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培训的痛与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培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不断突破发展的瓶颈?如何全面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如何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需要的人才队伍?……这一系列的难题无不指向了一个热门词汇:培训。
管理培训已然成为国内现代服务业最耀眼的行业之一。这是一组振奋人心的数字:目前国内的培训机构已近7万家,有数十万从业人员,总产值达3000亿元,而且,这个产业的规模正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在空前的“历史机遇”面前,许多人争先恐后地涌入这个行业。
尽管中国管理培训市场尚未成长为一个成熟市场,但是它已经弥漫出一股浓浓的硝烟味。在中国管理培训市场这块战场上,各路人马尽显绝招,力图保存自己、实现发展,也力图打倒对手、称霸一方。时至今日,这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有人称之为战国时代,也有人称之为战乱时代。
乱世生存百态
目前国内的培训业总体来看还处在一个无序竞争的时代。
1.带“水”的宣传
竞争激烈、对手众多,管理培训机构为求自身生存及发展,纷纷使出各种绝招。遗憾的是,不少培训机构为了实现发展,利用中国培训机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的时机,不择手段进行虚假宣传。
一些培训机构在做广告宣传时,号称自己有多么强大的师资力量、多么先进的教学设备,以此吸引客户。客户来上第一次课时,见到了心仪的名师,并对培训机构产生良好的印象;到第二次课时,讲师已经换人,培训机构的解释是:名师今天有事,暂时由另一名讲师代课。但是这种“暂时代课”一直持续到了培训结束。而培训教学设备同样如此,学员们常常看到的是:宣传单上所看到的教学设备与他们实际看到的教学设备并不一样。这些做法呈现出一个混乱的市场面目,使得中国培训界的形象受到普遍影响。当然,这种虚假宣传并不普遍,它只是少数培训机构“饮鸩止渴”式的赢利方式。进行虚假宣传的培训机构很难形成品牌,一般很难长久经营,往往出现几年后就从市场中消失了。
2.“越界”抢生意
“越界”在这里并非贬义,它只是培训流派之间竞争的一种状况。
国际派在中国培养本土培训师、培养本土管理人员;明星派邀请国外知名培训师、模仿国际派研发相关课程、学院派与顾问派深入企业调研,向实战型培训师发展;营销派与借助派逐渐培养自己的师资队伍、模仿研发培训课程,力争向明星派别或者顾问派靠拢……
也就是说,各个派别之间不再有清晰的界限,他们力争突破自身局限,主动跟其他派别抢生意。这种状况造成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是培训机构的综合能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是培训机构的特色和优势正在逐步消失。
当然,在市场不断细化的今天,这种现象是否值得乐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小打小闹,赢利模式单一
培训业由西方引入到中国的时间不长,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但在中国的发展和空间是巨大的,从连续几年保持30%左右的高增长率就可以窥探到这个行业的潜力。然而,同时我们也能很清楚地看到,中国的培训业也存在着诸多需要改变的问题,如培训公司普遍存在缺乏创新能力、缺乏调研评估的能力等。从事培训行业的企业要想成功就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讲座内容为中心;要充分掌握评估知识、评估方法、投资回报率等。此前培训企业在教育培训市场所谓的核心竞争力一是价格、二是师资,但在雄厚的国际资本面前,这两点都显得不堪一击。
在业界表面的繁荣背后,一系列问题已现端倪。据统计,中国现有的培训机构80%以上不具备足够的市场竞争力,规模小、业务模式雷同、盈利模式单一,大部分培训公司生存不易。具体来说,在赢利模式方面,中国大部分培训机构都是依靠讲师或者提供中介服务来实现生存和发展,较少有培训机构能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对于大多数培训提供商来说,能在这个朝阳行业中赚到钞票就万事大吉了,关于品牌等长远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一个奢侈品。
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使得一些著名的在华跨国公司也纷纷大幅增加在培训方面的投入。
良莠不齐的培训师队伍
讲师是管理培训当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角色,讲师合格与否以及他们的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培训效果,影响到企业客户的培训成本能否得到回报。
1.培训师的幸福生活
