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中东的能源合作_石油论文

中国与中东的能源合作_石油论文

中国与中东的能源合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东论文,中国论文,能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全球化,自然也包括能源经济的全球化。在探讨经济全球化潮流和21世纪经济发展趋势的时候,中国的能源战略和与中东地区在能源领域中的合作是人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中国的能源构成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中国能源构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以及藏于深海中的可燃冰等其他烃类能源相对较少,非烃类能源(水电等)所占比重也没有煤多。有的专家预测,至2020年,中国综合能源需求可达到20亿吨标准煤,届时在能源总需求中原煤为18亿吨,电力装机容量为7.5亿千瓦。烧煤的缺点是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

煤在近代也曾是世界的主要能源。随着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在一些国家煤在能源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在烃资源较为缺乏的发达国家,为解决能源问题,比较注意开发水电资源。至1989年底,以年发电量计,已开发的水能资源量占可开发水能资源总量的比重,法国为96.7%,瑞士为74.7%,联邦德国为73.3%,瑞典为71.5%。水电资源较少或大部水电资源都已得到开发的国家,则比较注重核能的开发。

中国的水电资源开发仍有很大的潜力,据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年版的《中国电力百科全书水利发电卷》提供的数字,中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5.92万亿kw.h/a,技术可开发蕴藏量为1.92万亿kw.h/a,经济可开发蕴藏量为1.26万亿kw.h/a,1991年水电装机容量为3788.35万kw.h/a,年发电量为1248.45亿kw.h/a。这就是说,该年发电量只相当于经济可开发蕴藏量的10.1%,还有近90%的水电资源有待开发。随着三峡和西南地区其他水电工程以及西电东输工程的陆续完成,水电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会上一个新的台阶。至于核能的开发则还处于初期阶段,预计在21世纪初,核电装机总容量为850万千瓦,仅占全国发电总能力的3%。这两项资源的开发都还有广阔的开地。或者说,在能源总构成中,它们在可预见的将来还不可能担当主要的角色。

就烃类能源来说,中国的资源总量应该说还是比较丰富的。但在结构上,煤比较多,石油和天然气较少。这两类能源各有其优点,煤的开采成本低,但运输不方便,对环境的污染较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成本较高,但运输较为方便,对环境的污染较煤轻。石油和天然气在许多方面可以代替煤,但煤则不能完全代替石油和天然气。要使煤能完全代替石油和天然气,需要对煤进行深度加工,开发洁煤、洁燃技术,这样成本就要高出许多。

天然气同石油相比,又胜一筹,洁净程度更高些,是现阶段城市较理想的能源之一。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天然气正在取代煤和石油。现在“西气东输”工程已经上马,天然气的进口也在增加。然而,天然气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虽较煤为轻,但它和石油一样,也是重污染源之一。因此,开发替代烃类能源的问题也已提上日程。现在燃料电池的开发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内外都有专家提出,后进国家要尽量避免走发达国家先发展汽车,然后再发展燃料电池车的老路,否则会遇到汽车这一传统行业较为生产燃料电池车的种种困难与阻力。此外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在逐步扩大。但是,替代烃类能源的能源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它们大多无法替代烃类能源既是能源又是化工原料这一特性。

就各种烃类能源来说,自然是越清洁越好:同煤相比,石油要好一些;同石油相比,天然气要好一些;同天然气相比,非烃类能源要好一些。如果能全都使用清洁能源,当然很好,但是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需要开发多种能源,才能满足需求。最清洁的能源要开发,次清洁的能源也要开发,问题是如何在开发和利用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中国能源以煤为主,1998年原煤产量为12.5亿吨,1999年减产16.4%,为10.45亿吨,年产量仍居世界首位,这是中国的国情。至1996年底,中国煤的保有储量在1万亿吨以上,经济可采储量为1145亿吨,按1999年的产量计算,经济可采部分还可开采上百年。从长期看,将大量的煤资源放在一旁,花大量外汇进口石油和天然气,未必是一种好的选择。但是,煤的使用对环境的污染又确实比较严重。据统计,全国统配煤矿每年采煤排出的废矿石有7600万吨,矿井水14.4亿吨。(注:何希吾等:《中国资源态势与开发方略》,湖北科技出版社1997年版,第262页。)因此对中国来说,必须要解决洁净煤技术和煤的深度加工问题,这就要求不断研究和开发气化、液化等以煤代油新技术,降低加工成本。据估计,中国1145亿吨煤的可采储量中,有一半可以直接液化,从中生产出成品油及各种石化产品。国家已在发展规划中提出争取在2010年以前建成商业化的煤液化厂。

