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腹症诊断中腹部16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_鲁洪 张来安 刘春岭

急腹症诊断中腹部16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_鲁洪 张来安 刘春岭

江油市人民医院 四川 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观察急腹症患者实施腹部16层螺旋CT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80例急腹症患者实施此次研究,从2017年4月开始,至2018年4月终止,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16层CT诊断,对照组使用超声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诊断阳性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在急腹症患者诊断中应用16层螺旋CT诊断,操作简单,诊断准确率高,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关键词】16层螺旋CT;急腹症;诊断准确率

急腹症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急性病理变化,主要指腹膜后、盆腔、腹腔脏器及组织的病变。以全身或者局部腹部疼痛为临床表现。该疾病病情进展迅速,短时间内可加速病情,所以,应对该疾病进行及时诊断,并实施对应治疗,避免病情加重。临床上初步诊断急腹症时可使用MRI、CT、超声等,此次研究中,观察腹部16层螺旋CT对急腹症诊断准确度,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80例急腹症患者实施此次研究,从2017年4月开始,至2018年4月终止,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0.56±1.68)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50.52±1.54)岁。两组患者差异不大,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超声检查,患者保持仰卧位,将耦合剂涂于患者腹部,超声探头频率控制在3.5-7.0MHZ,在患者疼痛部位放置探头,实施超声检查。

观察组实采用美国GE16层螺旋CT机扫描,患者保持仰卧位,将CT电流控制在300mA,电压控制在120KV,层间隔为2.0mm,重建层为3.75,扫描间距为5,扫描层为5,螺旋时间0.6s,螺距:0.75:1。扫描患者腹部,如患者具有消化道出血症状,应服用造影剂进行增强CT,疑似胰腺炎患者应禁食。

1.3观察指标

两种检查方式初步诊断结果对比临床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一致,为阳性,不一致,为阴性。观察两组诊断阳性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来进行检验,用(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来进行检验,用率(%)来表示,(P﹤0.05)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患者80例,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30例,急性胰腺炎24例,消化道溃疡15例,急性胆囊炎11例;观察组诊断急性阑尾炎27例,急性胰腺炎20例,消化道溃疡13例,急性胆囊炎10例;诊断阳性率为87.50%,对照组诊断急性阑尾炎23例,急性胰腺炎16例,消化道溃疡10例,急性胆囊炎11例;诊断阳性率为75.00%,观察组检查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X2=4.103,P=0.043)。

3讨论

急腹症临床上较为常见,该疾病病情严重,发病迅速,以剧烈、持续的腹部大范围疼痛为临床表现,需要对其实施准确及时的治疗与诊断。诊断结果准确性直接影响急腹症治疗效果。触诊及临床症状诊断不能对患者病变具体部位进行判断,所以,影像学诊断在急腹症中具有重要作用。

MRI技术对肠梗阻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其中CT检查及超声在临床上具有广泛应用。超声检查容易遭受气体干扰,急腹症患者具有剧烈疼痛,患者有时为减轻疼痛,会按压腹部,甚至蜷缩位,可造成腹内气体流动,对超声检查结果造成一定影响。CT检查灵敏度高,检查时间短,操作简便,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16层螺旋CT检查图像更加清晰,可准确判断患者病变部位,腹内肠道中气体对检查影响不大。可准确、及时诊断急性消化道出血、急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等疾病。CT检查可清晰显示患者胆囊壁增厚情况,且清晰显示患者胆囊周围积液及异常变大情况。并且可清晰检查出阑尾炎急腹症患者周围炎症及阑尾炎脓肿。CT扫描分析与重建多个平面,准确判断肠管肿胀及萎缩情况,在肠梗阻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腹部16层螺旋CT扫描可对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及病变部位进行判断,不管是脏器中,还是腹部腔道中,诊断均有显著效果。

本次研究患者80例,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30例,急性胰腺炎24例,消化道溃疡15例,急性胆囊炎11例;观察组诊断急性阑尾炎27例,急性胰腺炎20例,消化道溃疡13例,急性胆囊炎10例;诊断阳性率为87.50%,对照组诊断急性阑尾炎23例,急性胰腺炎16例,消化道溃疡10例,急性胆囊炎11例;诊断阳性率为75.00%,观察组检查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X2=4.103,P=0.043)。

综上所述,将腹部16层螺旋CT检查用于急腹症临床诊断中,可显著提升诊断准确度。并且该检查方式图像清晰,可避免胃肠道内气体不均匀等导致的超声结果不准确。16层螺旋CT检查时间短,可行性强,操作简单,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春燕. 急腹症应用腹部16排CT诊断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10):9-9.

[2]孙忠强 . 急腹症应用腹部16排CT诊断的临床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95):155.

[3]陈涛, 李其. 多层螺旋CT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 4(13):9-9.

论文作者:鲁洪 张来安 刘春岭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急腹症诊断中腹部16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_鲁洪 张来安 刘春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