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冷眼”到“热希望”:俄罗斯政治精英眼中的中俄关系形象_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论文

从“冷眼”到“热盼”——俄罗斯政治精英眼中的中国形象与俄中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冷眼论文,中国论文,眼中论文,形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D751

       一个国家战略和政策的制定,一方面取决于本国的利益和需求,另一方面取决于对他国的知觉和判断,即他国的国家形象。换言之,国家形象会对国家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国家形象成为一种影响国家间行为的“软实力”。①随着中国政府对国家软实力战略的重视,中国在全球范围,尤其在重点国家投射形象的问题备受关注。作为中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的俄罗斯如何认知和理解中国的国家形象,是政府和学界关注的重点之一。虽然“中国在俄罗斯的形象”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在俄国不同历史时期,甚至同一个时期的不同社会族群、政治族群和不同意识形态流派的观念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往往是对立的中国形象”,②但如果我们把重点放在考察国家形象对国际关系的作用的问题上,那么,从政治精英的角度来解析中国在俄罗斯的国家形象,并探询这一形象对俄罗斯外交政策影响的权重和限度,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俄罗斯政治精英与对外决策

       社会科学研究表明,精英治理是现代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任何国家都存在一个拥有制定政策和影响决策的权力、在政治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群体。这个与政治活动和政治权力密切相关的群体通常被称为政治精英、统治阶级、政要、领导或权贵阶层等。③作为一个领袖群体,他们在社会和国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掌握着决策所必需的资源,是国家战略决策的主体。④在俄罗斯,由于威权政治传统深厚,政治精英的作用更为突出。这一群体包括对决策产生直接影响的执政精英,也包括对决策施加隐性影响的,处于政府部门之外的高级顾问和权威智库的代表,以及经济、文化、军事、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

       俄罗斯政治精英的认知和看法不仅仅代表着所属社会集团的主流话语,对社会舆论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还表达出国家对待内政外交问题的态度走向。一项针对俄罗斯精英进行的调查数据显示,政治精英的个性、价值观和对政治进程的理解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外交决策。其中,对俄罗斯外交政策影响最大的是总统,其次为外交部、国防部等政府核心决策部门。以及商界精英、杜马代表、地区领导人等(见图1)。因此,政治精英对中国形象的评价,显然比其他社会群体产生的作用更大。

      

       图1 俄罗斯各政治力量对外交政策的影响水平

       资料来源:Российская элита-2020。⑤

       本文拟从俄罗斯政府首脑、高官及重要智库领导人公开发表的政治演讲、社论、时评、宣言、声明、访谈、新闻发布会中挑选出典型言论,探讨位于俄罗斯权力金字塔顶端的总统、外交决策机构,以及来自俄罗斯权威智库的代表人物对中俄关系的总体评价和对中国的定位,并从中剖析俄罗斯政治精英对中国形象和中俄关系的认知和评价。

       二、俄罗斯领袖眼中的中国形象和俄中关系

       受集权传统的影响,俄罗斯的决策机制带有明显的“人治”色彩,领袖的好恶倾向常常对国家的对外政策产生重要影响。根据俄罗斯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首脑,是俄罗斯武装力量统帅,决定着内外政策的大政方针。在中俄、中苏关系历史上,两国领导人(尤其是最高领导人)对国家形象的评价影响着外交政策的基调,对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普京总统坦言:“毫无疑问,最高一级的接触在这一体系内起着关键的作用,在这种框架内的接触可以协调和提出双方在各个领域协作的基本方向。”⑥

       1.叶利钦:由“试探”到“拥抱”

       苏联解体后不久,当亲西方外交政策受挫以后,叶利钦开始重视与亚太国家的关系。1995年7月,在克里姆林宫的一次会议上,叶利钦明确阐述了俄罗斯对华关系的基本立场。他说:“对于我们来说,中国是最重要的国家,这是个与我们有着世界上最长的边界、而且我们注定要永远与之并肩工作和生活的邻国。俄罗斯的未来取决于能否与中国成功合作。与中国的关系从全球政治的角度来考量也是极其重要的。在与西方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依靠中国的力量。西方也会因此对俄罗斯怀有敬意。”⑦

       基于这种认识,叶利钦开始推动中俄关系快速发展。1996年4月,叶利钦出访中国,在飞机上审阅《中俄联合声明》文件时,他对两国外交部门已经协商好的内容做了重大改动,把俄中关系的定位从1994年《中俄联合声明》表述的“新型建设性伙伴关系”提升为“平等与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此后双方在“平等信任,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频繁开展各个级别和各种渠道的对话,巩固了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在其任职期间,叶利钦曾多次访问中国,为发展中俄两国关系做了很多工作。

       2.普京:由“冷静的计算”到“真诚的握手”

       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以后,对俄罗斯外交政策的理念、目标、次序进行了重新梳理和修正,中国依然被视为合作伙伴:“俄罗斯在国际政策方面的主要任务是,保持国际舞台的力量和利益的平衡,所有这一切都是国际舞台上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都是我们同世界主要国家一起,应该对我们碰到的所有这些威胁作出反应和制定出共同立场和共同构想的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是俄罗斯解决这些问题且消除其可能的消极后果的最主要伙伴之一。”⑧