洁净煤的问题不解决,就会在以油代煤、以气代煤的过程中,出现和加剧煤的供应过剩,而油气供应不足的矛盾,形成煤的积压,或在提供出口,而同时又不得不进口大量石油的局面。这同出口价格较高的大米、进口价格较低的小麦是不同的。煤的出口价格远比油低。

石油在中国能源构成中的地位仅次于煤,而且,对石油需求的增长因运输业迅速发展而快于对煤的需求的增长。中国的石油储量总共有158亿吨,至1998年已经采出有近30亿吨,尚余约130亿吨。从理论上说,如一年开采2亿~3亿吨,还可开采40多年至60多年。如果继续发现有大的油田,开采的年限还会更长些。中国在1993~1995年以前的一段时期内是石油净出口国。那时,中国在石油生产上采取的是稳产高产保证自给的方针。

但是,石油的勘探、开发需要有一个过程,石油生产能力的扩大不是一日之功,其中还有生产成本、经济效益问题在内。1999年中国的石油产量为1.6亿吨,还比上年下降了0.1%。而石油需求的增长速度则比较快。由于国内石油需求的增长快于石油产量的增长,1993年石油进口量超过了石油出口量,在石油数量上成为净进口国。1995年石油进口的金额超过了石油出口的金额,在石油贸易金额上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净进口金额为2.9亿美元。随着进口量的扩大,净进口金额也在增加。1996年中国的石油产量为1.56亿吨(居世界第5位),原油加工能力达到2.3亿吨。同年石油与石油产品的进口量为1393万吨,相当于当年石油消费总量的8%;1997年原油进口量达到3547万吨的高峰;1998年进口原油2732万吨,成品油2174万吨;1999年原油和成品油净进口额为4680万吨。2000年1~8月份,中国共进口石油约4000万吨,依此速率,全年约需进口6000万吨。

在可预见的将来,核能和水能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但中国不可能主要依靠核能和水能解决能源需求问题,只能是在主要靠煤的同时,逐步扩大对石油和天然气的利用。

二、中国的石油战略

国内有专家预计,201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将达到2.65亿吨。日本综合能源调查会下属的国际能源小组委员会则预测,2010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将达到3.3亿吨,超过日本而居亚洲第一位。国外还有一种估计认为,201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量将上升为每日700万桶,全年约合3.55亿吨,其中每日有200万桶(全年约合1.01亿吨)要靠进口(注:《国际经贸消息》,1996年11月14日。)。还有人估计,届时中国石油进口量将超过1.3亿吨(注:《日本工业新闻》,2000年3月17日。)。

除了采取措施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外,就满足石油需求的手段来说,中国面临两种战略选择:在石油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尽快将石油资源采空以满足需求;控制石油生产的节奏,不足部分依靠进口或依靠参与国外油田的开发以满足需求。显然,中国不能采取前一种选择。人所共知,石油是一种不能大规模再生的战略资源。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一旦把石油采空就会陷于被动局面,甚至会受制于人。中国长期以来主要致力于石油的自给,同时也能提供一定数量的出口。这种选择在当时来说是一种正确的选择。但是,由于石油需求的增长,中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再过一段时间,中国即使开足马力生产,也难以满足石油快速增长的需求,要进口石油已是不可避免的了。除了供不应求这一趋势以外,还有当油价高走时,中国开采高成本、低产出的那部分油田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自然需要有新的石油战略选择。

中国领导人明确指出了新时期中国石油业发展的方向。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石油工业不走出去,不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不行,既要立足国内,又要积极参与开发和利用国际石油资源,要两条腿走路。李鹏总理也作过如下指示:发展石油工业要立足国内,走向世界,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与国外实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如参与国外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承包对外工程或劳务服务,建立稳定的原油进口市场,以保障国家油气的长期稳定供应。国外有报刊将中国的这一思路与作法称之为“中国石油的新战略”。

实际上,在90年代初以后,中国石油生产的思路、节奏都已有所改变。有些油井开采成本高、产出少,采油不如买油上算就把它暂时关掉,与此同时,增加了原油的进口。据报道,截至1999年4月,中石化集团已关掉800多口成本高、效益低或无效益的油井,同时减少无效益注水152万立方米。大庆油田也一改实行多年的“持续稳产高产”的方针,而追求“高水平高效益可持续发展”,压缩贫矿、薄差油层的高成本井,将1999年产量指标减少120万吨。

