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镇企业论文,几个问题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认为,长期以来,我国乡镇企业的高速增长一直靠大规模的投入支撑,这种靠简单增加投入的外延式增长,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与乡镇企业“半壁江山”的地位不相称。在整个国民经济实行增长方式转变的背景下,乡镇企业也迫切需要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从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出发,分析了乡镇企业粗放式增长的特点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提出了在资金、技术、人才、产权界定等方面进行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措施。
一、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和乡镇企业增长的特点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经济增长可以是投入的生产要素增加所致,也可以是投入要素的效率提高所致。其中效率提高又包括多个方面,如资源配置、技术进步、经营水平的提高、规模效益以及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等。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表现出越来越依靠效率的趋势。
美国经济学家索洛用“余值法”测算了生产要素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他的结果是,从1909~1947年,美国人均总产值增长了约1倍,其中,87.5%的增长归功于技术进步,只有12.5%的增长可以用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来解释[①a]。在运用全要素生产率(所有投入要素的效率)的估算中,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发现,在美国、西欧、日本的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分别为63%、80%和67%[②a],足可见经济增长中效率的重要性。
我国建国以后,由于技术薄弱,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据测算,从1953~1990年,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75.07%,劳动投入占18.47%,两项合计占到94.54%,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占5.46%[①b],这充分说明我国经济外延式增长的特点。但经济增长毕竟不能长期靠投入支撑,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在我国也得到验证。据测算,1978年以后,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下降,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上升,达到31.88%。特别是在“六五”期间,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已经大于资本投入的贡献份额[②b]。这表明我国也没有违反经济增长的一般趋势。可以预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趋加强,效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意义将越来越重要。
然而,占我国经济半壁江山的乡镇企业,却明显地与经济增长的一般趋势不协调。即使是在乡镇企业发展得比较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江苏,生产率的产出份额也不高。据测算,1981~1990年,江苏省乡镇企业所创造的净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4%,其中70%是由要素投入增加实现的,生产率提高的贡献份额占30%。而且在要素投入中,资金投入的增长占82%,劳动投入的增长占18%[③b]。这说明,80年代江苏乡镇企业的高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高资金投入带来的。这并不奇怪,我国乡镇企业根源于农村,生产力条件先天不足,是一种“草根工业”。虽然规模扩大得相当快,但技术含量却提高得不快,总体来看属于典型的粗放式增长。
二、乡镇企业粗放式增长的表现
1.乡镇企业布局不经济。我国乡镇企业初创的主要动机是避开城乡分割的行政壁垒,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小工业,由此形成“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满天星”格局。目前我国乡镇企业有85%的厂址在村落,在集镇的只有15%[④b],可见我国乡镇企业布局之分散。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工业企业适宣布局在生产要素易于获得、接近市场、交通便利、信息畅通、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或集镇地区。因为工业经济本质上是一种聚集经济,适度数量企业的聚集,能带来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的降低和信息的共享,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能力。我国乡镇企业布局过于分散,除束缚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外,还带来了严重的社会负效应。例如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就大量占用耕地。据统计,乡镇企业自80年代初大发展以来,已占用了近亿亩耕地。现在乡镇企业职工人均占地面积已超过城市职工的10倍。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本来就十分稀缺的国家来说,这种代价显然太昂贵了。
2.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低水平重复。产业结构高度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仅要反映产出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要反映产业结构的结构性优化。只有产业结构高度化,才能使社会生产能力和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不断地达到新的水准。一般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一、二、三次产业中,一、二产业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呈上升趋势。第二产业居高不下,是产业结构水准不高的表现。根据对1991年全国乡镇工业的产值结构分析,仅各类加工工业创造的产值就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84.7%。这说明我国乡镇企业还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上的低水平重复,还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同构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的同构化。有资料表明,1988年乡镇工业与国营企业的结构相似系数达到0.75。二是乡镇企业结构在地区之间也严重趋同。以江苏省为例,苏南苏中7个市的乡镇企业都以机械、纺织、建材、化工为四大产业支柱[①c],产业结构高度趋同。