       2001年7月,两国关系史上的重要文件《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中国的地位从“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提升到“全面战略协作伙伴”。普京认为:“过去和将来俄罗斯始终依靠两翼——欧洲一翼和亚洲一翼,况且依靠的是像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样强大的国家,依靠的是如此迅速和有效发展的国家。我应该对你们说,这不仅是我的评价,而且也是我们外交政策方面的专家的评价。中俄两国人民彼此是天生的伙伴。我们对中国人民怀有极大的好感。”⑨“这些年来,中国人民依靠在经济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以及在社会和人文领域的显著成就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中国的国际威信和影响力的提高、中国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贡献都与中国取得的这些成就密不可分。”⑩

       普京三度出任总统后,对“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作出了更高的评价:“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是名副其实的国家间新型关系的典范”,“我们两国间没有各种各样的偏见和成见。这就意味着俄中关系非常稳固,不受当前局势的影响,这一点在当今这个明显缺乏稳定和相互信任的世界里显得异常可贵”,“现在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政治家,任何一个经济和国际关系专家都已经意识到,在缺少俄罗斯和中国的参与,在不考虑俄罗斯和中国两国利益的情况下,任何的国际问题议题都无法讨论和落实”。(11)??????

       3.从性格相近到相互欣赏——中俄高层交往的领袖色彩

       中俄高层的密切交往是两国特殊友好关系的重要特征,一直有力地推动着两国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关系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习近平与普京之间高度的政治互信,更是为中俄关系深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两位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和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一直保持密切沟通和合作。高层关系无论在互信程度还是在合作质量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准。

       习近平和普京都立志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工作作风务实且强势,在处理国际国内事务时有谋略,有气魄,高瞻远瞩。在发展中俄两国关系和解决国际热点问题的思路上,两人能够保持一种意气相投、互动默契的良好态势。普京曾向习近平表示,“你我个人和我们的同事定期保持各个层面和场合的交往促进了两国关系快速发展”。(12)

       2012年,普京和习近平先后登上两国的政治巅峰后,便开始了一系列广受国际国内舆论关注的互访、会晤、致电等交流活动。2013年3月,习近平出访俄罗斯时,普京做了非常周到的安排,俄方列队欢迎习近平的政府官员近30人,这种规模的接待在俄罗斯外交礼宾史上极少见,普京更是主动建议习近平参观俄罗斯的国防部,其中蕴含的意义极为重要。俄罗斯国防部长谢·绍伊古表示,习近平主席是第一位到访俄罗斯国防部并参观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作战指挥中心的外国元首,这充分体现了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13)

       2014年2月6日,习近平出席索契冬季奥运会开幕式一事获得了俄罗斯政界和社会舆论的高度评价,被视为“索契的荣耀”。“虽然俄方正在索契期待着60 多位外国首脑,包括国家领导人、政府主席、国际组织干事和领导人,但习主席对索契的访问是非常独特的,是特别重要的事情”;(14)“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增进两国领导人的个人情谊,也向外界展示了中俄战略协作关系的牢固程度和平稳发展的态势。”(15)在与习近平的会见中,普京以一种亲切的态度来解读习近平赴俄参加冬奥会开幕式:“春节是中国人民走亲访友的日子,习近平主席此时到访俄罗斯就是来看望好朋友。”

       领袖外交是对两国关系成熟度的考验,只有当两国关系达到一定的友好和信任程度后,领导外交才会频频展开,并对两国关系的定位起到提升的作用。另外,这种方式也有助于两国领导人展示成熟、智慧的形象。中俄两国首脑的频繁互访一方面意味着中俄两国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普京与习近平之间具有高度的认同感。正如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所言,“俄中两国领导人频繁见面体现的是两方面的关系,一个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第二个是他们个人之间的关系”。(16)

       三、俄罗斯战略决策机构领导人视野中的中国

       俄罗斯宪法规定,总统之外,在俄罗斯行使国家权力的还有联邦会议(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联邦政府、联邦法院等机关。此外,最接近权力核心的总统办公厅和联邦安全会议也在俄罗斯的国家决策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机关的领导人都可归入政治精英之列,他们的观点也是本文关注的对象。下面我们就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中国道路、改革经验与发展前景、发展与进步、经济成就与中俄经贸关系、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国威胁论”等问题入手,通过高层政要的言论研究他们对中国的态度,解析他们眼中的中国形象。

       1.俄罗斯的“中国观”:由“威胁论”到“友邦论”

       叶利钦执政时期,俄罗斯的外交实践指导思想经历了从“向一边倒”到“重振大国地位”的全方位外交的嬗变。在这期间,俄罗斯政治精英对中国的地位和国家形象的认知中出现了一些对中国不友好的声音,但并未影响大局。

       例如,盖达尔认为,世界是两极模式,俄罗斯处在“民主的西方”和东方“贫穷、不民主的国家”之间,同后者相比,俄罗斯更为繁荣、开放和具有可预见性。中国在盖达尔的构想中是最具威胁性的国家。他公开宣扬中国的“人口威胁”,预言中国在近期不会成为“一个稳定、繁荣的市场经济国家”。因此,盖达尔认为俄罗斯非但不能削减军费和军力,还要把“遏制潜力”从友好、民主的西方转移到远东地区。⑦俄罗斯前国防部长谢尔盖·罗季奥诺夫称中国是“俄罗斯最重要的潜在敌人之一”⑧,而以弗·米·日里诺夫斯基为代表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对中国抱有敌视态度,认为“今天俄罗斯有两个重要对手——美国和中国,他们想毁灭我们”。⑨

       这些言论迎合了俄国内部分民众的心理,但随着中俄之间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会晤机制的建立,两国决策者相互交流和良性互动的机会增加,中俄关系并未受到这些噪音影响,逐步进入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普京时代,中国在俄对外政策中的重要性不断显现。俄罗斯大部分政治精英对中俄关系的发展持肯定的态度,“中国威胁”的言论日益减少。

