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系统中继电保护问题分析论文_孙宝龙

供电系统中继电保护问题分析论文_孙宝龙

(国网抚顺供电公司 辽宁抚顺 113000)

摘要:电力是日常生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也是社会生产生活的前提与保障。电力资源在我国的价值不可替代。供电系统正是电力资源产生的来源,所以对供电系统安全运行的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也十分突出。而供电系统能否正常有效的工作,取决于电力保护最基础的措施即继电保护。但由于供电系统自身的特殊性,加之当下经济对电力的需求增大,继电保护的难度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对继电保护足够的重视,完升继电保护装置,才能保证供电系统安全平稳运行。本文分析了供电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原理,并针对继电保护问题,提出更好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供电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继电保护问题

引言

电力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对电力系统起到良好的电力保障,所以对电力继电保护装置的日常维护以及故障检测就显的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多,我国用电需求量急剧增长,国家电力系统的运行负荷日益增大,所以对电网日常供电的安全保障至关重要。电力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检测工作是电力系统保护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定期对电力继电保护装置,及时的发现设备故障问题,才能有效的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保障供电稳定性,降低潜在隐患风险,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电网企业的经济效益。

1 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的意义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几乎无时无刻都需要与电打交道,电给人类提供的光明、提供了动力,离开“电”我们将举步维艰。因此,研究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很有现实意义。在供电系统中继电保护是很必要的安全措施,但在实际上继电保护很容易发生故障,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威胁,为此,进行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的问题的研究很有必要。所谓继电保护,就是指根据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对发生故障的部位做出保护,从而避免供电系统发生危险。继电保护的原理是基于发生故障供电系统相比正常时改变的某些物理量,继电保护装置会根据这些物理量的改变而跳闸,从而使工作人员出现警觉。具体来讲,第一,继电保护装置可以根据发生故障供电系统的电流变化做出保护动作,发生短路故障后,通过继电保护装置的电流会明显增大,从而使继电保护装置跳闸;第二,继电保护装置可以根据发生故障供电系统的电压改变而做出保护工作,由于供电系统接地而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的电压会发生明显降低,且越靠近故障部位越低,从而使继电保护装置发生跳闸;第三,继电保护装置可以根据发生故障供电系统的阻抗的改变而做出保护动作,阻抗指的是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比值,若供电系统发生故障,则阻抗会降低(即供电系统的电流增大或电压降低),从而使继电保护装置发生跳闸。

继电保护装置的目的是为了在供电系统中的因发生故障而使某些物理量出现恶性改变时,迅速做出反应,判断故障位置并跳闸,将发生故障的部位隔离于整个供电系统之外,保护整个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降低供电系统中某些电器元件的损坏,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另外,当供电系统中的某些物理量发生异常时,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向工作人员提供预警信息,使得故障在未爆发时就得到控制和处理,有效遏制了故障的发生,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2 供电系统继电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1 开关故障

开关装置在供电电网中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元件,开关主要是负荷开关以及负荷和熔断器之间的开关。一般来说开关发生故障主要有两种原因,第一种是开关质量不达标,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开关本身出现故障从而引起供电电网发生故障。第二种就是在开关的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安装达不到标准要求,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开关的故障发生率。开关发生故障就会使得继电保护装置受到限制,无法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电流互感饱和问题

在继电保护系统内部,将大数值电流转化为小数值电流的设备叫做电流互感器,配电设施负荷不断增容,当系统短路时,互感器会因第一次电流过大而第二次过低导致电流饱和,从而使定时限流保护装置失灵,同时电流互感器因为饱和影响供电系统于运行,引起停电事故。

2.3 电网运行问题

相比外国来说我国电网结构较为薄弱,且用电量大,电网内部长期不能松缓,大量的需求但是供电量不足,配备电量与需求量不平衡,所以常常出现缺电或负荷的现象。电力系统运行不完善,由于设备原因电网运行缺乏效率,缺乏行之有效管理体系,线路排查与日常维护检修不够,引发了线路短路与元件故障。

2.4 继电设备引起的故障

继电设备出现问题而引发的供电系统的故障主要原因是由于继电设备的生产和加工未能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最终继电设备的质量不符合国家的要求。在继电装备市场中,最常见的继电保护装置是机电型和电磁型,这两种继电保护装置由于整体性能较差,都很容易发生故障。晶体管是继电保护装置中最为核心的元器件,如果继电保护装置中晶体管的质量性能较差,一旦发生事故很容易引起整个电网系统发生意外,造成严重的后果。

3 问题解决措施

3.1 原件替换

在继电保护出现故障时,元件替换是最直观和快速解决方法,将出现故障的元件设备切除,用全新的进行替换,将设备更新,使故障部分重新进入工作。原件替换的针对性很强,可以迅速定位故障发生点进行处理不仅除去了全面整修的困难都还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但是这要求了电力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精准的判断能力与熟练的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对故障精准定位。

3.2 通过参数比较的方法

参照法维修技术是通过将发生故障的继电保护装置与正常运行的保护装置的运行参数做对比,通过参数上面的差异来对设备的故障位置进行判断,此方法多用于对接线故障以及定值校验故障方面。当发现一个继电保护装置定值校验结果与校定的整体数据差距较大,还需要使用相同校定设备在对相同继电器的同一部件来进行定值检测,从而将两者的校定结果进行比较来判断出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原因。

3.3 通过短路的方法

通过短路的方法来判断是供电系统中发生故障的位置确定适用于电流回路开路、继电保护不作为、或其它闸门失灵的情况。在这些故障中,可以通过接线,将某一部分的线路进行短路处理,判断是否是由于该部分的原因造成了线路的故障,通过与替换故障元件相似的排障方法,逐步缩减故障发生的范围,最终确定导致供电系统发生故障的元件位置。

3.4 逐项拆除

发生故障后将故障原件或线路视为一个整体检查,在深入整个原件设备,将设备逐项拆除,从大到小,确定故障点。次方法可以有效地保证对都故障点排查的准确性,将设备线路逐一排查还可以避免故障的连带反应,最大程度的降低故障损失,但是其弊端在于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花费时间较长,对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资源浪费较严重。

结束语

本文从继电保护装置的意义及目的出发对目前我国的常用的继电保护装置可能出现的故障、故障检测以及维修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指出了各种技术之间的利与弊,及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国家用电量需求程度还在急剧增长,电力企业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增大,所以对于电力技术人员要不断的完善继电保护装置故障的检测和维修技术,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充足保障,共同推动国家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煜圣.地铁供电系统继电保护方案研究[J/OL].建筑知识,2017.

[2] 叶丁力.供电系统中继电保护问题探究[J].科技与创新,2015(07):129-130.

论文作者:孙宝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  ;  ;  ;  ;  ;  ;  ;  

供电系统中继电保护问题分析论文_孙宝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