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_经济学论文

论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_经济学论文

试论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教育论文,试论论文,内容论文,经济学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48(2009)34-0016-04

职业技术教育学科总的来说还是一个新兴学科,其研究多集中在职业教育原理及课程理论研究等方面,而职业教育的经济学研究还相对薄弱,现有的职业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还多限于现象描述,缺乏深层次的分析和实证研究,如对职业教育招生难还多归结为人们的思想观念落后、政府不重视等简单的表象原因上,并没有从经济学的视角进行深入的研究。即使开展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也主要是宏观论述职业教育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发展职业教育,但职业教育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如何提高人力资本等问题并没有答案。同时,如接受职业教育的成本与收益问题、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经济学规律、劳动力市场分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等职业教育本身的经济学问题研究更是欠缺,大多还是空白,还没有形成职业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因此,加强职业教育经济学问题研究,构建一个合理的、完善的职业教育经济学理论框架体系,不仅是职业教育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外部经济发展规律的需要。根据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问题,结合教育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笔者认为职业教育经济学基本研究内容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基础问题: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经济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两大基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规律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力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发展效能本身就成为一个经济学问题。因此,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基础问题。对于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决定与制约问题,二是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与适应问题。总的来看,这是一种理论上的关系,仅仅描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什么”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充分了解经济规律对职业教育产生影响的方式和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推动的途径,只有把这些问题研究清楚了,才能真正理清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与战略。

(一)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方式

在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经济增长能够为职业教育提供充足的物质资源的途径实现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物质资源的不断丰富,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方式发生了转移,由以提供物质资源为主转向对职业教育规模、结构和效益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资源配置方式、产业结构等对职业教育的体系、水平、规模、结构及内容的影响,只有通过职业教育经济学深入研究这些新的影响方式,才能为我国有效调整职业教育的发展布局提供参考。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对职业教育的生源、规模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同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往往意味着经济类型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类型的区域如何影响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办学模式等问题,都是职业教育经济学应该研究的内容。

(二)研究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途径

不同阶段、不同时期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途径是不同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学者认为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通过促进劳动技术的进步实现的,而有的学者认为职业教育通过对个人职业能力的提升来实现经济的发展。前者可以概括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后者可以概括为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在我国,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途径是如何实现的?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还是通过扩大基本合格劳动力总量供给,或者是通过个人对职业技能的掌握?职业性和教育性在职业教育的战略规划中其重要性如何?如何抉择?这些都急需对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途径进行深入研究。

二、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在就业上实行统一分配,并不存在劳动力市场。随着经济体制中出现了竞争机制,劳动力市场才得以出现,这种竞争性的经济体制就是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完全依靠自己寻求工作机会,实行双向选择。他们要想获得稳定的工作和优越的地位就必须提供强有力的竞争砝码:较强的人力资本。

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应从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教育人才配置过程、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流动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相应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劳动力市场分化已经显现,并已成为职业教育最大的影响因素,应当作为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点。

(一)研究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教育人才配置过程

职业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接受劳动力市场的考验,并且通过劳动力市场配置进入工作岗位,而我国劳动力市场已分化为人才市场和劳务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分化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配置结果必然造成学生对专业教育的选择问题。如果学生认为职业教育只能培养劳务市场(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而他们倾向于进入人才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那么就有可能不选择职业教育。因此,研究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教育人才配置过程,就是为政府能够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建立一个繁荣的市场,合理配置现有的职业教育人力资源提供参考。

(二)研究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教育人才流动性的影响

除了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划分之外,劳动力市场按企业来分也可以分为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由此,内部劳动力市场结合劳动力市场分化理论又可分为内部主要劳动力市场和内部次要劳动力市场。在内部主要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能力素质较高,企业往往通过内部培训或进修的方式强化人才优势,这就使外部劳动力市场上的高层次职业技能型人才向内部主要劳动力市场流动存在着极大的障碍,造成人力资源的流动性较小。在内部次要劳动力市场,劳动力能力素质较低,企业也很少给予他们培训或进修的机会,造成内部向上流动性困难,从而加大他们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交换与流动。原则上,适当的流动有利于人才的合理配置,但是如果出现流动的过分庞大,必然导致企业一线人员的不稳定,将会降低企业生产质量与效率。劳动力市场上流动性的不同反映了市场失灵的存在,任由其发展下去必将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效率。因此,应通过研究外部劳动力市场向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分析能力、文凭对人力资源的影响作用,从而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建议;通过研究内部次要劳动力市场向内部主要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来分析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可以为制定合理的职业教育培养计划提供参考。

