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用化学》应对民办医学院校中临床专业认证的课程体系改革论文_郭丽娟

浅谈《医用化学》应对民办医学院校中临床专业认证的课程体系改革论文_郭丽娟

(长沙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湖南长沙,410219)

摘要:本文就临床专业认证要求,提出了《医用化学》课程体系改革的相关情况。从教学内容,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改进,更好地适应了学生自学习,自我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医用化学,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改革

临床专业认证是依据教育部、卫生部联合颁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教高(2008)9号),通过学校自评和外部专家考察评审,以确定临床医学专业在教育教学方面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同时帮助学校找出差距或弱项,指出改进医学教育的方向,保证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认证的目的是促进专业改革,促进创新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校的信誉,促进医学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衔接;促进学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促进与国际医学教育的衔接,建立起国际认可的、有中国特色的国内认证体系。

作为民办的高等医学院校长沙医学院,在认证的重点内容中,有一项要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经验。这需要对临床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改革。《医用化学》这门课程与医学关系很密切,是医学各类专业必修基础课。它分为《基础化学》和《有机化学》两大部分。《医用化学》也为各专业学生的后续课程如生物化学、药理学等课程的学习提供有用帮助。所以《医用化学》是刚进入医学院校的大一学生首先接触到的一门及其重要的基础课。

首先就是该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和传统的课程体系,精选经典教学内容,增加化学的新概念、新知识、新内容,减少重复老化的内容。加强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间的联系,与分子生物学、分子医学相融合,构建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

《基础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共分13章,主要是溶液理论(稀溶液的通性、电解质溶液、缓冲溶液和胶体溶液)、结构理论(原子结构、分子结构、配位化合物)、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电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内容。这些章节的基本概念对学习后继课程是重要的,但大多数缺乏与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医学的联系和融合,有些内容已经过于陈旧,必须融入新的内容,建立新的内容体系。我们的做法是:

绪论一章重新组织教材,除了讲解化学的研究对象外,主要讲述“生命的化学进化及化学本质”、“分子生物学的化学基础”、“化学与生命科学结合点上的重大突破”然后引入“ 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和如何学好化学”。

这部分内容从宇宙爆炸学说讲起,最初的物质是最简单的物质H+和e无机元素简单分子(NH3、CH4) 氨基酸蛋白质简单生命体低等动物高等动物。从根本上说明了生命体的化学本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从尿素的发现蛋白质的发现核酸的发现蛋白质、核酸的测序与合成基因重组与扩增,一个个化学与生物学结合点上的重大突破,导致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医学的问世与发展。人类要防病治病,掌握自己的命运必须从化学本质上去寻找原因。化学与医学的关系也就显而易见,进而讲解医学化学课的特点和如何学好这门课。通过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各章内容的更新是:

溶液理论(稀溶液的通性、电解质溶液、缓冲溶液和胶体溶液)融入体液中水与电解质、生物大分子的平衡;

结构理论(原子结构、分子结构、配位化合物)中融入生物无机化学、超分子化学、自组装化学内容;

热力学和动力学融入生物热力学的内容;

电化学中融入生物电化学的内容;

分析化学融入现代谱学的内容

而对原教材的热力学、酸碱滴定、原子结构等章节作了较多的删减。

在内容体系上进行了重新组合。

为开设生物无机化学、生物电化学、超分子化学等选修课相继做了系列讲座。

《有机化学》课程主要学习烃类化合物、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和取代羧酸、羧酸衍生物、含氮有机化合物等各类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以及转化规律。在《有机化学》中融入蛋白质、酶模拟、核酸化学、免疫化学等基本知识。删减了一些简单化合物的性质,增加了一些有机化学、生命化学的新进展内容。为开设有机波谱、有机分析选修课作好了准备。

学时调整:按照卫生部医学化学教学大纲的规定,《基础化学》和《有机化学》总学时160学时,几经改革,调整为现在的100学时,两门课共减少60学时。通过对内容的精简、更新、调整与重组,我们能够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教学和教改任务。由于学时的减少,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同时,增加了学生用于自习、指导性自习、上选修课以及参加各类专题讲座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有利于我们积极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与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其次就是《医用化学》实验方面的改革,在实验课教学方面,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入手,根据精简、合并、更新和提高的原则,删除一些经验性、验证性的实验内容,适当增加与分子生物学、分子医学相关的探索性和综合性的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更新实验内容、增加实验难度、认真组织预试及相互听课、实验课阶段小结等方式提高师资水平,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采取部分内容理论与实验的同步,即边讲理论、边实践,使二者在短时间内相互结合。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效果良好。学生反映容易理解、记得牢固。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总之,我院实际和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学体系是开展高质量教学的基础。结合临床专业认证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根据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需要,重新构建临床专业的医用化学教学体系。在构建过程中,积极开展研讨,大胆破除陈旧的教学环节设置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特色。提倡设置涉及多门课程知识的综合性强、体现知识、能力整合的课程、综合训练等实践环节。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围绕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能力培养的客观规律,将学生实践能力具体化,逐项分解落实到各种实践环节,注重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向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转变。

参考文献:

[1]陆阳 有机化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魏祖期 基础化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曾明 大学化学实验教材[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论文作者:郭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8

标签:;  ;  ;  ;  ;  ;  ;  ;  

浅谈《医用化学》应对民办医学院校中临床专业认证的课程体系改革论文_郭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