在谈论培训讲师队伍状况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培训讲师这一人群在中国的总体境况。
在中国,培训讲师这一职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现在为止不足20年。尽管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培训讲师正成为中国最热门的职业,他们被称为“金领一族”。他们的社会地位较高,这种较高的社会地位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1)培训讲师往往有比较好的学历背景。能够登上企业讲坛并以“师者”身份对企业员工进行授课的人,一定有其不俗的底蕴。一般来说,这些人出身名牌大学,参加过MBA课程,有过辉煌的工作或者创业经历,擅长演说并具有很好的现场控制能力。
(2)高水准的讲师讲课能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培训效果受多种因素制约,包括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企业员工的学习态度等,相比之下,讲师的授课水平是影响培训效果最直观的因素之一,因此企业往往将培训讲师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
(3)市场经济赋予讲师较高的社会地位。市场经济下,经济利益成为企业的最高目标,企业为了追求更高利润才参加培训以及选择讲师,也就是说,讲师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不断提高利润,社会理应尊重他们。
与较高的社会地位相对应的是培训讲师的高收入。目前一般企业内训的收费是按天计算,每天1万元到3万元,而其中相当大部分是支付培训师的费用,一般培训讲师上一天课的收入在3000元至1万元不等,平均约在5000元/天。据知情人士介绍,目前广州一般初入行但能在企业内训行内立足的培训师,一年收入在15万元至20万元是十分普遍的,而年收入在50万元属中上水平,水平更高、名气更响的培训师则年收入往往超过百万元。
各企业对内部培训部门人员的薪酬一般是比照该企业同等职位而定的,因而各企业间差别较大。一般企业的培训部设有培训助理、培训主任、培训部经理、培训总监等职级,其职位和薪酬依次与其他部门的普通员工、部门主管、部门经理、高层管理人员相当,一般在外企和效益较好的大型民企、国企中,培训部经理的收入都在年薪10万元以上。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中国真正的培训讲师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以广州为例,目前广州企业内部培训经费每年有大约10亿元,但在整个广州企业内训业中,真正是本土成长起来的自由职业培训师不足100人。而真正合格的职业培训讲师更是十分稀缺。目前广州近千家管理顾问公司中,大多数并没有专职的培训讲师,一般来说,管理顾问公司接到企业内训订单以后,再联络相关培训师去讲课。由于培训师供不应求,一名培训师同时与数家甚至十多家顾问公司签约成为特约培训师是司空见惯的。中国移动广州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就说过,有时候几家不同的顾问机构同时来公司竞争一个内训项目时,所推出的培训师竟然是同一个人。
2.谁来剔除那些南郭先生?
较高的社会地位、颇高的经济收入、美好的发展前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关于培训师的争议声也越来越高,培训师的社会声誉似乎不再一尘不染。
在中国培训师美丽光环的背后,人们看到了与他们身份及地位极不相称的因素。简而言之则是:中国培训师队伍良莠不齐,其中混进了大量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
国际型培训机构凭借其国际化的视野、强大的讲师陈容,占据了国内高端市场。而“水土不服”和昂贵的价格则是他们常常受到攻击的软肋。
南郭先生因其拙劣的表演功底,往往容易被人一眼识别出来。这些南郭先生的表现是:上课前没有真正消化课程;课堂表现难尽如人意;课后没有及时与企业沟通交流;过度包装自己或进行虚假宣传;缺少热情,仅仅把培训当作赚钱的工具……
过度包装自己或进行虚假宣传。现在的培训师来头一个比一个吓人,动则是名牌大学双博士、跨国企业负责人、为全球多家知名企业做过培训云云。很多培训师在推介自己时,总是先进行一番包装:主管变经理、经理变总监,总监变老板,总之是不断往自己脸上抹金。而在升级换代之后,这种升级的过程本身就可以构成一种谈资,当然,这个过程本身也是进行过加工的。
更高明的是,培训机构能根据企业客户需要有针对性地对讲师进行包装。客户需要什么课,则将讲师的经历改一改以顺应其形势。比如,客户要求讲BSC,则讲师的经历就加上什么“担任过CHRO、推行过BSC”类似强有力的广告词。经历之丰富,不怕你不心动。
此外,自己给自己封加头衔的现象也不稀奇。大师、宗师、专家、大家;十大、首批、一流、顶尖、唯一,等等,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唯一保密的是这些头衔是哪家权威机构评出来的。至于那些国外名牌大学的双博士、跨国公司的人力总监,是真是假,大概也没有人去调查,这正好给不少人创造了“制造”身份的机会。
