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性化服务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曹红英,

浅谈人性化服务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曹红英,

邵逸夫医院产科 310000

摘要:目的 探究当前妇产科护理中人性化管理以及风险控制的临床应用效果,促进妇产科护理水准的提升。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妇产科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并且给予人性化管理和风险控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治愈率是95.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1.1%)。观察组患者相应的护理满意率是9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管理以及风险控制在妇产科护理中有着较大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人性化服务;产科护理工作;应用

引言

人性化护理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模式,是根据患者自身特点采取的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产科护理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对象除产妇外,还有新生儿,再加上人们对护理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往往承受着较重的工作压力。在产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产妇的护理要求,提升护理质量,同时也能够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本院从2013年6月开始,在产科中开展了人性化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妇产科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为40.2岁。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选择标准为:无精神类疾病、无意识障碍、没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知情并且自愿参加试验。

1.2 具体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措施,其中包括为患者讲解相关的健康知识,根据医嘱对症护理和治疗,定时观察患者的病情等等。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前提下给予人性化管理以及风险控制,具体方法措施如下。

1.2.1人性化管理措施

①护理人员树立人性化护理的新理念。护理人员要从传统的功能性护理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将自已定义在主人翁的位置并充分发扬主人翁的精神,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使人性化护理得到更好的发挥。②护理人员要热心地对待孕产妇。妇产科责任护士需要在孕产妇入院30 min前充分和孕产妇沟通,尽可能满足孕产妇的需求,为孕产妇的入院做必要的迎接准备。责任护士准时迎接孕产妇并陪同各项目的检查,协助孕产妇办理好入院的手续。结束检查后将临产的产妇送到病房里进行检查。相关的护理人员需要帮助产妇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积极通过沟通交流、按摩、讲解分娩技巧等方式消除孕产妇的不良心理,增强孕产妇的分娩信心,以最大限度提高分娩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③护理人员要注重孕产妇各个产程的护理标准。比如在第二产程的时候由于会持续较长时间的宫缩,而宫缩的间歇时间比较短,护理人员应在每一次宫缩后的间歇时间积极鼓励孕产妇,指导孕产妇掌握正确的用力方法,从而提高宫缩的协调性,并及时告知孕产妇产程进展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放松术”,具体方法为:在宫缩持续时,护理人员协助实施触摸放松方法,通过一只手从宫底部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对腹部进行按摩,通过合理的方式叮嘱产妇在宫缩间歇期有意识地刻意渐次放松全身肌肉。护理人员要注重孕产妇各个产程的护理标准,对于医院妇产科人性化的护理来说,主要体现有恢复护理标准、青春维养标准、层流无菌标准、术后回访标准、精致手术标准、心灵按摩标准、万全准备标准、家人服务标准等。④护理人员要着力改善硬环境和“软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服务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服务环境也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环节,必须要随时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干燥,必须要随时保持无喧闹、无杂物、无异味的状态,合理控制湿度、温度,并完善电视、杂志、饮水、舒适的座椅、绿色植物等设备设施,以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增强抗病能力,从而尽快康复。硬环境改善的基础上,最重要的还是“软环境”的改善,也就是在护理服务的态度上进行转变,必须要随时保持耐心、温和的态度、微笑的表情,必须随时注意着装打扮符合规范,注重文明礼仪,以提高患者的亲切感、安全感、舒适感。⑤护理人员要学会处理好科室之间的协作和沟通。为了提升和改进产房的护理水平,需要建立有效的访视制度并且广泛征求建议,和儿科、妇科、产科定期联系,全面了解孕产妇产后情况以及新生儿情况,并且征求相关人员对于产房工作内容的建议。全面的收集反馈意见以及相关科室的建议,透彻分析存在的客观原因以及主观原因,并且根据相关问题采用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尽可能地获得相关科室的理解和支持,在妇产科相关科室之间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⑥护理人员要加强分娩护理工作。在孕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妇产科护理人员需要进行一对一的陪同,进而提升孕产妇的熟悉感。助产人员需要为孕产妇充分介绍自己,让孕产妇明确是谁在照顾自己,并且让孕产妇熟悉周边环境,实施心理护理以及生活护理的措施。在孕产妇生产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情况,并且消除可能影响母婴安全的负面因素,向医生汇报相关情况,并且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同时还需要把相关状况转达给产妇的家属,在护理服务过程中落实人性化的护理理念。

1.2.2 风险控制措施

①培养患者的自身意识。医护人员需要为刚入院的患者拟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以及治疗方案。尽可能避免为患者增加心理负担以及精神压力,为患者全面讲解病情并且指导患者根据医嘱来安排作息活动,让患者明确配合相关医护人员工作的重要性。指导患者的家属积极监督和配合医嘱内容,防止出现意外情况[6]。②提升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定期开展对于医护人员的培训,总结相关经验,积极跟进相关技术和理论的发展,确保医院医护人员具有处理各种状况的能力。切实提升护理团队的协作能力,确保医护人员能发挥出正常技术能力,为妇产科患者营建一个健康良好的医疗环境[7]。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对比

对照组的总治愈率为81.1%,观察组的总治愈率为9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是98.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程度是8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语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整体性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护理模式,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能够让孕产妇在心理、精神、生理等方面感到愉悦、舒适,进而有利于分娩和产后康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人性化服务是符合患者身心需求的护理模式,大量的实践应用显示,其在产科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在人性化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的工作不再是简单的执行医嘱,而是在日常护理中深入贯彻人文服务理念,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给予患者关怀、鼓励,多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这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13-15]。在医院各科室中,产科具有特殊地位,其护理服务对象包括新生儿和产妇,其护理质量与母婴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在产科中引入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于产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改进与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查越平,叶晓东,翁侨,等.介入治疗应用于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1166-1167.

[2] 王丽.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7):77-78.

[3] 房锡娟.全程护理告知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7):56-57.

[4] 洪小娟,李小金,黄少华,等.晚间生活护理项目单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5):71-72.

[5] 郑巧玲,叶红.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7):49-50.

[6] 张咏梅.护理质量评价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9):799-800.

[7] 孙娟,曹松梅.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1097-1098.

[8] 邵琴.浅谈妇产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服务[J].健康必读,2012,11(11):353-354.

[9] 陈文滨.妇产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实施[J].大家健康,2013,7(5):126-127.

[10] 李平.浅谈产科温馨病房人性化护理实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3):185-187.

论文作者:曹红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  ;  ;  ;  ;  ;  ;  ;  

浅谈人性化服务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曹红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