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滇西北农业自然资源特点与可持续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雨[1](2021)在《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及时空分异研究》文中提出土地作为人类生存的载体和生产生活资料来源,通过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土地所产出的物质资料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生存发展的需求。土地系统一方面进行着自然演化,一方面接受着人类改造,是一种兼具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双重属性的系统。近年来,云南省用地需求与土地资源的之间矛盾凸显,为追求经济的发展,快速扩张导致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同时工业生产中废水、废弃物过度排放,农业种植时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土地污染问题不断暴露,土地系统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损毁,进而导致土地系统脆弱性严重。云南省以高原山地为主,人多地少,人地关系紧张,如何协调人地关系,确保区域土地系统稳定,促进土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开展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找出导致土地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了解人类活动对区域土地的干扰和破坏程度,对区域因地制宜出台土地可持续发展政策,更好地保障人地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首先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复杂系统理论、自组织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支撑,对土地系统及其脆弱性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从系统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两个方面分析土地系统脆弱性的形成机理。其次对云南省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系统脆弱性表征进行分析。在构建土地系统脆弱性VSD模型框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土地系统脆弱性指标权重,通过综合加权求和模型和脆弱度模型测算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并根据其脆弱性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上,对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进行时空分异研究,首先从暴露度指数、敏感型指数、适应能力指数和脆弱性指数对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进行时序变化分析,其次对土地系统脆弱性进行空间变化分析,总结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空间集聚特征,最后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甄别对土地系统脆弱性解释力较大的影响因子。总结国内外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经验,提出云南省及各区域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管理对策。研究结果显示:从时间上来看,2010-2018年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整体呈上升趋势。2010年、2015年和2018年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指数均值分别为3.1482、3.4661、3.6650,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演化速度较快,脆弱程度由较低脆弱演化为中度脆弱。2010-2018年云南省土地系统的暴露度指数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2010-2018年云南省土地系统的敏感性指数总体上呈波动下降趋势,但波动幅度较小;2010-2018年云南省土地系统的适应能力指数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从空间上来看,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呈现出从滇西北部向南部地区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土地系统脆弱性程度较高区域在云南省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地域锁定。从全局Moran’s I指数结果可以看出,其指数值均为正值,说明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在空间分布上成显着正相关。由Moran散点图可以看出处于第一象限的格网单元个数逐渐增加,第二、四象限的格网单元个数不断减少,说明云南土地系统脆弱性程度呈上升趋势。2010年、2015年和2018年三期的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Lisa集聚图可以看出,“高-高”(H-H)类型主要分布于滇西北地区以及滇中地区和滇东北的部分地区。“低-低”(L-L)类型主要分布在滇西的中部地区、滇南地区以及东部地区。“高-低”(H-L)类型和“低-高”(L-H)类型网格单元分布较少,占比相对较小。地理探测器结果表明,单因子探测结果中暴露度指标对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的解释力较大影响因子是废水排放强度、垦殖指数、单位农药使用量;敏感性指标中,对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的解释力较大影响因子是年降水量、高程、地质岩性、植被覆盖度;适应能力指标中对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的解释力较大影响因子有废水治理处理能力、财政支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交互探测结果中,双因子增强占绝大多数,土地系统脆弱性是系统中要素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但各指标因素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力度不同,有的起到的是加重土地系统脆弱性作用,有的则对土地系统脆弱性产生减缓作用。针对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分布特征,本文根据省内区域差异性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因地制宜的管理策略。同时对云南省层面,提出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稳固生态安全屏障;加快调整产业布局和结构,转变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土地系统实时监管与维护体系等对策建议。
包艳丽[2](2021)在《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定位的不同,对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我国面临严重的碳排放压力,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相关研究表明,协调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定性研究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作用机理;以云南省为研究区域,根据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内涵及借鉴相关文献基础上,从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水平四个维度构建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水平、土地经济效益和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四个维度构建了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极差法、熵值法、综合指数法测算云南省2010-2018年及2010年、2015年、2018年16个州市低碳经济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运用障碍度模型分别分析影响低碳经济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障碍因子;通过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相对发展度模型对2010-2018年间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动态研究;通过空间自相关模型对16州市的耦合协调进行空间聚类分析;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两者之间的双向关系;应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两个系统协调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针对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问题,结合国内外经验及云南省特点提出促进云南省低碳经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及两系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得出的以下结论:(1)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主要体现在低碳经济通过经济增长、改进低碳技术、降低能源消耗等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迫使建设用地利用结构及方式的改进,通过增加建设用地的经济、技术投入及生态保护,进而促进建设用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实现;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通过优化居住区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的布局,降低碳源,增加碳汇面积,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碳排放,促进低碳经济发展。(2)从时间上看,2010-2018年云南省低碳经济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0.29777增长到2018年的0.40124。从空间上来看,相对高碳经济地区主要集中在滇中、滇东北、滇东南;相对中碳地区主要集中在滇西南;相对低碳经济地区主要集中在滇西、滇西北,呈现西部高东部低的特征,空间格局与生态环境条件相符合。通过障碍度模型可以看出,影响云南省低碳经济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房地产投资量、工业固定废物处置率、森林覆盖率。(3)从时间上看,2010-2018年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0.32621上升到2018年的0.78520。从空间上来看,相对集约地区位于滇中、滇西南;集约度较差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滇东北、滇西及滇西北。呈现出中部高、两边低的特征,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分布较为一致。影响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是建设用地利用率、建设用地人口密度、道路网密度、建设用地地均地区生产总值。(4)云南省2010-2018年间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空间上,属于勉强协调阶段的州市有昭通市、普洱市、文山州、德宏州;处于初级协调阶段的有曲靖市、保山市、临沧市、楚雄州、红河州、西双版纳州、大理州、怒江州;处于中级协调阶段的有昆明市、玉溪市、丽江市、迪庆州。2010、2015、2018年16州市的全局莫兰指数均为正值,且呈现上升趋势,空间集聚效应逐渐加大,耦合协调度的高水平区聚集在经济基础较好、区域合作较多地滇中地区,低值水平区聚集在产业薄弱、生态脆弱、基础设施较差且区域合作较少的滇西北、滇西地区。(5)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两系统存在着长期均衡且互为因果关系。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得出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系统各要素紧密相关,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指标中,影响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房地产投资量、第三产业所占比重、R&D经费占GDP比例;在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指标中,影响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建设用地地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建设用地地均从业人员数、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和建设用地地均地区生产总值。(6)针对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高碳化、水电等新能源利用率较低、低碳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并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旅游产业、清洁能源、碳汇优势,建议从建立低碳产业体系、发展水电等新能源结构、提升低碳技术创新、发挥碳汇潜力等方面进行提升;针对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严重的土地不足、土地浪费、因自然、经济因素差异造成的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建议推进城市均衡发展、完善建设用地技术和管理考核机制、优化建设用地布局、盘活存量用地等方面提升;针对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的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云南省实际,提出低碳社区土地利用模式、低碳产业园土地利用模式和低碳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从微观、中观、宏观上实现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的协调发展。