把服务过的企业搬出来也是这类培训师的惯用伎俩。很多讲师虽然没有直接服务于某些知名企业,只是有过间接接触,比如曾经有合作意向但最终没有谈成,他们也会堂而皇之地把这些企业列入自己的简历。还有些人把朋友的公司做成自己的客户,真要问起来好有个照应。更荒唐的是,有些讲师直接列一些与客户不相关的行业,这样既可以糊弄企业,也避免了露馅。
观察讲师的课程表现是识别“南郭先生”最直接的方式。很多学员花费休息时间、工作时间,慕名前来聆听“名师”讲课,但是稍有识别能力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常常看到一场拙劣的表演。
一些培训师一上讲台,首先是花上20分钟吹嘘自己的“成功”史,看到学员们露出五体投地的表情才善罢甘休;接着是让学员们用特别的方式进行自我介绍,并记下其他学员的姓名、年龄、职务等;然后是讲授如何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技巧,并一再强调这种技巧的重要性;在进入课程之前当然还要介绍课程大纲以及学员应该遵守的纪律。而到此时,一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而一旦进入课程讲授,则多是照本宣科,不思创新。有一个人参加过几次不同的培训班,在这些培训班上,他竟然听到了同一个案例:讲师本人在某国宾馆仅仅出入过几次,宾馆工作人员居然就能认出讲师,并在讲师生日时通过邮件送来生日祝福和生日礼物。由此可见抄袭和胡编乱造在培训师当中的泛滥程度。
管理培训的兴盛,使得一些世界著名的管理学者成为中国人熟悉的面孔。
培训公开课为何不断萎缩
公开课曾在培训市场中备受热捧,红透市场半边天。但是人们渐渐发现,公开课似乎已经风光不再,无论是课程数量还是培训利润方面,公开课都陷入了萎缩的尴尬境地。
在培训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公开课是最主要的培训形式,也是需求量最大的培训形式,有意思的是,随着管理培训这块蛋糕越做越大,有着辉煌历史的公开课程却呈现出日益萎缩的趋势。
以北京培训市场来说,北京是中国培训业发展得最早、最快的一个城市,但是近年来,不少培训机构叫苦连连,他们的公开课出现较为严重的滑坡,一方面是参加公开课的学员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即便参加了课程学习,不少的学员也普遍表现出不满情绪。不少培训公司逐渐放弃了这块业务。
培训公开课为什么难做?培训公开课市场为何一再萎缩?
1.“重技巧、轻内容”,培训效果令人堪忧
不少培训师存在重技巧、轻内容的现象,这违背了培训有效性原则。在没有评判标准的情况下,很多讲师便把心思花在培训现场:在讲台上不断做秀,通过极富魅力的语言表现力、煽动人心的肢体动作,加上头晕目眩的视听效果,以现场布置、音乐氛围让人觉得课程非常棒,但事实上实用的东西并不多。这一点,一些港台讲师做得尤为突出,内地讲师中东施效颦者也比比皆是。
相对小班培训来说,公开课的针对性本来就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讲师还一味追求课堂效应,公开课的价值便可想而知了。
余世维就是一个擅长舞台表演的培训师。余世维善于借助语言以及语调、肢体动作来进行讲课,他能够最大限度地让学员保持高度注意力。在笔者看来,余世维的成功在于此,余世维的失败也在于此。当学员仅仅因为课堂感染力而青睐一个讲师的时候,这个讲师的课程价值本身就值得怀疑。遗憾的是,在企业培训消费还比较感性的中国,不少培训机构往往依靠讲师的舞台表演才能生存。
2.内容高度雷同公开课魅力不再
不少企业客户发现,甲培训机构的公开课内容,竟然与乙培训机构非常相似,不仅大体观点相同,甚至连讲师列举的案例都是一样的。随着培训市场的日益发展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化,培训课程内容雷同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它已经成为了公开课的市场软肋。
培训行业是一个积极倡导创新的行业,但其本身的创新能力却不尽如人意。培训公开课市场跟风现象极其普遍,课程内容同质化倾向非常严重。体验式培训好做,于是趋之若鹜地做拓展训练,绩效管理培训好卖,于是一窝蜂去卖绩效管理课……大家都不愿花精力开发新课程,奉行“拿来主义”,走“模仿”路线:模仿课程,模仿内容,模仿案例故事,模仿授课技巧……
课程抄袭也是导致内容雷同的重要原因。课程的抄袭现象主要有两种:一是“抄书”。比如客户需要销售技巧,培训师就从各大书店买几本销售技巧类书籍,东抄一番、西抄一番,一门课程就产生了。另外一种是“互相抄袭”。比如,一有优秀培训课程面世,就有大量模仿者对其进行全方位复制。这极大地挫伤了课程开发商的积极性,也使学员们觉得所有公开课大同小异,进而产生一种厌倦感。
3.公开课与企业需求脱节
培训公开课效果始终是困扰培训行业的一个难题。大多数跨国公司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培训做得很好,效果很明显,像IBM、三星、可口可乐、微软、强生等。可是国内企业的培训公开课效果却总是觉得不理想,培训行业整体受到企业的质疑。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将培训和企业实际情况相互孤立。
只讲空洞的理论,课程内容与实际操作相差甚远,那么讲师被轰下讲台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没有培训效果,怎么能让企业心甘情愿花费大把银子参加培训呢?