       俄罗斯前外交部长伊万诺夫在他的《俄罗斯新外交》一书中写道,“中国和俄罗斯一样,都是当代世界‘独立的一极’,是建立更公正、更民主的世界新秩序的重要力量”;⑩“发展同最大邻国中国的关系,是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战略性方针之一。俄中政治对话以高频性和丰富性为特征已经不止一年”。(11)2000年,时任俄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的德米特里·罗戈津高度赞扬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认为俄中两国在很多问题上有一致的态度和立场,希望两国和两国议会间进一步加强在各个领域的合作。(12)

       在梅普执政时期及普京的第三任期内,虽然欧盟、美国依然是俄外交政策中的重点,但随着近年来地缘政治风向的改变,俄罗斯反西方情绪日益浓厚,外交重心东移的倾向不断加强,政要中频繁出现把西方视为俄罗斯安全的主要威胁而把中国看成理想的合作伙伴的言论。

       俄罗斯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阿列克谢·普什科夫表示:“我们不会听到北京在人权和如何实行民主方面教育我们”;“我们一直面临西方的重大地缘政治挑战。但是我们从来没从中国那里听到任何值得我们担忧的消息”;“当然,如果中国发生改变,成为更具民族主义特征、更有侵略性的国家,可能会不同。但至少在目前,中国显示出它是一个温和、理性的大国,我们可以与之合作。”(13)

       复杂的国际局势迫使俄罗斯更加重视中俄双边协作,俄罗斯强力部门的官员,如国防部长绍伊古、副部长安东诺夫以及前外交部长伊万诺夫等官员都曾表示,“中国是俄罗斯的战略伙伴,不会对俄罗斯构成军事威胁”;(14)“当今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大变化。在解决国际问题时,俄罗斯与中国紧密协作的意义变得更大”;(15)“中国主席与俄罗斯国防部长对于国际安全都有完全相同的看法,他们共同关注导弹威胁的问题,两国都很需要军事及军事技术的合作和发展。我想指出我们与中国的友谊不是为了对抗谁,而是为了加强地区性的合作、互动、稳定与全球的安全”。(16)

       2.对华经贸关系:由害怕成为“资源附庸”到“借中国的东风”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外贸体制自由化。由于中俄经济互补性强,中俄民间贸易大幅度增长。苏联时期,中国是苏联机械设备的出口市场之一。这些年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中国出口俄罗斯的机电产品和其他工业制成品比例上升,而俄罗斯出口到中国的原油、矿产品和原材料比例增加。于是,一些政治势力在俄罗斯传媒宣称,俄罗斯早晚会成为中国的“原材料附庸”,俄罗斯将沦为“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

       随着中国经济稳步增长,中俄两国政府间的经贸合作逐渐成为两国经贸关系的主导。两国领导人亲力亲为,果断破解合作难题,化解交流的瓶颈,为两国经贸合作保驾护航。中俄良好的国家关系为发展投资合作提供了政治保障,俄罗斯前外交部长伊万诺夫认为:“中国被视为俄罗斯的‘主要经济伙伴’,双方经贸合作已经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存在着相互协作的巨大潜力。”(17)在中俄双方的努力下,当年伊万诺夫提到的并不太确定的“基础”、“潜力”逐渐变为现实条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俄经贸关系在经历了几番起落后,逐步走上了稳定发展的轨道。2000年之后,中俄贸易额连年实现增长,中国在2011年跃居俄罗斯贸易伙伴名单的首位。在俄罗斯政要的表述中,中国的形象也从“主要经济伙伴之一”逐步上升为一个在世界贸易格局中举足轻重的国家和“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成为影响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2011年,俄罗斯副总理和财政部部长库德林高度评价中国经济影响力:“谁会对未来的世界经济有更大的影响力?在我看来,就是中国。”(18)

       相对于政治领域,俄罗斯精英在涉及中俄经贸关系的话题时,大都秉持一种务实态度,坦率指出经贸合作面临的问题和发展中存在的障碍,而不是空泛使用“繁荣”“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等词汇。“中国不能仅仅扮演与俄方进行能源和原材料买卖的商人,还应该成为俄罗斯在能源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者”;(19)“未来中俄两国的形象应该跟高科技产业以及所有可以提高两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领域发生联系”;(20)“最大的问题还不是货币或者金融,而是两国商业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实际上还没有建立起来。双方企业的诚信度都不高,这是合作的最大障碍”;(21)“俄中经贸关系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共同努力来解决”,“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取决于主观愿望,而且取决于彼此的客观能力”;(22)“中俄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还有较大空间”。(23)

       3.俄罗斯看中国的发展模式:由“亚洲摊贩市场”到可供学习借鉴的“中国模式”

       苏联解体之后,西方模式成为俄罗斯政界和经济界效仿的楷模。俄罗斯政要纷纷赴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取经。包括俄罗斯的私有化在内的经济改革方案不少都是在西方经济顾问的参与下制定并实施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照搬西方新自由主义药方的改革在俄罗斯失败之后,俄罗斯传统的工业利益集团一度占据上风。以天然气工业集团为背景的切尔诺梅尔金出任俄罗斯政府总理。面对记者和议员们的追问,这位苏联时期培养和成长起来的高级干部称,中国经济依靠的是众多的小商贩,而俄罗斯不具备类似的社会条件,俄罗斯经济未来依靠的是大企业。