(三)研究劳动力市场分化对职业学校发展战略的影响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就业危机,这种就业危机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更为明显。与此同时,国家又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这种情况下,职业教育如何发展,是继续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从而为次要劳动力市场输送更多的基础劳动力;还是提高层次,使职业学校能为主要劳动力市场输送高层次技能型人才。这一战略抉择急需研究各类劳动力市场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需求状况,还要研究两类劳动力市场上职业人才的比重及发展趋势,从而在制定战略时遵循经济规律,避免盲目发展。

三、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难点问题:职业教育成本与收益

个体接受职业教育是一种投资性活动,必然要进行成本和收益核算。研究职业教育成本,可以了解职业教育成本的构成及成本的数量,还可以了解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成本的水平,从而为分析职业教育收益提供基础数据,为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提供依据。

(一)研究个体接受职业教育的成本与收益

个体接受职业教育的成本研究主要涉及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但是,由于教育成本的计量不容易精确,同时也由于教育成果的表现形式具有非独立性、迟效性、长效性和间接性的特征以及成本数据收集的困难等原因,职业教育成本问题是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大难题。而对于个体接受职业教育的收益问题,也往往与个人收入联系起来。但这只是教育收益的很小一部分,是可以用货币测量的部分。研究职业教育的个人收益,还要研究职业教育的个人非货币收益,如对个体健康意识的影响,对后代子女教育行为的影响等。由于职业教育的非货币收益并不能用简单的收入衡量来解释;职业教育所带来的个人情感、认知、行为和心理上的进步也是难以识别和评估的;另外,个人的基本能力对于个人收益的影响也很难与其接受职业教育对个人收益的影响进行剥离。因此,教育成本与收益问题仍然是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难点。

(二)不同途径教育的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研究

在早期,个体的特质和才智能够显现个人的预期成就。因此,职业教育的收益问题可以通过研究不同途径的教育的差异间接得到。通过对不同途径教育成本的比较研究,探讨职业教育与大学成本的差异、职业教育与普通中学成本的差异、职业教育与学徒成本的差异,从而寻求接受职业教育群体的受益程度。并通过与个人预期成就的比较,进一步分析职业教育的收益问题,可为职业教育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风险成本

由于劳动力市场与职业教育教学机构和受教育者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信息不对称,职业教育的学科门类并不能充分反映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必然导致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形势与预期的差异。在国际经济危机和我国大学生就业严峻的形势下,职业教育经济学更需要研究职业教育的潜在风险成本。

(四)研究政府财政支付能力所能承受的职业教育成本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投入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职业教育主要成本由政府财政负担。因此,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直接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研究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以及财政负担结构情况,分析我国政府财政收入对教育的支持能力;通过研究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占政府教育财政的比例,分析我国政府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承受能力,从而为我国建立科学的职业教育投资与融资机制提供依据。

(五)研究职业教育的社会收益

在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社会更看重职业教育的收益问题。研究职业教育收益问题不应仅仅局限于经济效益,还应该研究它的社会收益,如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对青少年犯罪率的影响、对解决贫困人口的作用、对下岗再就业的作用、对提高返乡农民工技术水平的影响、对现役军人的影响、对服役人员的影响等。

四、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关键问题:职业学校布局与效能

职业学校布局涉及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问题,只有布局合理,才能提高职业学校的发展效能。已有的研究中对职业学校的布局研究倾向于职业学校的专业布局,而职业学校的布点和密度问题在合理配置职教资源时往往被忽视。研究职业学校布局,至少需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研究职业学校的区域布局

职业学校的布局应有利于资源的合理整合与充分利用。根据已有的调查研究,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着发展的困境,那么,职业学校还有没有必要在农村进行布点,现有的城乡联盟政策对农村职业学校的带动力有多大,都需要进行审慎的实证研究。另外,如何结合经济发展因素在城市进行职业学校布点,如何合理地分配资源,也是职业教育经济学应研究的内容。