随着石油进口量的大幅上升,经济风险自然会增加。特别是1997年底以来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对中国的石油进口费用、成品油价格、石油企业的利润、用油企业的生产成本均产生了影响。国际油价走高,石油进口费用大增,用油成本上浮。能源较为缺少、进口石油已占石油需求总量20%的广东省,因油价上涨,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估计经济增长率有可能会因此而减低一个百分点。国际油价低迷之时,油品走私猖獗,也会造成中国石油市场的混乱。本来在世界石油市场处于低价位时,可以而且应当多进口一些石油,油价处于高价位时,少进口一些石油,必要时还可增加出口。但是,由于战略储备能力不足,无法大量进口,二是大量增加进口会冲击国内石油企业,三是国内石油企业为了拼自给,已投入了大量生产要素,只能上不能下,只能进不能退。因此,对进口石油的价格需求弹性较小,以至于出现在世界油价暴跌时,还要阻止石油过多进口的局面。另外,中国的石油进口多为小批量、短期贸易,不适应长期大量进口的需要。在增加进口能力方面,现在有关单位已经在采取措施,朝这方面努力。中国已有11个接卸进口原油的港口,其中黄岛、舟山、宁波、博贺湾和惠州5港可挂靠20万吨级以上载重油轮,准备在启东、册子、临高和天津再建4个大型油港。要想使中国在石油进出口问题上能够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而进退自如,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建立战略储备、增加商业库存、实行“风险采购”,势在必行,甚至是刻不容缓。

要解决在新形势下如何满足石油需求的问题,除增加储运能力和石油加工能力以扩大进口外,还要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外油田的开发。有的学者还提出,“我们甚至还可以考虑封闭部分国内油井,代之以进口原油,并加工成成品油乃至化工产品,顶替进口并进而扩大出口”。(注:《国际经贸消息》,1999年3月11日。)

中国天然气储量仅占全国能源资源总量的5%,在全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只占2%,大大低于23%的国际水平。由于天然气较石油清洁,近年备受青睐,对天然气的利用日益扩大。中国在扩大天然气产量的同时,也需增加进口。中国是液化石油气的消费大国,1998年消费量为1150万吨,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3位。1998年进口了477万吨,占消费量的41.5%。

三、中国与中东在能源领域的合作

中国为解决自身未来发展中的能源需求问题,需要同世界各国进行广泛的合作。其中既包括能源贸易,又包括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输出和输入。加强这种合作,既是全球化趋势使然,又是对全球化趋势的一种推动。这种合作对中国来说,同样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在石油领域,随着中国由石油净出口国转为石油净进口国以及石油业开放与改革的不断推进,石油贸易(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有很大发展。

据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1998/99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数字,1996年中国进口原油2262万吨,成品油1583万吨,石油及制品进口总金额为66亿美元;1997年进口原油3547万吨,成品油2380万吨,石油及制品进口总金额为100亿美元。1996年中国出口原油2033万吨,成品油417万吨,两项出口金额之和为36.5亿美元,加上液化石油气的出口,总金额为37亿美元;1997年出口原油1983万吨,成品油559万吨,出口金额之和为39.4亿美元,加上液化石油气,总金额为42.9亿美元。

中国进口石油采取多来源的方针,但其中中东地区是最主要的来源之一。中东特别是海湾地区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世界市场上石油的主要供应者。石油进口国特别是大石油进口国都不能不同它打交道。据美国1999年12月20日出版的《油气杂志》数字,截至2000年1月1日,中东地区石油剩余探明储量占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的70.7%。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与1999年的石油估计产量之比为43,与1998年石油实际产量之比为42,而中东地区两者之比分别为67和81,这就是说,中东地区石油开采年限比世界平均数要长的多。而且,中东地区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截至2000年1月1日,中东地区天然气估计探明储量为564944.69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估计探明储量的38.8%,其中储量最多的是伊朗,为229880.9亿立方米,占全地区储量的40.7%,其次是卡塔尔、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等国。

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能源领域的合作中,中国与中东地区特别是与海湾地区的合作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些国家具有加强同中国在石油领域合作的强烈愿望。1997年中国从中东地区进口原油1714万吨,进口金额为25.9亿美元。在1997年中国石油进口来源国中居前5位的是阿曼、印度尼西亚、也门、安哥拉和伊朗,其中有3国在中东地区。除了距离、价格等因素以外,石油的含硫量也是影响双边贸易量的一个因素。随着中国脱硫装置的扩充,中国从沙特阿拉伯等石油生产大国的进口也在增加。1998年中国从沙特阿拉伯进口的原油已达181万吨。1999年11月江泽民主席访问沙特阿拉伯时说,石油合作是中沙关系的重要方面。在他访沙期间两国签署了石油谅解备忘录。

