自我封闭的状态,在东部率先建立起对外开放的格局;东部地区在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方面对中西部发挥了示范效应。从这些方面看,我们认为向东部倾斜的政策是成功的,在新阶段应继续发挥东部地区的优势。
但是,应当指出,这种单纯向东部地区实行重点倾斜的政策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第一,这种政策只强调了东部地区的优势,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优势估计不足,忽视了中西部已形成的生产力,尤其是对三线企业重视不够,延缓了中西部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单纯向沿海地区重点倾斜的政策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的要求相矛盾。我国区域分工的基本格局是沿海加工工业发达,西部能源原材料具有优势,东西部之间有很强的经济互补性。投资和政策向东部双重倾斜而对西部照应不足,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中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的矛盾。第三,宏观区域政策单纯向东部倾斜,迅速扩大了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对国民经济长期发展不利,也会妨碍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第四,单纯向东部沿海地区双重倾斜,加剧了东西部之间的利益冲突,由此导致产业结构的趋同,流通领域的混乱和地区封锁,阻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选择的新视角
(一)现阶段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首先,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建国以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的倾向是区域经济配置的大跳跃,前30年基本上实施的是平衡化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偏重内地经济建设,区域经济结构变动较大,但影响了沿海地区的发展,宏观经济效益差。1978年以后,国家采取了倾斜式重点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加快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了全国的发展,但也带来了地区差距的迅速扩大,区际摩擦增多,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的提高。历史的经验教训,使我们重新考虑地区的协调发展。
(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选择的原则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选择应该既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加速发展,又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也有利于区域优势的发挥,因此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选择应遵循两个原则:
1.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和阶段性要求
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不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前30年,我国区域经济建设曾背离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讲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具体条件,超越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性的要求,超前在经济落后的地区布置了一大批高技术的大工业,把工业布点的大分散、星罗棋布,误认为是工业的平衡布局和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其结果不仅未带来落后经济的大发展,反而还加重了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仍在扩大。历史的教训证明了区域经济的调整配置,必须遵循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性的要求及规律。今天西部的开发不能重蹈覆辙。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历史上我们由于过分追求公平、均衡目标,付出了沉重的效率代价;近期如果继续从追求缩小地区差距的目标出发,把建设重点放在内地落后地区,这样地区间的差距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但无疑将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和结构调整效率。同样,如果只追求高效益的目标,不顾历史遗留下来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和近年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事实,过多考虑东部条件较好的地区的发展,必然造成更大的不均衡,从而有碍于整体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因此,当前应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
(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地域倾斜与产业倾斜相结合。
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不能完全排斥向东部重点倾斜的政策,以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高效益。从战略上看,沿海地区先富起来,并继续发挥优势,这是一个大局,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发展到一定时候沿海多做些贡献支持内地发展,这也是大局,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这种区域宏观布局不平衡模式展开的同时,还有必要重点选择一些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内地区位点进行优先开发和建设,率先进行重点区域产业结构的布局和调整,以保证区域的发展有一均衡的基础,这也是克服梯度开发战略片面性的需要。因此,现阶段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应是在继续坚持向东部倾斜的基础上增加以产业倾斜为主的分层次的重点倾斜,即地域倾斜与产业倾斜的有机结合。地域倾斜是产业倾斜的基础,产业倾斜则是地域倾斜的先导。
这种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在国家的投资、政策投入、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都不再按照东中西三大地带梯度机械递减的办法来实行重点倾斜,而应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国家规定的产业政策为依据,以优势区位和发展条件为导向来布置区域经济发展,什么产业布局在什么地区最有利就以什么地区为重点。从而避免过去那种离开地域倾斜的“以粮为纲”、“以钢为纲”的全国一统的产业倾斜政策,也可以避免不问条件是否具备,就将各种产业都集中于某一地域的不良状况。
由于我国生产力要素和现有生产力分布的多层次性,上述战略必然会使我国形成区域发展的分层次重点倾斜的局面。在这种分层次重点倾斜中,由于东部地区在经济技术和对外开放方面具有整体上更大的优势,因此在发展加工业、高技术产业、外向型经济方面还是全国的重点。但是,对于西部一些资源密集、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条件优越的地区,一些具有大中型企业、三线工业优势的经济技术条件好的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也应当根据国家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和增加高水平的投资类机电产业、进口替代产业和出口创汇产业的需要,扶持相关产业发展,实行重点倾斜。这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表现在区域关系上就是以东部为主的中西部多层次的区域重点发展。这样的宏观区域政策,既克服了过去40多年区域政策时而偏西时而偏东的弊端,又肯定了10多年改革开放的积极成果,有利于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提高全社会的宏观经济效益,促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三、西部开发——现代化进程的新走向
关于地区差距问题,邓小平同志1992年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谈话时指出:“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小康目标虽还没有全都实现,但东西差距的问题已不容忽视。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西部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部开发的地位及必要性
首先,现阶段促进西部开发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有条件的地区先富起来,通过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使先富起来的地区带动其他地区更好地发展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的贫困县大部分分布在西北、西南地区,因此从促进共同富裕的意义上讲,加强西部的自我发展能力尤为必要。