(二)研究职业学校的密度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我国需要各类技能型人才,由此出现了“遍地开花办职业教育”的现象。但时至今日,这种格局并没有被延续下来,职业学校数量大大减少,而学校规模反而不断扩大,尤其是城市职业学校,这是市场经济规律影响的直接结果,还是政策、制度的作用所致?另外,一所职业学校的覆盖半径(或覆盖人口数量)多大是合适的,办学效益是比较高的;职业学校的规模多大,才能保证职业教育的规模经济效益并有效促进就业,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研究职业学校的专业布局

职业学校的布点和密度问题必然对职业学校专业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职业学校专业结构设置是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专业目录要求开设,还是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格局可以有所不同?当前职业学校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匹配程度有多大?这些都需要进行相应的经济学研究。

五、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必要问题:职业教育财政与职业学校投入产出

我国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对于保障职业学校的正常运行、建立职业学校学生资助体系、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具有重大作用。政府财政投入如何分配、各级地方政府财政责任如何划分,也是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同时,在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使职业教育办学社会效益最大化,是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又一问题。

(一)研究政府职业教育财政责任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其财政投入主要依靠政府。因此,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极其重要。由于我国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又应该有所不同。需要通过研究职业教育生均经费与事业性经费占教育类经费的比重,分析我国职业教育成本支付力度;通过有针对性地研究国外职业教育较为发达国家的政府财政投入情况,寻求我国政府在职业教育财政责任上的应然状态;通过测算职业教育增长的规模与速度,窥探职业教育的预增成本,从而为国家建立相应的经济保障机制提供依据;通过深入研究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分析其努力程度,确保职业教育有较为充足的财政投入。

(二)研究职业学校学生资助体系

随着农村生源接受职业教育数量的增加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提出,在国家财政内必须建立职业学校学生资助体系。目前,职业学校学生资助体系的资助范围较为狭小,学生受益面仅限于农村生源和涉农专业,资助程度和覆盖面有限。因此,通过建立完善的职业学校学生资助体系和监督机制,才能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保障愿意接受职业教育的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

(三)研究职业学校的办学效益

职业学校办学效益反应在两个层面上,在投入一定时,一是职业学校能够培养的学生数量,二是职业教育的质量。职业学校是否能够招收足够的生源,其培养的毕业生质量是否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也应该是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六、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需要以社会岗位需求和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及供给为基础,研究职业教育对市场需求的反应方式与途径以及适应过程,分析职业教育对市场需求反应的障碍,寻求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的优化途径。

(一)研究职业教育需求与供给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对于职业教育需求,理论上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有需要,二是有支付能力。从实践上来看,有职业教育需求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因此,影响职业教育需求的因素也应该从企业和个人两方面去考虑;对于职业教育供给来说,主要是社会供给,社会对职业教育供给的影响因素较多,也较为复杂,不仅仅是经济因素,也包括制度上、政策上以及观念上的其他因素等。这些都是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较为缺乏但必须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职业教育对市场需求的反应方式

要研究职业教育对市场需求的反应方式,首先要研究职业教育与市场的联系方式。目前,我国职业学校主要是通过相当数量的毕业生经劳动力市场进入工作岗位而加强与市场的联系。另外,职业学校也通过与企业、行业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同时聘请企业熟练技术人员来校讲学等与市场产生联系。然而,当市场需求发生改变时,职业学校是如何感知的,主要感知途径是什么,职业学校是如何应对的等等,都需要进行研究。同时,目前职业学校创新的办学模式、促进专业结构调整、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是什么,依据是否充分,依据信息是否真实,这些反应方式是否真正达到了效果等等,也是职业教育经济学必须研究的课题。

(三)研究职业教育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障碍

职业教育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障碍是指,造成职业教育对市场需求感知滞后和信息不真实、不对称及不能及时做出应对的影响因素。从效率上讲,当市场出现变化时,职业教育应能立刻做出反应,但实际情况往往是滞后的,造成这种滞后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是信息问题、政策问题、办学机制问题还是经济问题,是主动性问题还是被动性问题等等,都需要职业教育经济学进行研究。

总之,职业教育经济学还不是一个已经完善的学科,它的学科框架体系、学科研究方法、学科研究对象与内容等都还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本文对职业教育经济学基本研究内容进行了初步概括,以期能对职业教育经济学发展有所帮助。

标签:;  ;  ;  ;  ;  ;  ;  

论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_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