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品管圈管理在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在本社区所管辖的范围内抽取80例患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患者比例是1:1。观察组予以品管圈管理进行护理,对照组则予以常规的基础护理。结果:比较组间患者的自身疾病知识认知的评分以及口服药物认知的评分,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比较组间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好,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调查组间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在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品管圈管理能帮助患者增加对自身疾病以及所服药物的了解,更好的改善患者症状,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品管圈管理;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8-0173-02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尤其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情大多较稳定,因此,加强社区护理对减小复发率以及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1]。为了探究品管圈管理在老年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本社区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社区管辖范围内的80例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区间是58~80岁,每组40例,共两组:观察组患者有25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是(68.9±2.5)岁,平均病程是(5.6±1.2)年;对照组患者有22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是(70.2±2.1)岁,平均病程是(5.8±1.1)年。
1.2 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老年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②知情且签署同意书的患者[2]。
1.3 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方法 本组患者全部予以常规的护理管理,进行常规的疾病治疗,根据其临床表现进行对症治疗。
1.3.2观察组方法 ①成立品管圈,选取8名护理人员为品管圈成员,通过投票从中选出1名圈长及1名辅导员。要求这些护理人员全面系统的掌握老年系统疾病以及口服药物的相关知识以及较熟练的操作各项基本临床技能。参加并各种优秀品管圈作品的成果汇报时认真听取,总结经验,提升自身的护理质量。②品管圈成立后,通过开展会议制定出一套系统的活动方案。定期开展相关疾病知识普及活动,护理人员定期组织患者听取有关老年系统疾病相关知识的讲座,让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疾病的病因、病症、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知识。设置专门的服务窗口进行口服药物的指导,向患者解说相关药物的信息,包括该药物的成分、治病原理、适用症状等,增加患者对药物本质的认知。安排相关护理人员仔细指导患者药物的用法、用量,对某些特殊药物的用法应予以现场演示。要求患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用药,并告知其坚持服药的重要性。③指导并纠正患者的饮食起居等习惯,配合药物治疗协同缓解患者病症。④每次活动结束后,对结果进行讨论分析,不断总结经验,对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进行修正完善,提高团队的护理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满意度评价标准
就本次研究作出患者满意度调查,总分为100分。评分90~100,非常满意;评分60~90,满意;评分小于60,不满意。
1.5 评价指标
调查患者对疾病以及所服药物的认知度的评分;观察患者疾病的控制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1.6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表示形式是x-±s,用t-test,计数资料选取卡方检验。P<0.05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结果
2.1 比较组间对疾病知识与服用药物的认知情况
统计组间患者的自身疾病知识认知的评分以及口服药物认知的评分,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好,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详见下表。
表 组间对疾病知识与服用药物认知情况的对比(x-±s)
组别 例数自身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分)口服药物认知评分(分)
观察组40 88.73±2.64 85.37±1.06
对照组40 65.29±4.21 62.17±3.49
t/12.9115.33
P/<0.05<0.05
2.2 比较组间病情控制情况
比较组间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病情控制的有效率分别为89.67%、72.25%,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3 比较组间满意度
统计患者对本组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中评价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的患者分别有25例、12例、3例,满意度是92.50%;对照组中评价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的患者分别有13例、14例、13例,满意度是67.50%,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可在数年甚至数十年前就开始潜伏,因年老体衰、病情开始显现并加重,反复发作,导致体质虚弱,影响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3]。因此,应重视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社区护理。
品管圈管理是一种自动自发结合团队力量探求出有效对策的管理方式,能改善工作流程,使管理过程更规范具体[4]。以门诊药房为例,有关研究显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明显减少药房的发药差错率等,加强了药房服务质量,确保了用药的安全,提高了满意度。将品管圈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中,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主动性,提高护理质量,还可以增加与患者接触的机会,加强护患沟通,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进而增强患者满意度。我国品管圈活动尚不成熟,因此应积极总结他国经验,提高其在施行中的灵活性,在宽度、深度、广度等方面不断进行完善。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的自身疾病知识认知的评分以及口服药物认知的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9.67%,较对照组72.25%的有效率高,P<0.05;调查组间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的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将品管圈管理应用在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管理中,即安全又有效,值得广泛应用并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 I zumi S,Muano T,Mori A,et al.Common carotid artery stiffness,cardiovascular function and lipid metabolism after menopause. Life Sci,2015,78(15):1696-1701.
[2]赵敏,李萍,赵晓兰.品管圈活动在老年患者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8):287-288.
[3]刘卫华.品管圈在社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及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4):1852-1853.
[4]芦燕.基层社区医院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5):127-128.
论文作者:徐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8
标签:患者论文; 品管论文; 老年论文; 满意度论文; 系统疾病论文; 药物论文; 呼吸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