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母乳是天然的和最理想的哺育后代的食品。其一方面通过婴儿吸吮乳汁刺激母亲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抑制排卵,推迟月经复潮。另一方面,母乳中所含营养的比例最适合新生儿消化能力和生长发育的需要[1]。近年来WHO及政府都积极宣传和推进母乳喂养。然而,母乳喂养的现状仍不理想。2008年第四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报告显示,0-6月龄儿童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7.6%,其中城市地区为15.8%,农村地区为30.3%[2],这与2001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中要求的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有很大差距。近几年来,国内外的众多医务工作者都逐渐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采取了相关措施共同促进母乳喂养的发展。本文将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促进产妇母乳喂养的措施、国内外促进母乳喂养的新进展等综述如下,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Abstract: Breast milk is natural and ideal for the production of offspring. One aspect through the infant sucking milk stimulation mother uterine contraction, reduces the postpartum hemorrhage, suppresses the ovulation, delays the menstruation to regain the tide.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oportion of nutrients contained in breast milk is most suitable for the newborn's digestive capacity an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needs [1]. In recent years, WHO and the government have actively promoted and promoted breastfeeding. Howev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reastfeeding is not ideal. The fourth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survey report in 2008 showed that the rate of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for children aged 0-6 months was only 27.6%, among which 15.8% was in urban areas and 30.3% was in rural areas [2], which was far from the 50% rate of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for infants aged 0-6 months as required in the outlin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ildren issued by the state council in 2001 (2011-2020). In recent years, many medical worke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gradually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breastfeeding, conducted relevant research, and adopted relevant measures to join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breastfeed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reastfeeding, measures to promote maternal breastfeeding, and the new progress in promoting breastfeeding at home and abroad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nursing work.
关键词 :母乳喂养;阴道分娩;剖宫产;乳头异常
1.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
1.1生理因素
1.1.1分娩方式
魏士玖[3]等研究得出阴道分娩产妇母乳喂养率高于剖宫产产妇,且有统计学差异。林妙丽[4]等研究指出在母乳喂养困难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中均得出剖宫产产妇有母乳喂养困难的构成比远高于无母乳喂养困难构成比。邓丽[5]等研究得出阴道分娩产妇在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例数,产后42d纯母乳喂养例数和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例数均多于剖宫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看出分娩方式对于母乳喂养的影响是很大的,经阴道分娩的产妇普遍认为生产是一个正常、自然、符合自然规律的生理改变,而剖宫产的产妇背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有很多顾虑;剖宫产产妇产后没有进行合理的饮食,并且阴道分娩产妇产后血清催乳素含量高,泌乳量自然就远远高于剖宫产产妇[5]。这些因素使经阴道分娩的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和持久性更高。
1.1.2开奶时间