何飞平[3](2021)在《世界遗产区腹地梅里雪山藏族聚居空间与环境适应性的研究》文中认为以世界遗产区“三江并流”腹地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内的藏族聚居空间为载体,对研究区内的聚居空间及其所处环境进行了详实的田野调查,搜集与环境相关的地形地貌、气候、水系等数据,与藏族聚居空间相关的人口、产业、收入、地理坐标等数据,利用相关软件将环境和聚居空间相关联,以大量图示化的语言和数据量化分析总结出研究区藏族聚居空间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处机制。研究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限制着藏族聚居空间的营建和藏民的生产生活,传统的环境适应机制使得聚居空间与环境相生相融,具有可持续发展典型性。历史上民族的迁徙和融合等原因导致藏族与傈僳族、纳西族等民族在三江并流地区形成镶嵌的空间分布格局;横断山脉的走势和区内羽状的水系导致藏族聚居点选址依山临水,快速的海拔上升决定了藏族聚居点的立体分布。各个海拔的坡度坡向等地形地貌以及温度、降水、光照等气候条件不同让藏民形成了不同的资源配置和生计模式,从而决定了不同的聚居空间形态和人地空间格局。以西当村为实例,结合访谈数据,探索发现各空间要素在河谷区、半山区和高寒山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以适应环境,藏族的环境观、空间认知体系等文化信仰是维系这种适应性达到稳定的重要因素。最后总结出藏族聚居空间的环境适应性机制,将研究结论用于指导聚居点选址、空间格局优化、空间形态发展、院落空间组合等规划设计问题。
苏娇萍[4](2021)在《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耕地利用是土地利用的核心,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取决于城镇化与耕地的成功耦合。近年来,随着城镇进程加快,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增大,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坝子优质资源减少,耕地利用随之也面临总量降低、质量下降、生态脆弱性凸显等问题。云南省是中国典型的高原山区省份,地势起伏大,耕地利用的条件复杂,对耕地的开发整治困难,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且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较突出。针对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与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二者相关理论与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对耕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本文利用耕地生态足迹模型表征人类活动对耕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系统梳理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人口、经济、社会、土地构建综合城镇化评价体系,基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改进耕地生态足迹,分析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时空演变特征,利用脱钩弹性系数法对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影响关系进行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云南省城镇化各要素对耕地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程度。具体内容和结论如下:(1)2000—2018年云南省综合城镇化上升态势明显,以经济增长为主要推动力。耕地生态足迹各项指标在时间上表现为:耕地生态足迹逐年增加,耕地生态承载力逐年下降,耕地可持续性逐年减弱。空间上表现为:耕地生态足迹各项指标空间分布差异明显,耕地生态足迹由普洱市到红河州向东北部延伸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总量最大的是曲靖市,最小的为迪庆州;耕地生态承载力以昆明市为代表逐年下降,以曲靖市为代表呈波动上升趋势;耕地持续性普遍偏低,多数属于强不可持续利用、中等不可持续利用状态,少数属于弱不可持续利用状态。(2)通过对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呈现“倒U”型关系,其中综合城镇化在2017年,经济城镇化在2016年,社会城镇化在2016年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已经达到最大值,目前处于最高点的右侧,正朝着良好方向转变。然而,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目前还处在最高点的左侧,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持续增加。(3)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仍然存在较强的影响关系,主要体现在: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呈现弱脱钩—强脱钩波动变化的过程,其中,弱脱钩占研究期的66.67%,强脱钩占研究期的33.33%。分析脱钩状态背后的原因机理发现云南省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向着强脱钩方向转变,然而受限于云南省地形地势、城镇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关系仍然较强,总体呈现弱脱钩状态。(4)基于STIRPAT模型分解城镇化各要素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驱动因子对耕地生态足迹产生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影响,其影响程度按照大小顺序为:城镇化率>人均GDP>人口密度>公路通车里程>化肥使用量>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总动力>建成区面积。(5)根据以上分析,从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缓解耕地生态足迹,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严守耕地红线;严格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促进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优化城镇建设与耕地生态足迹演变路径的对策建议。
王敏[5](2020)在《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及土地开发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承载力是衡量土地资源承载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的科学依据,是指导国土空间开发、整治,提升区域空间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与约束条件。因此,对于土地承载力的研究一直以来便是学界和政府机构探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特别是中共十九大以后,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约束性作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文件的出台,更是强调区域土地承载力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重要性。中国是世界上的山区大国,山区面积(包括高原、山地和丘陵)约占国土面积的69%。云南作为我国山区的典型代表,山区面积占比94%。山地垂直地带性和海拔梯度性明显,深刻影响区域土地资源开发、人口空间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土地承载能力、优化土地资源开发是云南山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论文从地理学综合观出发,以云南为研究的空间载体,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云南垂直地带性和海拔梯度性明显的山区区域特征,尝试提出并界定土地梯度承载力的内涵和外延,构建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筛选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等为主的方法模型,定量与定性深入分析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剖析影响土地梯度承载力的因素,探讨土地开发优化类型和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云南山区土地资源承载能力、促进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发展提供区域理论与实践的有益尝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说明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简述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为国内外研究综述。主要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土地承载力和土地开发优化的相关理论研究,分析承载力、土地承载力、土地综合承载力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并界定土地梯度承载力的内涵和外延,并从地理学的空间观,论述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与土地开发空间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云南山区基础环境特征。从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现状三个方面分析归纳云南省基础环境特征,为科学合理的筛选构建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方法体系提供客观基础。第四章为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云南垂直地带性和海拔梯度性明显的山区区域特征,筛选构建集成云南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定量与定性深入分析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剖析影响土地梯度承载力的因素。第五章为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类型特征。以土地开发优化为目标,基于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结果,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的空间分析法,从县域空间尺度,分析提出云南129个县(市区)土地开发优化类型分区。第六章为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对策建议。结合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特征、土地开发优化类型特征,有针对性的提出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对策建议。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归纳总结研究的主要结论,就不足之处和后续可改进的地方进行说明,并展望今后可深化研究的方面。