       1998年的金融危机,又一次打破了俄罗斯的市场梦,打断了俄罗斯经济复苏的步伐。叶利钦掌权末期,内忧外患中的俄罗斯政坛跌宕起伏,总理如走马灯一样变换。政治思潮中以俄共为代表的左翼力量的声音渐强。继而有着东方视野的普里马科夫院士出任政府总理,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逐渐由学界热议的话题转化为政要的关注点。

       新世纪以来,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先后出任俄罗斯总统之职。他们不再掩饰俄罗斯政界对中国发展成就的赞誉与羡慕。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肆虐、世界各国经济下滑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仍能保持稳定增长这一事实更是令俄罗斯人赞叹不已,中国模式得到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国际社会以及专家学者们的高度评价。俄罗斯专家认为,中俄两国经济发展道路具有相似性。因此,中国的经验值得俄罗斯借鉴。俄罗斯民意中心最近一次的调查结果显示,约半数俄罗斯人认为,同俄罗斯相比,中国的动态发展更具有影响力,从计划到市场经济模式的过渡也更成功,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更高。为什么资源相对贫瘠的中国,几十年来却能将经济增长率一直维持在10%的水平,GDP直追美国?为何俄罗斯只能对这样的速度望而兴叹?两国的权力制度有何差异?对此,俄罗斯精英有如下看法。

       曾任俄总统驻上合组织特使的维塔利·沃罗比约夫指出:“中国人有不少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中国新领导层为自己的治国大计找到了很鲜明、亮丽的形象依托。中国应当彻底摆脱落后国家的状态,不仅要追求平等,更应成为伟大国家。”(24)

       国家杜马前第一副主席、人民自由党主席弗拉基米尔·雷日科夫认为:“中国不会发生突变。中国人非常细心、谨慎、不慌不忙。中国将继续平稳、渐进地发展,不会偏离当年邓小平所指定的航向,即以经济、解决社会问题及谨慎外交为重点”;“我们无法复制中国的经济腾飞,因为中国模式的基础是大量廉价劳动力,但俄罗斯可借鉴中国奇迹的另一经验,即引进境外直接投资。北京营造了非常舒适的投资和经营环境,给投资者减免部分税赋。相形之下,不仅外国人不看好对俄投资,我们的公司还常常将资金转出国外。”(25)

       俄罗斯武装力量前总参谋长尤里·巴卢耶夫斯基认为俄罗斯应该积极学习中国的经验:“中国1978年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当时我们以怀疑的眼光关注着他们,看中国人如何用土制高炉炼钢,如何打麻雀……一切似乎相当盲目。如今中国经济已经放开,市场化水平高于俄罗斯,改革不断推进。俄罗斯在盖达尔政府时期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向市场关系过渡,我认为只是提高了价格而已。这导致出现一个强盗式的资本主义市场”,“1995年俄罗斯和中国的起点基本相同,国内生产总值几乎一样,约1.5万亿美元。现在中国的GDP达到9万亿美元,而俄罗斯才2万亿多一点”,“中国人坚定不移地追逐自己的梦想。2020年要建成小康社会,2030年达到共同富裕,到2050年将建成中等发达国家。我们不应当盲目地复制他们的道路,但也需要学习他们的经验”。(26)

       4.国际舞台上的中国角色:由“各自行事”到“战略协同”

       苏联解体后不久,俄罗斯外交战略上是“一心向西”,国徽上的双头鹰实际上都是背对东方的。虽然中国是伙伴,但在国际舞台特别是面对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两国多是各行其是。甚至在叶利钦时期,在一次联合国人权会议上,针对中国人权状况投票时,俄罗斯代表竟与西方大国为伍。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增长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顺利实施,在西方世界多次碰壁之后,俄罗斯的外交目光开始转向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在很多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上,俄罗斯把中国视为可以相互理解、相互倚重的国际伙伴,政要在公开场合所持的立场与中国相同或是相近。

       2012年12月俄罗斯外交部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谈论亚太地区的问题时指出,中国和俄罗斯“在全球事务上有共同的看法,我们支持依法治理国际事务,因为有些国家只关注于本国,而在全球问题上忽略法制,我们认为,在全球范围内各国应该遵守国际法”。(27)

       拉夫罗夫强调,在靖国神社问题上,俄方立场同中方完全一致。俄方反对安倍参拜靖国神社,认为安倍此举是对亚洲邻国的挑衅,表明日本不愿客观对待过去,企图漂白军国主义对外侵略和殖民统治历史。俄方对日方对待二战结果的态度表示不满,敦促日方纠正错误的历史观,不要再采取伤害受害国人民感情、加剧地区局势紧张的行动。俄方愿同中方一道,共同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2013年5月,俄驻菲律宾大使库达舍夫在接受《马尼拉公报》采访时表示,俄罗斯的官方立场是,反对当事国之外的国家干预南海岛屿争端。他说,俄罗斯注意到,一些非当事国介入到争端中,这有干预他国内政的嫌疑。俄罗斯大使的这番讲话与此前4月中俄两国在黄海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时一样,客观上起了支持中国的作用。同时,俄罗斯还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论不容破坏。(28)

       2013年9月,拉夫罗夫表示中国和俄罗斯对于伊朗和叙利亚的核问题态度一致。他说:“俄罗斯与中国在解决(对伊朗和叙利亚核问题)所有议题时都很坚定,包括叙利亚问题、伊朗核问题、朝鲜半岛核问题,我们深信通过协商能够解决问题”,“俄罗斯与中国坚持拒绝使用最后通牒或其他非会谈的办法来解决问题”。(29)

