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儿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的关系论文_何福 朱辉 李治纲

探讨小儿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的关系论文_何福 朱辉 李治纲

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何福 朱辉 李治纲【摘要】目的:探讨合理用药对于小儿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8年5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加强临床用药监管)和对照组(常规用药管理)各60例,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3.33%>78.33%)相对更高(P<0.05),而用药差错发生率(1.67%<13.33%)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6.67%<18.33%)相对更低(P <0.05)。结论:在小儿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不合理用药有关。加强临床用药监管,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能够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干扰,进而减轻患儿的痛苦。

【关键词】儿科疾病;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6-WYP

药物治疗是儿科疾病的常用治疗手段,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配伍、使用剂量以及给药途径的选择十分关键,关系到药物的应用疗效和安全性。保障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才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而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下,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较高,对于疾病的治疗恢复产生负面影响,并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需要加强临床用药的监管。在儿科临床用药的监管过程中,需要具体了解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的关系,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1]。本研究探讨了120例小儿的药物治疗情况,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价合理用药的重要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儿科2018年5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儿,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儿男女比例为33/27,年龄范围为1~7岁,平均年龄(3.91±1.16)岁。对照组患儿男女比例为34/26,年龄范围为2~8岁,平均年龄(3.85±1.09)岁。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用药管理方法,观察组则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药监管,具体措施如下:

①风险评估:回顾性分析发生用药差错和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例,调查了解其临床治疗过程,掌握药物选用、配伍等情况,并围绕着剂量控制、给药途径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经验。然后结合现阶段的儿科药物治疗工作进行分析,深入到各个步骤、环节中,从中寻找不足,评估临床用药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②个体化用药:在临床治疗药物的选择上,需要考虑到患儿的个体情况。医护人员应该认识到小儿与成人在生理上的差异,进而合理选择治疗药物,适当调节用药剂量。在制定用药方案时,需要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观察其病情表现和体征状态,同时进行实验室检查,进而了解患儿的实际情况,以此作为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控的参考依据。

③药物处方审核:加强药物处方审核,评估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增进药师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根据药师的指导和说明,医护人员能够全面了解各类药物的药理性质、使用方法,合理进行药物调配,加强对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和管理和控制。而药师能够根据医护人员的介绍,了解患儿的实个体情况,结合临床实际,制定用药方案。

④用药监测:在患儿的临床用药期间,密切监测其用药反应。根据常见的不良反应症状,观察其皮肤状态,同时对循环、消化、神经等多个系统功能进行检查,警惕胃肠道不适(恶性、呕吐、腹泻等)、过敏反应(皮疹、疱疹、瘙痒等)、神经系统症状(头晕、烦躁、嗜睡)的发生,做好相关的防范措施,适时的调节用药剂量。一旦出现耐药问题,则需要调整用药方案,建议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

⑤用药指导:在儿科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说明患儿的病情,介绍用药方法,强调用药期间的注意事项。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患儿家长能够对用药方法进行基础的掌握,认真遵循医嘱,正确、规范的使用药物。另外,在口服药物、静脉或皮下注射用药的过程中,患儿容易产生恐惧感,形成抵触心理,不能良好的的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和患儿家长需要做好情绪安抚工作,鼓励、夸奖患儿,给予其信心和勇气。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 ±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表1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n=60) 33(55) 23(38.33) 4(6.67) 56(93.33) 对照组(n=60) 25(41.67) 22(36.67) 13(21.67) 47(78.33) χ2 8.640 P值 <0.05 2.2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表2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n(%)]

组别 胃肠道不适 过敏反应 头晕 不良反应 观察组(n=60) 1(1.67) 1(1.67) 2(3.33) 4(6.67) 对照组(n=60) 4(6.67) 3(5) 4(6.67) 11(18.33) χ2 4.332 P值 <0.05 2.3两组的用药差错发生情况

表3两组的用药差错发生情况对比 [n(%)]

组别 剂量差错 配伍不当 用药指导不到位 用药差错 观察组(n=60) 0(0) 0(0) 1(1.67) 1(1.67) 对照组(n=60) 2(3.33) 2(3.33) 4(6.67) 8(13.33) χ2值 9.885 P值 <0.05 3讨论

药物治疗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治疗手段,在不同病症的临床治疗中,对症选用治疗药物,并需要兼顾临床用药的疗效及安全性。药物本身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容易在治疗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进而影响到药物的疗效[2]。剂量差错、配伍不当、用药指导不到位等问题的出现,同样影响着不良反应的发生。相比于成人患者,患儿的生理发育尚不完全,机体免疫功能较差,药物的副作用,会对患儿产生更为显著的负面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小儿身体健康的伤害较为严重,需要积极加以预防。合理用药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基础条件,因此,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临床用药监管。总结既往的经验教训,具体分析常见的用药差错问题,了解各类不良反应的 发生原因。结合现阶段的治疗情况,评估用药风险。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完善的个体化用药方案。在用药期间,做好药物处方审核、用药监测工作,同时加强用药指导。在医护人员和患儿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保障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提高用药安全[3]。

综上所述,小儿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为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需要有效解决不合理用药问题,应该加强用药监管。结合患儿的个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在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的同时,降低治疗风险,保障儿科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宋娟.临床药师对儿科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分析[J].北方药学,2019,16(04):185-186.

[2]吴玲玲.儿科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合理用药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08):85-86.

[3]鞠佳良.药师干预对儿科抗生素合理用药影响的研究[J].中外医疗,2019,38(07):127-129.

论文作者:何福 朱辉 李治纲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8

标签:;  ;  ;  ;  ;  ;  ;  ;  

探讨小儿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的关系论文_何福 朱辉 李治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