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培养语感的实施策略论文_聂云

立足课堂培养语感的实施策略论文_聂云

湖南省道县蚣坝镇兴桥中心小学 42530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训练应立足课堂教学,训练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准确性、逻辑性,体味语言文字的形象性、情味性。

一、提高朗读质量,训练学生语感

朗读是培养语感最传统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中国自古有“因声求气”之说,即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领略文章的情味,揣摩行文之法。朗读的一般要求是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我循序要求、严格把关。

第一,大声朗读,读得正确,做到一字不能差。

教材编选的文章,语言上是比较规范、经得起推敲的。坚持不懈地抓好这一环节,学生语言的“内化“贮存了规范、正确的语言材料,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语言的准确领悟感,使学生不仅能在听、读时迅速捕捉语言信息,准确地判断语言、领悟语言、鉴赏语言,而且在使用语言时,也能较迅速地,甚至直觉地找到准确表达自己情感的语言材料。

第二,反复通读,以达纯熟乃至释卷能诵,即读得流利。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反复练读、反复听读。“听读也是阅读,不过读的是‘声音的书’。”(叶圣陶语)让学生根据语意恰当断句,做到正确、流利、连贯,培养学生听、读语言的节奏感、舒适流畅感。这种语言感觉的形成,学生不仅会在听、读语言材料时,对其语言表达是否流畅通顺,迅速地做出判断,还有在运用语言时能游刃有余、妙笔生花、文通字顺、辞到意达。

第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即“美读”。

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朗读时要求学生读得流畅、有感情,就必指导学生揣摩词句、领会意境,在记忆中唤醒类似的生活经验,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的语感就在朗读、描摩、体味中受到训练、得到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激活“内在视象”,训练学生语感

我在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时,注意引导学生把作品所塑造的形象和描绘的生活画面,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加以联想、想象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立体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进入审美欣赏活动。此举旨在激起学生对语言文学鲜明的”内在视像”,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特征和情态。

例如,我指导学生读《夜莺的歌声》一文中描写小夜莺给德国兵带路的一段文字时,先利用插图让学生在脑海中定格画面,然后通过音乐渲染,引发学生丰富想象。在听读中,那深蕴在语言文字的情感色彩和情境气势,激活了学生的“内在视象”,小夜莺那活泼、可爱、顽皮的情势,让学生们呼之欲出,脑海中那丰盈的、栩栩如生的鲜明画面,使学生的理解不再是单薄的、被动的、毫无生气的。

如果能经常训练学生边读书边想象出文章中那生动活泼的立体画面能力,使学生把理解语言与想象画面结合起来,就会增强对语言文字的形象感。这种语感能力形成后,学生无论是品味语言或是运用语言,将大有裨益。

三、体会言外之意,训练学生语感

语言文字是文、道、情的统一,它包含着情的起伏、美的律动。读文章时“如果拘于有迹象的文字而抛荒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至多只够鉴赏一半,有时连一半也鉴赏不到,因为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极关重要的一部分。”(叶圣陶)所以,我们指导学生读书时,除了让学生正确理解语言文字外,很重要的一点还要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言外之意,体会语言文字是如何表达言外之意的。而这种体会的过程,就是训练学生良好语感的过程。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的第八自然段和第九自然段有两句话是“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和“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这两个句子中的“才”字含着丰富的意味和情感信息,如不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加以揣摩、体味,可能会失去一次训练语感的契机。久而久之,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直觉将无从培养。

我在指导学生阅读这两个句子时,让学生想象,联系生活经验,反复朗读,使抽象的语言具体生动起来,在这具体生动的语言形象中去捕捉作者心灵阵颤的霎间。学生终能体会到两个“才”字背后的丰盈的情味,最终“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应该说,语感训练的方式、手段很多,以上我仅从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指导朗读、驱遣想象、揣摩文字情味三方面谈了自已在课堂学中的体会和做法,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学生将不难达到“如水入口,冷暖自知”的境界。

论文作者:聂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2月总第2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  ;  ;  ;  ;  ;  ;  ;  

立足课堂培养语感的实施策略论文_聂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