罗翠[6](2020)在《云南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文中指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学术界与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客观要求。云南省作为我国生态环境重点区域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自21世纪以来,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三个定位以来,云南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实质性进展,但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更为迫切,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云南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需求更为显着。本研究从地理学的空间观出发,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文明理论,以云南岩溶地区为研究对象,在综述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实际,筛选构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主要运用ArcGIS、SPSS分析软件和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归纳岩溶地区基础环境条件,深入探究岩溶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时空特征及类型区划分,剖析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程度及空间分异特征,针对性提出促进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以云南为代表的西南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和区域实践案例。本研究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阐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确定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简述研究内容,指明创新点。第二章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梳理归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关理论,展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三章岩溶地区基础环境条件分析。在界定研究区范围的基础上,主要从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社会人文三方面分析归纳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基础环境状况。第四章岩溶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时空特征及类型区划分。从地理学的时空观出发,剖析岩溶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时空特征,划分经济发展类型区与生态环境质量类型区,并分析各经济发展类型区与生态环境质量类型区特征。第五章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说明数据来源,结合岩溶地区实际情况,筛选构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分析评价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特征及空间分异,划分剖析耦合协调度类型区及特征。第六章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对策建议。结合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时空分异特征、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分异特征,主要围绕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促进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对策建议。第七章结论与不足。归纳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提出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陈正发[7](2019)在《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南区是我国坡耕地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坡耕地是当地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耕地利用存在质量下降、空间破碎化、生态问题频发等问题,为此国家提出了实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战略,并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作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战略支点。云南坡耕地具有分布面积广、坡度大、土壤侵蚀严重、季节性干旱频发、土壤质量偏低等特点。科学评价云南坡耕地质量状况,分析土壤侵蚀/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是实现坡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通过数据采集、GIS空间建模与分析、模型计算等研究方法,在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分析基础上,建立省级尺度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对云南坡耕地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坡耕地质量的空间格局,从区域空间尺度探讨土壤侵蚀、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及空间耦合特征;并对区域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建立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体系及集成模式,研究可为云南坡耕地质量建设和水土生态环境整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云南坡耕地面积为472.55万hm2,占耕地比例69.79%。近35年来坡耕地与林地、草地、水田等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显着的动态转移过程,但转出与转入总体均衡,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方向移动趋势。坡耕地平均坡度为15.62°,78.96%的坡耕地坡度大于8°,>15°坡耕地比例达48.54%。在坡度级演变过程中,不同坡度分级的坡耕地动态度存在“减小→增大→减小”或“减小→增大→减小→增大”变化过程,<15°坡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而坡度>15°坡耕地面积呈减小趋势,>25°坡耕地动态度波动幅度最大。云南坡耕地分布集聚区呈现为4个显着的分布带,近35年坡耕地核密度分布变化较小,大部分区域坡耕地分布处于低密度区(核密度<12),高密度区(核密度>24)面积占比最小。坡耕地时空演变的主导性驱动力是人口和经济增长需求、玉米和小麦为主体的粮食增产需求、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需求,以及农业干旱导致的作物损失,其中人为因素在坡耕地时空演变中处于主导地位。(2)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基于“要素-需求-调控”理论框架,云南坡耕地评价指标体系由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土壤容重、土壤质地、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10℃积温、田块规整度、连片度、降雨量、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14个指标构成,以30m×30m栅格(像元)为评价单元,采用综合权重作为指标权重,以加权和法计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对坡耕地质量变化特征进行评价。验证结果表明,坡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具有合理性。云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分布在0.360.81之间,均值为0.59,大部分评价单元SIFI<0.6,不同评价单元SIFI差异显着。坡耕地5种主要土壤类型SIFI大小关系为:赤红壤>红壤>紫色土>黄壤>黄棕壤;SIFI变化与高程有关,在0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呈增长趋势,在>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而减小。分别采用等距5等级划分法和10等级划分法对坡耕地质量等级进行划分。基于5等级划分法,云南坡耕地质量以“中等”、“较高”等级为主;基于10等级划分法,坡耕地质量等级以6等地、5等地、7等地、4等地为主,不同分区坡耕地质量等级的洛伦兹曲线均呈“S”型分布格局。两种质量等级划分结果均表明,云南坡耕地质量等级偏低。高斯模型可较好拟合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的变异函数,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处于中等自相关,气候条件、土壤属性、水分条件、空间形态等结构性因素对坡耕地空间异质性起主要作用。坡耕地质量等级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为0.8489,其空间分布存在显着的聚合特性,LISA集群类型以HH聚集和LL聚集为主。坡耕地质量等级冷热点分布差异显着,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滇中区、南部边缘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区、滇东北区和滇西南区的部分区域。水分条件、光热条件、土壤侵蚀、土壤属性特征是影响云南坡耕地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土壤侵蚀、干旱缺水是制约云南坡耕地质量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3)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坡耕地土壤侵蚀量为376.57×106 t.a-1,平均侵蚀模数为7986.31 t/(km2.a),侵蚀面积比例为89.37%,多年平均流失土层厚度为7.31 mm/a;坡耕地土壤侵蚀主要来源于1525°、>25°、815°坡度级坡耕地上。随着坡度增加,对应坡度级坡耕地侵蚀面积比例、侵蚀强度、侵蚀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坡耕地土壤侵蚀、养分流失是区域侵蚀产沙和养分流失的主要来源。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土壤侵蚀模数、流失土层厚度、养分流失模数呈显着负相关,二者可用指数函数较好拟合,流失土层厚度、有机质流失模数、土壤侵蚀模数对坡耕地质量指数的影响作用较大。流失土层厚度、土壤侵蚀模数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效土层厚度、土壤容重等参数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养分流失则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等养分含量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9条路径完成,其影响总效应为-0.525。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821±0.219,总体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呈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水土保持与坡耕地质量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771±0.141,总体上处于良好的耦合协调状态,坡耕地土壤侵蚀治理与坡耕地质量提升之间存在较强的协调发展关系。(4)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多年平均年有效降雨量为941.04mm,主要集中在夏季,有效降雨量分布呈现自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趋势。夏季作物生育期除4、5月外,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大于0,而冬季作物生育期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小于0。年尺度农业干旱主要处于“中旱”、“轻旱”和“正常”三个干旱等级,以“轻旱”区所占面积最大,中旱区所占面积最小;季节性干旱以春旱、冬旱为主,其干旱等级主要为“重旱”,夏季以水分盈余为主,秋季则以“中旱”、“轻旱”为主。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年尺度、季节性干旱指数(水分盈亏指数)均呈显着正相关,二者可用线性函数较好拟合,干旱等级越高坡耕地质量越低;不同季节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农业干旱过程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的水分供给能力和土壤容重、pH值等土壤物理性状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高低。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3条路径完成,其总效应值为-0.608。