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县结核病防治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1800
【摘 要】目的:析结核性胸膜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观察其治疗疗效。方法:选取选取于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在我院结核性胸膜炎合并糖尿症治疗的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胰岛素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胸腔积液以渗出为主,胸腔积液吸收时间、结核中毒症状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长(P < 0.05);血糖控制良好者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少于血糖控制不良者(P < 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治疗中应重视两病同治,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有效控制血糖可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康复进程。
【关键词】糖尿病;结核性胸膜炎;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81.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067-01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机体免疫功能发生减退,从而易发生结核杆菌感染。糖尿病患者属于结核病的高发人群,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治疗较棘手,需要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分别为健康人群的3~4倍、4~8倍,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我院对在我院进行结核性胸膜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选取于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在我院结核性胸膜炎合并糖尿症治疗的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9例,其中男12例,女17例,年龄为35 - 83岁,平均年龄为(54.6 ± 7.4)岁,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10例,1型糖尿病患者19例;治疗组的患者29例,其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为29 - 81岁,平均年龄为(53.9 ± 8.8)岁,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16例,1型糖尿病患者1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进行糖尿病的治疗。DM的治疗:主要以胰岛素用药为主,同时针对患者血糖水平,可以采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经统计,单纯使用胰岛素治疗者25例,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片或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者38例,口服降糖药物者4例。②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患者给予2HREZ/4 HR-7HR抗结核治疗,强化期为8周[吡嗪酰胺片(Z 3次/d,每次30min,口服)、乙胺丁醇片(E 0.75/d,顿服)、利福平胶囊或注射液(R0.45或0.6/d,静脉注射或顿服)、异烟肼片(H0.3~0.5/d,静脉注射或顿服)];巩固期16~28周[(利福平胶囊(0.45或0.6/d,空腹顿服)、异烟肼片(H 0.3~0.5/d,顿服)]。同时进行局部治疗,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引流术在超声定位的帮助下进行,并根据超声探测到的分隔光带向腔内注入10万IU的尿激酶,糖皮质激素主要是口服20~30mg的泼尼松片(1次/d),在患者胸水明显吸收后逐渐降低泼尼松片使用量,每周减量5mg至减完为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
治愈: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未遗留胸膜肥厚;
显效:胸腔积液完全吸收、遗留轻度胸膜肥厚;
有效:胸腔积液吸收、遗留较明显的胸膜肥厚;
无效:胸腔仍有积液、甚至出现肺内结核病灶。
总有效率 =(治愈 + 显效 + 有效)例数/总例数 *100 %。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采用X 2检验或者t检验以P<0.05表示对比两组患者的资料效果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观察组胸腔积液以渗出为主,胸腔积液吸收时间、结核中毒症状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长(P < 0.05);血糖控制良好者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少于血糖控制不良者(P < 0.05)。
3.讨论
3.1结核性胸膜炎的简单介绍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杆菌及其自溶产物、代谢产物进入超敏感机体的胸膜腔而引起的胸膜炎症。属肺外结核病,2000年被卫生部批准的我国新的分类法则将其分类为结核病的第四类型。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杆菌首次侵入机体所引起的疾病。我国结核性胸膜炎大多数由人型结核菌所引起。引起结核性胸膜炎的途径有:①肺门淋巴结核的细菌经淋巴管逆流至胸膜。②邻近胸膜的肺结核病灶破溃,使结核杆菌或结核感染的产物直接进入胸膜腔内。③急性或亚急性血行播散性结核引致胸膜炎。④机体的变应性较高,胸膜对结核毒素出现高度反应引起渗出。⑤胸椎结核和肋骨结核向胸膜腔溃破。因为针式胸膜活检或胸腔镜活检已经证实80%结核性胸膜炎壁层胸膜有典型的结核病理改变。因此,结核杆菌直接遍及胸膜是结核性胸膜炎的主要发病机制。大多数结核性胸膜炎是急性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结核的全身中毒症状和胸腔积液所致的局部症状。结核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畏寒、出汗、乏力、食欲不振、盗汗。局部症状有胸痛、干咳和呼吸困难。胸痛多位于胸廓呼吸运动幅度最大的腋前线或腋后线下方,呈锐痛,随深呼吸或咳嗽而加重。由于胸腔内积液逐渐增多,几天后胸痛逐渐减轻或消失。积液对胸膜的刺激可引起反射性干咳,体位转动时更为明显。积液量少时仅有胸闷、气促,大量积液压迫肺、心和纵隔,则可发生呼吸困难。积液产生和聚集越快、越多,呼吸困难越明显,甚至可有端坐呼吸和发绀。
3.2结核性胸膜炎合并糖尿病疗效
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多发生于老年患者,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患者机体代谢功能受损,易导致维生素A转化功能障碍。加之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饮食,常伴有严重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可导致结核感染的风险增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较高,存在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在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时可导致胸腔积液中糖、蛋白质含量增加,有利于结核杆菌的生长,繁殖,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可引起患者体内抗体和补体数量相对减少,造成细胞免疫能力下降。因此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治疗更加棘手。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积极控制血糖,可使结核杆菌的生长环境发生改变,有助于抗结核治疗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胸腔积液吸收时间、结核中毒症状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长,但血糖控制良好者胸腔积液吸收时间低于血糖控制不良者,说明长期高血糖状态可使患者体内抗体和补体相对减少,造成细胞免疫能力下降,导致结核病菌不易被铲除。在抗结核治疗基础上,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能使结核病菌生长环境发生较大改变,可达到临床治疗目的。该研究中血糖控制效果不满意的患者胸腔积液吸收时间、结核中毒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长于血糖控制效果满意的患者。这一结果提示,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促进胸腔积液的吸收,迅速缓解结核中毒症状,血糖控制效果不满意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血糖控制效果满意的患者,这一结果提示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治疗中有效控制血糖是控制病情,促进转归的关键。该研究结果表明(在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治疗中应重视两病同治,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有效控制血糖可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冯桂萍.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临床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9.
[2]张世东.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3):235 - 237.
[3]宋蓉,何家富.结核性胸膜炎合并糖尿病46例患者疗效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6):620 - 622.
论文作者:屈敏华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胸膜炎论文; 胸腔论文; 胸膜论文; 血糖论文; 结核论文; 患者论文; 结核性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