3.我国乡镇企业从总体上说技术水平不高。据测算,全国乡办工业产值中,技术份额仅占27.4%。其中内蒙、青海、甘肃3省为负数。另据江西省的调查统计,目前江西乡镇企业中有70%以上是采用传统的生产技术,乡镇企业的技术装备具有70年代水平的占30%,属于应淘汰更新的约占50%,还有20%是应报废的。乡镇企业技术水平不高,还表现在人均拥有的固定资产低,手工劳动所占比重大。目前乡镇企业的数量是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的12:1倍,比中型企业高191倍,但乡镇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总值只相当于前者的32.2%、后者的38.5%。按单个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计算,只相当于前者的2.5%、后者的0.2%[②c]。另据统计,1993年乡镇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原值0.57万元,仅相当于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13.4%[③c]。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乡镇企业人均拥有的固定资产很低,技术水平不高。
4.管理水平低。乡镇企业是“草根工业”,企业领导人原来大都是农民,也有少数社区干部。这些人绝大部分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缺乏市场经济意识和企业家精神。许多企业中小农思想、裙带关系盛行。在内部管理上,往往采取小生产的管理方式,造成生产无计划、质量无保证、安全无保障、财务混乱、生产过程不协调,使企业管理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5.乡镇企业的资源素质特别是人力资源素质差。乡镇企业职工绝大部分是农民,知识水平、文化素养都比较低,虽也有部分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但比例极低。据农业部乡镇企业管理司对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查,全国乡镇企业系统有学历、职称,或无学历有职称的专门人才仅占乡镇企业职工总数的0.09%。在专业人才中,初中级较多,高级专业人才少。学历层次上,中专生占70%,大学本科以上只占12%。有职称的专门人才中,工程师以上的只占6.8%。同时知识人才的分布还极不平衡。在各种专业人才中,70%以上集中在县以上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真正在第一线的不到30%。人才的专业结构也不合理,最急需的专业人才,如化工、轻工的只占2.1%,食品工业的仅占0.3%[④c]。
对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表明,生产率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通过劳动力素质等体现出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就非常重视人力资本。他认为,人力资本不能与物质资本保持齐头并进,会降低资本的吸收率,成为经济增长的限制因素。丹尼森发现,美国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中,有10~15%可直接归功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我国乡镇企业人力资本不足的情况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瓶颈,许多企业由于人力资本缺乏,无法进行技术改造、产品更新,管理无法现代化,以至企业难以形成持续的竞争力。乡镇企业人力资本的不足,典型地说明乡镇企业粗放式增长的特点。
三、乡镇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乡镇企业的增长从整体上看还是粗放式的,这种增长方式已经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主要包括:
1.制约了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国乡镇企业粗放式增长,直接导致了企业效益的下降。据计算,乡镇企业每百元收入实现的利润,1978年为20.4元,1985年下降到10.1元,1990年更下降到4.5元,1990年比1978年下降了近3/4。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利税,也由1985年的46.7下降到1991年的35.1元[①d]。在以苏南模式著称的江苏省,1985年实现利润28亿元,1990年总产值比1985年增加36亿元,利润却下降到23亿元。经济效益的下降带来了亏损的扩大,1985年全国乡镇企业亏损额为8.5亿元,1990年上升到47.4亿元。亏损企业数也由1985年的6.5万个上升到1990年的8.6万个。到1994年,乡镇企业亏损面达11.38%,比1993年增长1.65%,亏损额为109亿元,比1993年增加了25.66%。[②d]
2.粗放式增长与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相称。就产值来说,到1995年,我国乡镇企业已经占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但令人遗憾的是,乡镇企业是在技术水平不高,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靠投入增加的情况下取得这一地位的。很显然,就未来的发展方向来看,乡镇企业既有的技术水平、产品结构和国际竞争力,是不能担负起“半壁江山”的重任的。事实上,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是在国有企业长期效益不好、国内市场竞争不剧烈、国家保护民族工业的特殊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并不完全是乡镇企业本身的竞争力所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乡镇企业面临的国有企业和国外企业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乡镇企业将很难再靠既有的方式取得大规模的增长。
3.粗放式增长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粗放式增长的特点,决定了产出对资源供给的强烈依赖。据计算,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对原煤、发电量、钢材消耗量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56~0.53和0.64[③d],这一比例是很高的。在污染方面,由于乡镇企业数量多,分布散,行业门类多,造成“三废”的种类和数量都很严重。1991年完成的首次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表明,仅1989年乡镇企业主要污染行业的工业废气排放量就达1.2万亿立方米,废水排放量18.3亿吨,固体废物排放量0.4亿吨[④d]。可见乡镇企业的污染十分惊人。