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955±0.091,大部分评价单元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农业干旱空间分布呈现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不同区域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存在较大差异性,南部边缘区、滇西南区、滇东北区耦合度较高,而滇中区、滇西区耦合度相对较低。(5)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云南坡耕地质量障碍类型以侵蚀退化型、干旱缺水型、有机质缺乏型、养分贫乏型为主,不同分区障碍因素组合及其表现存在差异性。依据特征响应时间(CRT)和因子障碍度(OD)对因子的可调控性和调控优先度进行划分。坡耕地质量可调控因子由耕层厚度、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构成,其中,田面坡度、土壤有机质、灌溉保证率、有效磷、速效钾、pH值为优先调控因子。坡耕地质量调控的目标是使可调控因子处于适宜范围,包括理想状态和实际状态两种情景模式。理想状态下云南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为0.347,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的“中等”提升到“高”等级;实际状态下坡耕地质量调控的潜力为0.198,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中等”提升到“较高”等级,实际状态调控潜力可作为坡耕地质量调控的参考依据。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由耕作措施、土壤培肥措施、工程措施、种植模式措施、林草措施构成,不同调控措施的保水、保土、保肥、改善耕层结构、增产效应存在差异,保水效应值在0.1570.521之间,保土效应值在0.1990.984之间,保肥效应值在0.1480.659之间,增产效应值在0.0310.655之间。根据不同分区坡耕地利用特征及障碍类型差异,集成了四种调控模式:“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中区、滇东南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适用于滇西南区、滇西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适用于南部边缘区),以及“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东北区、滇西北区)。
张绍稳[8](2019)在《云南城镇体系发展中产业与人口的空间集聚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水平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过也积累和沉淀不少的矛盾和诟病,比如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粗放型城镇发展路线、城镇产业规划不合理等。近年来,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消除城乡二元体系,在此背景下,合理的城镇体系构建显得尤为必要。作为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区域产业发展相对落后、资源利用率不高、职能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更加凸显,如何促进产业分工和资源优化利用,构建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构建,应以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起点,搭建人口规模与产业的桥梁,以人口、产业的城镇或城镇群的空间集聚推动城镇体系的优化调整。基于此,首先,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借鉴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引用基于该理论框架下推导出来的产业、人口聚集的相关理论,作为城镇体系规划的经济理论支撑。系统总结城镇体系产业发展与人口流动的空间集聚关系,形成以城镇群为主体,促进城镇体系的发展和区域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同时,运输成本的降低能够直接刺激人口与产业的流动和集聚,而城镇体系中合理的空间布局首先应完善区域交通网络。然后,本文基于以上理论模型,以云南为例,重点从产业和人口两个方面来测算云南省的集聚现状和趋势,为云南省城镇体系构建提供具体的数据支撑。接着运用齐普夫模型对云南省的城镇规模分布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云南省城市规模分布也呈现逐渐集聚的趋势,即人口逐渐向大城市流动。最后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人口集聚是产业集聚的原因进行实证检验,从定量角度探究云南产业与人口集聚的规律,从“因产兴城”的角度,为科学确定云南城镇体系人口规模等级,合理确定产业发展布局,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指导。最后,根据云南城镇发展的本底条件,结合断裂点划分方法,将云南省进行区域划分,划分为滇中城镇群、滇东南城镇群、滇东北城镇群、滇西城镇群、滇西南城镇群和滇西北城镇群六大城镇群。按照理论分析,培育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城镇产业一体化带动城镇化水平发展,以此促进城镇体系的发展。以这六大城镇群为载体,提出支撑城镇群发展的交通体系构建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和思路,促进产业、人口的空间集聚,带动周边城镇水平发展,优化云南省城镇空间布局,从而形成良好城镇化发展模式。
龚贤[9](2019)在《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升级能够通过产业调整,把有限的要素资源从生产效率较低的产业部门投向生产效率较高的产业部门,以此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从世界产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与地区资源禀赋与耗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高污染以及劳动者收入差距的增大等各种社会问题相伴相生。因此,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成为学术界普遍关心和政府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世界环卫组织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并强调要通过新兴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等方法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绿色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我国政府更是把“绿色发展”问题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一起,形成了“五位一体”战略发展格局,强调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不断调整优化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以绿色发展和低碳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改革开放40年来,集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特征于一体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长期依赖于自然资源禀赋,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对生态承载力构成了挑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经济发展水平长期滞后于生态环境保护。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产业结构升级已成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本文以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云南省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找准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具体来讲,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绿色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厘清和界定了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并对国内外有关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构建了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逻辑分析框架。其次,对云南省的绿色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类型,在此基础上,基于绿色发展视角,从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能力、生态环境保护与友好发展能力等三对关系上,对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进行了综合性评价。分析表明,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着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不协调,生态功能退化、环境问题突出,产业结构区域布局不优,产业竞争力不强,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协调度不高等现实问题。最后,在对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提出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对传统优势产业的“绿色化”升级,比如: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倡导低碳绿色工业、发展民族特色生态文化旅游业等;二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升级,比如:发展现代生物产业、康养产业、新一代通信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此外,应从政策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引领、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支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
杨济达[10](2019)在《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要素对葡萄地带性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三州三区”深度贫困区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的背景下,如何根据当地农业资源匹配合适的作物生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保护脆弱生境的可持续性和恢复性成为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德钦高原特色葡萄酒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产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是葡萄酒质量和品质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决定产区区域化特色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基础。综合分析产区的生态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充分认识产区生境优势,对于揭示非黄金纬度葡萄产区的生境成因和指导优质葡萄基地建设和生产具有地理标识的葡萄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了揭示高原环境保障优质葡萄品质的环境成因,探索当地局部生境对葡萄生长的优劣性,本论文从高原产区的县域尺度,分析了德钦县地形因子、土地因子和气候因子的分布特征和空间格局;从葡萄种植产业带的局部尺度,研究了县域干旱河谷生境条件的梯度变化;从物种生态位的角度,探索了局部生境的环境要素特征,并与传统产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进行了比较;最后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探析了葡萄种植对当地土地利用和农业结构的影响。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德钦县以高山峡谷为典型地形特征,其中海拔高于3300m的土地面积占61%,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积占67%,8个坡向平均分布。海拔垂直差异和下垫面破碎化是限制产区葡萄大面积规模化种植的主要因素。海拔小于3300m河谷区域土地类型以农业生产活动利用类型为主,表现为耕地和居民点破碎零散分布,土壤类型以棕色褐土、棕壤呈优势,水热配比表现为“干暖”,年均温为6.4℃~14.6℃,年均降水量为390mm~667mm,干燥度18.3~30.0。地形、热量和水分条件垂直分异导致在河谷区域(1834m~2753m)形成“缓坡”(坡度<8°集中分布)、“干”(降水量400mm;干燥度18.3)、“热”(年均温14.6℃;>10℃积温4928℃)三种成分的集中分布状况,该局部环境因子为葡萄经济栽培所需的“干、热、坡地”环境所匹配,使得在高寒山地的河谷局部环境具备环境资源条件让葡萄种植成为可能。