       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安东诺夫发表声明说:“习近平与绍伊古在一系列迫切的国际安全问题上的观点完全相符。双方都担心反导问题。双方都认为有必要继续就这个问题举行会谈”,“我想特别指出,我们与中国交好并不针对任何人,为的是加强地区合作、协作、稳定和全球安全”。(30)

       四、俄罗斯智库和意见领袖眼中的中国

       在俄罗斯的决策链条上,除了总统和政府高官,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是权威智库的代表人物。俄罗斯有数量众多的学术研究机构和智库,但不是每一个智库都能有效参与到政治决策的过程中,也不是任何一位学者都可以被称为政治精英,只有那些专业水平出众,在政界、学界和媒体圈人脉广泛,并且能够被总统和高层领导信任和倚重,有机会进入国家核心权力机构的人士才能实现从研究人员到精英的过渡。目前俄罗斯的重要智库包括属于政府体系的战略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系统的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美国与加拿大研究院所、远东研究所等传统研究部门,以及体制外的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俄罗斯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等机构。

       在具有集权特征的俄罗斯政治体制中,无论属于政府体系内部还是外部的智囊机构,其重要性取决于与权力核心的远近程度。只有与国家领袖和决策者关系密切的智库,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影响国家决策过程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在关于中国形象的问题上,这些智库的看法并不特别显示出独立性、中立性的特征,常常与政府的主流观点出现较高的趋同性。

       在国际事务委员会撰写的《俄罗斯外交政策纲要(2012~2018)》(31)中,中国的地位排在独联体、后苏联空间、美国、北约和欧盟之后,而且不是单独标示,只是放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与日本、韩国、印度等国一起评述,这一点是与多版《俄罗斯联邦对外构想》的精神一脉相承的。报告认为,中国在目前及未来的十年中,将成为美国的最大竞争对手,对此俄罗斯要采用灵活的地缘政治技巧。报告一方面强调要全面加强与中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另一方面又建议俄罗斯在亚太地区奉行平衡政策,不宜与中国发展过分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避免中国成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主要角色。委员会赞成俄罗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但提醒要关注中国经济放缓的可能性,认清俄中经济关系模式存在的局限以及中国日渐浓厚的民族主义情绪。

       作为俄罗斯政治精英代表人物的费·卢基扬诺夫,既是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团成员,也是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同时还是《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杂志总编,在政界、学界和传媒圈都具有影响力。卢基扬诺夫撰写了大量关于中国的时评和论文,其对中国形象大体持肯定态度,认为“中国的发展很成功,因为它始终遵循着一个具有前瞻性的计划和目标,而这正是俄罗斯需要借鉴的经验”,(32)“中国一直是俄罗斯的优先发展方向”,(33)“中国并不想成为将来与美国对抗争夺全球主导权的一极。要想成为一极力量,不仅要有实力,还要有主观意愿。至少在近期前景内,中国不想这样。中国经常愤怒驳斥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否认中国试图扮演对抗美国的角色,或者成为某个谋求势力范围征服世界的力量中心”。卢基扬诺夫认为,作为大幅扩张的必要条件,除了客观(政治、经济)前提外,还必须具有某种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推动力。中国缺乏曾经推动英国、美国、苏联成为世界大国的意识形态,如果解决了这一问题,中国终将成为世界两大领导者之一。(34)

       出现这种相似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职能上来看:智库需要提供决策咨询,通过提供咨询和撰写方案,智库的思想得以渗透和贯彻进国家的决策;同时,俄罗斯智库还承担着以非正式方式对外宣传政府意见的任务,如同中介和桥梁,促使政府和社会达成共识。从人员构成来看,政府体系内的智库不必说,体系外的机构,如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与权力机关以及各种政治组织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许多成员还在政府部门任要职,它其实更像一个半官方性质的智囊机构,在俄罗斯学术界和政界发挥着独特的影响力。

       成立不久的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中包括了俄罗斯总统办公厅、政府、议会、外交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俄罗斯政治、经济、学术和新闻界的领袖人物。如“新欧亚”基金会总裁安·瓦·科尔图诺夫、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阿·亚·邓金、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费·阿·卢基扬诺夫、俄总统下属国民经济和国家行政学院院长弗·亚·马乌等知识精英,以及俄罗斯前外交部长伊·伊万诺夫、阿尔法银行行长彼·奥·阿文、外交部副部长阿·尤·梅什科夫、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兼新闻秘书德·谢·佩斯科夫等政经名流都在其列。国际事务委员会成员几乎涵盖所有涉及对外政策的权力机关和学术机构的代表,算得上是“俄罗斯权力精英之家”,我们也可以由此窥见俄罗斯政治精英的人员构成状况。

       五、政治精英涉华言论与对华政策的相互转化

       政要的言论不仅是个人好恶的反映,更多的是国家利益的体现。国家元首、政府高官通过媒体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理论见解,尤其是事关国际问题和对外关系的言论,不仅仅是一种发布信息的方式,更是一种外交行为,是国家保持、巩固和发展对外联系的方式之一。政治人士在公开场合就两国关系问题发表意见,绝不是一种随意的行为,也不尽是泛泛的“官话”,前文所述的俄罗斯政要的种种言论,反映的正是俄罗斯国家的目标和政治诉求。