“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先生在中国讲学时,并没有对我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予以回答,而是抛出了一套水平营销理论。与此相似,我们的一些培训师也和大师一样没有针对企业的实际去阐述自己的观点,没有将自己的理念转化成立即就可以操作的营销方法。公开培训课的误区在于相信曲径能够通幽,但是学员不喜欢走弯路,如果你不能给他一条直截了当的道路,他听完后就连路都不走了。
4.作风浮躁,急功近利
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不论是培训方还是被培训方,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早已没有了那份面壁十年苦读书的耐心。“短平快”的快餐文化大行其道,不少企业奢望我们的培训师都是“金手指”,能够点石成金。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到头来是既害了企业自己,又害了刚刚兴起的中国管理培训事业,导致双方整体“缺钙”——无论是企业还是培训,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根本站立不起来。
一方面源自企业对改善管理的迫切要求,另一方面是员工将培训视为一种福利的观念转变,中国管理培训市场异常迅猛地扩张。
大市场,小作坊
中国培训市场非常之大,这是一个事实:中国培训市场发展非常迅速,这也是一个事实。与这些事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个事实,即中国鲜有品牌响亮、规模较大的培训机构。
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终身式学习理念开始被人们所接受,这为培训业的发展带来契机。培训机构多如牛毛,但大多是小打小闹。据了解,除去以大学为依托的专业学术培训机构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培训公司外,中国的培训机构70%以上都是“培训中介”。即搜寻需要培训的企业客户并为其安排讲师。总之,到目前为止,培训行业整体仍是一个初级行业,从事培训业务的机构数量多,但规模小,“大市场,小作坊”的现象非常突出。以上海为例,3300多家培训公司中,年度利润规模在100万以内的占60%,1000万以上的只占2.1%。而目前全国还没有一家培训公司能达到市场份额的1%。在这块诱人的大蛋糕面前,国外的专业管理培训机构纷纷进驻中国市场。尽管在与本土咨询培训机构的竞争中优势明显,赚取了大把利润,但是境外培训机构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中国市场的特殊性,使得这些国际培训巨头的本土化之路举步维艰,难以在短期内扩大规模。
目前中国的管理培训公司大致可分为四大部分:研发型、市场型、导入型和跟随型。研发型的管理咨询公司显著特点是做研发课程,追求长期的利益,是创新型公司;市场型本身没有市场开发能力,但是有充沛的市场资源;导入型是利用海外的优势,引入优秀的国外原版培训课程,这两类都有一定的创新性;然而中国管理培训市场的主流是跟随型,它追求的仅仅是短期的利益,市场上什么课程热就仿效做什么课程。大多数小作坊式的培训机构,一间出租屋、一条电话线、一个业务员、一盒纸名片,就上马业务,这样的培训机构显然没有学术力量和研发能力,在业务拓展上受到讲师和客户的双重制约,这种制约会随着培训机构数量的不断增多而压力增大,造成恶性循环,难以做强。
总的来说,在整个培训市场上有4%的导入型,6%的研发型,20%的市场型,而跟随型的培训公司在市场上的比例至少占到70%。也就是说他们或者本身没有课程开发能力,或者有课程开发意识但不具备能力,而是盲目跟随市场热点,追求短期利润。
由于培训行业本身的特殊性,模仿比开发更加节省成本和精力,因而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培训公司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炒作和包装上,奉行“拿来主义”,哪种课程叫座就跟哪种课程。缺乏创新的结果必然是价格的硬拼。不计成本的兜售使得人们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分不清虚假繁荣的背后是咨询机构实际利润的严重侵蚀,同时,也降低了培训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无论怎样,中国经济需要培训这个行业,中国企业也肯定需要管理培训,培训业在中国势必大有前途。中国企业面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培训市场,也逐渐变得日益情形和理性,培训提供商忽悠企业客户的时代必将远去。但至少在目前,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在对培训的认知方面仍处在初级阶段,仍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和做法。比如,对所谓“大师”、“名师”的追捧崇拜胜过对培训课程本身的兴趣、将企业即期的经营效果与培训效果简单进行挂钩等等。
中国管理培训市场的成熟、有序,一方面有赖于培训行业本身的规范和完善,另一方面,也有赖于企业培训理念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