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城市安置社区;建设困境;策略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征用规模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拆迁改造被安排进议程,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变更农村土地的使用性质,原有的村民赖以生存的村庄房屋被撤并,大批村民被安置在政府主导规划、统一建设的集中居住区中,形成形态各异的拆迁安置社区。和一般的商品房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它的特殊性,安置社区建设往往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选址、建筑设计、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力求为居民创造良好宜居的生活环境。
一、城市安置社区概念界定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阶段。伴随产生出多种新型社区形态。有的研究者称之为农转非社区,有的研究者称之为过渡型社区,而本文所采用的拆迁安置型社区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为满足城镇开发建设用地需求,由政府主导建设的,供失地、失宅村民居住的社区。
二、安置社区建设的必要性
(一)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安置社区建设大多是因为要满足土地征用或破旧住房拆迁需求而进行,原有的居住环境一般十分破旧或自发建设无序等,公共服务设施缺乏,住户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安置社区可以提高建筑密度,对原有的居住环境进行合理规划,并增加绿化、公共活动空间及公共服务设施等,提高住房质量,改善交通出行状况,全方位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实现了居民从“居住”到“宜居”的转变。
(二)加快土地集约化进程
随着社会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土地需求量也不断扩大,而可供给的土地是有限的。通过对老旧小区拆迁、旧城改造、退还耕地的方式,建设城市安置社区,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加快了土地集约化道路进程,更快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
(三)建立健全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安置社区建设之前的居住环境大多存在设施老旧,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公共活动场所缺失等现象。安置社区大多是一次性建成的社区,各系统相对完整,将公共服务设施、景观、基础设施等要素综合考虑,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
三、安置社区建设困境
(一)不同安置社区类型
(1)旧拆迁安置社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拆迁安置社区内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的质量和数量需要进一步完善。已建成的社区停车位数量紧张。社区现有停车位已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加上人车不分流,导致交通拥挤,居民出行不方便,产生强烈不满。社区内相关利益的分配会尽可能交给原有的村委会管理,造成治理体系冗余。城乡社会治理体系的断裂让居委会在日常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尴尬,管理和服务职能体现不明显。(2)新拆迁安置社区。拆迁安置社区规划建设速度慢,部分村民赖以生活的房屋被拆,只能选择住进临时出租房等待社区建成,拆迁安置时间过长让安置户等得心急。(3)总体拆迁安置社区。政府主导作用突出,从现行的拆迁安置型社区的运行过程来看,从最初的选址、规划、建造到居民的回迁入住,包括社区的各类公共组织的建立与管理,都离不开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政府的支持能保证社区的大致运行,同时也会阻碍社区对其自身发展的主动性。由于缺少市场竞争机制,存在社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降低居民满意度。拆迁安置社区容积率偏高,绿地少,以小高层和高层为主,人口密度高,对社区内的健身场所以及楼宇内的电梯、消防通道形成比较大的压力。频繁的使用会加剧这些设施的老化,影响居住区内的生活环境与品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其他
1.社区建设无特色
当前许多地区的安置社区建设基本是建筑和道路、绿化进行组合,仅仅满足居民居住的要求,而忽视了社区文化、社区氛围等。在社区规划建设过程中,毫无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安置社区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进而导致社区特色的缺失。
2.配套设施不健全
为了节约土地,许多安置社区存在规模不大,且位置较偏的现象。已经建成的公共服务设施大都为了满足基本规范要求,规模和种类有限,且分布十分不合理。甚至存在不同种类的公共服务设施混用,造成人际关系恶劣,增加社区安全隐患。
3.公共参与力度不够
我国的安置社区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和现实状况,安置社区规划呈现多样化、复杂的特点,有时还会牵扯到许多利益关系和矛盾冲突。公众参与是缓和及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但在今天的安置社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公众参与力度仍然很薄弱,这样的现象导致了我们安置社区规划千篇一律,居民需求得不到满足。
四、安置社区建设策略
(一)政府需要加强服务意识
加强服务意识,规划阶段听取多方意见,前瞻性地制定规划方案;掌握好政府主导的力度,适当放权,利用市场因素更好地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注意控制拆迁安置的时间长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早让村民住上心满意足的房子,以提升村民满意度;适当增加社区的专业管理人员,尽快实现从管理型社区向服务型社区转变,进一步提升社区人员素质;完善村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其利益和权利。
(二)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安置社区规划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在安置社区建设前,首先要确定公共服务设施的种类、规模及分布位置,做到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合理、布局有序,尤其要注意住户普遍关心的交通、商业及教育等设施,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按照整体性原则,统筹各类设施。此外,还要合理组织社区内公共场所,实行共建共享,提高社区内资源利用率,创造宜人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
(三)社区规划要有前瞻性
经过调研走访发现,在已经建成的安置社区中,不少社区存在规划滞后的问题。例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模较小,无法满足住户需求;周围环境变化较大,社区与环境无法衔接,后期建设无余地等。因此,在今后的安置社区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城市及社区和周边环境的发展态势和发展前景,科学定位社区功能,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适度超前,实现安置社区可持续发展。
(四)社区规划注重公共参与
居民作为社区的主要使用者,对社区规划建设最有发言权,因此在安置社区规划中,应该培养居民的公共参与意识,完善公众参与的相关法律法规,如确立公众参与的决策权和质询权,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的组织机制,从“被动参与”转为“主动参与”。同时,政府应该转变职能,弱化其对于安置社区规划的决策职能,积极推进居民公众参与,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积极采纳公众意见,并对公众参与的过程进行监督,推进安置社区规划稳步前进。安置社区作为近几年的城市住房建设重点,存在技术不成熟,规划理念落后等问题。因此在日后的安置社区规划中,要更注意以上几点问题,转变规划理念,加强公众参与,为拆迁居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安置社区建设是城市发展的手段,也是政府的政策导向。安置社区的建设绝不是低档次住宅建设,而是需要规划师合理规划、建筑师精心设计的住宅产品,同时安置社区也需要具备当地特色、社区文化等人文精神。建设好安置社区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消除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精神文明的塑造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子琪,董俊芳,郭梦霞.从失地农民的市民化程度看拆迁安置社区的治理现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08)
[2]李莉.新型城镇化视角下曲靖经开区安置社区建设管理[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8,37(04)
[3]朱婷.秦巴山区移民安置社区管理建设研究——基于商洛的实践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1)
[4]郭世强. 集中农转居社区建设中的政府信任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论文作者:梁冬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社区论文; 设施论文; 居民论文; 公共服务论文; 社区建设论文; 拆迁安置论文; 政府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