       以普京为例,他在国际舞台上素以性格率直、言辞犀利著称,曾放言“要把恐怖分子溺死在马桶里”,并把美国比喻为森林里为所欲为的“狼”,常常毫不留情地指责冒犯俄罗斯国家利益的人物或国家。但是在中俄关系问题上,普京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姿态,对中国形象给予了肯定的评价。与之相对的是,美国领导人常常出于国内政治的需要,尤其在政治辩论中,会对中国展开猛烈的抨击,甚至会提议采取一些敌对政策,这些威胁性言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国的对美政策。

       当中俄关系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共赢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时候,俄美关系中结构性矛盾却日益凸显。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和不信任状态,使得俄中两国的认同度提升,而中俄两国关系也具有了更多利益汇合点和互补性。

       2001年7月,在和江泽民总书记联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普京指出:“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对整个世界的和平和稳定产生促进作用”;“我们再一次确认了无论是在双边关系还是在国际事务中都要加强合作的愿望”;俄罗斯和中国在一些关键的国际政治问题上“传统”地保持着相似的立场。“中俄关系是构建整个现代国际关系的最重要的因素”。(35)“我们两国根本利益的共同点和对发展双边关系、世界构筑的基本原则以及关键的国际问题所持态度的吻合或者接近是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客观基础”。(36)

       “俄罗斯和中国在自己的对外政策中都遵循相似的原则——务实和坚决捍卫自身国家利益。我们两国对解决当代文明以及国际、地区政治问题所持立场本身是这种积极影响的基础。我们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不炫耀实力,一贯主张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解决冲突。我们尊重伙伴的利益,同时希望我们自身的利益和主权也得到尊重。此外,俄罗斯与中国坚决主张,无论大国小国,机会均应平等,并应在此基础上建立真正民主的国际关系体系。”(37)

       当然,俄罗斯总统并非看不到矛盾,边界问题、移民问题、两国国力发展差距问题一直是俄媒体上的常见报道,普京也曾在“远东和后贝加尔湖地区发展前景”会议上提出了“俄罗斯需要什么样的远东”的问题,并表达了担忧:“这里我不是在危言耸听,但如果近期我们不做出现实的努力,那么,要不了几十年,自古以来生活在这里的俄罗斯居民就将基本上说日语、汉语和朝鲜语了。”(38)但是,俄罗斯领导人以求同存异的精神来理解这一问题,梅德韦杰夫非常明确地表示,“所有偏见都会在交流中逐渐消除,‘威胁’也会在双边协作的发展中逐渐减少。所有的这些消极因素,如果真存在的话,那也都是以前的事了。俄中两国人民之间的合作和理解,现在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下双手什么都不做,两国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越多,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就会越深入”。

       2012年12月,普京在竞选总统时发表了纲领性文章——《俄罗斯与变化的世界》。“我确信,中国的经济增长绝不是威胁,而是一种挑战,需要我们动用巨大的实业合作潜力去应对。这也是一种机遇,要把握住朝着我国经济‘帆船’吹来的‘中国风’。我们要积极努力,建立一种新的、能把两国的科技实力和生产能力有效结合的关系。我们还要利用中国的实力来提升西伯利亚和远东的经济”。

       “当然,上述所言不意味着,我国同中国的一切都不成问题,各种各样的波折仍然存在。俄中两国在第三国的商业利益远不是完全重合,我国对双方的现行贸易结构和低下的投资水平也并不完全满意,而且中国的移民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我主要的思想是:俄罗斯需要一个繁荣而稳定的中国,而中国同样也需要一个强大而成功的俄罗斯”。(39)

       普京此番讲话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多年来俄罗斯领导人第一次如此明确地批驳“中国威胁论”,高度肯定中俄关系的相互依赖性。友好的言论犹如催化剂,对于消除俄罗斯一些民众对于中国发展的误解和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互信,对于普京新的总统任期内进一步发展中俄关系,将起到促进作用。

       政要的言论为国家关系提供了一个值得想象的空间,体现出一国的政治谋略和智慧。俄罗斯和中国一直保持着台面上的默契,类似“北京正在成为莫斯科的头号伙伴”这样的热情洋溢的政要言论频频见诸报端,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等官方文件,就会发现中国形象在俄罗斯官方的表述中不断改善,俄罗斯与中国发展关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加。

       根据俄罗斯政治传统,历任总统都要制定对外政策构想,以为其任期内的外交工作指明方向,1993年、2000年、2008年和2013年出台的《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就分别成为叶利钦、普京和梅德韦杰夫担任总统期间外交政策的指导性文件。1993年版《对外政策构想》,俄罗斯尚在执行“一边倒”的亲西方战略,视西方为战略伙伴,但也提出了“双头鹰”政策,将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的关系提升到优先地位,排在与独联体关系、军备控制、国际安全、经济改革、与美欧关系问题之后的第六位。(40)

       2000年版的《对外政策构想》指出,发展与亚洲大国,首先是与中国和印度的友好关系是俄罗斯亚洲外交的最重要方面之一。俄罗斯和中国对国际政治的关键问题原则性态度是一致的,这是地区稳定和全球稳定的主要支柱之一。俄罗斯将努力发展与中国在各方面的互利合作,主要任务是进行与政治关系水平相符的大规模的经济合作。(41)

       2008年版《俄联邦对外政策构想》,俄对亚洲外交政策的重点是发展与中国和印度的友好关系,俄罗斯将在国际政治关键问题的原则立场一致的基础上,加强俄中各领域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将这一关系作为地区乃至全球稳定的基本组成部分;俄罗斯把发展与中国、印度的友好关系作为其亚洲地区外交政策的最重要方向。