(2)河谷区气候条件的水热配比表现为年均温15.9℃~17.8℃,最热月均温23.9℃~25.2℃,最冷月均温 8.6℃~13.0℃,年辐射量为 49009.3 W.m-2~52900.3 W.m-2;年降水量375 mm~516 mm,年内降水集中分布于7/8月,月均降水量46 mm~108 mm;土壤性质为半湿润暖温带地区半淋溶型土壤,以褐土为主,pH显示呈弱碱性或碱性。干旱河谷局部地带性环境完全具备了欧亚种葡萄栽培所需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满足其喜光照、耐旱、耐寒、耐土壤瘠薄,适应性强的生境需求,在其他传统品种受限的条件下又正好为酿酒葡萄栽培提供了天然的局部生境资源。(3)河谷区以旱生特征植被为优势类型,又以小叶刺灌丛为典型,主要以“小叶马鞍叶·苦刺花群落(Com.Bauhinia brachycarpa var.microphylla-Sophora davidiia)”和“小叶荆·小叶马鞍叶群落(Com.Vitexmicrophylla-Bauhinia brachycarpa var.microphylla)”为主。群落外貌多呈稀散矮生的半荒漠状态,优势种旱生生态特征明显,层次结构单调。物种组成在属水平以温带分布和泛热带分布成分为主,并带有热带成分向温带过度的性质,物种多样性水平分异较小,垂直分异明显。部分物种如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垫状迎春花(Jasminum nudiforum var.pulvinatum)和部分属如沙针属(Osyris)、鼠李属(Rhamnus)与地中海山地硬叶小叶灌丛的成分相同,群落结构、外貌以及植物区系类似于地中海同类植被,与地中海传统葡萄产区在生境上具有相似性并联系紧密。(4)在河谷区分布有毛葡萄(Vitis heyneana)和桦叶葡萄(Vitis betulifolia)两种葡萄属种质资源分布,存在葡萄属植物原生生态位。温度变异性是干旱河谷区域葡萄生态位分布的主导因子,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Isothermality)、温度季节变化(Temperature Seasonality)为显着影响因子。环境要素具备优质葡萄生长需求和发展潜力,热量条件表现为:生长期有效积温1789℃,最热月均温22.1℃;生长季均温19.4℃;光热系数Ⅰ(Rt)=3.2;无霜期208.3天;水分条件表现为:年均降水量429mm;生长季降水量321.3mm;成熟季降水量166.7mm;干燥度(DI)1.4。生态优势体现为:温度极端差异平缓(-6℃~30℃),季节性变异明显(TS=54.11)成为该区域葡萄越冬无需冬季下架埋土的热量生境优势;较高的干燥度水平(DI=1.4)和较低降雨量(429mm)是葡萄挂果周期长,糖分积累充分的水分生境优势。(5)葡萄种植对德钦县土地利用分布格局变化不明显,体现为耕地内部种植种类的改变。对德钦县社会经济变化表现为农业结构和生计模式的改变。农业模式从依赖自然资源型的粗放农业向市场主导型的商业农业转变,养殖业水平呈下降趋势。葡萄种植区和非葡萄种植区农户生计模式两极化发展。葡萄种植区从粮食作物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向经济作物单一种植模式转变,收入结构以葡萄种植收入为主;非葡萄种植区呈山地退化迁移模式,劳动力和收入结构向非农活动转移。本研究探索了低纬度、高海拔酿酒葡萄产区的高山峡谷环境地带性特征;揭示了干旱河谷保障葡萄优质生长的生境成因;对产业带的干旱河谷生境梯度格局深化了认识;对高原酿酒葡萄的发展和葡萄种植提供了系统的区域环境背景资料和生境适宜性数据支持;对藏区山地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调整的变化和响应提供了案例;为葡萄产区科学发展和合理规划提供了思路和意见。
二、滇西北农业自然资源特点与可持续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滇西北农业自然资源特点与可持续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及时空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一、关于脆弱性的研究进展 |
二、关于生态脆弱性的研究进展 |
三、关于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研究进展 |
四、综合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复杂系统理论 |
二、自组织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节 土地系统脆弱性及形成机理 |
一、土地系统脆弱性相关概念界定 |
二、土地系统脆弱性形成机理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 |
第二节 经济社会条件 |
第三节 云南省土地利用现状 |
第四节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表征 |
第四章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 |
第一节 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方法 |
一、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三、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方法 |
第二节 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 |
一、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
二、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结果分级 |
第五章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研究 |
第一节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时序变化分析 |
一、云南省土地系统暴露度时序变化分析 |
二、云南省土地系统敏感性时序变化分析 |
三、云南省土地系统适应能力时序变化分析 |
四、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时序变化分析 |
第二节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空间变化分析 |
一、探索性时空数据(ESDA)分析方法 |
二、空间分布特征 |
三、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六章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分析方法与序列选择 |
一、分析方法 |
二、数据处理 |
第二节 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一、因子探测结果分析 |
二、交互探测结果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外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经验借鉴 |
第二节 国内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经验借鉴 |
第三节 对云南省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启示 |
一、云南省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 |
二、云南省各区域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管理对策 |
三、云南省应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政策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2)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低碳经济研究 |
二、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
三、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关系研究 |
四、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 |
三、创新性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低碳经济 |
二、区域建设用地 |
三、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
第二节 相关基础理论 |
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
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四、系统科学理论 |
第三章 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关系定性分析 |
第一节 低碳经济发展对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作用机理 |
一、低碳经济对土地投入水平的影响 |
二、低碳经济对土地利用水平的影响 |
三、低碳经济对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影响 |
四、低碳经济对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的影响 |
第二节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低碳经济的反馈机理研究 |
一、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减少碳源占地的反馈 |
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增加碳汇用地的反馈 |
第三节 联动关系 |
第四章 研究区概况 |
第一节 研究区域概况 |
一、研究区域分布概况 |
第二节 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
一、云南省产业发展现状 |
二、能源消耗及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
三、碳排放特点 |
第三节 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现状 |
一、建设用地利用结构分析 |
二、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分析 |
第五章 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
第一节 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
一、数据来源 |
二、低碳经济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测算方法 |
三、低碳经济水平综合评价 |
四、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
第二节 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障碍度诊断结果分析 |
一、障碍度模型 |
二、云南省低碳经济障碍度诊断结果分析 |
三、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障碍度诊断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
第一节 耦合协调度模型 |
一、耦合度模型 |
二、耦合协调度模型 |
三、相对发展度模型 |
四、空间自相关模型 |
第二节 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
一、耦合度、协调度分类标准 |
二、耦合协调发展的时序变化特征分析 |
三、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分析 |
四、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三节 耦合机制分析 |
一、因果关系分析 |
二、典型相关性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低碳经济引导下的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策 |
第一节 国内外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模式的经验 |
一、低碳生态型社区土地利用模式经验 |
二、低碳生态型产业园土地利用模式经验 |
三、低碳生态型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经验 |
第二节 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
一、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二、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
三、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度优化的对策建议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3)世界遗产区腹地梅里雪山藏族聚居空间与环境适应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遗产区腹地梅里雪山极具独特性 |
1.1.2 梅里雪山范围内藏族聚居空间与环境相生相融 |
1.1.3 梅里雪山极具价值性和生态敏感性共存 |
1.1.4 快速城镇化、旅游业兴起等推力促使藏族聚居空间更新发展 |
1.1.5 藏族聚居空间环境适应性发展的诉求 |
1.2 研究内容及对象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论文提纲及框架结构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环境适应性因子分析方法构建 |
2.1 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 |
2.1.1 相关概念解析 |
2.1.2 相关研究综述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区域的选择 |
