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与2016年麻疹确诊病例各临床表现出现的比例进行对比,两年的发热病例的出现比例基本维持不变;出疹、咳嗽、结膜炎、柯氏斑、淋巴结肿大、关节疼痛和并发症的病例比例有所增加; 卡他症状的病例比例有所下降(见图1)。2.3 临床表现组合类型在5769例麻疹确诊病例中,依据发热(热)、出疹(疹)、咳嗽(咳)、卡他症状(卡)、结膜炎(结)、柯氏斑(柯)、淋巴结肿大(淋)、关节疼痛(关)及并发症(并)等九种临床特征,共整理出151种临床表现组合类型。其中1~12组合类型的病例居多,占总确诊病例的76.0%(4387/5769)。此外,只出现发热症状的病例有50例(0.8%),只出现皮疹体征的病例有20例(0.4%),无任何临床特征的病例有6例(0.1%)。在所有麻疹确诊病例中,同时具有发热、皮疹和咳嗽三种临床特征的患者占89.8%(5100/5769)。在各年龄组中,0~7月龄、8~23月龄和20~24岁年龄组以组合1型的病例居多;2~4岁年龄组以组合2型病例居多;5~9岁年龄组以组合3型病例居多;10~14岁、35~39岁和40~44岁年龄组以组合7型病例居多;15~19岁年龄组以组合12型病例居多;25~29岁、30~34岁和≥45岁年龄组以组合6型病例居多。见图3。图2. 2015~2016年新疆麻疹确诊病例临床表现主要组合类型年龄分布
3 讨 论麻疹是传染性最强的疫苗可预防疾病之一,其基本传染数(R0)估计在12~18之间,这意味着所有接触到麻疹病毒易感人群中,平均12~18人可能被感染[3]。为避免漏诊或误诊,目前麻疹病例的准确诊断,主要依赖患者急性期血清学检验结果。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现场对患者做出明确诊断,及时控制传染源,防止麻疹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与扩散,时间较为紧迫,而血清学检验需要标本采集、送检、检验、反馈等一系列步骤,难以迅速满足疫情控制的要求。同时临床诊断是发现麻疹患者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为此,探讨和了解麻疹病例的临床特征,加强对麻疹患者的早期识别和诊断能力,是消除麻疹工作中重要的环节。本次对新疆2015~2016年麻疹确诊病例的发热、出疹、咳嗽、卡他症状、结膜炎、柯氏斑、淋巴结肿大、关节疼痛及并发症等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显示,并非所有的麻疹确诊病例都具有发热、出疹、咳嗽、卡他等临床表现,除了发热和出疹之外,其他的伴随症状中咳嗽出现的比例最高(90.31%),与有关文献报导类似[2]。同时,作为麻疹特异性症状的柯氏斑的出现比例仅为47.01%,并且确诊病例中还存有6例无任何临床表现的病例。这些都容易造成麻疹病例的漏诊或误诊,给临床诊断带来较大挑战。本次研究资料显示,除发热和淋巴结肿大之外,接种过麻疹疫苗人群的出疹、咳嗽、卡他、结膜炎、柯氏斑、关节疼痛及并发症等临床体征出现的比例与未接种过麻疹疫苗人群出现的比例相比均小,且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在无实验室检测结果时,对不典型麻疹患者,要结合患者麻疹疫苗免疫史和当地流行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判定。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麻疹诊断[J]. 传染病信息, 2017, 30(4):Ⅰ-Ⅸ.[2 刘家洁,漆琪,刘宇,李银乔,陈筱纯. 2012-2016年四川省麻疹病例临床症状分析[J].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8,24(5): 517-520.[3] PLOTKIN SA,ORENSTEIN WA,OFFIT PA,et al. Vaccines[M]. 6th ed. Philadelphia: Elsevier,2012: 69-89.[4] 王涛,王海红.麻疹和风疹临床特征衣监测病例定义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析[J].疾病监测,2013,28(2):118-121.
论文作者:杨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9月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麻疹论文; 病例论文; 新疆论文; 组合论文; 症状论文; 结膜炎论文; 年龄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9月9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