       2013年版《俄联邦对外政策构想》提出,发展与中国和印度的友好关系是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最重要方向。文件表示,俄罗斯认为,中俄两国对国际政治关键问题的原则性态度相吻合,这是地区乃至全球稳定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俄罗斯将以此为基础,发展与中国在不同方向的外交协作,包括寻求应对新挑战和威胁的方式,解决尖锐的地区和全球问题,在联合国安理会、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东亚峰会、上合组织和其他多边机构中开展合作。(42)

       总的来说,俄罗斯政治精英对中国形象的评价和态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世界格局与国际形势的变化、中俄两国关系的发展水平、俄罗斯内外局势的变化、中国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成就、领导人的政治倾向和政治偏好等等,其特点是意识形态、价值观的色彩淡化,而地缘政治因素增加。

       在美国的选举政治中,政客常常需要通过批判中国而获得选民支持,但是在中俄关系中,自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订以来,虽然有政治家和学者传播“中国威胁论”、“移民威胁”、“人口威胁”,但俄罗斯国内对中国形象的看法逐步改善,“中国因素”并不构成俄罗斯政治中的重要砝码。“妖魔化中国”也不是政客们争取选票的利器。中俄关系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丰厚的积淀。俄罗斯对中国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在不断提高,两国在价值观层面有较大的共识,在制度层面没有明显的敌视和排斥。俄罗斯政治精英把中国视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友好邻邦,承认中国是世界政治的重要一极,虽不是盟友,但是一个与俄罗斯在许多国际问题上立场相近或相同的,值得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俄罗斯对中国形象的这种认知关系到俄对中国的战略定位和政策取向,也影响着中俄关系的发展。

       俄罗斯大部分精英对中俄关系的发展抱有信心,这正是两国互信、协作的重要基础。但应该看到,中国在俄罗斯外交优先序列表中长期以来只是被放在“亚洲太平洋”的区域内,作为此地区的首位重要国家被提及,始终不能突破美国、欧盟而位居前列。目前,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形势因为乌克兰危机而恶化,其同美国的关系虽一再“重启”,却始终难以实质性的改变,融入欧洲的梦想更是遥不可及,俄罗斯迫切希望通过强化与中国的关系而找到对外关系的突破口。中国在俄罗斯政治精英眼中,从起初的不被重视到逐渐被倚重,形象改善的缘由既有中国自身实力增强,也有俄罗斯想打“中国牌”来对付美欧的因素。可是,当“新冷战”的尘埃落定,俄罗斯政治精英“向东转”的情绪重又转为根深蒂固的对西方“文明大家庭”的渴慕之时,中国是否还能说服俄罗斯,一个崛起的中国对俄罗斯不是挑战,更不是威胁,而是机遇,是真正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

       注释:

       ①丁磊:《国家形象及其对国家间行为的影响》,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第1页。

       ②[俄]亚·弗·卢金:《俄国熊看中国龙》,重庆出版社,2007年,第20页。

       ③精英理论认为,社会的统治者是社会的少数。但他们在智力、性格、能力、财产等方面超过大多数被统治者。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和作用,是社会的精英。其中极少数的政治精英代表一定的利益集团,掌握着重大决策权,他们的政治态度和言行,对政治发展方向和前景产生重要影响,决定着政治的性质。认为必须分析这些政治精英才能揭示政治的本质和规律。

       ④

Политические элиты России:Вехи исторической эволюции.,М.:《Российская политическа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РОССПЭН),2006.С.10.

       ⑤Российская элита-2020.Аналистический доклад грантополучателей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го дисскусионного клуба《Валдай》.Москва,2013.С.26.报告所用数据源自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和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学者共同进行的一项调查,该项调查历时19年,分6个阶段(1993、1995、1999、2004、2008、2012)完成,受访对象为杜马议员、官员、知名媒体人、企业领导等精英人士。

       ⑥《普京文集:文章和讲话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659页。

       ⑦Лукuн А.В.,Санакаев С.Ф.Российский подход к Китаюна рубеже веков:проблемы и решения//Аналистическиезаписки.Научно-коорд инациионный совет по междунар одным исследов аниям МГИМО(у)МИД России.Вып.5(7),2005.

       ⑧《普京文集:文章和讲话选集》,2002年,第117页。

       ⑨同上,第110页。

       ⑩《普京:俄中坚定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很重要》,俄新社,2006年10月2日,http://rusnews.cn/ezhongguanxi/ezhong_zhengzhi/20061002/41546780.html。

       (11)弗拉基米尔·普京:《俄罗斯与中国:合作新天地》,《人民日报》,2012年6月5日。????(12)В преддверии саммита《Группы двадцати》ВладимирПутин встретилря с Председателем Китайской НароднойРеспублики Си Цзиньпином,Президент России,5 сентября2013г.,http://www.kremlin.ru/news/19154.

       (13)Путин встретил《хорошего друга》Си Цзиньпина сюрпризом НТВ,22 марта 2013,http://www.ntv.ru/novosti/528017/.

       (14)Осmроухов Олеz Посол:визит Си Цзиньпина в Сочизаложкит основу для обменов КНР и РФ,28 января 2014г.,РИА Новости,http://ria.ru/world/20140128/991694864.html#ixzz2uWgbUtOJ.

       (15)Лаmухuна Кuра Лидеры России и Китая пожелалипобед сборным двух стран на зимних Играх в Сочи,Российская газета,7 февраля 2014,http://www.rg.ru/2014/02/07/olimp.html.

