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我国产业内贸易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业内论文,我国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 )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同时发生输入和输出的活动。它通常又被称为双向贸易或贸易重叠。当代国际经济活动中,产业内贸易已成为影响国际分工,促进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产业内贸易,应该成为我国今后外贸发展战略的主要取向。
一
产业内贸易始于60年代,在近30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世界上大约有1/4的工业品贸易是以产业内贸易的形式出现的,产业内贸易正在取代产业间贸易而成为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在未来国际经贸发展中,它的发展更为迅速,影响将更加深远,并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1、产业内贸易将随着经济一体化、 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而快速发展。
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正在席卷各个国家、各个地区。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至今全球已建立了109个经济一体化组织。 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更使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它大大加速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首先,经济一体化减少了经济集团内各成员之间的贸易障碍和政策差别,基本上实现了商品、资本、人员和技术自由移动,为产业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也就自然而然地加快了各国之间同类产品的相互贸易。其次,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也加速了各国之间资源转移和技术传播,缩小了各国之间在资源禀赋和技术差距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差距,加剧了各国出口企业之间的竞争,使发展产业内贸易的物质条件(产品差别化和规模经济)和市场条件(需求多样化)日益成熟。
2、产业内贸易将随着跨国公司的不断壮大而发展壮大。
跨国公司的产生给国际贸易带来了一个新的内容——公司内贸易(Intra—firm Trade)。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看,产业间贸易、 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在当今世界上同时分享着世界贸易的份额,而后两者又可能有交集。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曾在1985年提出垂直一体化模式,认为跨国公司内部生产通常采用“垂直式”的分工形式,即跨国公司的某种产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由地区不同国家的子公司来完成,处于某一生产阶段的子公司就会从其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输入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加工后输回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由此产生垂直贸易。如果产业分类中对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分类一致,那么这种公司内贸易当属产业内贸易。
3、产业内贸易将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成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
产业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规模经济、产品差异、需求重叠,但它并不能脱离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存在。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其产业内贸易额占总贸易额的比重各不相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决定了它们之间的产品差异化程度、消费需求结构和市场规模相差较大,所以产业内贸易比重就小。
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内贸易在发展中国家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会不断上升。近几年在香港、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制成品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指数呈现上升趋势。这对我们也许是一个重要启示:发展中国家若要真正有效地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加快本国经济发展,也应当加入到产业内贸易的大潮流中去,尤其像我国,要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参与产业内贸易势在必行。
二
产业内贸易之所以在国际贸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是因为它能给贸易参与国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1、产业内贸易使贸易参与国获得两方面利益。 一是规模经济导致的低成本和产品的低价格。二是消费者享受了差异产品的选择性,提高其消费效用。产业内贸易就是同一产业内部差异产品的交换,这种交换丰富了贸易参与国的市场,可以满足人们对同类商品不同品种的多样化需求。
2、产业内贸易在增进一国物质福利的同时, 能够降低调整经济结构成本。按照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一国要参与国际分工获得贸易利益,就必须同其他国家在产业部门之间分工,对本国经济结构进行调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扶持和发展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压缩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这种调整非常困难,往往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且要求本国经济付出巨大的代价。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则意味着,一国要参与国际分工获取利益,并不一定要以牺牲某些产业发展为代价,关键在于能否促进一国内部的一些产业发展到规模经济,从而通过规模经济和消费多样化来增进一国的整体利益。
3、产业内贸易对巩固区域经济集团、 增加集团成员国的经济利益起到积极作用。产业内贸易所涉及的工业制成品通常具有较高的资本和知识技术含量,进口需求高弹性,在区域经济集团内贸易创造效应大。另外,产业内贸易使成员国间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有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50年代以来的实践证明,发达工业国家搞地区经济合作组织较为成功,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进程相对缓慢,成效不显著,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发达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比率高。