1997年中国从中东地区进口成品油45.7万吨,进口金额9190万美元,向中国提供成品油较多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16.6万吨)和科威特(12.8万吨)。

与此同时,中国也向中东地区出口成品油。1997年中国向中东地区出口成品油13.2万吨,合2782万美元,主要输往沙特阿拉伯、伊朗和塞浦路斯3国。

中国与中东地区之间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的贸易也在迅速发展。

适应中东地区石油东运的需要,关于修建横跨亚洲的“石油大陆桥”的问题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与企业界的广泛关注。据报道,日本三菱集团打算与美国石油公司联手,耗资220亿美元,修建一条横跨亚洲大陆长达8000公里的“泛亚石油大陆桥”。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专家刘岱教授也提出了建设石油大陆桥的设想。对中国而言,建设石油大陆桥,可以使中国进口海湾石油又增加一条理论距离比较近的运输通道。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战略上都是很有意义的。有两条通道自然比只有一条通道要好,至少安全系数是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如能修通,中国还可从管道经营中从东亚其他国家获得石油过境收入。当然要修建这样一条石油运输通道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运输成本是否一定比通过海路运输要低,另外沿线各国相互之间如何配合,共同保证油管运输畅通也是一个问题,但是较为关键的是在经济上是否迫切需要。

要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除了发展石油贸易以外,走出去参与国外油田的开发,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在石油工程建设方面,中国与中东地区的合作已取得丰硕成果。中国石油部门和石油工程公司一直很注意开拓海湾市场,海湾战争前中国石油钻井队首次进入海湾,在伊拉克南部祖拜尔油田承担钻井。海湾战争后中国参加了科威特油井灭火工作,1993年中国公司承包了科威特艾哈迈迪炼油厂的重建工程。1998年中国胜利油田向伊朗提供了具有90年代国际水平的测井成套设备。2000年3月中国承包伊朗德黑兰炼油厂和大不里士炼油厂改造工程。1999年8月中国与伊朗签订合同,为伊朗承建5艘30万吨超大型油轮。

在北非,1995年中国公司进入苏丹,承建了年产1000万吨原油的油田、总长1506公里的输油管道,1999年8月30日开始出口原油。油井建成后中国每年可支配200~240万吨分成油。中国在苏丹承建的年加工250万吨原油的炼油厂也已完成主体工程。1995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设计、施工的突尼斯一条长270公里的天然气管道一次投产成功。1997年中国公司与埃及公司签订协议,向埃方租赁钻井机械与有关设备并共同参与钻探作业。1997年4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长城钻井公司与埃及萨佩斯科石油公司和因特鲁贸易投资公司就共同开发埃及石油天然气签署合作协议,初期投入资金100万美元,中方向埃方提供石油天然气钻井机械和有关设备的租赁服务,中埃共同参与埃境内和周边国家的石油天然气钻探作业。

中国与中东地区在其他能源领域的合作也有很大的发展。其中,在电力工业方面的合作较为突出。中国与以色列合作,在西藏建成地热发电厂后,又合资在云南腾冲建地热发电厂。1996年10月启动了山东日照发电厂项目,以方投资1750万美元。

中国也走出去参与国际电力工业的合作。从1984年中国中标承建土耳其阿迪古泽水电站两个装机容量为3.1万千瓦的发电机组起,中国陆续在中东地区承建了不少发电机组。1992年中国与叙利亚签订承建总装机容量为63万千瓦的迪什林水电站的合同,首台机组已于1999年吊装成功。1995年中国与伊朗签订合同,为阿拉克电厂提供4台32.5万千瓦火电机组,一号机组于2000年7月一次并网成功。在国外进行的这些合作虽不能换回电力,但换回的外汇收入有助于平衡整个能源部门的国际收支。

近年中国煤炭的出口逐步扩大。1996年中国出口煤约2903万吨,焦炭779万吨,两项出口金额之和为17.3亿美元;1997年出口煤2643万吨,焦炭1058万吨,两项出口金额之和为19.2亿美元。1997年中国向伊朗、土耳其、阿联酋、埃及出口焦炭62.7万吨。1998年底,中国公司经与荷兰、德国、南非等国公司激烈竞争,得到向摩洛哥出口1.08万吨焦炭、0.5万吨一般煤和3万吨无烟煤的合同。中国与中东在煤炭领域的合作还有很大的潜力。煤炭的出口对中国是一种能源的间接消耗,但是它所换回的外汇收入又可用来进口一部分石油或天然气,因而也是在国际范围内对资源的一种合理配置。

标签:;  ;  ;  ;  ;  ;  ;  ;  ;  ;  

中国与中东的能源合作_石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