2.3.1 研究区域范围界定 |
2.3.2 选择研究区域的原因 |
2.4 环境因子选取 |
2.5 生态环境因子分析 |
2.5.1 地形地貌 |
2.5.2 多样的植被分布 |
2.5.3 种类繁多但耕地有限的土壤 |
2.5.4 澜沧江水系及其他水文分析 |
2.5.5 生态环境的垂直地带性 |
2.6 气候环境因子分析 |
2.6.1 年太阳辐射、最佳朝向(日轨分析) |
2.6.2 温度、湿度、气流、周围辐射(焓湿图分析) |
2.6.3 风频、风向、降水量(风分析) |
2.6.4 特有的立体气候环境特征 |
2.7 社会环境因子 |
2.7.1 宗教信仰影响下的生态观 |
2.7.2 藏族佛教文化中关于环境保护的观念 |
2.7.3 梅里雪山特有的转山文化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调查研究的藏族聚居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3.1 历史演变与成形 |
3.1.1 唐宋时期民族迁徙下形成的迪庆藏族 |
3.1.2 元朝时期形成的贸易热潮 |
3.1.3 明朝木氏土司时期的民族融合 |
3.1.4 明清时期迁入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 |
3.1.5 解放后迪庆藏族的发展 |
3.2 藏族聚居点的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
3.2.1 藏族与其他民族在滇西北地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
3.2.2 藏族在迪庆州的分布 |
3.2.3 藏族样本聚居点在研究区的人口密度分布 |
3.3 地形地貌与藏族聚居空间的垂直分异关联分析 |
3.3.1 分异划分依据——海拔梯度 |
3.3.2 数据处理 |
3.3.3 藏族聚居点在海拔梯度上的选择 |
3.3.4 不同海拔梯度的聚居点在坡度上的选择 |
3.3.5 不同海拔梯度的聚居点在坡向上的选择 |
3.4 通道与藏族聚居空间的耦合关系 |
3.4.1 澜沧江水系与藏族聚居点的分布 |
3.4.2 山-水-村空间格局 |
3.4.3 道路交通与藏族聚居空间 |
3.5 资源垂直分布与聚居空间分异关联分析 |
3.5.1 农业资源的垂直分布 |
3.5.2 林牧业资源的垂直分布 |
3.5.3 藏民生产方式的分异 |
3.5.4 森林-山地—田坝/村落—水系的聚居空间格局分异 |
3.5.5 不同海拔的聚居空间人地关系分析 |
3.5.6 聚居空间中心与边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梅里雪山藏族聚居空间与环境适应机制技术应用实证 |
4.1 实证研究——以西当村村域为例 |
4.1.1 典型村样本选取依据和自然环境情况 |
4.1.2 西当村概况 |
4.1.3 西当村形成历程 |
4.1.4 空间营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
4.1.5 文化信仰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 |
4.2 传统人居环境适应性系统解构 |
4.2.1 藏族聚居空间传统营建智慧 |
4.2.2 独特的社会结构 |
4.3 当代梅里雪山范围内藏族人居环境面临的问题 |
4.3.1 生计模式转型混乱 |
4.3.2 聚居空间重构的生态丧失 |
4.3.3 建筑的建设无序 |
4.4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聚居空间环境适应性建议 |
4.4.1 聚居空间环境适应性发展思路 |
4.4.2 划区分类发展以适应生计模式转型 |
4.4.3 生态环境基底合理保持和用地集约利用 |
4.4.4 聚居空间布局合理与配套体系完善 |
4.4.5 适应环境的道路系统规划 |
4.4.6 适应环境的建筑建造 |
4.4.7 充分发挥村民自组织的管理作用 |
第五章 结论 |
5.1 技术方法的应用范畴 |
5.2 对规划设计问题的指导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128 个典型样本聚居点基本信息统计表 |
附录 D:部分典型村访谈信息统计表 |
附录 E:澜沧江流域藏族聚落空间航拍图 |
(4)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城镇化相关研究综述 |
二、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 |
三、生态足迹理论在云南省研究中的应用 |
四、城镇化对生态足迹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五、总结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及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图 |
四、拟解决的问题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机理 |
第一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概念 |
一、城镇化的概念 |
二、耕地生态足迹的概念 |
第二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生态足迹理论 |
三、脱钩理论 |
第三节 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机理 |
一、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内在关系 |
二、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相互作用机制 |
三、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机制 |
四、耕地生态足迹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内容与研究区域概况 |
第一节 数据内容 |
一、数据来源 |
二、数据处理 |
第二节 研究区域概况 |
一、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二、研究区域城镇化发展概况 |
三、研究区域耕地利用概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发展现状及关联性 |
第一节 云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
一、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构建 |
二、云南省综合城镇化变化特征 |
第二节 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现状 |
一、生态足迹的改进模型 |
二、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时序变化 |
三、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空间变化 |
第三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关联性分析 |
一、综合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二、人口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三、经济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四、社会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五、土地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 |
第一节 Tapio弹性分析法 |
一、Tapio脱钩模型 |
二、Tapio脱钩状态 |
第二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模型 |
一、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模型的构建 |
二、脱钩模型临界值的确定 |
第三节 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状态演变分析 |
一、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状态时间变化特征 |
二、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状态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程度 |
第一节 STIRPAT模型 |
第二节 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一、环境影响指标 |
二、人口因素指标 |
三、富裕程度指标 |
四、技术水平指标 |
五、土地影响指标 |
第三节 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影响机因素实证分析 |
一、主成分分析 |
二、变量共线性检验 |
三、云南省城镇化各要素对耕地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程度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促进城镇化发展缓解耕地生态足迹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
一、提高城镇质量,缓解耕地生态足迹 |
二、稳定人口增长,推进城镇化发展 |
三、加快经济转型,向绿色、健康方向转变 |
第二节 缓解耕地生态足迹,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 |
一、减缓耕地生态足迹 |
二、提高耕地生态承载力 |
三、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 |
第三节 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严守耕地红线 |
一、确立全面的耕地保护制度 |
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
三、创新耕地保护价值补偿制度 |
第四节 严格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
一、控制城镇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 |
二、统筹规划城乡土地,实现集约化利用 |
三、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 |
第五节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5)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及土地开发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理论基础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土地承载力研究进展 |
2.2.2 土地开发优化研究进展 |
2.2.3 相关研究评述 |
第3章 云南山区基础环境特征 |
3.1 自然资源环境特征 |
3.1.1 地理区位条件特殊 |
3.1.2 自然环境错综复杂 |
3.1.3 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
3.2 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
3.2.1 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
3.2.2 社会发展进程总体平稳 |
3.2.3 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升 |
3.3 土地利用现状特征 |
3.3.1 国土面积相对较大 |
3.3.2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 |
3.3.3 梯度分布差异明显 |
第4章 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 |
4.1 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筛选 |
4.1.1 数据来源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筛选 |
4.2 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方法构建 |
4.3 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实证分析 |
4.3.1 土地梯度承载力本底评价 |
4.3.2 土地梯度承载力状态评价 |
4.3.3 土地梯度承载力潜力评价 |
4.3.4 土地梯度承载力综合评价 |
4.4 土地梯度承载力影响因素 |
第5章 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类型特征 |
5.1 土地开发优化方法构建 |
5.1.1 三维魔方法 |
5.1.2 聚类分析法 |
5.1.3 二维关联矩阵法 |
5.2 土地开发优化结果分析 |
5.2.1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
5.2.2 土地利用发展分区 |
5.2.3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
第6章 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对策建议 |
6.1 因地制宜发展,差别化制定政策 |
6.2 优化空间布局,切实保护耕地 |
6.3 合理配置资源,集约利用土地 |
6.4 “三效”均衡发展,保障生态安全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云南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理论 |
2.1.4 生态文明理论 |
2.2 国内外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3章 岩溶地区基础环境条件分析 |
3.1 研究空间的界定 |
3.2 自然地理环境基础 |
3.2.1 地质环境复杂,地形起伏较大 |
3.2.2 地貌类型多样,岩溶形态多变 |
3.2.3 土壤类型较多,植被种类丰富 |
3.2.4 气候类型繁多,江河湖泊密布 |
3.3 自然资源环境基础 |
3.3.1 土地资源比较稀缺 |
3.3.2 水资源总量较丰富 |