三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改革开放后,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业制成品特别是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产业内贸易较从前有所发展。但是相比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差距仍然很大。我国目前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日本、美国、欧盟等发达工业国家和经济集团,虽然出口贸易额逐年上升,但从贸易结构上看,我国仍侧重于与贸易伙伴之间结构的互补性,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对外贸易一直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在国际贸易格局日益出现深刻变化的今天,中国经济要实现同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全面融合,目前以产业间贸易形式为主的外贸战略正在遇到愈来愈严重的挑战。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产业间贸易模式,发展与经济动态发展相一致的产业内贸易,通过产业内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借以获取动态的国际贸易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
要发展我国的产业内贸易,我们必须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验,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既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盲目照搬。具体说来,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调整外贸政策,在有效保护本国市场的前提下扩大对外开放。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认为,一国通过出口补贴,临时关税之类的战略措施,可以增强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率先抢占高新技术产业的“制高点”,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可趁机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使世界专业化分工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这一“战略性贸易政策”对于正向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中国来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国如果在近期谈判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会给一些产业和部门带来可观的机遇,也会使一些部门遇到挑战。例如,就纺织、服务业而言,多种纤维协议的取消,将极大地推动该类商品的出口;而汽车和摩托车等产业在中国仍属幼稚工业,市场全面开放无疑会受到外国同类产业商品的冲击。在技术差异大的产业内,情况又更为复杂。因此,国家应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对技术含量低的产品积极削减其关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促进产业专业化,创造规模经济效益,争取占领更大的国际市场;对尚处于发展阶段,技术含量和价值高的产品,按世贸组织对发展中国家幼稚工业的保护条款,采取出口补贴及提高进口关税等保护措施(但同时也应取消与世贸组织不符的行政干预手段)。在保护期内,扶植这些产业,注重技术研制,提高产品竞争力,以期在产业内贸易中占据较为有利的地位。
第二,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技术素质。从产业间贸易到产业内贸易的转变,实际上正反映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和类同性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演变。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进行了多年,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进入“九五”时期以来,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买方市场的形成标志着从数量方面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已告一段落。在国际贸易中,我们也已经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开始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并且在产业内贸易上有了很大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还将以更强的力度进行下去,而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将是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内容。只有通过结构升级,发展一系列技术相对密集的产业,才能扩大产业内贸易的市场。我们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时已经注意到,技术素质在其产业内贸易起决定作用。如果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是技术与资源的交换,那么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便是技术与技术的交换。
当然,我国的技术产业要想发展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还有许多路要走,高新技术也必须适合国内和该产业的具体情况才能发挥作用。产业结构调整要建立在整体技术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我国可以借鉴亚洲四小龙的成功经验,首先以零部件生产的方式参与国际技术分工,进入发达国家间产业内贸易圈,现在已经从模仿他人从事低成本组装的阶段悄悄进入到众多领域中的创新产品、开始在西方市场上连连得手的阶段,其高性能的个人计算机和存储器芯片已在发达国家垄断的技术市场中挤得一席之地。
第三,开辟规模经济,扩大贸易利益来源。实践证明,产业内贸易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远比比较利益收益大得多的额外收益。因为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是规模经济。西方国家中,规模经济的主体是跨国公司。对于我国有实力的出口企业来说,实行跨国经营无疑是最佳选择。即使不能走跨国的道路,也应不断拓展生产规模,以获得更多贸易利益。实证分析表明,在影响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各种因素中,规模经济的贡献率仅达19.2%,这说明我国集团经济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在发展规模经济的道路上我们仍需努力。另外,在实现规模生产时,企业要注意创新活动。规模经济的收益递增总是与科技进步密不可分的,新技术的投入可以抵消投资或劳动力追加投入时的收益递减,甚至使递减规律发生逆转。因此,规模经济,特别是动态规模经济通常发生在那些充满着技术创新和不完全竞争的高科技产业中。
第四,改变竞争策略,提高竞争能力。从普遍意义上讲,同一种商品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存在着根本特性一致下的档次或式样不同,是造成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原因。在当今国际市场上,商品竞争机制已发生变样,由传统的价格竞争机制为主转向以非价格竞争机制为主。产业内贸易尤其要求企业在市场营销战略上下功夫,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不断改变竞争策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