4.粗放式增长限制了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企业要不断发展,必须要在产品结构、生产方式、市场定位等方面不断创新。创新的源泉主要就是对技术的投资,也即研究和开发费用。长期以来,我国乡镇企业的技术来源主要是国有企业,采取的是“拿来主义”。乡镇企业自己由于科技人才的缺乏,进行开发研究的能力相当有限;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引进技术的积极性也不高。例如,一项统计表明,1989年全国各类技术合同的成交额共80亿元,从买方看,大中型国有企业占成交额的67%,乡镇企业只占7%[⑤d]。研究开发的不足,必然限制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以上分析表明,乡镇企业的粗放式增长,在宏观和微观上都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负效应。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竞争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情况下,乡镇企业的这种增长方式已经越来越与其半壁江山的地位不相称。我国总产值的一半依靠这种增长方式来获得,也说明我国经济总体上的低素质。改变乡镇企业增长方式,使之从粗放式走向集约式,不仅是乡镇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更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要求。
四、乡镇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几点对策
现实来看,乡镇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观念。我国乡镇企业的起步和发展一直是粗放式的,这种粗放式增长之所以在历史上获得了一定的成功,有许多外在条件。如广阔的国内市场空间,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有国企业效率不高,农村地区资源便宜,国有企业技术向乡镇企业转嫁等。很难想象,如果离开这些条件,乡镇企业是否还能取得今天这样半壁江山的地位。问题是已有的成功总会在思想上造成一种惯性,使人们把眼光停留在旧思路上,继续靠大投入来发展企业。现在许多落后地区在总结落后的原因认为,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落后就落后在观念上。乡镇企业也应该认识到这个问题,引以为戒。事实上,现在许多内陆省份照搬过去沿海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经验,低技术、低起点,并没有带来预期效果,反而出现产品积压,企业亏损的情况。乡镇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在越来越规范统一的市场条件下,企业要想具有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然要更多的依靠科学技术。过去那种大投入的增长方式已经过时,乡镇企业要敢于在研究和开发上投资。很显然,乡镇企业如果不进行这种观念上的转变,其他方面做得再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只是一句空话。
2.大力引进科技和人才。我国乡镇企业的技术水平先天不足,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大力引进科学和人才。为此要做到:(1)政府要帮助推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如成立科技服务咨询公司,进行技术拍卖等。(2)在人才分配上,打破过去那种大中专毕业生只能分配到国有企业的做法。允许乡镇企业有条件地直接从高校引进人才,促进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3)在人才待遇上,采取灵活多样的高报酬。乡镇企业刚起步时,为了吸引国有企业的“星期日工程师”,曾经用过多种富有成效的奖励措施,如提供高额奖金、住房、汽车等,现在这些措施仍可以使用。(4)把研究开发费用与产值或利润挂钩,保证对技术投入的数量和稳定性。(5)对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进行税收优惠,鼓励乡镇企业向集约式增长方式转换。同时可参照某些发达国家的作法,对资产折旧规定最长年限,促使企业较快地进行固定资产更新。
3.对乡镇企业进行资金支持。集约式增长所依赖的高科技需要资金作支持,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金融业对乡镇企业的资金支持一直很低。例如,1994年农业银行总行乡镇企业贷款规模仅为158亿元,仅占国家全部信贷规模的2.2%,1995年为160亿元,即使加上信用社和其他银行对乡镇企业的贷款,每年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占全社会贷款余额的比重也只占到8%左右。因此,以后要改变对乡镇企业的岐视政策,增加对乡镇企业的贷款;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商业银行,争取多得到商业银行的支持;此外还可以考虑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存款必须有相当比例用于乡镇企业。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吸收农村地区的存款,放款却被列入信贷计划,主要面向城市,实际上成为一个转移资金的中转站。这很不利于农村地区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今后应在政策上对此进行适当规定。
4.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进行资产重组。乡镇企业在发展中,产权结构比较复杂,有些企业既有国家的、集体的,又有个人的,产权很不清晰。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物质体现是要素投入结构的改变。乡镇企业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必然要牵涉到相当一部分存量资产和流量资产。例如,通过拍卖、租赁等多种形式,把原先技术水平低的固定资产变成流动资产,再将这些流动资产进行集约式使用。而乡镇企业产权不清,使必要的资产流动和组合困难重重,为此要界定产权,使企业的资产运营有一个清晰的产权保证。
总之,乡镇企业粗放式增长不符合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也越来越与其地位不相称,并且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负效应。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乡镇企业要在资金、技术、人才、产权界定等多方面进行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注释:
①a ②a 余永安:《国外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与实践》,载《改革》1995年第6期。
①b ②b 李京文等:《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③b 沈坤荣:《江苏乡镇工业因素研究》,载《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3年第5期。
④b 刘志彪:《中国产业发展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①c 刘志彪:《中国产业发展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②c ③c ④c 陈文辉等:《农民与工业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①d ②d ③d 陈文辉等:《农民与工业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④d 杨沐:《中国乡镇企业的奇迹》,载《中国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秋季卷。
⑤d 齐景发:《辉煌别“八五”》,载《人民日报》1995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