3.3.3 矿产资源种类较全 |
3.3.4 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
3.4 社会人文环境基础 |
3.4.1 区位条件相对较优 |
3.4.2 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
3.4.3 民族贫困人口特点显着 |
3.4.4 政策条件综合优势明显 |
3.4.5 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 |
第4章 岩溶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时空特征及类型区划分 |
4.1 岩溶地区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及类型区划分 |
4.1.1 经济发展时间进程 |
4.1.2 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
4.1.3 经济发展分类及特点 |
4.2 岩溶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时空特征及类型区划分 |
4.2.1 生态环境发展时间进程 |
4.2.2 生态环境质量空间格局 |
4.2.3 生态环境分类及特点 |
第5章 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 |
5.1 耦合协调评价方法体系构建 |
5.1.1 数据来源和指标筛选 |
5.1.2 数据标准化处理及指标权重确定 |
5.1.3 评价方法构建 |
5.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分析 |
5.2.1 数据结果分析 |
5.2.2 空间格局特征 |
5.2.3 耦合协调度分类及特征 |
第6章 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奠定生态经济发展基石 |
6.2 全力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绿色发展 |
6.3 不断提升教育科技水平,激发协调发展内生动力 |
6.4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
第7章 结论与不足 |
7.1 结论 |
7.2 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坡耕地质量涵义及分析 |
1.1.1 坡耕地的概念 |
1.1.2 坡耕地质量的涵义 |
1.1.3 耕地质量研究热点分析 |
1.2 坡耕地质量评价 |
1.2.1 坡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1.2.2 坡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
1.3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 |
1.3.1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1.3.2 水分条件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1.3.3 种植制度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1.3.4 耕作利用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1.4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 |
1.4.1 水分调控措施 |
1.4.2 土壤管理措施 |
1.4.3 农业措施 |
1.5 结语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2.1.1 研究背景 |
2.1.2 选题意义 |
2.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2.3.1 研究方案 |
2.3.2 技术路线 |
2.4 研究区概况 |
2.4.1 气候及地质地貌 |
2.4.2 土壤类型及植被 |
2.4.3 研究分区及坡耕地利用特征 |
第3章 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2 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
3.2 坡耕地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
3.2.1 坡耕地空间分布特征 |
3.2.2 坡耕地空间转移特征 |
3.2.3 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变化 |
3.3 坡耕地坡度级演变特征 |
3.4 坡耕地核密度时空演变特征 |
3.5 坡耕地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
3.6 小结与讨论 |
3.6.1 小结 |
3.6.2 讨论 |
第4章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数据来源及评价单元 |
4.1.2 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 |
4.1.3 坡耕地质量空间结构分析 |
4.2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 |
4.2.1 坡耕地质量评价 |
4.2.2 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 |
4.2.3 坡耕地质量等级空间分布 |
4.3 坡耕地质量空间变异特征 |
4.3.1 半方差函数拟合 |
4.3.2 空间变异性特征分析 |
4.4 坡耕地质量空间聚集特征 |
4.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4.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4.4.3 空间冷热点分析 |
4.5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辨识 |
4.6 小结与讨论 |
4.6.1 小结 |
4.6.2 讨论 |
第5章 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RUSLE模型及参数因子分析 |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 |
5.2.1 降雨侵蚀力季节分布 |
5.2.2 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
5.3 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
5.3.1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
5.3.2 不同坡度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
5.3.3 流失土层厚度特征 |
5.3.4 养分流失特征 |
5.4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
5.4.1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
5.4.2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
5.4.3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
5.5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协调特征 |
5.5.1 空间耦合度分析 |
5.5.2 空间协调度分析 |
5.6 小结与讨论 |
5.6.1 小结 |
5.6.2 讨论 |
第6章 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数据来源 |
6.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2 降雨量-盈亏量时空分布特征 |
6.2.1 有效降雨量时空分布 |
6.2.2 水分盈亏量时空分布 |
6.3 农业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
6.3.1 年尺度干旱空间分布 |
6.3.2 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 |
6.4 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
6.4.1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
6.4.2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
6.4.3 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
6.5 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特征 |
6.6 小结与讨论 |
6.6.1 小结 |
6.6.2 讨论 |
第7章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 |
7.1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 |
7.2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及潜力 |
7.2.1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 |
7.2.2 坡耕地质量调控目标 |
7.2.3 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 |
7.3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及效应 |
7.3.1 调控措施体系及作用机理 |
7.3.2 调控措施效应分析 |
7.4 坡耕地质量调控集成模式 |
7.4.1 “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 |
7.4.2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 |
7.4.3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 |
7.4.4 “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2.1 研究特色 |
8.2.2 研究创新 |
8.3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文章、获奖与参与课题情况 |
(8)云南城镇体系发展中产业与人口的空间集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 |
1.2.2 国内外城镇体系规划的相关研究 |
1.2.3 中心地理论国内外研究 |
1.2.4 城镇群相关研究 |
1.3 论文研究的结构、方法和创新点 |
1.3.1 论文研究的结构 |
1.3.2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3.3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城镇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 |
2.1 理论背景 |
2.2 中心地的新经济地理模型 |
2.2.1 模型 |
2.2.2 城镇体系层级原理 |
2.2.3 结论 |
2.3 城镇体系发展中产业与人口的空间集聚 |
2.3.1 产业发展对城镇体系的促进作用 |
2.3.2 人口发展对城镇体系的促进作用 |
2.3.3 运输成本引起的产业与人口的空间变动机理 |
2.3.4 新型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
2.3.5 点、轴、面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云南省城镇体系集聚发展的实证研究 |
3.1 产业集聚分析 |
3.1.1 产业绝对地理集中指数和相对地理集中指数 |
3.1.2 云南省产业集聚测量 |
3.2 人口集聚分析 |
3.2.1 云南省人口的总体集中指数 |
3.2.2 人口集聚评价 |
3.2.3 各区县人口集聚测量方法 |
3.2.4 云南省人口集聚空间格局 |
3.3 云南省城市人口规模分布的实证分析 |
3.3.1 基于齐普夫回归的城市人口规模分析 |
3.3.2 回归结果分析与结论 |
3.4 产业集聚引起人口集聚的实证研究 |
3.4.1 产业集聚引起人口集聚的理论梳理 |
3.4.2 计量模型和数据说明 |
3.4.3 产业集聚引起人口集聚的计量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云南省城镇空间布局和发展现状分析 |
4.1 云南城镇空间分布特征 |
4.1.1 大多集中在坝区,山区分布较少 |
4.1.2 用地紧张多数山地平坝较少、城镇规模较小 |
4.1.3 沿江、沿河城镇联系不强,分布不均 |
4.1.4 城镇密度东高西低、地区发展不平衡 |
4.2 云南各州市中心城市竞争力分析 |
4.2.1 竞争力计算方法 |
4.2.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4.2.3 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云南省城镇体系重新构建 |
5.1 断裂点划分方法 |
5.2 云南省城镇群划分 |
5.3 云南省城镇群空间结构解析 |
5.4 云南省城镇群动态发展的阶段分析 |
5.5 云南省城镇群发展现状评价分析 |
5.6 云南城镇群空间发展机遇与制约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优化云南城镇体系发展引导各城镇群定位与产业选择 |
6.1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
6.1.1 加强云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6.1.2 以提升城镇综合竞争力的视角,编制综合交通基础设施规划 |
6.2 充分培育城镇群的产业功能 |
6.2.1 进一步强化城镇群的人口集聚,发挥规模经济、聚集经济效益 |
6.2.2 以滇中城市群区为引领,推进云南省产业转型,推动城镇体系的发展 |
6.3 促进滇中城镇群集聚发展 |
6.3.1 发展定位 |
6.3.2 交通体系构建 |
6.3.3 产业发展方向选择 |
6.4 引导其他地区均衡发展 |
6.4.1 滇东南城镇群 |