其次,加速西部开发是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保持政治、社会稳定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而经济发展又是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目前东西差距的拉大,使国家整体发展效率降低,带来区际经济关系的剧烈冲突。西部是地大物博之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在我国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防巩固诸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要积极采取措施,促进西部开发,以巩固边疆和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再次,西部开发是调整经济产业结构的需要。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中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比例严重失调,能源原材料生产严重滞后,这越来越成为实现全国战略目标的制约因素,使已有的工业生产能力大量放空。因此,今后必须进一步大幅度调整产业结构,向基础工业倾斜,由于能源、原材料工业特别是矿业和大中型水电站建设周期长,如果从现在开始在这些方面没有较大的动作,以后即使有足够的投入,也难在新的基础上实现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的协调,又由于能源原材料的工业空间布局的指向性,国家产业政策倾斜的重点落实到地区就必须加快“两源兼富”的西部地区的开发。西部地区在解决我国产业结构失衡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必须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加速西部开发是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需要。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方针,我国在沿海率先实行了开放政策,并且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沿海开放战略的实施,主要是面对发达、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因此导致我国的外贸结构形成明显的市场偏置的特点,它约束了我国国际市场的开拓,并导致了一系列不利的影响。目前,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都已有了重大改善,西部面临对外开放的良好机遇:在我国周边地区正在形成若干区域市场,并可能发展为地区性的经济合作组织,这包括东北亚经济圈、中亚经济圈、伊斯兰经济圈、南亚经济圈、中南半岛经济圈等。面对上述趋势,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必须调整,使之以80年代的沿海开放战略向边疆开放战略推进一步,使我国的对外开放从单边(主要是沿海)单向(主要面向发达、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开放演进为多边(东边沿海与北边、西边、南边内陆边疆)多向(面向发达、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中东石油输出国)开放的新格局,使我国能够在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中有效地把握机会,扩大选择空间,提高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更有效地参与地区性经济分工与合作,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新阶段的西部开发与过去均衡发展战略之比较
强调西部开发在当前的重要意义,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国战略重点又一次西移呢?并不是这样。如今的西部开发战略与建国头30年的均衡发展战略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两个战略实施的国际环境不同。建国头30年,我国所处的国际形势是严峻的,先后受到美苏等大国的严重威胁,在国际上遭孤立封锁,这不能不影响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出于国防备战的需要,战略重点长期侧重于内地,忽视了内地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项目设置主要集中于军工、机械、钢铁等部门,在相当程度上脱离当地的社会需求和原有工业基础,形成先进技术与落后工业基础的二元组合。另外,经济运行受纵向束缚过度,集中的垂直管理使生产要素主要与区外进行交流,产业发展游离于地区国民经济之外。当今的国际形势是,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国际和平环境可望继续保持,我国仍有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在国际上的回旋余地增大。这样,新阶段的西部开放战略有一个宽松的国际环境,可以综合考虑西部地区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以及区域发展效益与均衡等因素,走出一条符合西部区情的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西部优势。另外,由于摆脱了过去的封闭状态,可以重构西部边疆开放格局,对外开放成为可能。
其次,在两个战略中,东部的地位不同。建国头30年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只是单纯为平衡而平衡,影响了沿海地区的发展。“一五”期间156项苏联援建项目,西部省区占1/5;“三五”时期,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做出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大后方的决定,由于对三线建设要求过急,规模过大,占用了过多的建设资金,以致对沿海地区投资不足,不利于发挥沿海地区的优势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提高投资效益。现阶段的开发是在改革开放战略实行17年后,全国尤其是沿海地区的经济得到巨大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东部地区将仍是地域倾斜的重点,这样才能保证国家和沿海地区有能力支持西部的更大开发。但是,西部开发也不只是消极等待外部的带动,而是日益表现出发展的自觉性,在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前提下,从国家按照区域优势实施的产业倾斜政策中获得好处,逐步缩小东西差距扩大的趋势,达到“兴地”、“富民”的两大目标。总之,历史发展到今天,西部地区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机遇,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有着重要地位,因此必须将西部开发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轨道中。
(三)西部开发战略设想
1.走有特色的重化工化的工业化道路
地区工业化道路的选择,要以地区的经济区情以及国家的经济大势为依据,在多因素综合限定的边界内进行抉择,而不能只依据个别因素来确定,也不能简单地以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演进的历史轨迹为准绳。基于此,从总体上看,今后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既不能继续走单一的重点发展能源原材料初级产品的老路,也不宜向轻型化逆转,或者超越西部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追求高加工化,而应沿着资源型及资源加工转换型为主的重化工化道路推进。
2.建构西部边疆开放格局
西部边疆开放格局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但关于它的战略构想却已日益成熟:通过对外、对内的双向开放,从根本上改善内外部贸易条件及经济发展环境,促进边疆地区与国内的经济技术合作,从而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置于国际经济和国内经济的双向循环系统之中;通过国际市场需求增量的拉动作用,增强经济要素向边疆地区的输入强度,促进边疆地区的新产业开发和结构升位,形成西部地区经济成长的新格局,促进经济振兴和民族繁荣;完善国家对外开放的体系,在西部要以边境贸易为突破口,首先发展边疆地区的小额贸易、法人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形成不同层次有机组合的贸易体系和多渠道发展边境贸易的新格局,以最终实现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总体开放战略。用一句话概括西部开放战略就是:外开内联,双向推进,振兴边疆,促进全国。建立起这种与沿海开放对象不同,条件各异,结构有别,功能互补的边疆开放格局,将非常有利于我国开拓更广泛的国际市场,赢得在国际分工合作竞争中的主动权。
需要指出的是,现阶段的西部开发并不仅仅追求经济的发展和效益,它还追求另一个目标即西部地区的社会发展,这包括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城市化的合理推进,教育、体育、卫生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等等。也就是说,现阶段的西部开发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必须抛弃那种只有增长而没有发展的旧模式。
综上所述,经过建国后40多年的努力,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今天,已处于一个崭新的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我们只有根据变化着的国际国内形势,及时调整我们的现代化战略,加强区域的协调发展与西部的开发,才能在未来处于不败之地。
标签: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