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的针灸治疗疗效分析论文_徐占雨

神经衰弱的针灸治疗疗效分析论文_徐占雨

(双鸭山矿业集团双矿医院有限公司 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衰弱患者的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神经衰弱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30例常规抗神经衰竭药物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痊愈19例,好转7例,无效4例,有效率86.67%;对照组痊愈11例,好转5例,无效14例,有效率53.33%;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衰弱的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针灸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县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神经衰弱;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1-0106-02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患者常感脑力和体力不足,易疲劳,工作效率低下,睡眠障碍,但无器质性病变存在。多见于青中年,以脑力劳动者居多。多数患者体弱,性情不开朗。为中医中的不寐又称“失眠”,中医认为导致不寐的原因虽多,但总与心、脾、肝、肾有关,治疗上总以补益气血,疏肝和胃为治疗大法。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神经衰弱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血常规、脑电图等检查均正常。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30例常规抗神经衰竭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5~59岁,平均年龄44.5±3.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5年,平均1.5±0.5年。精神原因致病13例,用脑过度9例,长期生活不规律6例,原因不明2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4~60岁,平均年龄45.5±3.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平均1.6±0.5年。精神原因致病12例,用脑过度10例,长期生活不规律5例,原因不明3例。两组患者的姓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精神衰弱药物治疗,劳拉西泮片,2片/次,3次/日,口服。

治疗组在常规抗精神衰竭弱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辩证针灸治疗。

心脾两虚:难于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体倦神疲,面色少华,饮食无味。舌淡苔薄,脉细弱。补益心睥,宁心安神。取穴神门、三阴交、心俞、脾俞、安眠。诸穴均用补法。神门为手少阴心经原穴。取之以宁心安神;三阴交是肝、睥、肾三经的交会穴,可补心血、益肝肾;安眠是治疗失眠的经外奇穴;心俞、脾俞为心睥的背俞穴,可补养心脾[1]。

心肾不交:心烦不眠,头晕耳鸣,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数。或有梦遗,健忘腰酸等症。交通心肾,宁心安神。取穴、神门、太溪、心俞、肾俞、安眠。神门、心俞施泻法,安眠施平补平泻法;余穴均施补法。神门为手少阴之原穴,可宁心安神;安眠为经外奇穴,专治失眠;太溪为肾经之原穴,肾俞为肾之背俞穴,二穴相配以补肾水;心俞取之泻心火。诸穴共奏交通心肾、宁心安神之功。

肝火上扰:性情急躁,失眠多梦,胁肋胀痛,口苦、舌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苔薄黄,脉弦。清泻肝火,宁心安神。肝俞、胆俞、太冲、完骨、神门、安眠。肝俞、胆俞、太冲、完骨施泻法,神门、安眠施平补平泻法。肝俞、胆俞、完骨、太冲可清泻肝胆之火;神门、安眠可宁心安神。

胃气不和:失眠,脘闷嗳气,胀痛不舒,或大便不爽。舌红苔白腻,脉滑。调和胃气,宁心安神。取穴胃俞、足三里、神门、安眠、中脘。胃俞、中脘、足三里施泻法,神门、安眠施之平补平泻法[2]。胃俞、足三里、中脘分别为胃之背俞穴、合穴及募穴,三穴共奏调和胃气之功;神门、安眠可宁心安神。

1.3 疗效判定的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生活;好转:症状明显减轻,可以进行大部分社会功能;无效:症状没有任何变化,不能正常生活。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痊愈19例,好转7例,无效4例,有效率86.67%;对照组痊愈11例,好转5例,无效14例,有效率53.33%;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神经衰弱为中医为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神经衰弱是由于长期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使大脑精神活动能力减弱,病情迁延,时重时轻,病情波动。患者的性格特点是:胆怯,自卑,敏感,多疑,依赖性强,缺乏自信,任性,急躁,自制力差。社会心理因素是神经衰弱的主要病因,如工作学习负担过重,持续的精神过度紧张,考试压力大,学习目标超过实际能力,人际关系紧张,竞争激烈,亲属死亡和生活受挫等。社会心理因素会否致病,取决于刺激的性质、强度和作用的时间,还与个人性格有关。神经衰弱患者有显著的衰弱或持久的疲劳症状[3]。如经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脑,记忆力减退,脑力迟钝,学习工作中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效率显著减退,即使是充分休息也不能消除疲劳感。对全身进行检查,既无躯体疾病,也无脑器质性病变。

主要病机特点为阳盛阴亏,阴阳不交,神不内守。正如《古今医统》所说;“有因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心火独亢,不得眠者。”《类证治裁》“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临床有虚实之不同,但主要有心阴亏损、心肾不交、心脾两虚、胆气虚怯、肝经郁热、痰热扰心、心火亢盛、余热扰膈八种证型。本症《内经》称“目不暝”、“不得眠”、“不得卧”;《难经》始称“不寐”,《中藏经》称“无眠”,《外台秘要》称“不眠”;《圣济总录》称“少睡”,《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称“少寐”,《杂病广要》称“不睡”,通常称为“失眠”。

针灸治疗神经衰竭效果良好,尤其是在下午或晚间针灸效果更好。要适当配合心理治疗。由其他疾病引起不寐者,应同时治疗其原发病。由于本病是在精神因素长期作用下的大脑功能失调,某些病程久的患者难以很快获效,故应延长疗程,并加强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这是提高疗效的关键之一[4]。针刺能调整心率和呼吸频率,有利于平息患者的焦虑不安和烦躁心情;针刺可通过外周神经、血管的调节作用影响到中枢神经的活动和某些化学物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的产生,从而达到镇静安神、增强大脑皮质抑制功能的作用。应消除紧张情绪和疑虑,起居要有规律。睡觉前不宜喝茶、咖啡、酒等。并适当加强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金玉芳.针灸联合按摩治疗神经衰弱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5(6):242-243.

[2]叶玉霞.针灸治疗神经衰弱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0):231-232.

[3]孙鹏.针灸治疗神经衰弱的实效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20):63-64.

[4]张林华.针灸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6):75-76.

论文作者:徐占雨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  ;  ;  ;  ;  ;  ;  ;  

神经衰弱的针灸治疗疗效分析论文_徐占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