       (16)

Посол:визит Си Цзиньпина в Сочизаложит основу для обменов КНР и РФ,28 января 2014 г.,РИА Новости,http://ria.ru/world/20140128/991694864.html#ixzz2uWgbUtOJ.

       (17)

Россия 21 века:не мировой жандарм,афорпорт демократии Евразии//Известия,18 мая,1995.

       (18)

Игорь Радионоз выступил за создание оборонного союза в СНГ,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26 декабря,1996.

       (19)

Азиатско-Тихоокеанский регион:проблемы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России,Ин-тмикроэкономики при Минэкономики Российо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1995,С.43.

       (20)[俄]伊·伊万诺夫:《俄罗斯新外交》,陈凤翔等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第109页。

       (21)同上。

       (22)《李鹏会见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罗戈津》,人民网,2000 年6 月29 日,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l1/10/20000629/123536.html。

       (23)Fred Weir,With US- Russia Relationship Toxic,Moscow Looks to Strengthen Ties with China,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March 22,2013,http://www.csmonitor.com/World/Europe/2013/0322/With-USRussia-relationship-toxic-Moscow-looks-to-strengt hen-ties-with-China.

       (24)《俄国防部长说中国是俄战略伙伴》,新华社莫斯科2002年8月25日电,http://www.chinamil.com.cn/gb/pladaily/2002/08/26/20020826001069_world.html。《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秘书长称中国不威胁俄罗斯》,俄新网达戈梅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2006年9月27日电,http://rusnews.cn/ezhongguanxi/ezhong_zhengzhi/20060927/41544215.html。

       (25)《绍伊古:国际局势需要俄中关注两国双边协作》,俄新网,http://rusnews.cn/ezhongguanxi/ezhong_anquan/20130324/43724468.html。

       (26)"Russia,China State 'Shared Anxieties' over U.S.Missile Defense Plans." Russian and Miscellaneous Documents 25 03 2013,n.pag.Web.27 Jan.2014.

       (27)[俄]伊·伊万诺夫,陈凤翔等译,2002年,第109页。

       (28)Deputy Prime Minister and Finance Minister Alexei Kudrin Speaks at the XII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Official Website of the Russian Government,05 04 2011,http://archive.government.ru/eng/docs/14769.

       (29)《聚焦中俄经贸合作》,和讯网,2013年3月23日,http://news.hexun.com/2013-03-23/152418469.html。

       (30)《中俄经贸往来有哪些障碍》,财新网,2013年1月21日,http://international.caixin.com/2013-01-21/100484471.html。

       (31)同上。

       (32)Посол РФ в Китае:"В России ничего не знают о китайскйхВысоцком и Пугачевой",http://rus.ruvr.ru/2013_05_14/Posol-RF-v-Kitae-V-Rossii-nichego-ne-znajut-o-kitajskih-Visockomi-Pugachevoj/.

       (33)米艾尼:《俄驻华大使:越来越多地发出共同声音》,《瞭望东方周刊》2012年第1期。

       (34)Китай в Си мажоре:почему Россияне догонит Поднебесную- Чему Россия может поучиться увосточного соседа? 27 марта 2013,http://www.aif.ru/politics/world/41864.??

       (35)同上。

       (36)Основной вектор 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и,Военно-промышленный курьер,13 ноября 2013,http://vpk-news.ru/sites/default/files/pdf/VPK_44_512.pdf.

       (37)Sanctions Can't Be Main Diplomatic Instrument- Lavrov,Russian and Miscellaneous Documents,2012 2012,n.pag.Web.27Jan.2014.

       (38)《王毅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通电话》,中国外交部网站,2013年12月30日,http://www.fmprc.gov.cn/mfa_chn/wjdt_611265/wjbxw_611271/t1113253.shtml。

       (39)Lavrov:Russia,China Advocate Talks in Tackling Syria,Iran Problems,Russian and Miscellaneous Documents,02 09 2013,n.pag.Web.27 Jan.2014.

       (40)《俄国防部副部长:俄中在反导问题上观点相近》,俄新网莫斯科2013 年3 月23 日电,http://rusnews.cn/ezhongguanxi/ezhong_anquan/20130323/43723942.html。

       (41)http://russiancouncil.ru/inner/? id_4=1377#top.

       (42)Лезвие бритвы/《/ Российская газета》,14ноябра,2012.

       (43)Китай всегда будет приоритетом для России,http://www.russian.news.cn/china/2014-02/09/c_133100998.htm.

       (44)Китай не хочет быть сверхдержавой,http://tv.russia.ru/video/diskurs_7330/.

       (45)《普京文集:文章和讲话选集》,2002年,第370~371页。

       (46)同上。

       (47)《普京文集》(2002~2008),张树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55页。

       (48)《普京文集:文章和讲话选集》,2002年,第121页。

       (49)Путин:Россия и меняющийся мир,http://er.ru/news/2012/2/27/putin-rossiya-i-menyayushijsya-mir/.

       (50)http://www..rg.ru/oficial/doc/sng/concep.shtm.

       (51)[俄]伊·伊万诺夫,陈凤翔等译,2002年,第160页。

       (52)http://www.mid.ru/bdomp/ns-osndoc.nsf/osndd! OpenView&Start=1&Count=30&Expand=2#2.

标签:;  ;  ;  ;  ;  ;  ;  ;  ;  ;  ;  

从“冷眼”到“热希望”:俄罗斯政治精英眼中的中俄关系形象_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