6.4.2 滇东北城镇群 |
6.4.3 滇西城镇群 |
6.4.4 滇西南城镇群 |
6.4.5 滇西北城镇群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9)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研究的范围界定及基本概况 |
1.2.2 绿色发展的内涵 |
1.2.3 产业结构的内涵 |
1.2.4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绿色发展理论 |
2.1.2 产业结构理论 |
2.1.3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绿色发展相关理论研究 |
2.2.2 产业结构升级相关问题研究 |
2.2.3 云南省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问题研究 |
2.3 简要述评 |
2.3.1 绿色发展问题研究述评 |
2.3.2 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研究述评 |
第3章 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理论探讨 |
3.1 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 |
3.1.1 产业结构升级是绿色发展的手段和路径 |
3.1.2 绿色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最终目标 |
3.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
3.2.1 生态环境保护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
3.2.2 自然资源禀赋与要素投入促进经济增长 |
3.3 绿色发展视阈下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分析框架 |
3.3.1 概念 |
3.3.2 分析框架 |
第4章 云南省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 |
4.1 云南省绿色发展的现状分析 |
4.1.1 云南省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基本态势 |
4.1.2 云南省资源利用效率情况分析 |
4.1.3 云南省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 |
4.1.4 云南省生态环境修复水平分析 |
4.2 云南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4.2.1 云南省三次产业的历史演变及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分析 |
4.2.2 云南省第一产业现状分析 |
4.2.3 云南省第二产业现状分析 |
4.2.4 云南省第三产业现状分析 |
第5章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评价 |
5.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评价的基本问题 |
5.1.1 产业结构升级规律 |
5.1.2 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1.3 产业结构评价模式 |
5.2 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能力分析 |
5.2.1 影响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主要因素 |
5.2.2 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能力的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5.2.3 绿色发展下产业结构升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5.3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分析 |
5.3.1 经济增长与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
5.3.2 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能力分析 |
5.3.3 生态环境保护与友好发展能力分析 |
5.4 绿色发展视角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整体评价 |
5.4.1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5.4.2 指标阈值标准判定 |
5.4.3 评价结果 |
第6章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问题 |
6.1 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过程中的“硬伤” |
6.1.1 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空间分布不够协调 |
6.1.2 生态功能退化、环境问题突出 |
6.1.3 交通建设速度加快,但制约瓶颈依然突出 |
6.2 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过程中的“软肋” |
6.2.1 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政策还存在制度上的缺失 |
6.2.2 产业结构布局不优、产业竞争力不强 |
6.2.3 产业聚焦能力较弱,区域经济发展受资源条件限制差异较大 |
6.2.4 民族旅游业开发与民族文化之间没有达到协调发展的效果 |
第7章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 |
7.1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定位 |
7.1.1 指导思想 |
7.1.2 实施原则 |
7.1.3 目标要求 |
7.1.4 总体布局 |
7.2 云南省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化”升级研究 |
7.2.1 绿色农业升级: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 |
7.2.2 绿色工业升级:发展低碳绿色工业 |
7.2.3 绿色旅游业升级:发展民族生态文化旅游业 |
7.3 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升级研究 |
7.3.1 指导思想 |
7.3.2 发展原则 |
7.3.3 重点任务 |
7.3.4 云南省战略性新兴绿色产业发展的案例研究 |
7.4 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路径选择 |
7.4.1 以技术革新、产业空间拓展促进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升级 |
7.4.2 以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建立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政策保障体系 |
8.2.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屏障 |
8.2.3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产业发展竞争力 |
8.2.4 加强能源资源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绿色化升级水平 |
8.2.5 加强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构建文化与旅游一体发展的新格局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课题研究 |
1、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参与的课题研究 |
致谢 |
(10)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要素对葡萄地带性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青藏高原地理效应与云南热带山原特征 |
1.1.2 横断山地带性特征 |
1.1.3 传统农牧结构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农业生态学发展 |
1.2.2 中国农业气候资源研究 |
1.2.3 云南山地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 |
1.2.4 横断山干旱河谷资源环境与开发利用 |
1.2.5 德钦干旱河谷葡萄种植与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德钦县自然环境特征与资源状况研究 |
2.1 研究方法 |
2.1.1 地形要素分析 |
2.1.2 遥感解译和影像分类 |
2.1.3 气候因子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德钦县土地因子特征和分布格局 |
2.2.2 德钦县气候因子特征和分布格局 |
2.3 讨论 |
2.3.1 德钦县区位特点与土地资源分布格局 |
2.3.2 德钦县局部气候特征和成因 |
2.3.3 德钦农业资源条件 |
2.4 小结 |
第三章 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特征研究 |
3.1 研究方法与材料 |
3.1.1 植物群落调查 |
3.1.2 河谷气候因子分析 |
3.1.3 土壤样品采集与组分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河谷气候特征及分布格局分析 |
3.2.2 河谷植物群落特征及分布格局分析 |
3.2.3 河谷土壤特征及分布格局分析 |
3.3 讨论 |
3.3.1 德钦干旱河谷类型 |
3.3.2 干温河谷植物群落特点分布格局 |
3.3.3 德钦干温河谷成因 |
3.4 小结 |
第四章 德钦县干旱河谷葡萄种植环境因子影响机制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生态位模型分析 |
4.1.2 全球传统葡萄种植区环境因子分析 |
4.1.3 物候期生长指标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德钦野生葡萄资源生态位分析 |
4.2.2 德钦种植酿酒葡萄资源生态位分析 |
4.2.3 全球传统葡萄种植区环境因子分析 |
4.2.4 全球传统葡萄种植区物候指标分析 |
4.3 讨论 |
4.3.1 不同产区的局部气候特征及差异性 |
4.3.2 中国葡萄区划标准下的德钦产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德钦县干旱河谷葡萄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遥感数据源和预处理 |
5.1.2 影像分类和精度检验 |
5.1.3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 |
5.1.4 社会经济数据和农村参与式调查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1995-2015德钦县土地利用变化 |
5.2.2 1995-2015德钦县社会经济变化 |
5.2.3 德钦葡萄种植状况 |
5.2.4 基于村级尺度农业结构对比分析 |
5.3 讨论 |
5.3.1 德钦产业结构调整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影响 |
5.3.2 德钦产业结构调整对传统生计模式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综合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创新点 |
6.3 产区发展思路和建议 |
6.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滇西北农业自然资源特点与可持续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评价及时空分异研究[D]. 王春雨.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包艳丽.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世界遗产区腹地梅里雪山藏族聚居空间与环境适应性的研究[D]. 何飞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4]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苏娇萍.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5]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及土地开发优化研究[D]. 王敏.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云南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D]. 罗翠.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D]. 陈正发. 西南大学, 2019(05)
- [8]云南城镇体系发展中产业与人口的空间集聚研究[D]. 张绍稳. 云南大学, 2019(09)
- [9]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 龚贤.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10]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要素对葡萄地带性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D]. 杨济达. 云南大学, 2019(09)
标签:建设用地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绿色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