魏士玖[3]等研究指出产后30min内、30min-12h内以及12h后开奶的产妇母乳喂养率分别为89.2%(185/208)、75.8%(67/91)、41.O%(25/61)。由此可以得出开奶时间早者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开奶时间晚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林妙丽[4]等研究也指出开奶时间超过12h易造成母乳喂养困难。
1.1.3乳头异常
林妙丽[4]等研究中指出乳头凹陷的产妇易遭受母乳喂养困难。魏士玖[3]等研究中,乳头扁平、凹陷或粗大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为58.1%(50/86),远低于乳头正常产妇的81.8%(224/27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由此可知产妇自身乳头的状况会对母乳喂养成功与否有很大影响,乳头异常产妇母乳喂养会更加困难。
1.1.4产妇睡眠情况
林妙丽[4]等研究中指出乳母睡眠时间小于7h也是造成母乳喂养困难的因素之一。产妇往往认为半夜起床喂奶很麻烦,耽误睡眠,影响睡眠质量,从而选择放弃夜间喂奶。
1.2 心理因素
姚微[6]等研究指出产后抑郁会导致产妇的自我效能降低,从而影响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这个问题在初产妇中尤为突出。郭莉莉[7]等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选取于2008
年9月至2009年1on在其医院分娩的240名均足月无妊娠合并症的产妇进行随访,研究指出接受过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宣教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较高。产妇不但更多了解其优点,而且能够掌握一些哺育技巧,这对产后母乳喂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1.3社会因素
1.3.1家庭收入与医疗费用
郭莉莉[7]等研究指出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水平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较低。医疗费用会成为家庭的负担,从而影响产妇的精神状况,降低其母乳喂养率。
1.3.2产假时间
郭莉莉[7]等研究还指出产假时间不足6个月,产妇要出去工作,又担心母乳喂养影响工作,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产妇的母乳喂养率。
2.促进产妇母乳喂养的措施
2.1 乳房护理
初次哺乳前应清洗乳头,产后2~3 d 乳房若出现胀满、坚实,可触及淤积的奶块,哺乳时可局部热敷或进行按摩;对于乳头凹陷或平坦者,护理人员应耐心帮助矫正,哺乳时先吸吮平坦或凹陷的一侧乳头。避免在婴儿吸吮过程中强行将乳头拉出导致乳头破损。哺乳时应两侧乳房交替进行,以免引起两侧乳房不对称,还可在每晚临睡前或起床前对乳房进行按摩;同时选择柔软棉质、方便哺乳的文胸,勤换内衣,保持乳房的清洁卫生[8]。
2.2 饮食护理
做好孕产期保健工作,在孕产妇孕期做好饮食营养指导,使其能耐受分娩过程中失血、短暂禁食对哺乳的影响[9]。产妇产后第1 餐饮食应首选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食。产后产妇不宜过多食用鸡蛋,以防胆固醇增高,诱发胆囊炎。避免食用产气多的食物,以免肠道内产生大量气体而导致腹胀[8]。剖宫产术后指导产妇术后6 h进食流质,嘱产妇均衡膳食,少食多餐,肛门排气后开始进食半流质,以清淡、高蛋白、多汤水为宜[1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睡眠质量护理
为产妇提供安静、舒适、整洁的病室环境,室温宜18~20℃,相对湿度60%左右,保证6-10 h/d以上的睡眠时间,控制探视,要求产妇合理安排休息、哺乳的时间,养成母婴同步休息的习惯,有助于产妇消除疲劳和乳汁分泌[10]。
2.4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耐心讲解早期母乳喂养会碰到的问题,消除其紧张心理;同时向产妇讲述母乳喂养的优点,使产妇保持愉快的心情进行[8]。哺乳应从孕期保健就开始普及母婴知识,告诉产妇要相信科学,采用一定方法喂哺,一定会有充足母乳喂养新生儿,使其树立足够的信心[9]。
2.5 加强产妇及其家属健康教育
①早接触、早开奶、早吸吮:新生儿出生后与母亲早期接触可以增进母子间的感情,并且新生儿在出生后1 h内吸吮力最强。[11]。早吸吮可促进催产素分泌,使子宫肌肉收缩,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新生儿期产妇感到奶胀或婴儿饥饿哭吵即可喂乳,一般每日喂哺10~12 次;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两次哺乳间隔时间可逐渐延长,喂哺时两侧乳房轮流,先从一侧开始,待乳房排空后,再喂另一侧,每次哺乳应尽量让婴儿吮吸满足,时间为15~20 min 为宜[8]。②母乳喂奶体位与婴儿含接姿势:护士应协助产妇垫枕侧卧位并进行母乳喂养体位的示范指导,指导婴儿成功含接并进行有效吸吮[10]。
2.6 帮助产妇缓解疼痛感
遵医嘱给予镇痛,并且帮助产妇分散注意力,缓解其不适感,并帮助产妇认识疼痛的原因,并告知其这些疼痛是正常的,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在此阶段,产妇应多与婴儿接触,进而更好地让产妇适应母亲的角色[11]。
2.7 鼓励产妇床上活动
在产后4 h内协助剖宫产产妇翻身,并鼓励其使用舒适体位,鼓励其在床上进行自由活动和被动活动。产后6 h可取半坐卧位;产后24 h护士协助产妇进行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自然阴道分娩的产妇,在产后4 h排尿,12 h鼓励其下床活动[11]。
3.国外促进母乳喂养的方法以及国内外促进母乳喂养的新进展
3.1国外促进母乳喂养的方法
Roslyn C Tarrant[12]等研究表明其通过在产前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鼓励其进行母乳喂养;并提供来自家庭成员和朋友的社会和情感的支持,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坚定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信念。国外很多产妇都有着自己不同的信仰,在她们的信仰里面,母乳喂养是作为一种文化规范,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文化规范,在国外,信仰对于一个人的行为是有很大影响的,产妇的母乳喂养也深受其影响。
3.2国内促进母乳喂养的新进展
3.2.1 中医疗法
