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期,土木工程项目建设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所以我们必须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土木工程提出的新要求。在土木工程发展中,土木工程设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施工技术则是保障土木工程建设质量的有效措施,两者缺一不可,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建设质量
在土木工程建设施工期间,施工技术与设计的配合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只有提高施工技术与设计的配合度,才能让施工的效果达到最佳。为此,就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设计的配合度。
1土木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配合的意义
设计与施工技术是促进施工作业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设计质量决定了施工高度,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够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的美观性、科学性。施工技术则是落实施工内容的重要方式,将两者结合起来,能够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及成本管控的有效实施。另外,设计与施工技术在时间线上并不统一。设计优于施工技术,且施工技术的选择也需要满足设计的主体内容,这样才能确保设计内容的全面落实,减少质量问题的产生。
由此可知,两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增大两者的配合度,对于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及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而且设计与施工技术的高度配合,对工程的实用价值也有着显著的作用。
2提高土木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配合度的具体措施
2.1将深基坑支护设计纳入大图纸中
过去的土木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设计具有独立性,并不包含在整体设计工作中。一般情况下,深基坑支护设计会委派给专门的设计部门,企业内的设计单位只需将工程项目的相关参数及周边环境数据传输给设计部门即可,其会根据参数内容开展深基坑支护设计工作,以促进后续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
不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深基坑支护设计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对技术的把控也越来越严格。根据当前情况来看,很少有设计单位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这使得深基坑支护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实际施工效果,降低了企业经济效益。另外,施工现场环境及条件不达标、设计人员自身能力的不足,也是阻碍深基坑支护技术运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相关部门应结合现状,加大对深基坑支护设计的重视度,制定合理的改善措施,以优化深基坑支护设计水平。
2.2重视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的重要性
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尤其是高层建筑施工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不会将施工中所需的施工设备明确标注出来,施工企业则需要结合设计内容以及现场施工环境质量,自行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在保证施工作业顺利进行下,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会选择涡锥钻,利用个体单机的方式开展施工作业,这种模式不仅达不到质量控制目标,而且极易引发各类问题,进而削弱工程的承载力,影响施工效率。但如果采用旋挖技术则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实现工程建设最终目标。同涡锥钻技术相比,旋挖技术的优势主要有:
首先,旋挖技术使用的设备和技术较为先进,能够在保证桩制作质量的基础上,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其次,旋挖技术中制作出的桩质量要明显优于涡锥钻技术制作出的桩,有效增大了桩结构的承载能力。虽然在使用过程中,其消耗的成本相对较多,但是结合整体效率来看,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还是相对较高的;
最后,旋挖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保证现场施工环境的质量。旋挖技术产生的污泥量相对较少,便于清理。鉴于以上的原因,笔者个人认为应该在施工图上注明旋挖技术的优缺点,并与涡锥钻方式进行对比,进而提供有效的数据参数,便于施工方根据自身情况,酌情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注重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在施工图纸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无法保证图纸设计内容与实际施工情况相符合,这使得设计内容与实际施工存在较大分歧,阻碍了施工作业的开展。为此,就需要对施工图纸及方案实行协商和探讨,加强设计的准确性,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例如,在某工程基础梁筏设计时,地梁高度需保持一致,这在图纸上并不会体现出任何影响性,但落实到实际施工作业中,则会增加施工的复杂程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一方向的地梁纵向钢筋需要通过地梁垂直方向的纵向钢筋,如果地梁宽度过长,则会降低双向地梁的高度,影响实际施工效果。这时就需要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予以及时沟通和交流,合理修改该设计内容,确保施工质量。
在开展设计工作期间,只有加强设计部门与施工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才能改善图纸设计的质量,让施工人员能够准确了解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和指标,从而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土木工程的建设效果。相较于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再实行修改,在设计阶段对设计图纸进行变更修改还是比较容易的,以免工程返工,造成工期的延误或者不必要的损失。
2.4加强钢筋接卸连接技术的重视力度
现阶段,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对钢筋接卸连接技术的重视度相对较低,国家也并未制定关于这方面的管理策略,但钢筋接卸的合理性对于工程结构的稳固性有着较大影响。所以在实际施工作业中,工作人员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管控内容和管控范围,以加强该技术使用的合理性,降低钢筋施工作业的难度。虽然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相对较少,施工质量也不是很高,但是该技术具备较高级别的检验报告,含金量高,能够为土木工程建设提供更多可靠依据,再加上钢筋接卸连接技术的成熟度较高,操作简单,使用后的稳定性强,因此该技术值得在各区域施工中进行有效推广。当设计单位发现部分环节符合该项技术的使用条件,应该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考虑问题,不应该固执地坚持自己原来的设计意见。在经过严谨地思考后,如果该项技术的使用能够给施工带来更好的便利,就应该在设计图中体现出来。
2.5提升设计和施工单位的交流沟通效率
土木工程建设周期较长,涉及的项目内容相对较多,在具体施工操作中,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来确保图纸和方案的落实,从而促进施工作业的准确、顺利进行。尤其是在技术交底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同施工部门及时的进行沟通交流,帮助施工部门明确掌握施工技术要点和难点,加强施工作业的管控,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另外,在实际作业中,设计人员除了要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与施工部门进行有效合作,还应搭配其他方式对设计中较为复杂的内容予以解释和说明,避免施工中问题的产生,提高施工效率。例如,设计人员可以通过书面说明的方式,对施工中存在的复杂内容予以讲解和表述,从而有效地避免一些理解上的问题。
2.6不断完善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丰富知识储备
设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完善设计内容,并通过与经验丰富人员的交流来提高自身能力,优化设计水平。
3结语
总之,土木工程施工中,设计与施工技术的高效配合对施工成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根据目前土木工程现状,加大施工技术与设计的配合力度,做好工程中的各项环节,可以有效改善施工质量,并最终为土木工程的顺利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孟庆胜.浅析土木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配合[J].中国住宅设施,2017(1)
[2]张丽娟.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设计的配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0)
[3]陈博,宋捷.浅析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设计的配合[J].科学技术创新,2017(2)
[4]王昭晖.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设计的配合[J].智能城市,2017(06)
[5]周杨.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关系[J].四川水泥,2019(3)
论文作者:黄泉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6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作业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土木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内容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