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行高考制度对高中课程改革的制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改革论文,试论论文,高中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中阶段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如何为高校输送优秀毕业生和为社会培育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要培养和选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高中毕业生,课程实施和高考是两个主要的途径。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加快普通高级中课程改革,教育部最近出台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从这一课程计划的修订稿来看,它既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又有具体的课程设置,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也有指导性的意见,是一份详尽的课程计划,对完善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高等学校和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良好的普通高中毕业生指明了方向。
要使课程计划得到完整的实施,除了教材、教师、学生、教学组织等因素外,高考制度的影响不可忽视。作为选拔性考试,高考科目和内容要受到来自高等学校要求的制约,但同时它亦制约着高中课程的完整实施。在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下,一部分学校把与高考无关的课程删除或被其他课程占有或课时数减少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就算这些课程的课时数保证了,但其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往往难以保证。尽管各级政府和教育专家们经常大声疾呼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中的校长和教师要端正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社会上用人单位的唯学历论,家庭和行政部门的惟升学论这一狭隘的人才质量观冲击着学校,彼此价值、目标的不一致,使学校不得不考虑自身的生存而去应对高考。在目前我们国家的国情、经济背景、高校的办学基础、办学条件下,高校的入学率不可能太高,还有相当长的时间需要统一考试这一形式去选拔高校预备型人才,还有成千上万的高中毕业生被迫去挤高考这座“独木桥”。因此,与其不断地责备学校和教师,还不如想办法对高考的形式进行彻底的改革,使其选拔的机制更完善、更客观、让高考这根“指挥棒”更有效地引导学校去不折不扣地实施课程改革,使我们的素质教育能得到有效地实施。
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我觉得有几方面制约着课程实施并且需要进行改革的:
一、高考目标
新的课程计划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全面提高普通高中的教育质量。这一指导思想特别强调按照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各地学校实际,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教育功能,既有统一的基本要求,又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这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体现了当代课程发展趋势即课程的多样化、乡土化、个性化和综合化,既满足了学生对普遍提高文化素养的强烈愿望,又满足他们因不同层次、不同地域需要而产生的对提高多种选择的要求,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基础学力和发展能力。
我国的高考制度尽管经历了多次改革的尝试,但现行的“大一统”的指导思想还是占了重要的位置。面对应试教育的挑战、在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中教育部提出了以三个“有助于”为指导思想,即高考改革一是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二是要有助于中学的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的倾向,三是要有助于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这三个“有助于”本来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但由于我们高考整体机制的滞后,对学生的评价、高校的录取仅限于高考的成绩上,亦即只考虑其最终结果而忽略了其学习过程。在目前我们强烈感到,这三个“有助于”的侧重点有明显的不同,特别强调了高校的选拔功能上,也特别强调选拔的最终结果。在对学生的评价上,课程的评价是要建立对学生多方面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态度、情感、表现和实践能力以及学习方法的综合评价,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自信心。评价要关注结果,又要重视过程,既要有定量评价,也要有定性评价。
然而,由于我们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我们所考虑的涉及面,使得我们在高考的改革中不敢迈开大步,只能稳中求进。使得现行高考制度仍然以“分数”衡量学生的优劣,这一衡量人才的标准,必然引导中学为了数量不多的“人才”有针对性的应试培养,也必然牺牲了大多数学生的求学权和利益,这与我们的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相违背,因而制约课程计划的全面实施。我认为,高考要有助于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考的评价必须把过程和结果相结合,即把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与高校对考生的要求即高考成绩相结合,从而得出学生的总体成绩去评价、录取。这样,高校与中学便能融为一体,共同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高考的目标亦能促进高中的课程实施。
二、高考内容
课程计划(修订稿)在课程设置上作了较大的改动,使其更具有时代的特点,具体表现在:(1)改变了过去的繁、难、窄、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体,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重视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4)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课程的设置具体分为两大块: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其中必修课为思想政治、语文、数学、信息技术、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选修课设有数学、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7门学科以及地方和学校根据学生兴趣要求和发展需要所开设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使我们所培养的人是符合21世纪知识经济、现代信息技术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人的素质要求的。
但目前我国的高考无论是“3+X”模式还是原有的“3+2”模式,高考科目仍然很窄,未能完全涵盖高中的课程内容。以浙江、江苏等十几个省采用的“3+综合(文、理)”的考试模式来看,高考所考的科目只占高中课程设置的学科科目的50%,而以广东、河南、上海等省(市)的“3+大综合+1”的科目组,高考所考的科目也只占了75%~82%,其余省、市的“3+2”的模式占比例就更少了。而这几种模式的高考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以及地方、学校所开设的选修课基本不考虑。由于高考所考的科目与高中课程所设置的科目不相一致,就很容易导致中学为了应付高考而随意删除与高考无关的课程,或虽然不删但课程实施过程中随意应付、降低要求。家长和学生同样会因为高考不考,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敷衍了事,达不到课程改革的目的。尤其是像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地方和学校的选修课等边缘学科的授课质量就难以保证。还有像“3+综合(文、理)”这种模式,学生的选择性不大,也易造成群体偏科。
我个人认为,为了体现学生的个性与共性的发展,为了保证高中所开设的科目的教育质量,为了使高考促进而不是制约课程改革。高考科目的设置应走“3+‘完全大综合’+1”的模式。“3”是语文、数学、外语三科,“1”是根据学生个人的特长、兴趣、爱好所选择的学科,而“完全大综合”是不局限于学科内的理科(文科)综合,也不局限于学科内的(6~7)科的大综合,而应该是整个课程设置的所有内容的综合,包括学科知识和综合实践活动、地方、学校选修课几大部分甚至是高中毕业生所应该掌握的科学、人文、生活等知识。“完全大综合”不应设大纲和说明,且题量要大、覆盖面要广,这样就能真正地考查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综合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推动中学能扎扎实实地实施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三、高考模式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从新课程计划也明确提出了普通高中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体制。这符合世界课程改革的潮流并适合中国的国情。中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中差异较大。因此,有必要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状况在国家规定的课时范围内设计开发地方课程并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形式多样、可供学生选择的学校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发将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有利于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尤其是当今由部分地区辐射到全国的研究性学习,它使学生更自主地、探索性地学习,让学生通过亲身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在现今,无论是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还是研究性学习也只局限于一些公开课,展示课上,难以推广,原因是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在现行的“大一统”的全国高考中极少涉及,如果学校、教师、学生花太多精力在这些方面上,意味着学生把知识的系统性,对知识的复现率以及相当多的时间当作代价付出去,失去的也许比得到的更多。因此,在目前高考的模式上,学校、教师、学生都可能宁愿多花点时间在学科课程上充实基础知识而少花时间在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应用和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或研究性课程的学习上,就算设置了这些课程,也往往只是在应付层面上。
如何让学校、教师、学生更多地参与地方、学校课程的开发和综合实践活动,高考的模式能否作较大的改变。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学校课程应该由地方、学校去管理、利用学分制的形式给予评定,并设立有效的、公正的评价监督机构,对每位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地方、学校的选修课的成绩和表现给予学分评定,换成一个综合的标准分,然后与参加全国高考的考生的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的权重换成一个最终的总的综合标准分,各地招生部门根据这一总的综合标准分划出各批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供各高校进行录取。这样,高校选拔的人才必定是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发展的和心理素质稳定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的综合型的人才。如此,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必然得到学校、教师、学生的积极的参与,全心的投入、高中课程的改革也能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也一定能得到真正的实施。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影响的因素很多,如何使诸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合力是一代教育工作者正在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我们将以敢为人先的精神融入这改革浪潮中,为21世纪中国教育的腾飞和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