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对民生工程的建设,水利工程作为我国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促进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能够起到防洪、排涝、灌溉的作用,同时能够发挥水运、水利发电的重要功能,能够对我国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不断满足人们日益上升的水利工程建设需求。为了进一步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一定要做好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通过现代化手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是当前的重点任务之一。本文首先对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解决措施,对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 问题 措施
引言:
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使水利工程建设在我国基础产业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国家也开始对水利工程的建设重视起来。近些年来,我国在各个地区建设各类水利工程设施,更是进一步的促进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虽然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1]。因此,需要结合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实际情况,及时找出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以保障我国水利事业的长期良性发展。
一、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和方式过于落后
通过利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建立了相关的管理程序和规范,以当时的历史背景,此类管理程序对强化水资源调度、优化配置水资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我国开始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整个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水利系统中,部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依然保留着过去的思想和观念,水利工程的建设过于依赖上级行政命令,管理方式过于粗放,单位员工工作不积极,工作效率和职工收入低下[2]。这类情况在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尤为突出,水资源经济效益低下,过于注重社会效益而忽视自身经济效益的情况普遍存在。
2.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中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管理体制过于死板,不够灵活,水利工程管理以及维护经费严重短缺,供水价格制定标准不够合理等,这些问题都体现出了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不足。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使很多水利工程无法进行正常的维修和养护,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将水利管理工程的各类缺陷和不足进行完善和解决,我国近些年来大量修建的水利工程设施必然会出现老化失修的情况,长此以往,这类老化失修的水利工程设施将会造成严重的灾难,因此一定要不断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加快水管体制的各项内容改革。
3.运行机制存在问题
在上个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之间,我国兴建了很多的大中型水利工程设施以及灌溉区,当时的建设主要是通过群众运动促成的,受到资金短缺以及技术落后等不良因素的限制,水利工程的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建设的水利工程设计要求和建设标准都比较低,施工的质量不高,渠道防渗也存在不配套的问题。这些水利工程设施经过这么多年的运行,很多均已老化失修,出现垮塌损毁的情况,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严重浪费水资源,并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近些年来,我国各类水库和堤坝的防洪抢险任务非常困难,偶尔会出现渠道垮塌以及水库垮坝的情况,这是因为水利工程管理中养护维修机制不够完善导致的[3]。水利工程运行机制覆盖内容广泛,包含十分复杂的情况,因此一定要重点加强对运行机制的改革。
二、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1.建立科学的水价制定标准
水利工程供水水费是经营性的收费,应当以合理的受益、成本补偿、公平负担以及节约用水作为基本原则,来进行供水价格的制定。针对农业用水以及非农业用水,应当将其分离归类,对两种不同用水方式分别进行定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农业用水,不应过度重视经济效益,应当以成本补偿作为原则来制定用水价格;针对非农业用水,除了发电用水之外,应当将成本、费用以及合理的利润作为基本原则来制定用水价格[4]。此外,根据社会水资源情况、市场供求关系以及供水成本的变化,来及时的调整水价,对农业用水应当采用立方米计量。加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建设,不断升级收费方式,使收费环节减少,将缴费率提高。对于用水户和供水经营户之间应当正式签订供水合同,对两边的权利和责任进行合理规范。
2.利用自身优势,扩大经营范围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当在维护好水利工程设施的同时,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的开展各类生产经营性活动,比如旅游、餐饮、养殖、种植等。水管单位在开展各类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应当以自身特点作为出发点,实事求是,明确思路。始终坚持中央新时期的治水方针,以保证水利工程安全作为基础,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利用自身优势,将各类经营活动开展起来,使水管单位的经济实力得到有效提升。水管单位要加强对各类经营活动的规范性管理,政府部门应当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此外,水管单位内部应当做到政企分开,加强财务管理,各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股份制运作,将生产和经营搞活。
3.实行管养分离,使水利工程运行成本降低
水利工程应当积极实行管养分离,将管理机构进行精简,在提高养护水平的情况下,使水利工程运行成本得到降低。将水管单位中剥离出维修养护业务以及养护人员,单独设为一个部门,或者对建立独立的专业化养护企业,之后可以通过采用招标的方式来选择更加优秀的维修养护企业。为了顺利实施水利工程管养分离,财政部门应当要给予充足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确保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的正常进行[5]。国家也应当尽快制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企业的资质等级,为各类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选择维修养护的企业提供有效参考。各级政府以及行政部门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市场进行规范。
4.加强内部分配机制的改革
根据人员岗位的不同应当制定不同的岗位和津贴标准,并建立奖金激励机制,针对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从而激励工作人员为水管单位作出更多的贡献。针对管理人员,要根据其分化责任大小以及岗位任务完成情况,来进行奖金的发放。对于其他辅助类岗位人员,应当按照岗位级别以及工作量的不同,建立工种和业绩补助的制度。如果有员工岗位发生变动,那么其奖金或者津贴补助也会立即发生变化,确保同种岗位同种待遇。通过建立这样一种内部分配机制,为真正给单位贡献力量的优秀人才给予充分肯定和支持。
5.落实社会保障制度
根据国家社会保障体系要求,水管单位也要充分建立单位员工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当地实际情况,为员工统一部署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养老保险。针对需要自谋出路的员工,应当给予一些支持和鼓励。按照国家对中型企业富余人员的安置要求,可以为单位出去创业的人员给予政策优惠,让其能够顺利的融入市场中。此外,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资产进行重组和划分,做好资产转移以及产权登记的办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目前在管理理念、方式、机制等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水管单位应当要重视这类问题,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对员工的综合素质培养,使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孙红霞,李文涛,任德博.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197-00197.
[2]潘玉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视界,2016(23):282-282.
[3]温达文.对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J].农家参谋,2017(12):21-21.
[4]赵爱莉.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7(3):195-197.
[5]白葳.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补贴博弈分析[J].管理世界,2017(5):178-179.
论文作者:刘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单位论文; 用水论文; 我国论文; 水管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