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此可见,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已经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摆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下面我就新课程中如何注重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特别是在学生的起步阶段,在学习常规方面进行严格规范、细致指导、耐心培养显得十分重要,这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学习能力的基本保证,是改变学习方式的重要前提。一年级新生由于刚刚步入正规的小学学习生活,一些基本的学习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上课时学会仔细观察,认真倾听,积极举手发言,动手操作学具,能认真审题,答题工整,及时订正错题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培养和指导,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让学生在每堂课中的习惯养成上都有所收获。
一、培养学生学会主动“倾听”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多动,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这是他们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而专心听讲是学生获得信息、吸取知识、学好数学的基本保证。如何才能使学生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呢?
1.教师讲课要富有吸引力,让学生产生“非听不可”的感觉。
2.要加强听的训练。
(1)先让学生听懂。课堂上不论老师讲或学生发言,我们都应适时追问一句:“刚才老师讲的听懂了吗?你能把老师讲话的意思或提出的问题给大家再说说吗?”
(2)要求学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时,双目要注视对方。记得吴正宪老师就常常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请你面向大家。”“你的发言有什么新意?”“你和他的想法有什么相同之处?”这样学生必然用心地去听,不容易走神。
(3)教师讲话不要重复。例如教师布置作业时就只要讲一遍,尽量不重复,用教师讲话不重复的好习惯去养成学生听讲专注、认真、不走神的好习惯。
(4)教师要以身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带头做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和学生谈话,都要注视学生,认真观察他们脸上掠过的每一丝变化。即使遇到有的学生回答不着边际时,教师也要用心地听,中间不插嘴、不打断。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学着教师的样子全神贯注地倾听别人的讲话。
二、培养学生学会认真审题
低年级学生由于刚刚步入小学正规的学习生活,对一些数学题目缺乏应有的审题经验。加上年龄小,识字量少,他们常常因为不理解题意而造成做题时的答非所问。因此,对于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1.要让学生学会读题。特别是对于刚入学的孩子,在做题目之前,教师要让学生先用手指指着题目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过去,哪怕个别字不认识,也让他们跟着读。只要手到、眼到、心到,随着识字量的积累,学生就不难养成做题之前先认真读题的习惯。
2.要让学生带着疑问审题,通过观察题意,让学生明确题目中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在做题之前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3.要让学生在审题中学会抓住关键字、词、句,帮助理解题意。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的解题,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培养学生学会工整“书写”
学生的作业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从一年级学生的第一次数学课堂作业开始,就要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整洁的书写习惯。低年级学生的数学作业大都离不开100以内数字的书写(口算与笔算)。看似简单,但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好与不好的两份作业将会出现天壤之别。有的学生数字书写不规范、写潦草字,或偏大没写在格子里,或偏小像蚂蚁一样;有的学生没耐心,不一笔一画地写,整个字的笔划绞在一起;有的学生不注意作业整洁,乱涂乱改不使用橡皮,或写错数时随便用橡皮擦一下,还留有痕迹便写上新的数……所有的这些现象原来只是少数人的,但如果教师不加以制止、引导以及严格要求,学生之间的模仿力又极强,个别的现象就会变成普遍的现象,严重影响答题的正确率。
针对上述书写的一些不良习惯,教师除了在日常作业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外,自身也要起示范带头作用。从黑板上的板书到作业批改,都要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不能有丝毫的随便,要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榜样示范。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时,很多教师在新课中都会要求学生写竖式时用直尺帮助划横线。但如果只是口头说说,教师自己在板书竖式时不用尺子划线,而学生日常作业中又不加以严格要求,让学生养成随手画线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时一般“懒”得拿起尺子,竖式中的横线在一些学生的笔下变成了斜线或曲线,这样的作业也就谈不上工整。良好的作业书写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炼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书写习惯离不开教师的以身作则以及日常教学中的耐心指导和严格要求。只有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严、从实、从点滴抓起,抓住小学生写字的最佳时期反复训练,才能收到预想的效果。
论文作者:郭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2月总第25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9
标签:学生论文; 作业论文; 教师论文; 习惯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要让论文; 数学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12月总第256期论文;