①艾条灸:设置屏风遮挡,适当抬高床头20°~ 30°,让产妇仰卧,将两侧乳房充分暴露,并注意保暖。先对产妇的乳房进行湿热敷、按摩,在局部微热后,点燃艾条,选好鹰窗穴、天溪穴、檀中穴、乳根穴,进行艾条灸,每一个穴位保持10 min 的艾条灸,并用食指和中指,放在艾灸部位的两侧,感知产妇的艾灸部位的温度,避免发生烫伤[13]。
②穴位按摩合中药:医者沿颈椎向下到脊柱两侧,往返按揉5遍,点揉膻中、少泽、乳根l一3分钟;脾俞、足三里、三阴交各点揉1分钟;环摩乳房8—10分钟。用双手指腹从乳根部顺着乳腺管向乳头方向有节奏的按摩和挤压5~lO分钟。再用梳篦法。党参15 g、黄芪30 g、当归15 g、麦冬15 g、通草10 g、桔梗10 g、路路通10 g、王不留行10 g,甘草15 g。每日1剂,水煎,早晚温服,视情况5~7天为1个疗程[14]。
3.2.2新型母乳喂养护枕
产妇需要给婴儿喂奶时,先取舒适的体位,全身放松,双膝与地面垂直,然后将护枕本体围在腰间,两端的固定带绑在腰后(根据产妇体型调节松紧度),接着再抱起婴儿,让婴儿舒适地侧躺在护枕本体上,产妇双臂自然下垂放置在护枕本体上,轻轻扶住婴儿即可开始喂奶[15]。改进哺乳体位,采取母婴侧卧位、婴儿腋下位环抱式-母亲坐位、婴儿侧卧于桌面或软枕等特殊哺乳体位能避免压迫腹部伤口、减轻伤口疼痛,提高母乳喂养率。舒适的体位能让母亲的心情更放松,进一步促进乳汁的分泌,使产妇喂奶产生满足感,增强母乳喂养的信心[16]。
3.2.3 品管圈活动
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拟定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的品管圈活动,撰写计划书进行现状分析并设定目标,进行对策拟定和实施:①提高科室年轻护士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的水平;②将母乳喂养工作纳入绩效考核;③提高护士宣教的力度和效果; ④实施产科全程护理模式促进母乳喂养;⑤积极帮助产妇纠正乳头异常;⑥把握首次母乳喂养的时机早吸吮、勤吸吮;⑦妥善固定管道;⑧减轻产妇的顾虑,让其放心喂哺;⑨疼痛临床干预。
3.3国外促进母乳喂养的新进展
Nigel Sherriff[17]等研究指出目前会通过政府政策的改进,例如增加陪产假,让产妇有及其丈夫在产后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母乳喂养;建立妇幼卫生服务分娩模式和实践服务分娩模式等;以及加强社会和文化规范、对父母行为和信念的改变,影响其关于母乳喂养的观念,积极发挥卫生专业人员的作用,以达到促进母乳喂养的目的。
4.小结
管国内外都进行了一些促进产妇母乳喂养的研究,其影响因素也大致明确,但我国的母乳喂养率仍然比较低,我们仍然需要致力于提高我国的母乳喂养率,并与国际接轨,吸收经验,探索出更好的母乳喂养方案。
参考文献
[1] 陈会敏,杨三梅. 母乳喂养的经验体会[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S1): 197-198.
[2] 杨东玲. 利用手机短信和因特网促进母乳喂养的社区干预研究[D]. 复旦大学,2012.
[3] 魏士玖. 产科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29): 153-154.
[4] 林妙丽. 母乳喂养困难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校医, 2013(12): 889-890.
[5] 邓丽. 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产妇母乳喂养情况比较[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3(1).
[6] 姚微,谈小雪. 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影响因素及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护理管理, 2014(1): 89-90, 91.
[7] 郭莉莉. 影响母乳喂养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D]. 山西医科大学,2010.
[8] 张倩.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护理方法[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12): 148-149.
[9] 朱凤彩. 护理干预促进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的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3).
[10] 曾宇玉,郭婉珊,王桂英. 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J]. 中外医疗, 2013, 32(30).
[11] 胡春眉.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产后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18).
[12] Tarrant R C,Younger K M,Sheridan-Pereira M,et al. The prevalence and determinants of breast-feeding initiation and duration in a sample of women in Ireland[J]. Public Health Nutr, 2010, 13(6): 760-770.
[13] 杨容华. 艾条灸在产科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3): 243-244.
[14] 张林. 穴位按摩合中药治疗产后缺乳40例[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5, 22(1): 99-100.
[15] 于艳彬,魏文峰,陈桂芬,等. 新型母乳喂养护枕的设计和应用[J]. 护理学报, 2014, 21(24): 70.
[16] 于艳彬,魏文峰,卢敏,等. 新型母乳喂养护枕在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 2015(7): 624-625.
[17] Sherriff N,Hall V,Panton C. Engaging and supporting fathers to promote breast feeding: a concept analysis[J]. Midwifery, 2014, 30(6): 667-677.
论文作者:丁玉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产妇论文; 产后论文; 乳头论文; 婴儿论文; 因素论文; 乳房论文; 体位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